01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种群有哪些特征? 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2、什么是种群密度? 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哪些? ⑴、标志重捕法(调查取样法、估算法): ①、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 ②、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有标志数 ⑵、样方法: ①、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个体数,求得每个样 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②、常用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 4、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⑴、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如:1983年,我国年平均千人出生18.62人,即1.862% ⑵、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⑶、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主要决定作用。 是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 5、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⑴、迁入率: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⑵、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⑶、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次要决定作用。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 6、什么是年龄组成? ⑴、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 ①、增长型:幼年个体较多,年老个体数目较少的种群。 ②、稳定型:各年量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的种群。 ③、衰退型:幼年个体数目较少,年老个体数目较多的种群。 ⑵、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 7、什么是性别比例? ⑴、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比例。 ⑵、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二、应会知识点 1、种群密度调查有什么必要性? 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捕捞强度的确定、草原载畜量的确定等都依赖种群密度的数据。 2、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注意事项 ⑴、标志重捕法(调查取样法、估算法):适用于活动能力比较强的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重捕时间的确定要注意:间隔不可过长,以免因种群内部个体的出生和死亡引起误差。 ⑵、样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弱的生物种群密度调查。 样方多少、大小的确定:要有代表性,不可偏重过密集或稀疏。 ⑶、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采用黑光灯灯光诱捕的方法。 02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 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⑴、环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间、气候、敌害等。 ⑵、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 3、种群增长曲线: ⑴、“J”型增长曲线: ①、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则t年之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⑵、“S”型增长曲线: 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②、K值:为满载量。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二、应会知识点 1、“J”型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2、K / 2 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刻。 是渔业捕捞、森林采伐的理想时期。 害虫防治应在此点到来之前开始。 3、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03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物群落? 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什么是丰富度? 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什么是种间关系? 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互利共栖、寄生、竞争、捕食。 4、什么是捕食?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5、什么是竞争?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 6、什么是寄生? 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维持生活。 7、什么是互利共生? 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彼此有利。 8、什么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9、什么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带现象。 二、应会知识点 1、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 2、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冻原的丰富度很低。 3、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4、寄生只对寄生者一方有利,对寄主有害。 5、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6、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是因为与光的利用有关。 7、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8、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以及动物和人的影响有关。 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0、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12、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