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方法(三) 一、落实两个“转变”实现三个“互动”迈开课改新步伐 随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历史要求我们广大师生必须尽快更新观念,及时赶上改革的步伐。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组织教学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崭新时期的道路上,教师和学生都必需打破教与学的陈旧模式。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深感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大部分学生表现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简单操作和硬性记忆,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能发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了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两个“转变”,学生要实现三个“互动”。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创新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思考和实践的任务,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各种新观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小学数学的学习,特别是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严重挑战。本人认为,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教师应该做到: 1.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2.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数学知识的体系。另外,还要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别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3.要改革教学评价。 4.教师应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促进者,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数学知识的体系。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古至今教师所扮演的单纯的教师角色。可现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的提出,大大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你还想说点什么吗?在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可以说:想看看老师的不同算法吗?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说:欢迎老师加入你们的行列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学生 “互动”之一----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具操作既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的桥梁,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形成新概念;还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来源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一课时,从做风车引入,让学生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再用正方形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风车转起来时就形成一个圆……让学生在折叠、比较、测量的动手实践过程中知道了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区别与相互转化。再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新内容时,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只有大胆采用“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充分体现出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 (四)学生 “互动”之二----自主探索。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届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正如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一样,对知识而言,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思维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只有让学生亲自做一做、试一试,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师要先设计好问题探索过程和要求,使学生带有目的性,任务性去进行探索,不做形式,要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只有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得当的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创新。 (五)学生 “互动”之三----合作交流。 合作精神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课标里指出的“合作交流”是针对传统集体教学的弊端而产生并逐步推广开来的。小组合作交流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较好方式。可要真正做到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不“为了合作而合作”针对小学生年龄小、自律性差、合作意识淡薄等因素,本人是这样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安排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以 4~6人为一组,成员以异质分组按好、中、差搭配,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落实具体任务,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时间内互换角色,使得每个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全球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安排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当学生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我会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如何交流;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主人别人的优点、缺点。千万不要为了急于汇报结果而把正在进行的“交流会”终止,也不能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还要对各小组开展交流的发言顺序作出合理的安排。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总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道路上,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只有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有机结合、共同进步,才能在课改前进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的探讨 《基础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数人只倾心于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得可有可无。这种倾向产生的根源在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重要,难把握,且时效性又不显著。这些做法和认识培养出的是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的学生,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力的过程,同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过程。因此,《基础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目标之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也即对客观事物与是否满足主观需要的评价的反映。态度是指对某一客观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价值观,可以说是态度的凝炼,个体的有些态度经过时间的冲刷而流存下来,融进了人格,于是就变成了价值观。综上所述,罗杰斯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参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结果,这种体验,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机体体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因教师、父母、同学对自己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产生的积极的经验或体验。因此,本文就新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策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整合教学策略 《课标》提出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要与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培养和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培养结合起来。传统教学的策略是任由认知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成双线平行的发展。当从事认知技能教学时,很少留意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而当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时,却又经常脱离认知技能内涵。本应该相互联系的两个教学目标,人为地加以孤立和分割,教育功能大为降低。因此,笔者提出了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策略。什么是整合的概念及意义?“整合”一词由英文 integration译来,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更不是“拼合”,整合是对现有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调整,有机的组合,追求各种要素的整体结构最佳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整合”既反映了事物间的动态作用又强调了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因此,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就是在教学中要理清三维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将它们有机融合起来,形成整体结构,从而发挥强大的整体教育功能。这样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具有生命意义。 1)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认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知识领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决定认知的水平,发展方向。而且,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爆炸的现代,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相对而言意义更加深远; 2)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与方法的关系。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否积极体现,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以听讲、记忆、模仿为主要标志的接受学习,更容易导致学习者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结果更多指向知识与技能;而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积极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理清三维之间关系。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过程,怎样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接受学习过程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有效的,但是,很难顾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的学习。因此,必须考虑设计新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积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解释,调查等一系列方法活动,获得知识与现象的内在联系,并体验到探究过程的各种感受,激发情感,形成科学的态度、价值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体验的教学策略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传统教学策略上,往往采取口头说教的灌输方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随便地加诸学习者的身上。期望学习者能在短期内迅速地加以吸收和消化,殊不知这种口头灌输方式,由于缺乏亲切感、具体感和参与感,当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时,最易引起学习者的反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隐性知识,往往隐含于社会、生活实际、教材中,无法形成像书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不易传授、说教,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列分析在感受中习得。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设计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强调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方式的整合,克服那种单一的、痛苦的、死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否达成要看活动过程中学生有没有亲历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体验策略尤为重要。 1)在情境中体验。教学中设置情境是指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起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身临其境”亲“心”体验其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生成意义的目的。情境教学实际上 是以心理体验的方式进行体验的。情境教学的途径多种多样,譬如: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促使学生心灵上的激荡,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在此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感情并生成意义。通过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上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联想,激发情感,催动灵感; 2)在活动中体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活动是指“人的感性活动”。指“实践”,它“反映了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中的积极行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活动是“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意识能动性和个体能动性的高级形式”。可见,活动是产生主体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活动尤其是主体性活动中,学生主体会对活动产生而产生丰富的体验。相比于听别人的说教,亲身参与活动而形成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终身难忘的。例如:通过制作、实验等操作活动,不但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会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培养情感和意志;通过参观,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鼓励学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形象地复现课文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在扮演中体验,思考,提高。 3.师生情意交融的策略 教学活动是“知情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传播自己态度、观点,伴以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注意中心集中在教学内容的认知技能的传递上,却往往未意识到自己在传递认知信息过程中的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当时的情感和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念的形成及个性的发展。因此: 1)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很难想象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带着不快乐的情绪进行教学的教师,会引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因为情感具有感染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发挥。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无数次教学实践都反复证实这点:只有当教师自己处于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下,才能唤起学生振奋、积极的学习情绪; 2)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科。优秀教师不只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及方法和能力,而且还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带给学生,以拨动、引发、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忱和兴趣,而且能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的态度,价值观。优秀教师在这方面所起的感染作用往往超过一般的言话说服教育的力量,并且有持久的,乃至终生的影响。陈景润投身于数学事业,摘取了哥尔巴赫猜想——数学上的皇冠明珠,就是缘于初中数学老师的影响; 3)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特殊的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交往的情感关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渗透于一切的师生关系之中,因此,师生间的情感会通过对其交往活动和关系的直接作用,而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教师爱学生是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慈爱”、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并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和引发学生间的友爱,构成“尊师爱生”这一师生人际关系的情感主基调。情感具有迁移作用,一旦师生情感交融,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将对教师的良好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涉及的某些对象上,爱教师之所爱,信教师之所道,对整个教学活动都有积极优化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乃至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心身健康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三、新教改形势下的课堂教改二十条 1.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素质教育,是低重心教育(不是应试教育)。所以,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就业为导向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核心,发展学生就业能力包括知识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规范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要面向学生、面向就业、面向市场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 2.“双主体”是一种教学过程中主体位置互移的动态特点,其突出特点是,教师正确确定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位置,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由学会变会学。采用什么方法,实施什么措施,要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3.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念:(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2)要明确职业教育低重心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突出做中学的实践探索;(5)要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看待学生,从学生的强势智能发展其他智能。 4.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5.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以思想来克服,心理问题以心理来强化,知识问题以知识来补救,能力问题以能力来培养。凡是先进教学法,都是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 6.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以就业为导向,为专业服务”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7.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改的方法是实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学互动,特别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学生的评价补充、不同意见、新的见解导入到互动中来。 8.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入门向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9.提倡情境教学。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执教者有目的地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及全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的教学(现实的情境、虚拟的情境、想象的情境)。这种教学是以心理学为根据,要强调认同反应,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10.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寓于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授以法。教学都不能违背教学的大法——教学原则。一般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1)系统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4)动态性原则;(5)应用性原则;(6)全体性原则;(7)区别性原则;(8)启发性原则;(9)自学性原则等。下面是几种值得提倡的课堂教学法:(1)研究学习法;(2)情境教学法;(3)分层教学法;(4)启迪思维教法;(5)小组学习法;(6)多向互动交流法;(7)探求规律法;(8)逆向思维和创新法等 12.启发教学以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重要标志。不能一提启发式,就只看举手人数多少。启发式不能单以提问多少来鉴别,不能以满堂问或满堂答来决定。启发的要义应该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讲授与点拨;老师和学生经过互动,进行必要的补充、纠错、解疑,引发学生心理的活动。互动过程中的教师的点拨、引发、概括、评价都可以纳入启发的范畴。简单的“是非问”不能促进学生思考,这样问得越多反而会成为注入式教学的变种。 13.课堂教学改革要做到:(1)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3)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意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结合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要实现几个转变:(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重学法,在学法指导中体现教法。 14.陶行知先生要给儿童“六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高兴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这应该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 15.教学方法关键在一个“活”字。“乐”是活的前提、“情”是活的关键,“美”是活的目标。把课教活的核心是学生“学活”。“活”不是花架子,“活”不是花样翻新,不是故弄玄虚。“活而不乱,实而不死”,力求达到活教活学,乐教乐学,会教会学的理想境界。 16.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认为学生学习是认识真理,不是发现真理,忽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2)树立教师权威,坚持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3)只考虑教,不考虑学,不能发挥两个积极性。 17.如何判断教改课与传统课?(1)在教学思想上,看是民主教学,还是主观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还是学生要适应教师的需要。(2)在教学目标上,看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还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3)在学习主动权上,看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4)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师是立足于通过“导”来解决问题,还是立足于通过“讲”来解决问题。(5)在师生地位上,看教师是主导还是主演;学生是主演还是听众。(6)在教学效果上,看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能力都得到提高。 18.不可忽视的几个提法:教学目标管理要求:教材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标志。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几种关系:(1)教和学的关系;(2)讲和练的关系;(3)知识和能力的关系;(4)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如:(1)比较法;(2)列表法;(3)归纳法;(4)命题法;(5)规律法;(6)赏析法;(7)圈点法;(8)评点法;(9)梳理法;(10)创新法。 19.讲练关系:所谓精讲精练,就是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讲迁移;练思维、练方法、练基本功、练能力。所谓寓讲于练,就是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必须讲的也尽量在讲中寓练。练的目的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练的内容要序列化,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练的方法要科学化。练的题目要活,数量要少,质量要高。 20.评价一节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1)能够激发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够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4)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程度不同的有所提高。 四、教改理念的优良“基因” 几何曾经是初二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学校一批数学教师抱着一种朴素的理念 ----突破几何入门这个瓶颈,开始了改革实验。 经过调查,发现几何入门难是难在推理的入门较抽象。但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实践,虽然形成数学这门科学后,形成了自己的逻辑体系,但其源头应该还是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譬如说,学几何天天要画图,怎样画图才比较规范呢?用工具画图固然可行,但不符合几何作图的逻辑要求,而且误差很大,学生不相信;尺规作图,比较严谨,但理由一下子说不清。那么,能不能找到既合逻辑又为初学者易于接受的方案呢?思路只能从生活“原型”中去找。例如角平分线的做法,我们在教学中出示雨伞剖面图,学生一看就知道,伞骨必须等长,支撑条也必须等长,这样就能保证伞柄处于中央(即角平分线)的位置,这样引出的“尺规作图”,既不是严格的逻辑作图,又非常合情合理。这样用“生活化”的办法处理纯“数学化”问题的“生活”实例启示法,立即改变了学生学几何的畏难情绪。又如数学是要讲究推理说理的,课本上给出的解(证)题方法,实际上是最后的最精炼的方案,学生一看就“会”,可一丢书本就“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教材和某些教师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或者没有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据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开天窗”式的教材,即提出问题后,只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把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留出空白让学生去“填”,这实际上就是自主探索式的教材教法,很受师生欢迎,效果比较明显。 进入新课改以来,老师们的体会仍然是: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接受式讲座,无论是抽象推理还是动手实践,甚至无论是学科教学活动还是德育活动,启发式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是贯彻始终的灵魂。例如语文课上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让七年级的学生弄懂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等抽象的社会科学名词和概念确实有点难,教学中老师选了《读者》杂志上一篇名为《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的短文给学生读,“什么是生产力”、“什么叫国际打工者”、“为什么要重视科技”这些本来很枯燥的道理,学生却形象地领会了。不仅领会了,而且“科技强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都自然渗透了,这样的效果归根结底是深入浅出的“新闻报导启示法”。不仅文科需要人文方面的启发,理科甚至实际操作课,也需要人文启示。如七年级科学课讲“声音的传播和听觉”,这是一堂以实验和探究为主的课,学生通过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动手实验和合作交流已是饶有兴趣地接受了这个知识,按说已经很成功,但教师不停留于科技知识的获取,而是用动画展示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并说历代皇帝每年到这里来祈祷上天,当他听到自己的声音扩大多少倍时,认为是他的虔诚感动了上天,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这就是“故事启示法”。 从这些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来看,启发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仅是一种学派,而是渗透到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的一种思想,是教育改革理念的优良“基因”。 五、新课程实施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学校的管理观和教师的教学观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新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评价方式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将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 新课改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内容,都能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但是,也有不少教师还是心存疑虑: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了常规的评价方式,家长会怎么看?社会上对此又如何认识?他们心中没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应该承认,新课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但它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滞后的矛盾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这迫切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出台高考、中考改革方案,需要学校尽快建立科学的教师业绩、学生课业评价体系;同时,:相关的宣传力度要加大,要让新课改的实施逐渐家喻户晓。 2.新课改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将成为制约新课程实验的一个瓶颈。 新课改的理念已逐渐为广大教师认同。教师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然而,令他们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因此,教师如何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充分地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显然,这也与教师对新课改实施的理解密切相关:如既要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又要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落实“双基”;小组讨论、开展活动不等于合作、探究学习;课堂问答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但它并不等于学生主动参与…… 3.新课改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不扎实之间存在矛盾,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成为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要素。 在新课程中,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经常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之先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后一类学生来讲,可否只帮助其掌握某一种较易的方法呢?可否给这些学生安排_些单独的辅导呢?大面积、大规模的加班加点补课是绝对违背素质教育本意的,但个别的辅导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教育教学追求选择性、适应个性化的一种体现。 4.新课改实施发展不平衡、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等矛盾,已在具体操作中开始困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 新课改实施发展不平衡,城市学校与山区学校、甚至平原学校与山区学校之间的实施水平均有较大差距,包括理念上的差距、管理上的差距、实践上的差距等,这要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和扶持,山区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在新课改的具体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情绪激昂,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又没到下课时间。这种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这除了编写教材时须考虑课时与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外,也对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结合? 5.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师资、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要求更新人事管理理念,及时整合并开发资源。 新课程改革尤其是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能力素质、学科调配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人事部门以及学校应更新人事管理理念,做好师资的调配和培训工作,才能确保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新课改实施中,教师普遍认同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然而,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社区教育资源。这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学校只有在人财物各层面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同时,也迫切需要教材编写部门与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好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和一线教师要在教学资源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要狠下功夫,这就要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不断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制作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无限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这才可能形成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体系,才能体现出新课改实施的真正价值。 6.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推进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让新课改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同行,充分挖掘其德育功能。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和未来眼光,又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少年学生,这已成为教育部门德育工作面临的紧迫课题。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推进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已日益凸显。学校和教师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结合新课改实施的契机,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因地制宜,以校为本,精心安排和设计各类活动内容,突出思想内涵,强化德育要求,使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发现问题本身也是新课改实施中问题解决的过程。让我们共同为新课改的实施添砖加瓦! 六、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观察与思考 在新课程引领下很多教师对教育的意义作了反思,并积极地践行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作为变革的主体与同盟军,实验教师个性化的尝试为我们对课程实施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在观察课改背景下的新课堂教学中,在认同教师的努力与变化的同时,下面我们就两个常见的、“不证自明”教学现象进行剖析、反思、讨论。 (一)关于情境教学 情境学习理论在西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发展的。新课程中,我们倡导情境教学其意义在于:促进迁移。情境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而传统学习中学生对于脱离情境的知识的理解也仅仅限于字面上,只懂得用它解决课堂上或是试卷中的问题。真实的学习。传统学习中人为的、简化的“情境”是为固定的认知路径而设计的。这一路径是课程编制者与教师预设的,而且常常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有效的、有序的、科学的。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日常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实用的策略,如:个人在采购食品杂货时,很少应用正式数学。他们基本上是通过杂货店的环境和购货活动建构自己的策略。他们将心算、近似值以及物理环境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做出决策。[1]主体性的建构。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路径,这种路径是个性化、独特的。 课堂实录片段1:小学一年级 数学课 授课内容: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的学校吗?我们的学校有多少个班?出示幻灯图片(学校全景照片)。 生:惊讶、议论。 师:看我们的学校多美呀!板书:一年级6个班;二年级8个;三年级8个;四——,谁能告诉我学校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一学生在座位上脱口而出:查窗户。教师未予理睬。开始示意学生举手回答)——(列式、计算)。 师:你们知道我们一共有多少位老师吗?(出示大型照片) 生:惊讶。 师:这是去年教师节,我们全校教师的合影,同学们先估算一下。 生:(七嘴八舌地)50人、200人、3000人。 师:我们如何计算教师人数? 一男生:每个班有多少老师加在一起。 师:这个办法恐怕不行。(板书):数学女教师18人,男20人;语文女教师38人,男教师10人。(给出表格:其他科目教师人数) ——(与学生共同列出复杂加法、计算) 课堂实录片段2:小学二年级 数学课 授课内容:认识钱币 (幻灯片上展示一幅情境图:一个男孩手拿一张纸币与超市收银员对话,身后是一个排队等候的小女孩,手里拿着各种面值的零钱) 师:小明要买一支铅笔,但是收银员阿姨找不开,怎么办? 生:去银行换! 师:(示意学生看图片)请大家注意,小明后面的玲玲拿着很多零钱。 在案例中,两位教师采用的都是情境策略。两位教师都在试图摆脱传统数学教学的讲公式-背公式-练公式的模式,他们都想把数学原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想让数学课堂也变得轻松、亲切。通过考察教师备课、授课、课后反思等课程实施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做到了对文本课程的再设计,即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编辑,并把提炼出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我们的校园”与“超市购物”)联系起来,而且一个情境主题贯穿一堂课的始终。然而,当我们把“情境教学”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概念,而不仅是一个名称去审视、反思的时候,我们认为案例中的教师对情境的诠释是需要讨论的。 情境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主体置身其中,为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组织,指向问题的解决。这一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个体的意义建构与情境中的信息不断反馈、交流,问题解决的工具、信息要素、方式、思维路径等也都是个性化的。因此,情境教学中应有几个关键点:学习者寻找、筛选信息要素,学习者自己提取已有的知识,学习者自己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案例1中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做了很多准备,以“了解我们的学校”作为情境问题,的确是良好的创意,学校对学生来说有亲切感,了解学校也是处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因此很容易激起学生思考与行动的热情,并很快走入情境。然而,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却直接给出各项解决问题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案例1中各科教师的人数,案例2中自然出现的拿着零钱的小女孩),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又重新导入既定的信息中,学生的思维与设计的情境失去了依存关系。究其原由,我们可不可以由此推断,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似乎就是把固定的解题思路编进故事中,体现“新”就是渲染编辑好的情节,而解题的过程是不能动摇的,那是数学课的“本职”。尽管这两位教师为了情境作了大量、认真的准备,如制作幻灯片、大照片、挂图等声像制品,然而,我们看到的教学过程,似乎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解一道大应用题。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这些精心打造的“情境”要素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吸引注意力方面的重要意义,但我们在情境中预期的不应仅仅于此。以案例1为例,我们设想,如果教师布置了问题情境后,利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亲自去调查学校,可以去校长那里询问数据、可以一个楼层一个楼层数班级、甚至一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地数教师人数,那么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案,而且学生还可以认识到数学至少是加法的意义——即在什么情况下,加法被从记忆中“召唤”出来,作为工具,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说这种体验会使理解更深刻、更易于迁移。 在我国80年代也出现过影响全国的情境教学模式。这种情境教学主要针对语文教学创设的,通过模拟课文中的环境,营造气氛,带学生入境,去体验文章作者的感受,应该说这一模式在人文学科教学中作用是得天独厚的。但是很显然数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教学中不能把情境定位在营造气氛、体验情绪上。对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课堂实施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如何真正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建构式地学习,或许80年代以来西方情境学习理论值得我们品味、借鉴。 (二)关于小组讨论 单从概念上讲,讨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探求方式。如果追根溯源,古代的教学形式就是研讨。讨论可以超越文本的界限,去澄清一种认识、整理自己的思路、集大家的智慧作为自己继续思考的起点、支柱。16、17世纪以来班级授课制,虽然改变了共同讨论的缓慢节奏,提高了教育的社会功效。但人类思维的非遗传性与个体性这一不争的事实,也使20世纪以来,很多教育改革都试图把一个班级整体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探讨的方式学习。当然今天的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已经不可能允许教学形式完全复演古代模式,但是这种人类自发产生的教学形式可以作为一种思想有机地融入今天的教学中。 课堂实录:某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授课内容:“面积与周长的练习活动课” 师:(与学生共同作了几道巩固练习后)下面我们要进行小组讨论,大家拿出纸片,前后桌4人为一组,我们讨论一下“16个正方形最多可拼成几种长方形”? 生:(30%的学生先表现出迟疑,但很快开始拿出准备好的若干正方形纸片,4人结成小组,有40%的学生未与他人讨论,自己操作;10%的学生漠不关心、溜号;20%的学生虽有讨论,但未具体申明自己的原因,仍保持自己的观点)。 师:教师快速巡视前排两组,回到讲台,整理下一环节教具,2分钟后示意结束讨论,请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代表自己而不是小组)。 上面的例举十分常见,尤其在公开课中,已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必要环节。新课程中的教学就在于归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增加学生的课堂发言次数、安排课堂讨论,成为很多教师的首选策略。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确试图在变革自己讲授习惯,并通过增加学生之间课堂交往的方式获得多元的教学价值。 的确,以教师为绝对主体的课堂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教师一言堂,很多教师推导出,给学生时间就是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标志,然而主体地位与话语数量并非是一对绝对相等的概念。其原因在于课堂讨论存在的前提是给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的机会,而不仅仅在于时间量的简单占有。正如我们观察到的案例中,大部分的讨论小组并没有出现思想的碰撞、激烈的争辩,反而却有学生表现出些许倦怠、懒散。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而言,讨论没有影响教师思路的走向,或者说,它仅起到完成教师既定思路的辅助作用。 小组讨论是在现存教学体制下对学习者认识品质的顺应与尊重。它以承认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学生以主体的地位、主体的身份进入讨论,在讨论中消解各自的主体,最后获得个性化、主体化的认识。表面上,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干涉任何一组的讨论,然而,学生确确实实因为丧失了主体而漠视讨论。首先,我们需要辨认的是学生是如何进入讨论的。在观察中讨论的环节是教师设计好的,在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已经“预知”了学生的认识有分歧的地方,而且他(她)教授的各个班级的学生都必须在这个地方有疑惑、分歧。所以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开始“讨论”,说什么呢?其次,讨论的问题值得争议吗?例题是书上印的,结论是现成的,你有别的答案,那是因为你错了!讨论既然是一种交流,那它就应该是自发产生的,在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态度即时判断,自然产生,它可能在一堂课中出现多次,也可能一次都不出现;可能是讨论课程内容,也可能是讨论某个学生提出的怪诞问题;可能是大家共同澄清了认识,也可能最后离题千里,没有结果……小组讨论不是服务于教学形式的丰富与多样化,它本身就是一种形式,要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对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本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从课程管理模式到课程开发的过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从多元的课程结构到课程实施的形式,这种变革正有力地撼动着人们(首先并主要是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通过新旧课程的对比,我们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他们已认同了新课程的意义,并在试图改变自己原有的职业习惯。然而如同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都是一项艰苦的历程一样,课程改革的实施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检视、反思。 1.课程变革首先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的变革,不经历一次思想的震荡,对新课程只能是形而上学、庸俗化的理解。在实践中潜伏着一些这样的想法,新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改变形式,变换花样与丰富教学设计。为此,老师们作了大量的努力,读题是录音机里亲切、可人的女播音员的声音;题中的情景用幻灯展示;增加提问的次数,以证实学生的参与性等等。这种改革最后只能演变成两种“课型”,作秀课——以备公开课之用;传统课——日常的教学。教学设计的内容仍然指向知识的系统性与教师的权威性,形式的变化也仅仅是为了给受到批判的传统教学穿上华丽的外衣。形式的变革是必要的,但形式与内容永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范畴,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堂课中全部体现新理念。这种想法也使教师在课堂上“疲于奔命”,一会儿在训练解决问题,一会在培养情感态度,一会在促进交往……我们认为,课程目标是一个历时态的概念的同时态表达,也就是课程目标是学生整个学习历程最终应该实现的趋向,并把这些所有的趋向同时分类表述出来。在一堂课中按图索骥,寻找所有理念,无异于截流取波,是认识上的僵化。 2.教师教育生命的张扬、焕发与学生主体的实现,看似悖论,其实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课堂上教师、学生是一对相互对应、互为因果的概念,难以分清究竟谁更加“等而上之”。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绝对中心,我们已无数次的指出它的弊病;而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所有有生命力的教育改革都无法取消、轻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力应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对教师而言,这个平衡的掌握远比做一个至高无上的课堂指挥官难。它需要深厚的学养的积淀、真实的教育责任感、持久的热情以及审时度势的教育机智。 3.观念的突变性与行为的渐变性是变革的特征。新课程实施后,教师表现出的观念上的认同与行为的滞后是一个较普遍的背谬现象。这正是:感知的事物未必理解,只有理解的才会深刻感知。已有的教学行为如同生活习惯一样缓慢形成、逐渐改变,或者说教学本身就是教师的职业生活,无法刻意伪装,教学行为就是他(她)所有教育素质的自然表露,教师真实的教育角色不可能瞬间脱胎换骨,他要在每天的体验中回味、反思、感悟,再以自己独到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表达出来。“变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2]因此,对新课程实施中的误区,我们既要认真研究,注意克服,又不能因噎废食。 七、新课程理念下的好教案是咋个样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产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好教案的划分标准,对教师写好教案可以起到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对“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的问题,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识。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尤其是课程改革以后,这些传统的教案标准在实践中愈来愈显出其局限性。其问题表现为: 第一、备课过程照搬 为应付学校的检查做低效或无效的备课,使教案成为“速成之作,应景之作”。有的单纯抄袭参考教案,有的照搬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教案,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灵魂,教案成了《教学参考书》的翻版。 第二、备课内容存在“四重四轻”的现象 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轻能力和德育;在教学设计上重教法轻学法,教师的每个教学策略,考虑得过多的是自己怎样教,忽视了学生怎样学;过多地以教师自己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在教学内容,及作业、测试等方面,重统一、轻差异、轻分层。在教学安排上,重教学,轻训练。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呢? (一)教学目标 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即“掌 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也就是要“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牢固树立“过程观”,也就是树立新的学习质量观、新的教学质量观,要精心准备能突出学生体验性特点的学习活动,如探究式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要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之一,也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确立了“人”的理念,它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这三个目标互成能动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的时侯,必须认真备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备“新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诸多的不同。从理论到结构都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时安排,只是指出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意见。它不仅为我们指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素质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学生学业评价、教师使用教材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实用的建议。比如,高中语文新课标就提出了“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关于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的建议。 (三)备学生 新课程强调了“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情感状态,准确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高层教学目标则照顾有余力的学生。所以,好的教案应体现针对性,其特点就是学习目标指定上体现层次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性,在练习设计上要有选择性。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才能发挥每个学生之所长,从而使教学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备教学方法 从实质来说,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积极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转变观念,多多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过渡到“对话”,如何倾听分享,实现叶圣陶早就提出的“六大解放”: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6、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要给他一些空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简言之,就是做到努力两还还时间给学生,还机会给学生。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备学法 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六)备训练 在教学系统中,学生主体只有手脑并用,全部身心真正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才能使媒体所输送的信息、吸收、消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这也是学生是否处于主动地位的根本标志。从信息论来看,训练也是实现“多元化信息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信息通道,从而把传授式的单向,变为多边信息交流。所以,一切教学设计和实施,都必须精心“备训练”。训练必须注意:1、调控训练量,不要过于频繁,要适度,要注意掌握讲、练、学之间的节奏;2、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有选择性,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3、注意训练的难度、梯度;4、注意训练后的信息反馈。 (七)教学反思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秀)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教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思想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所以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全国特级教师袁蓉从自己的教学时间和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有的学者提出,21世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自我反思能力。总之,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从“一般型”向“骨干型”教师转变,由“教书型”成长为“专家型”,由“学科型”成长为“学者型”的重要手段。 那么,教师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呢?最易行的办法就是在课后在教案的相应空白处或结尾处写反思札记。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手段记忆犹新时,要静思回顾,及时、准确地记下课后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修正原来的教案,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使下一节课上得更好。如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课后教师便在教案中相应的空白处记上“巧设疑问,造成悬念,学生思维活跃,同在关键处外,如同及时雨。”这位教师在另一班的同一节课提出问题后,学生都困惑不解,课后,他就在这个问题的旁边记上“茫然不解的眼神,传出一个重要信息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法理解。”后来在这个班上课时,他就重新设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八)备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助手”,它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所以,教师不能忽视教学手段的准备,改变过去“一张嘴,一支粉笔”的现象。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教案,起码主要应具备以下内容: 三维教学目标→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分层教学→备教学反思→备教学手段→备训练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一定要规范备课。 八、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安丘市贾戈初级中学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 新课改追求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既看教,更看学,“以学论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确立效益优先的课堂教学观,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优化匹配,这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我校在课改中研究的重点。下面,把我校的一些做法作简单的介绍,以期得到指点和帮助。 (一)转变理念,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我校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理论先行。 我校除组织教师加强对新课改文件、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外,学校教科室还印发专门的刊物《课改信息交流》,将报纸、刊物上的有关课改的文章、信息进行转登,要求教师自学,以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改培训并组织好二次培训。 为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我校除按时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改培训外,重点放在学校组织的二次培训上。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3.加强教研,探讨新的教学方式。 我校利用星期三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提供课例,进行评析。一年多来,学校投资购买了相当数量的课堂教学录像带及光盘,组织教师观看并进行讨论,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二步:加强集体备课,优势互补、取得共识。除按时参加街道教管办组织的全街道集体备课外,学校要求教师不受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的限制,时时集备,天天教研,只要有了问题,就提出来研讨。 第三步: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教改的过程,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参与、同步提高的过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领导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宽容,允许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操作自己认为合理的教学方式。 第四步:组织上好研讨课。学校领导通过听课、交谈等途径将教师一些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梳理、小结,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分专题轮流上研讨课的方式,将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在全校加以推广。 4.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我校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四变四结合”的课堂教学要求。现介绍如下: ( 1)从教材结构分析看,备课的角度要变,要将“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只不过是师生进行“对话”的“教学文本”。按照这个观点,教师要“对话”,就要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才能起到“解惑”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首先应该体现在备课上。 首先,要正确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教材的逻辑结构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对每个学生都是一致的。“难点”是指学生在接受上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是由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造成的。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第三,师生共同备课。事先请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预习,在共同讨论中,教师了解学生的难点所在,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课堂上就能注意到学生的不同需要,灵活组织教学。 ( 2)从课堂教学结构看,教师的教法要变,要将“讲清重点”、“启发思维”、“教给学法”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能力的发展,知识只不过是载体而已,因为“知识是死的,思维是活的”。对课堂教学而言,核心就应该是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学校明确提出以下几点: 一是“讲清重点、分化难点”仅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全盘否定,只不过是对“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顺应学生思维”上。 三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使“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途径。 四是学生反思意识的强弱是思维是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是强化“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观点。 ( 3)从学生的知识结构看,听课的方式要变,要将“以听为主”、“以练为主”、“师生互动”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有效学习。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知识结构,并使之扩充、完善的过程 由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一种定势,这种定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具有积极作用又具有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阻碍了学生认知的飞跃,造成学习新知识的困难。学生要克服这种定势的消极作用,形成新的定势,仅靠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心理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试验:面对一份材料,受试者只听不看只能掌握材料内容的20%;只看不听能掌握材料内容的30%;听+看能掌握材料内容的40%;听+看+议能掌握材料内容的60%;听+看+议+做能掌握材料内容的80%。这就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个“有效性”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精讲多练、当堂反馈、及时纠偏”的模式,就是要使学生“耳灵起来、口读起来、手动起来、脑活起来”。 ( 4)从教学反馈要求看,作业布置形式要变,要将“顺次布置”、“精选布置”、“分层要求”三者结合起来,以体现因人施教,分层要求,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巩固与再学习”的过程。但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平衡,难免会有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显得力不从心。如果我们不加以区别地一味统一要求,就必然导致一些学生要么不交作业,要么就抄袭交差,“巩固与再学习”的目的就不能达到。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承认这些差异,尊重这些差异。我校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弹性,分为A、B、C三级要求:A级为基本达标要求,针对基础薄弱同学而设计;B级为中档较高要求,应面向大多数同学设计;C级为思考性、灵活性均较强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同学作深入研究。这样就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处世态度。随着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学习能力也会随之而提高,从而真正体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二)勇于实践,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一切,迫切需要教师勇于实践,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在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方面,我校引导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初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从教学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语文课上生字的分析、课文的朗读等。例如我校李国光老师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调查》的教学中,李老师根据课程需要,让学生自己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等形式寻找答案,再以演讲的形式在同学面前演示作品。很多学生会利用互联网找资料,并把资料汇总。可喜的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把资料做成powerpoint的形式,甚至有些学生制作的课件精美,上台演示作品的学生表达顺畅,自然。同学们都懂得要保护我们的动植物,保护我们这个生物圈。在学生交流,学习的同时,意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促进了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和个人生活中。课堂教学中,教师从知识传授着的教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着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自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大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使合作进行讨论交流较普遍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例如,杨金波老师在《物质的溶解性》的教学中,这节课需要分组实验,教师让每个实验小组分工合作,从实验设计到到具体分工,都由组员协调完成。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出思考,教学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也得到充分运用,尤其在数学课上,老师常常运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归纳,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三是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 孩子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过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操作、去试验、去讨论,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杨金波老师在《物质的溶解性》的教学中,将五个实验设计成探究。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自己设计实验,建立假设,找出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等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在实践中,可以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从依赖性向独立性,从孤立性向合作性,从他主性向自主性,从接受性向探究性,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在不断地上升,教师的作用在逐渐地下降。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慢慢地学生将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责任的根本转移。 通过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年的教育教学评估中,我校被安丘市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安丘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许多教师脱颖而出,有20多人被评为教学能手,在去年的优质课评选中,有9名教师参加并全部获奖,有30多篇论文获安丘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广大教师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并向教育报刊或教育网投稿,已有10多篇被录用。但我们知道,课改试验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付出努力,迎接成功。 九、新课标新课程下的教学设想 为了很好地贯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将语文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现将有关事项设想如下: (一、)常规作业: 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如下内容: 1.每天熟读一篇美文(1000字左右)。 2.每天完成一篇约500字的随笔或约300字的古诗鉴赏(最好分类进行)。 3.每天熟记一句熟语或名言警句,也可摘抄一个精彩文段。 4.每两周完成一篇800字以上的自由作文。 5.每天可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或背诵一首古诗。 以上作业(1-4)要求用黑色墨水笔来完成,字体端正,书面整洁,可在每周二上交。 (二) 教学要求: 教学上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不能搞“一言堂”,为此,建议大家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其具体建议如下: 1.要求每个班都必须把“诵读、讨论”引入课堂,让课堂书声琅琅,讨论气氛热烈。 2.要求每个班都应该安排一定的内容让学生主讲,把学生推向讲台。原则上要求每学期实验班应该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平衡班应该有六分之一的学生上讲台主讲,内容可以是试卷讲评、作文讲评等。 3.要求每个班都必须组织学生分组(人数4—6人)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来进行,其中,必修3可以古诗词为主,必修4可以小说为主。具体课题内容可由学生自定,也可由教师指导,学期末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 4.本学期安将排课堂作文6篇,必修3作文以记叙性散文为主,必修4以议论性散文为主。 5.本学期将安排课堂考试4次(除中考、期考)。 6.本学期要继续抓好每周一节的读书课和作文课,力争好的效果。 7.认真贯彻实施好新的课程评价体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三) 探究式的备课: 根据本年级的课程(必修3、4)特点,采用分组集体备课的方式,以达教学资源共享。其内容有: 一、“表达交流”方面: 关注社会(必修4) (作文主要以记叙性散文与议论性散文为主。) 备课要求: 1.文体知识。 2.写法指导及相关资料(要求结合教材各单元的有关文体和写作内容进行)。 3.作文材料或题目(6个左右)。 4.相关范文(每个材料最好有2篇)。 人员:朱祖彬、徐桂媛、陈淑娟。 二、“阅读鉴赏”方面: 议论文(必修4) 人员:徐友忠、钟伟珍、谢三财生。 小说(必修3、4) 人员:叶玉柱、赖香福、漆玭。 古典诗歌(必修3) 文言文2(必修4) 人员:何忠明、游步台、何丽芳。 备课要求: 1.文体知识。 2.课文教案(可精选一定的篇目)。 3.相关资料。 4.课后练笔(可结合本单元的实际安排)。 以上内容要求在讲课前三天完成,其课件要求保存在网络高一语文备课组,并打印一份,以便使用或作资料保存。 十、警惕新课改中的“三大主义” 新课改的推进有一段时间了,其中有喜有忧,喜忧参半。一方面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能力,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遗憾,新课改未能落到实处。我以为在新课改中我们应该警惕以下“三大主义”。 一是保守主义。 这部分人害怕改革,总认为以前那一套不是很好吗?不也培养了大批人才吗?这一点我却不敢苟同。首先进行新课程改革并不是我国的首创,这是经过别国实践过的有益经验,我们必须加以借鉴。再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突出,学生们没能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实在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然而不少人仍在观望,或是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是“我行我素”,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大有把“应试教育”进行到底的架势。再加上高考和中考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是很大,因而这么一群人似乎有了立足之地。然而去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的大变脸,我想也让不少这样的保守主义者大吃一惊吧! 二是功利主义。 教学是来不得一点功利的。但是不少人却把进行新课程改革看成是装点门面的招牌。在这部分人的眼里看来,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让学校能成为名校,让教师成为名师。新课程改革成了政绩工程,成了形象工程。于是只在文字上下功夫,你看,一篇篇漂亮的研究报告就这样在几个笔杆子手下诞生了。论文发表了,研究成果获奖了,课题研究结题了,领导脸上有光,教师脸上有光,评优晋级自然也就好办多了。呜呼,这样的新课改不要也罢! 三是形式主义。 首先是多媒体教学成灾。部分课堂出现了唯多媒体主义,似乎没有了多媒体,就不是一节好课。为了使用而使用。这应该是教学发展的异端。比如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悟。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再现文中的意境,能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果彩色的多媒体画面代替了学生的感受,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学生的想象被定格,继而丧失殆尽,长此以往,我们学生的想象力定然会荡然无存。其次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一些教师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用上。小组合作的确是合作学习的最好形式。但备课时,我们必须应该知道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达到什么效果,对学生的理解有什么帮助。再次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不能每次都是四人小组,小组内成员的搭配要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干。如果少数人代替了大多数,少数人唱独角戏,这样的小组合作,是不充分的。再就是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鼓励大行其道。这似乎是尊重学生的最好体现,其实不然,过多的鼓励只能让人厌倦。这正如我们偶尔吃一点糖,会感到十分甘甜,倘若天天如此,就一定会甜腻了。 十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改变方式、多元评价 近年来,新课程实验在我区各小学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新课程实验区教师的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实验区的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亟待转向。以下是我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后的感悟,并结合两年的课改实践对实验教师工作转向的浅显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 所谓教育观念,它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对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的看法。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全国推行新课程的热潮下,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一线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透彻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把教师的教育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而使基础教育真正焕发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面向全体,打好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的振兴,仅靠极少数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靠每一位接受了国家教育培养的国民的集体力量。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对每一位适龄少年儿童,并且要每一位学生抓好、抓牢最基础的东西。这种“面向全体,打好基础”的教育,才能使“素质教育”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2.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非常薄弱,在智育方面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因此,我们要把片面的知识教育变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强化基础的同时,着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完成学业后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 3.尊重学生,教学民主。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尽管我们深知教学应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常常变成一切由教师“主宰”了。由此,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尽量让学生把话说完,表扬指出老师错处的学生,做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这样,全体学生学习热情将会高涨,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 4.终身学习,补充营养。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所学得的知识远远不够用,他们必须有能力在学习与生活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大脑,使自己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二)转换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负责“教”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活动,是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单向活动。因而我们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的开发者。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重心,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目的。 2.教师同时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看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探究、反思、总结进而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科理论。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广泛利用新课程资源,使教学和研究密切相连、同步进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 3.教师还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也不再拥有至高无上的指导地位。为此,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的能力,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挖掘并结合本地乡土文化,开发并推广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被动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已经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课程环境下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是实验教师工作转向的重点。 1.摒弃被动,力求主动。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表现为“要我学”是学生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而被动学习;而新课程推行的“主动”学习方式表现为“我要学”,是学生基于自身对某方面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一种“负担”蜕变为“享受”,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放弃依赖,尝试独立。在传统的学习方式的环境下,学生们的依赖性都很强,学生的独立性几近丧失,而独立性是新型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在外在形式上表现为“我能行”。任何学生自从能感知、认知事物以后,都有相当强的潜在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能力的欲望。因此,教师在从“教”到“学”的过程中,不断转化、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的基本独立直到完全独立。 3.亲身实践,体验求知。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脱离实践,仅停留在认知的表面,毫无生命活力。只有学习者直接参与,用自己的肌肤直接感知,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用自己的行动亲历探究,这种通过亲身经历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才能激发自身的学习活力,才能促进自身的生命成长。 4.小组合作,共同发展。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即使他们面对的物质相同,但是呈现在他们的大脑里的意识不一定相同。他们看待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解决问题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所有介入学习过程的人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四)尝试多元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评价不再仅仅是进行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此新课程实验区的一线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尝试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潜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从多方面出发去评价学生;尝试 多样化的的评价方法 ,更清晰准确地去评价学生;发挥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的相互作用,让学生认同和接纳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作为新课程实验区的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实施新课程的深远意义,深刻领会新理念的内在意蕴,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方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