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学一提起文言文就咬牙切齿:为什么明明把课文背了百八十遍还拿不到分? 有些家长甚至对课堂内容提出要求:“老师,多讲些课外文言文吧,反正课本内容也不考。” 恰恰相反,高考试卷上的课外文言文其实是课本内容的障眼法! 研究高考试卷,不难发现,不管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试卷,从各省市的分数设置上,词义、句义解释通常占总分2/3,可见命题组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考查,十分重视。 面对令人头痛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题,如何运用已有知识,解锁课外文章呢? 今天我们就以高中语文课本为例,介绍几种翻译文言文的实用方法。 针对性猜实词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课内文言文的注解往往是按照出现顺序罗列在课文下方,文言文题型又特别依赖学生的语感,需要我们在课内课外反复背诵,加深记忆。 在这一基础上,还要有意识地分类。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虚词没有实义,表示动作衔接或语气。 实词解释的难度远远小于虚词。基础方法便是组词,其实它也是猜词的一部分,只不过自带提示,是一种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猜词。 再者很多实词在历史上的变化不大,古义和今义比较一致。 在韩愈的《师说》中,“传道、解惑、众人、圣人、经传、犹且、贵贱”等词都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解释这类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组词: 传道=传授道理 解惑=解答疑惑 但是遇到字面理解上有难度的词,该怎么办呢?不妨让学过的语言知识帮帮忙。 从小学到高中,对偶总是不陌生了吧。工整的对仗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句子,“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一句中“贵”对“贱”、“长”对“少”,大大降低了翻译的难度,这一方法在骈文(如《滕王阁序》等文)中非常有效。 实词不仅在文言文中频频现身,在古诗词考点中也很有存在感。它在诗歌中摇身一变,有时以“题眼”的方式考查,有时又表现为意象,如梅兰竹菊、寒蝉、月亮、鸿雁等,多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掌握实词和虚词,还能顺便打通古诗词的脉络。 总结虚词用法 很多同学遇上“之、乎、者、也、而”等词,绞尽脑汁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意思来解释它们。 因为这些词属于虚词,意义虚无缥缈,用法极其灵活,对语境的依赖性强。 把实词看作河岸,虚词就是搭建在实词间的桥梁。我们可以从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入手,理解词义。 譬如,《劝学》中“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要想理解这句话中“而”的意思,可以从前后文的关系入手。 “臂非加长”和“见者远”二者在意思上构成了转折,“而”译作“却/但是,表转折”。 再看《劝学》里另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我们试试照搬前一个“而”,将“终日”和“思”解释为转折,发现不太通顺。 但是换成“表修饰”就说得通了,整句话译作“我曾经整天地思考”。 文言虚词基础薄弱的同学不妨回归到初中课文《论语》,沉下心来,思考“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句子,体会不同意义的“而”、“之”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别。 像这样的虚词,往往随着语境的变化而改变语义,就要求我们多花时间对虚词意义和例句进行归纳,可以借助表格的形式。 光是《论语》选文,我们就能够找出“而”的3种典型用法:表转折、表承接、表并列。更不要提进阶版的表因果、表递进的用法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在一篇新文章中遇到了新的用法,需及时补充到笔记中。日积月累便能建成一本独属自己的文言字典,便于记忆。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落实好字词解释问题之后,就要开始解决句子翻译问题。 首先,务必遵守的一个翻译原则便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是只保持原文内容而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当尊重作者和文本,在理解句义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直译原文,而不做过分的修饰或增减,以免造成曲解和误会。 翻译时需要注意句子表达的语气,很多同学都在语气上翻过车。 譬如,《赤壁赋》中客曰:“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时应当注意表达反问语气,不改变原文的标点符号,如果根据自己的理解译作“本来是一代英雄人物,可是现在都不在了”,文章陈述就显得平平无奇,大大削弱了作者特意借反问句传达的强调语气。 因此揣摩作者本意,译为“本来是一代英雄人物,可是现在在哪里呢?”更为合适,也委婉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被贬持有一种豁然洒脱的态度。 无独有偶,2019浙江“则岂尽人力哉”、2019江苏“公非自信其心者邪”、2019江西“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2018天津“兼而有者,其吾有杨君乎”、2017浙江“正在今日,可不勉之”,都应当在不改变句尾标点符号的前提下,翻译出各自对应的语气。 2019江西 语文学习讲求厚积薄发,要说捷径唯有归纳总结。平时既要注意积累新知识,又要注意回顾和提炼旧知识。 高考那颗硕大而甜美的果实,只属于真正懂得付出、不舍耕耘的人。只要一直坚持,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温故”中不断知新,知不足。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