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教”:核心素养的可行性 核心素养的提出回应了知识爆炸时代、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给人类带来的时代问题,即按照以往基于“学科结构”或“做中学“等理论的课程发展,人类无法学完已有知识、所习得技能易过时等时代性问题。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培育,有利于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也有利于给学生学业负担减负。因此,“核心素养提出的本质是教育哲学的本体性回归,即由现代教育的知识本位的教育哲学观,回归到基于人(儿童)本位的教育本体论”[2] 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核心的特殊活动,它是培养人、引导人、孕育人的生命过程。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充分彰显和成全人的生命属性和生命意义。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一个课程目标的升级和聚焦过程,体现了对教育本质和人才素质结构的认识进一步深入,体现了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合理平衡。核心素养致力于“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文主义情怀,因此“为核心素养而教”应该成为教师的教育信条和行动准则。 核心素养,具体到学科则落地为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革命”,需要走出“知识本位”的“学科教学”,走向“素养本位”的“学科教育”。然而,一线老师对核心素养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地存在怀疑。事实上每一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都在各门课程,各节课堂,各项教育中隐藏着,需要我们去挖掘。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每一项教育,都承载着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需要我们去彰显。 [观课札记1] 今天听语文组杨元林老师的课,下课后,我请杨老师把PPT回到我指定处,然后我给他拍一张照片。他很惊讶,问:“毛校长,你为什么要拍这一页PPT?”我笑着说:“之所以选择这一页,是向您致敬!” 尽管是高三试卷评讲课,他依然在有意识地挖掘试题中的“立德树人”意蕴。他在评讲“文言文断句”试题后,采用《中论.修本》中的语句来进行巩固训练。该文短小精悍,思想深邃,针对“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的现象进行了剖析,得出“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守其所志而已矣”的结论。杨老师在训练学生断句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思辨“行善”与“行恶”,让学生自然体会到行善的重要性,提升了道德判断力,从而行无言之教。 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来看,文言文断句就是训练“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中论》,就在开展“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善即是美德”,向善修德的教育就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的鉴赏和创造”。由此看来,杨老师是把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得很好,充分体现了高三试卷评讲课也可以展开核心素养培育,也必须依据核心素养培育来抓好高三复习。 杨老师听了后,开心地笑了,说道:“没想到小小的一个教学举动,竟被毛校长说出这么多道理!当然,现在的语文教学,不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就成长不好,连考试也考不好!” 二、“会教”:核心素养的实操性 一线老师们认为,“有的核心素养是能教的,如技术运用、人文积淀等。有的核心素养是可以训练的,如理性思维、自我管理等。有的核心素养是难以教也难以训练的,如人文情怀、健全人格等。”其实,老师们的这些困惑背后暗含了他们的一个认识误区,教育就是“我讲你听,我讲你记!我示范你模仿!”教育,不能把内涵丰富的教育窄化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把形式多样的教育窄化为课堂教学和考试训练。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教学若不进行道德教育,则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而道德教育若无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3]宋代儒家周敦颐所提出的“文以载道”,亦有类似含义。这说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情感涵养、道德熏陶、思维启迪等,从来没有单独实施,也从来无法单独实施,他们都随时相伴相生、互相促进的。 首先,挖掘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现已成为老师们认同的理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拘泥于教材,受限于书本”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在现代课程观眼中,凡是能用于我们去实现教育目的的素材都是“课程资源”,而非仅仅课本,“善假于物”的老师就深谙其中的价值和窍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日常生活现象、科技发展动态、历史事件和时政新闻等等,都可以引入到课堂中而为我所用。 [观课札记2] 地理组郑洪老师今天所上的“水循环”一课,生活味特浓,充分体现了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就看你的是否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和课程意识。 所在城市和社区是课程资源。郑老师把成都“看海”和建设“海绵城市”作为反面和正面的例子,让学生用“水循环”知识来分析。 所在学校是课程资源。郑老师要求运用“水循环”知识对成都七中林荫校区的曦园提出改造方案。 教师自身是课程资源。郑老师把自己在暴雨中行走的“痛苦”经历做了分享,以作为城市建设用好“水循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证据等等。 教师即课程,教育的素材随处都有,作为教育有心人,要善于把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过程巧妙地融合起来,既能增强教学的情趣性,也能增进师生情感,还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内容的价值。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意味着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处处有课程资源,就看你看不看得到,会不会用。 解决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和资源问题,相当于手中有了刀剑等“武器”,但没有拳法剑诀等“诀窍”,也是无济于事的。教育,不但要“教好的东西”,还需要“教好”,核心素养培育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上下功夫。 [观课札记3] 今天的林老师看似很悠闲,自己当“导演”,学生当“演员”,师生共同“表演”。 林老师进行作文评讲,主要解决学生“论证”的问题。 首先,她让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以“评卷老师”的身份指出其他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是网阅用的答题卡,学生看的都是“原生态”的答题卡,看不到老师的评分,很考验学生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林老师将学生指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共计11个。然后统计出两大突出问题:论据不充实和观点不明确。 问题是学生自己“找”到的,而非老师直接根据教学经验“抬”出来的,自然学生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了。 林老师又和同学一道来分析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她没有去显示自己有多高明,直端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摆”出来,而是把“问题球”抛给了学生。她把在阅卷中收集到的2篇本班佳作和1篇其他班的佳作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和品鉴后,针对两个集中的问题谈如何解决,最终由学生自己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作文的不足,或者常见的问题,然后通过自我感悟以及佳作品鉴等方式,去寻找和生成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参与度高。林老师循循善诱,充分体现了“启迪有方”的课堂文化,很好地去培养“有思想会思考的学生”。 “好食材还需要好厨艺”,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不但能保证“食材”的营养不流失,实现预定的教育目的,更重要的是,“厨艺”本身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老师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和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思维训练。老师表达观点和引导方向,本身就是价值观引领和道德判断力的训练。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关怀和尊重学生就是在进行“人文情怀”的熏陶。认真板书,也可进行审美教育和习惯养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链条上的珠子,一颗珠子不好会影响整个链条的成色和品质。老师们千万不要以为所做的事不起眼,不紧要,而大而化之,随意粗糙。 第三,注重情境设置,强化学科整合 陶行知指出,“读书”不如“用书”[4],强调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本身是基于“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非常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个目的,一要注重通过情境设置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二要加强学科整合,打破学科割裂的壁垒,触及学科本质。 [观课札记4] 今天物理青年教师邱明章在高一五班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让我惊喜连连! 第一步,邱老师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泡沫混凝土在跑道上的应用 为了使偏离跑道的飞机能够安全停下来,材料工程师们研究出一新型材料——泡沫混凝土,用它铺设机场跑道周围的地面。这种材料的坚硬程度依飞机重力而设计:它足够坚硬,可以承载各种车辆在上面行驶;它又十分脆弱,无法承受飞机的重压。当飞机意外闯入用它铺设的地面时,接触轮子的部分便会立刻柔软的碎裂、坍塌下去,飞机的轮子犹如在农田翻地的犁,在地面上拖出几条深沟。在阻力作用下飞机安全地慢慢停下来,乘客不会受到伤害。 第二步,邱老师根据情境建构了一个物理模型:求位移的物理题 如果一架质量为1.75×105kg的飞机,冲出跑道时的速度是27m/s,在泡沫混凝土地面前进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5.25×105N,当它安全停止时,轮子在路面“犁”出的沟有多长? 第三步,邱老师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型:有关机场跑道的安全性涉及哪些因素 有关机场跑道的安全性涉及跑道的长宽度、纵横向的坡度,表面摩擦因数和安全区、缓冲区等诸多方面,力学知识在这里得到广泛应用。 这样以来,邱老师建构了三段式教学模型:生活情境——问题模型——思维模型,摆脱了物理教学中的“介绍公式—例题示范—巩固练习—课堂检测”的“学科教学”模式,而是深入物理的学科本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学科教育”。同时,邱老师的“情境设置”没有停留在情境激趣的层面,而是延展为在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层面。而在问题教学理念下,邱老师又没有局限于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帮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演绎为解决普遍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因素思维法”。 一位青年教师,有如此深邃的思考,善于用“连环计”,真的让人惊喜连连。 三、“要考”:核心素养的可评性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表面上是“素养立意”,其背后实是“育人立意”。教育的初心是“育人”,以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而不是以功利的“名次”和物化的“分数”为目的。然而,中高考“指挥棒”毕竟是客观存在,摆在一线教师的面前,绕不开躲不过,他们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选择和平衡上,还需要政策和专家基于人性和良知进行考量和引导。让老师们明白,核心素养不但“要考”,而且“能考”,不注重核心素养培育,你的教学业绩可定好不了,此时老师们才会“打起十二分精力”正视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明确提出,高考的命题将从三个方面去着手:“聚焦‘立德树人’,上好‘一课堂’,着力凸显价值引领”;“注重‘服务选才’,做精‘一把尺’,全面提升选拔效能”;“积极‘引导教学’,树好‘一面旗’,大力助推素质教育”[6] [观课札记5] 随手翻到作文题时,我习惯性地仔细阅读起来。该作文题以“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以23年的坚持和努力,将一个“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天眼’”的朴素愿望变成了国之重器的事迹为素材,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感悟”。命题的形式和素材中规中矩,但郑老师在试卷上写出他评卷时关注的要素让我肃然起敬: 1、坚持和努力。2、敢想和实干。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4、中国科学的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的科学家。 郑老师没有写作文评卷中的“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等常用语,而是强调南仁东研究员的高尚精神和人格魅力等在作文中的表达。 我把这个困惑和惊讶求教于郑老师,他郑重地说:“毛校长,现在的高考作文,已今非昔比了。人文素养不高,人格修养不够的人,语文考试将会很困难!” 课后,我又把郑老师的这番感慨告知作文的命题人杨元林老师,他表示认同郑老师的观点,并说:“不仅仅是在课堂中要加强价值观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在习题中也要如此。我们不仅仅要帮助学生考出一个好的分数,更要通过考试的导向来教会学生做人,进行全人教育!” 大家过去常说,人的情绪情感、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是“看不见的东西”,是“纸笔无法考试的”,其实是错的,现在高考试题在“进化”,考核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和深刻,我们要对高考“另眼相待”,走出把高考等同于科举考试的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1] [2] [3] [4] [5]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