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电解氯化亚铁溶液,两个电极上分别是什么反应?
在中学的不少师生眼里,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似乎非常重要。确实离子移动起到了导电的作用,但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电极过程的步骤(1)中,扩散传质其实有三种方式:扩散;对流;电迁移。扩散,其实是指溶液中如果存在浓度梯度,则溶质会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区域转移;对流,指局部浓度不均、温度不同、密度不同等时候,自发地相互对流,或搅拌(外加的搅拌或产生气泡的搅拌作用);电迁移,指阴阳离子在电场下定向移动。所有的原电池或电解池中,这三种传质方式都会同时存在,但根据不同情况,最主要的方式不一样。需要指出的是,当电解质浓度不太稀的时候,电迁移是可以忽略的。换一句话来说,溶液的浓度不是很稀的话,电迁移不会造成浓差极化的——阳极附近不会缺少阳离子,阴极附近也不会缺少阴离子的。
现在需要解决第二个困扰,阳离子能否在阳极放电,阴离子能否在阴极放电?
有人觉得阳极附近的紧密吸附层(stern层)带正电(根据双电层理论:阳极表面带负电,而紧挨着阳极表面的溶液带正电。由于没有搜到合适的图,请自行下图中将正负电荷的符号交换一下,进行理解)。
这个带正电的吸附层会对从远处传质过来的阳离子,产生排斥作用,因而Fe2+难以靠近阳极表面。从而认为Fe2+不能直接在阳极放电。虽然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本电化学的书籍(甚至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书)提到“阳离子不能在阳极放电,阴离子不能在阴极放电”的观点。
那么在电化学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此时就需要借助上面所说的电极过程的步骤(2)——“前置的表面转化”。Fe2+可以在溶液中水解为Fe(OH)+、Fe(OH)2、[Fe(OH)4]2-等微粒,来降低正电荷,换取靠近阳极的机会。这里不需要考虑这些微粒在溶液中的数量和寿命问题,因为只需要让Fe(II)顺利地吸附上电极表面,这些微粒的使命就完成了。
那现在两个问题都解决了:1、不是极稀的氯化亚铁溶液,阳极不缺Fe2+;2、Fe2+可以在电极表面放电。阳极有两个反应可供选择:要么氧化Fe2+,要么氧化Cl—。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按还原性(电极电势)Fe2+先被氧化,但如果电流密度很大(电流密度是表现一个电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电流除以电极反应的表面积),阳极的反应速率要求很快,Fe2+失去的电子不足以达到这个电流密度的时候,就需要Cl-来帮忙,共同失去电子使阳极的反应速率能等于阴极的反应速率。
所以我们进行实验地时候,低电压(低于使氯离子失去电子的电压),只是Fe2+优先放电;而电压逐渐增大时(开始高于使氯离子失去电子的电压),但Fe2+失去电子的速率能等于阴极得电子的速率,则氯离子也不放电;电压增大到比较高的时候,Fe2+发生极化,速率不能与阴极等当,那么氯离子也同时参加了反应。
比阳极简单一些的阴极反应也是如此,如果Fe2+电极电势大于氢离子,则Fe2+先放电;反之,氢离子先放电。如果电流密度太大了,则同时放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生氢气气泡的时候,会一定程度上阻碍铁在电极表面的析出。
6.电解重铬酸钾废水的案例,重铬酸根为什么不在阴极放电?
在不少习题中,根据题目的提示和要求,阴极必须书写:2H+ +2e-=H2(g).因而就发生了不少老师很难解释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重铬酸根不在阴极放电?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谁说重铬酸根不在阴极放电?只是其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极化而速率极慢。(当然有些时候速率极慢会被认为不反应,比如较强酸性下的铁,如果说不发生吸氧腐蚀,虽然不够严谨,但确实与析氢腐蚀的速率相差到了可以忽视的地步。)
那么这个重铬酸钾废水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虽说是废水但是其重铬酸钾的浓度是很稀的(一般小于10^-3mol/L),处理后的排放标准为小于10^-5mol/L。如果重铬酸钾含量太高就不适合电解法处理了。
那么,现在注意到这个很稀的重铬酸根浓度,这是很容易发生浓差极化的。所以阴极附近容易缺少重铬酸根离子,而并非它不愿意放电。(当然,如果碰撞机会合适的,也不是不能偶尔在阴极表面发生一些电化学反应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废水必须加酸酸化,重铬酸根不管怎么被还原(电极表面上或溶液中氧化Fe2+),都必须大量的氢离子,该氧化还原的半反应为:
因此,溶液的酸性是比较强的,所以在重铬酸根容易发生浓差极化的时候,氢离子就承担起了阴极反应的重任。
在对学生解释的时候,千万不能说因为重铬酸根是阴离子所以不能在阴极放电(否则就无法解释电解氯化亚铁溶液的阳极反应了),而应该说其浓度太低了,根据碰撞理论,在阴极大量反应的只能是氢离子。可以稍微和学生提一下,电极反应必须在电极表面发生,所以重铬酸根在电极表面上发生碰撞的机会小,但是与Fe2+的碰撞在溶液中,处处可以发生,因此当电解一段时间之后,Fe2+浓度增大后,可以较快地还原重铬酸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实验我做过,其结果并非题目中说的重铬酸根在阳极氧化Fe2+。而是电解一段时间(我是500ml0.001mol/L重铬酸钾溶液3V电解了半小时)后,溶液搅拌一下,就迅速褪色;不搅拌的话,一个小时也不见褪色。
7.如何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是学生最头疼的,即使到了高三,有的学生也是判断不清而强记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即使我们心里清楚,影响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因素有温度、浓度等,但是为了考试,还是不得不给出一个顺序。但是这个顺序有多不靠谱呢?有的老师心里也没有底。
比如,Cl2(aq)和HClO(aq)的氧化性大小?如果是根据方程式:Cl2(aq)+H2O=可逆=HCl+HClO,可以得出Cl2(aq)的氧化性大于HClO;但是E^θ(Cl2/Cl-)=1.36V、E^θ(HClO/Cl-)=1.49V或E^θ(HClO/Cl2)=1.63V,可见HClO的氧化性大于Cl2(aq)。这是为什么呢?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由于氯气和次氯酸的标准电极电势相差不大,反应可逆。生成的次氯酸比较少、浓度低,因而实际上溶液中次氯酸的条件电极电势(根据能斯特方程式可以计算)是低于氯气的。这是浓度的缘故,使得氧化性在不同的时候,顺序不同。
再比如,有个很经常会遇到,但是可能不少师生却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氧气和氯气的氧化性大小?这个强弱顺序的判断,有不少结论和证据,这里不能完全归纳,只列举一、二。
有的人,从氯气通入水中无法氧化水,以适当的电压(稍大于氯离子放电的电压)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时候,出来的是氯气而不是氧气,推出氯气的氧化性小于氧气。这两个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能用电极电势进行解释(电极电势只适合于解释溶液中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首先,氯气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氧气(但相差不大),但是电极电势是一个热力学参数,无法用于解释动力学上的速率问题。在《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提到,在某pH下,不管Cl2、Br2、I2在水溶液中都是可以氧化水生成氧气的。只是这个速率非常慢,并伴随卤素的歧化反应,因而很难观察到明显现象。所以这个“无法氧化”只是说明了反应的动力学上的困难,而氧化性则依然是氯气大于氧气。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时候,是由于氧气在电极上析出,一般都会存在很大的阻碍作用(电化学极化等),也是动力学上的困难。因此,不能据此判断氯气氧化性小于氧气。
所以,在水溶液中,通常是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氧气的(根据电极电势判断)。
那不在水溶液中呢?此时不能使用电极电势进行判断,可以借助自由能的大小进行判断。生成自由能是单质间反应能力强弱的一个标度,生成自由能越负,化合物的能量越低。若氧化物的生成自由能低于氯化物的,说明常温下氧气可以置换出该氯化物中的氯生成氧化物和氯气。若生成自由能为正,表明常温下该化合物不能通过稳定单质间的化合生成。
可见,多数非溶液情况下,氧气的氧化性大于氯气。原因有:1 氧离子电荷高,半径小,与同样半径小电荷高的阳离子结合的晶格能高;2 氧在分子中可以成双键或共轭大π键结构,在中心原子相同配位数的情况下能形成更多的化学键,降低能量。
所以氯气和氧气哪个氧化性强需要看环境和反应物,单纯说哪种氧化性强是片面的。而使用价态或元素电负性来判断则是毫无依据的。(以上蓝色部分引自周公的一个帖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在中学经常有人问,为什么Fe2+不如Fe3+稳定?铜离子比亚铜离子稳定?也是类似于氧气和氯气氧化性强弱的问题。
因为判断稳定性,也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的。不能绝对说“Fe2+不如Fe3+稳定”、“铜离子比亚铜离子稳定”。结构只能说明部分问题,稳定性还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晶格能、水合能等,甚至与之配位的配体(这里是广义的配位,可以从软硬酸碱理论来解释,不仅指配合物。)是什么也能显著地影响到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