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教育体系转型变革
教师教育体系是整个教师教育事业的骨干支撑,也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依靠。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得益于自身有一个相对独立完备的体系。
管培俊先生20022011年担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亲历了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变革,主持筹划和推动了许多教育政策的研究和实施。2019年9月4日上午,笔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就教师教育体系的重构的一些重要问题对管培俊先生进行了访谈。
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中国特色”与“中国经验”
李瑾瑜:如何梳理和把握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演进逻辑?
管培俊:1996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确立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从规模数量发展进入以提升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新时期。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标志着开启了我国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创建。这可以看作我国教师教育新体系开始探索的行动纲领。
2002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框架和走向。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同年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新的教师教育体系框架、格局逐步建立起来,尤其是十九大之后新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注入新的内涵和意义。
李瑾瑜:您是如何认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话语转换?又如何认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特质?
管培俊:“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两个概念有区别,但没有根本区别,更没有矛盾。回顾历史,我们一开始引进的是德国和日本的师范教育制度,它是单一、封闭的专门的师范教育体系。到了1922年又转向学习美国等国家,实行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向苏联学习,建立专门的师范体系,这个体系持续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这个历史性的演变也启示着我们,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首先是为了克服原来单一、封闭的师范院校体系的弊病,让更多的资源能够参与教师的培养和专业发展。其次,促进改革教师培养模式。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教师教育是关涉多学科综合化的领域。
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需要一个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我认为开放、竞争性的教师教育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而以师范院校为主体,保持相对稳定的师范教育体系,有利于确保教育公平,两者缺一不可。这是中国经验,也有国际共识。
二、理性认识教师教育体系建构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李瑾瑜:在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表述中,对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的概念表述前后却有明显的不同: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1999)、其他高等学校(2001)、综合大学(2002)、高水平非师范院校(2012)、高水平综合大学(2018),这种现象又该怎么理解?
管培俊:对教师教育体系建构的认识,以前存在两个大误区:一是将教师教育的改革误解为全盘否定中国师范教育及其成功经验;二是将教师教育的开放性误解为取消师范教育。为了消除这两种误解,我们对教师教育体系一直坚持用“师范院校为主体”和“非师范院校参与”的表述。
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已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系统,它既是基础教育的支持系统,也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本身要求应当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旧的分工和体制阻隔,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实现教师培养培训的“大学化”。所以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师范院校”的“主体观”,“非师范院校”也要重新建构“参与观”。
李瑾瑜:您如何认识“中师情结”?又如何看待“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流失”的质疑?
管培俊:中师在我国教师教育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的“中师情结”无论如何都不为过。对于中师,于公而言,升格一个本科院校是政府重要的政绩,老师好、校舍好,教学管理规范,学科基础好,因此就成为院校升格首要的整合对象。于私,原来的中师学校校长是处级,整合成一个专科、本科院校就是副厅、正厅,所以中师内部主要领导整合意愿和动力也很强。在这些情况下,虽然我们都意识到中师流失是个大问题,也有有序保留中师的相关政策指导,但教育规律抵不过市场规律。所以教师教育改革中,一方面开放,一方面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流失,这是一个教训。
三、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责任和使命,而不只是特色与旗帜
李瑾瑜:有些院校升级为综合性师范大学以后,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热情。这使师范院校的主体地位有所削弱。在新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建中,您觉得如何能够使师范院校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管培俊:在今天教师教育振兴的大背景中,师范院校要真正成为新体系的主体,首先必须重塑和确立师范院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历史使命。其次,要非常清晰自身的发展定位,把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再次,要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