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大家脑海中的形象可能是“脏乱差”、“贫富分化严重”、“经济落后”等不怎么美好的词汇。当我看了探讨儿童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我惊喜的发现,原来印度有这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 有这样的一组数据:《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中,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 在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上,印度获选全球第4大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市场。 不仅如此,印度人还在历年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中稳占多个全球首富席位。更可观的是,印度盛产IT人才,据统计,美国硅谷有16%的印度人。 看到这些数据,在感到惊讶的同时,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印度如此盛产精英?在贫穷落后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文化催生了怎么多的领导,印度的学生又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他乡的童年》在对印度的一系列采访中,我看到了印度人的这个特点:课堂上,挑战老师是上课中重要的一部分,老师提供讨论空间,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们主导自己的学习之旅,自己寻找答案,因为老师觉得,当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答案,这一点会永远留在他们的脑海里。 在印度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培养孩子的“思考力”,提出问题让孩子去探索,让孩子对老师提出反驳,目的就是让孩子独立思考。 正是因为他们善于思考,有强大的“思考力”,所以印度人擅长管理不确定的事情,他们不会等有了完美的想法再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去完善它。 01 什么是“思考力” 暴风影音的CEO冯鑫说,大多数人为了不思考,宁肯做任何事。是的,很多人懒于思考,跟在别人后面,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任何事情不肯做深入的思考,更不能做出独立的思考。当然,也就不会做出好的判断和选择。 那些能够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人,才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才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思考力》一书中这样解释:思考力是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的能力。这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思考力,思考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02 拥有“思考力”的孩子不会随波逐流 经常看到有人转发这样的消息:“昨日下午三点十分,一孩子感染**病毒死亡,年仅7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被隔离,据悉孩子是在**饭店吃了牛肉后呕吐送医,中央台已播出,暂时别吃牛肉。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群发。” 仔细读一读,分明就是个玩笑。在网上,除了“山东版”,这条信息还有“陕西版”“天津版”,除了地区不同,其他的内容一模一样,可见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但依然有不少人上当,把这条信息转发得到处都是。 但凡稍有思考力的人,都会看出这是一则谣言。与之相反的,是有独立思考力的人,不会人云亦云。 有段时间,一个福州的8岁小男孩火遍网络,原因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有篇文章叫《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出“江河里的水都被蒸干了”,后一段又说“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于是男孩质疑:既然江河里的水都干了,羿是怎么蹚的? 这虽然是神话故事,一般人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即使想到这一层也不会认为是课本错了,然而男孩的妈妈并没有人云亦云,为了鼓励孩子善于思考的精神,多次打电话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反映这个问题,最终得到答复,明年的教材会改正这个错误。 男孩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敢于质疑,男孩的家长同样支持孩子的行为,助力孩子的探索和思考的精神,不得不为这位男孩和他的家长点赞。 思考力,决定了孩子未来面对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就像《他乡的童年》中印度老师对于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重视。他们相信,重要的不是孩子回答出每个问题,而是唤起他们的思考意识。 他们给孩子的教育就是,世界上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孩子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问题。 其实,把这种思考力培养的方式,转嫁在家庭教育上,也是有很大的裨益。 03 很多父母交给孩子“完成”事情,而不是如何思考 《他乡的童年》有个老板说,我去过很多次中国,中国人很擅长“完成”事情。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部分是在教孩子“完成”,而不是引导孩子如何思考。 比如,妈妈和孩子一起玩积木,孩子想要把两块积木拼插起来,可是孩子用没有接口的一头去拼插,显然插不上,这时妈妈看见了,告诉孩子:“宝贝,应该是用另一面插。”然后孩子很快学会了。妈妈教会了孩子如何去拼插积木,却没有教孩子思考如何去拼插积木。 其实,妈妈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比如让孩子观察一下积木的几个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面拼插不上去,这样至少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和探索。当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问题,孩子也会慢慢地学习如何思考。 《好好思考》一书中这样说:只有让孩子掌握了学习、提问、思考的方法,才能真正建立起自我探索、终身学习的能力。知识的增加不是成长,思考能力的提升才是成长。 04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我们都希望孩子的未来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有主见,不盲从,不轻信,那怎么才能提升孩子的“思考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1. 引导孩子观察和提问 有时,孩子会提出很多问题,如果觉得问题可以引导孩子一起讨论,不妨“把皮球踢回去”,问问孩子“你觉得是为什么?” 比如孩子会问:为什么小宇要给冰冰起绰号叫“冰块”?这时候就是很好的讨论机会,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粗暴的回答,因为她的名字有个冰字。 这样的回答,不能激发孩子的思考,甚至孩子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如果是不好,为什么冰冰也不生气,如果是好,那有的人为什么对绰号那么反感? 相反,我们可以让孩子思考,为什么小宇会给冰冰起绰号?当小宇那么叫的时候冰冰会有什么感觉?起绰号是好的行为还是不好的行为?甚至于历史上水浒传中有哪些绰号让你印象深刻?等等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并且我们和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鼓励孩子认识到事情有两面性,不是所有的绰号都会让人生气,比如亲切的称呼“小冰块”;也不是所有的绰号都会让人感到亲切,比如侮辱人的绰号,形容别人矮小的“小冬瓜”。 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和提问,胜过直接告诉孩子所谓的答案。当然,引导孩子提问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如何引导孩子提问?”,然后看一下搜索出来的内容,参考这些方法也可以引导孩子。 2. 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银河补习班》中的爸爸马皓文有一句话:“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 在爸爸的鼓励下,马飞非常善于思考。即使身处洪流,最终也在爸爸的鼓励下,利用身边的门板和床单制作了简单的小船,冲出绝境。 是的,思考力才是最应该被培养和鼓励的,一个有思考力的孩子,遇事永远不怕事,总是能在困难中另辟蹊径寻找到解决方法。 遇到困难,不妨做个安静的陪伴者,看着孩子怎么样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碰壁——思考——尝试——解决”。这样的一个思维习惯非常重要,当孩子开始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时,孩子会逐渐学会独立思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认为,我们对外界问题(A)会做出何种反应(C),本质上不取决于我们遇到的问题(A),而是取决于我们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 A(Activatingevents)-B(Beliefs)-C(Consequences) 诱发刺激(A)—信念反应(B)—行动结果(C) 尽管ABC理论最早是用于解释人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即我们的情绪不是源自事情本身,而是源自对事情的看法,但这个逻辑用于解决问题也类似: 大多数时候,我们遇到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真的无解或很困难,而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有问题。 3.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 演员黄磊在教育孩子方面,让很多人称颂。黄磊的二女儿是个古林精怪的小丫头,前段时间黄磊贴出微博,和小女儿谈论不浪费粮食的事。 “妹妹早餐没吃完,我和她谈不浪费的事情,我告诉她不要浪费,她说她知道,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不知道,我告诉她因为你现在浪费的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从地里面种出来的,你现在浪费的东西将来你长大了就吃不到了,她说所以我以后一直都会吃到糖,因为我从不浪费糖。我只好绕开这个角度,继续跟她说我们不能浪费,因为公主都不浪费,她说可是公主从来都不吃饭呀,我说那是在动画片里面没有拍到,公主其实都吃饭,而且都吃干净。她说对,因为公主在动画片里面的时候,她们都忙着在演戏,没有时间吃饭。关于不浪费的话题就到这里暂时终止了……” 关于一个话题,和孩子不断地对话,一来一往,让孩子保持思辨能力。在黄磊说的第一句“你现在浪费的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从地里面种出来的,你现在浪费的东西将来你长大了就吃不到了。”妹妹很快就抓住了可以攻击他的漏洞说:“我不浪费糖,那是不是我以后就一直会吃到糖。”对于一个刚刚6岁,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也着实让人佩服。而黄磊就是这样通过一问一答,让孩子学会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教会孩子知识,不如教会孩子思考。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拥有“思考力”,远比学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