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新理念必然要落实到操作层面。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改革的“重点"。新课程视野中,理想的课堂什么样,亦或达到一种怎样的状态,这是值得每位教师反思的问题。笔者认为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探求未知、发现知识”的旅程,应是“享受成功、体验愉悦”的乐园,应是“超越知识、催生智慧”的沃土。从生命领域来审视课堂,它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个性发展、潜能开发,如是,课堂才能让智慧点燃智慧,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新课程强调,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是师生互助互学的“共同体”。课堂可以看成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可以视作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的平台。从这一理念出发,课堂不应是传统“师传生受”的“单边活动”,也不是教师按教案表演的“独戏”,课堂搭建的是互动交往的舞台、开启的是心灵对话的窗口。 建构互动课堂,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的知识传授者、教材阐释者、知识垄断者角色,重新定位课堂中教师的有效促进者、成功组织者、平等合作者、新锐创造者等新型角色。教师通过点拨学习方法、激活创新思维,做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者;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通过调控学习过程、组织多元评价,做学生学习的成功组织者;教师通过筛选原型素材、教学活动互动、教学成果互享,做学生学习的平等合作者;教师通过反思教学行为、养成教学风格,做课程实施的新锐创造者。总之。教师借助角色转换,能促进课堂的交往互动。 建构互动课堂,其核心是引发“思维互动”。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活动频繁作为互动的指标,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应把互动的本质把握在“思维互动”上。实现“思维互动”的策略有三:一是趣味引“动”,即用生动的事例,把他们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二是问题激“动”,即用课堂中生发的问题来激发互动。由学生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剖析、交换观点、深化理解;三是实验带“动”。实施实验教学,在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假设和推论中,活跃思维,让师生积极投入其中 建构互动课堂,师生应心灵相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其最高境界是心心相印,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要达成这种相知相融的完美境界,关键是为师者要有“蹲下来,沉下去、融起来”的基本态度与习惯,真正熟悉学生的所想、所思、所为,与学生打成一片,心与心相贴,情与情相融,共同感受、共同成长。师生心灵对话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是语言,有的则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细节。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能就在这些细节交流中逐渐凝成。 课堂应是“探求未知、发现知识”的旅程 新课程目标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这块主阵地上,学生以何种的方式,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关乎学习方式的运用。理想的课堂,不过分倚重接受学习,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现代学习方式,让学生亲历探求的过程,开发知识的宝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构探究课堂,教师应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层面上,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现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习建立在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习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有利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以探究方式来建构知识,一堂课或许就是一次探索知识宝库的“神奇旅程”。在旅途中,教师只是一个资历较深的“同行者”。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行进路线,允许走“弯”路、走“错”路。但因为是自己走出的一条路,沿途能领略到无限风光,能采撷到丰硕的成果。陌生世界中的一个个疑团,成为吸引他们走完全程的动力。行程中的挫折、失败都是他们记忆深刻的体验。当这次发现知识的学习旅程成为一种内在需求时,学习就有了主动性,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当学习潜能被充分开发,学习经验不断积累时,学习就有了独立性,不仅“我要学”而且“我能学”。 建构探究课堂,教师应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现代学习方式相匹配,教师须扬弃传统的“呈递——接受”教学方式,“以学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为学而设计教”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一个观点,这也是理想课堂的宗旨所在。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应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上来,围绕学生的“学”来推进教学。追求理想的课堂,教师可以问题讨论为主线,实施“探究式教学”。即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其基本流程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培养问题意识,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提问的习惯和提问的技巧。追求理想的课堂,教师可以场景再现作依托,实施“情境式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激发兴趣、提高效率,通过情景创设,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追求理想的课堂,教师可以开放题为载体,实施“开放式教学”。即把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来审视,开放学生的视域和思域,让学生充分舒展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空间里自由翱翔。 探究课堂,应作“动态生成式”设计。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对学生而言是未知的),其路径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因此,课堂设计不能课前全部预设,需要课上现时生成。建构生成式课堂,应加强课前“预测”。“生成”并不意味着放弃“预设”,相反,课前全面的“预测”和“预设”,可为课堂的即时生成作好铺垫。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合作能力等,都要事先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形成“弹性化”的方案。建构生成式课堂,教师要包容“节外生枝”。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越轨”提问,不搪塞、不放弃;另一方面教师要广纳学生的“错误”资源,不讥讽,不诋毁。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他们有广阔的视野,有独特的心理世界,在课堂上难免要“旁生枝节”,生发出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时教师应采取开放式管理,把这些不确定因素,转化形成学生的即时创造。 课堂应是“享受成功、体验愉悦”的乐园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愉悦的心境下,表现为感知敏锐、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学习效果尤佳。在愉悦的氛围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开发。因此,愉悦的课堂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益;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愉悦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愉悦的课堂,教师应有尊重学生的意识。课堂的主体——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独特,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因而,教师与学生应有平等的人格。课堂应向每位学生敞开温暖的怀抱,释放民主、平等、自由、安全的气息。平等的课堂里,没有学生被体罚、被辱骂、被训斥、被嘲笑,被随意批评、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全体学生的人格普遍得到尊重,包括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犯过错误的学生、与教师意见相左的学生。 愉悦的课堂,教师应有赞赏学生的眼光。心理学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学生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得之见得到赞许,一技之长得到肯定,一个正义的行为得到支持,哪怕是一次作业得到表扬,乃至教师对学生的一个肯定的手势,一次期待的目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可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持的信念,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发展。教师要拿出赏识的目光,赞许每一位学生,赞许学生的每一方面。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所表现出来的善举;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愉悦的课堂,应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课堂上,学生是相对自由的,不必过分强调纪律严明、正襟危坐。学生间可以相互讨论,遇到分歧可以与教师争辩。约束不再是课堂管理的唯一方式,学生不再是被管制的对象,他们有自由的言论、自由的思维、自由的想象。自由的课堂里,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负担得到减轻,学生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愉悦的课堂,应为学生架设成功的阶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递进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作为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即成功需要,从这个角度观察,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内在动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创设多个“最近发展区”,让全体学生实现成功、享受成功,品尝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放大成功,促进自身持续发展。 课堂应是“超越知识、催生智慧”的沃土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催生智慧。课堂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引领教师和学生追求智慧、生成智慧。因此,智慧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主要表现形式,是知识、能力和美德的综合体。一位教育专家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智慧课堂没有显性而固化的形态,它是教育的一个过程,一种境界。 建构智慧课堂,需要教师拥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师的一种内在品质,表面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智慧可分为教育设计智慧、课堂语言智慧、角色把握智慧、临场应变智慧等。智慧型教师,是建构智慧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拥有智慧的教师,在智慧课堂的建构中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他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其重要的价值指向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 达成智慧课堂,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考察课堂是否达成智慧的境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在教育目标的预设上,是否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二是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用过程中,是否“结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三是学习环境管理上,是否在“努力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合理调控课堂学习情绪”上多向协调;四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张扬、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智慧课堂是教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学有趣味,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学有追求。实施智慧教学,首先要给学生灵性。课堂要让学生冲破各种无形的束缚,释放本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带着机智去感悟文本,感悟人生。其次要把准教材。深人了解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独特个性,用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设计教学思路,做到流程清晰,重点突出。 智慧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智慧学习”。所谓“智慧学习”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新型的知识观、学习观,激活潜能,活跃思维,创新创造。具体表现在:一是有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是有一双慧眼,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并灵活地解决问题;三是有一颗慧心:自信、自爱,乐学、勤学,善学、博学,每天都有新观点、新发现;四是有合作、竞争的意识,善借集体力量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理想的课堂,虽然是一种高超的境界,但也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倾力解读,全力探寻,或许可以无限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