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材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心愿,冰心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只要教师抓住教育的突破口,用真爱、宽容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桥梁”变“栋梁”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班委会是班级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它是教师与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而且有利于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注重班干部的培养,把桥梁变成栋梁,培养成一支高效精干的班干队伍。这样,就能把班主任从纷繁复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握大局,建设成绩一流的班风、学风于一体的班级。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主要抓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制度。
一是做好选才与培养。班干部特别是班长,是一个集体的带头人,关系着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成长,应该由品学兼优、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担任。如果这样的学生一时实在难找,至少要找一位责任心强并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这个学生一时学习不好不要紧,只要肯上进就行。学生的发挥潜力很大,只要教育得当,他们会很快成长起来。
二是形成激励机制。有些班级实行班干部定期轮换制,两个月或一个学期就要完全更换一个班委。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会让他们产生“没有前途”的感觉,“过场法”导致人人都是班干部,实际上人人又都不是班干部的局面,致使班级工作陷入被动。其实最为恰当的做法是定期重组,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重组一次,能者上,庸者下。每一个班干部既有一定的压力,又有连任的希望,在压力下求发展,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便于发现信任,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重组时可以规定在新班委中让新人占适当比例。
其次,悉心栽培。
一是树立权威。在班委会成立之后,要及时树立起班委会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权威性,增强班干部的责任感。班主任通过不断地给班委“事”干,让每一个班委在做事的过程中认识到其所在的岗位对于班集体建设的作用和价值。要在思想上加强引导,在工作上尽量放手。班干部最常见的思想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特权意识”,二是担心影响学习,三是担心与同学们产生矛盾。这三个方面直接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要预见到这些通过开展活动、个别谈心等多种教育方式,提前做好班干部的思想工作。
二是做好能力的培养。班委会的性质决定了班干部和班主任老师一样,都是管理班级的主人,班主任要尽量将班干部推到台前,让他们充分行使班委会赋予他们的职权,而自己通常要到幕后,教给他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为他们把握正确的方向,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当班干部体会到他们处在班级管理的中心而不是边缘时,责任感、主人翁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就会在他们心目中形成。
三是量体裁衣,激发班干部的潜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有心人,特别要善于观察、发现班干部的优点与缺点,并进行有效的评价,难的是如何恰当的、长效的进行评价,需注意:评价要适度。不能虚张声势,与事实不符,也不能评价过于浅显,太过于表层,要让学生心服口服;评价要善变。学生兴趣保持的时间较短,应经常变换评价方式。
最后,相信班干,学会放手。班主任要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大胆地工作,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在班级各项活动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积极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鼓励班干部努力学习,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并要求他们尊敬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乐于助人等。全面提高班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同学们学习有榜样,赶超有方向。使班级逐步建立正确的舆论,形成无私奉献的氛围,使班集体进入良性的循环中,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在工作中要相信班干部的能力,让每一位班干部都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充分施展才华;在家长会上,郑重向家长介绍班干部的“政绩”。这些在成年人眼里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在孩子身上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在班级学生面前,批评班干部应该谨慎。对班干部的错误一般在班委会上才指出,最好个别谈心纠正。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班干部的行为,及时发现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多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对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特别是当他们在工作中受挫时,要及时地给他们进行辅导,鼓励他们继续把工作做好。
总之,构建和培养一个高效的班委,可以使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学生会感到惬意和自豪,真正实现环境育人,班主任需要巧妙地花心思,因为这项工作更多的是关系到心理方面。班主任要学会用“心”来培养班干部队伍,该放手时就放手,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把自己解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