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七)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戏曲改良要求的提出早于五四。戊戌维新失利后,社会维新派归因于民智不开,鼓吹时事新戏以启迪民心。1904年柳亚子为陈去病、汪笑侬主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所写发刊词直接祭出“戏剧改良”旗号,企盼“民智大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阁,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一时应者云集,形成风潮。为了增强宣传效果,于是借鉴西方话剧的所谓长于演说。新文化主帅陈独秀1904年呼吁戏曲“采用西法:戏中夹些演说,大可长人见识”。戏台上逐出现许多脱离剧情议论时事的“言论老生”“言论小生”,直接对社会发言,而穿西装、旗袍扯四门唱西皮、二黄的怪诞形式屡见不鲜,诞生出许多不古不新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怪胎。后来欧阳予倩批评改良新戏说:“他们的言论都是即兴的。因此不可能有什么标准。高兴起来就完全不顾剧情,大放厥词,把其余角色僵在台上,说完一通再来做戏,最初是为了宣传革命,后来就成了演员自我表现……像顾无为、潘月樵就往往说得很长而词句不通,有时前后矛盾……不久观众也就厌倦了。”加之加装电灯和机关布景的新式戏台蜂起,演出中不乏以时装和舞台设备的光怪陆离来取悦观众,造成罢花一现式的轰动,终究短命。改良新戏就在这样的哄闹声中很快走向失败,连一出剧目也未保留下来。
其中有价值的是欧阳予倩的京剧探索。欧阳予倩从演改良新戏转为演改良京剧,带着新文艺的想法、用自己的办法去改造京剧。他认为戏剧是综合艺术,而以剧本为统领。“戏剧者,必综文学、美术、音乐及人身之语言动作,组织而成。有其所本焉,剧本是也。”“演刷者,根据剧本,配饰以相当之美术品(如布景衣装等),疏荡以适宜之音乐,务使剧本与演者精神之一致表现于舞台之上,乃可利用于今日鱼龙曼衍之舞台也。”因而他坚持自己编剧,并且坚持一定要按照剧本演出,这就使他的戏不同于当时众多的幕表戏之随意。他还注意克服旧戏结构松散、缺乏一盘棋精神的毛病,例如他编演红楼戏,“虽然是照着二黄戏编的,却是照新戏分幕的方法来演,因为嫌旧戏的场子太碎,所以就把许多情节归纳为一幕来做,觉得紧凑些,而且好利用布景”,另外“非常注意配角”,“不专求一人出风头,要注意整个的平均”。由舞台价值方面衡量,欧阳予倩可说是有效推行戏曲改革第一人。
(摘编自廖奔、刘彦君《百年“戏改”》)
材料二
时装戏在上海京剧舞台的流行,引领了反映现实的剧目的编写和演出。与此相应,观众对戏中角色的扮相“像不像”与舞台背景的设置“真不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京剧中男旦演员的化妆而言,以往只是在脸上抹点胭脂,整体给人的观感与所扮演的女性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上海,由于洋行林立,资讯发达,世界上最新的化妆术与化妆品都能了解与购置,从而为海派京剧演出追求“求真写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海派京剧的男旦演员冯子和为了使所扮演的旦角面部更俊俏,“用锅胆脂(眉膏)加深眼圈,把传统的一字眉改画为柳叶眉,把清末盛行的点唇樱桃小嘴,改成用胭脂板(口红)涂抹整个嘴唇,增强了女性的自然美“。并用日本进口的最新化妆品进行化妆,整体塑造成更仿真的女性形象,因而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梅兰芳看后认为,“南方旦角的贴法似乎更为好看……回到北京,就在眼圈、片子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新的改革”。并据此排出《孽海波澜》《生死恨》《一缕麻》等时装新戏,对传统旦角妆扮进行了贴片子、画眼圈的改革,进而带动整个京剧女性人物扮相的创新改善,给人一种更贴切的真实之美。
求真写实的理念不仅促进了京剧化妆术的演进,也促进了京剧舞台演出的变革。传统京剧在舞台表演上追求虚拟写意的美学风格,舞台道具极其简单,往往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后面挂一幅帐幔,边上有两个门,用门帘遮挡。舞台上再没有其他东西。如演员需要演爬山,便临时搬上几张桌子搭起来虚拟为山。观众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表演来想象具体内容。这一方面是中国传统京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京刷在经营舞台布景上的简陋。海派京剧受新理念的驱使,首创拟真布景道具的运用,使观众能在看戏时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海派京剧的著名演员欧阳予倩回忆道:“上海的舞台第一个大规模用布景的就是新舞台……他们的布景最初是完全仿效日本,他们派人到日本去……聘了一个布景师和一个木匠,又照日本造了转台,因此演戏的形式也就跟着变了……他们的办法,在当时正算一种大改革。”这种仿真的舞台布景的设置,实物道具的上台应用,以及力求真实的舞台表演,使观众看戏从完全的虚拟化领悟转变为设身处地的感受,心灵感触的深度和审美欣赏的效果自然大大强化了,演新戏的受欢迎程度也就更加水涨船高了。
(摘编自陈伟《海派京剧:五四新文化的有力推手与重要角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上所写发刊词祭出了“戏剧改良”的旗号,并且希望借鉴西方话剧的演说。
B.注重剧本作用、凝练戏剧情节和平衡舞台角色使得欧阳予倩的改良京剧获得了一定的舞台价值,成为有意义的戏曲改革。
C.受到冯子和对旦角面部化妆的启发,梅兰芳对整个京剧女性人物的扮相进行了创新改善,使得这些角色更富有真实之美。
D.海派京剧仿真布景道具的运用,改变了此前观众只能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表演来想象具体内容的虚拟写意的美学风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戏曲改良的时代背景并非五四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才是那些被改良的新戏陆续登上舞台的时代背景。
B.和维新派提倡的改良戏曲的立场完全不同,欧阳予倩主要是带着新文艺的想法按照自己的办法对京剧进行了改良。
C.世界上最新的化妆术与化妆品是海派京剧演员在“求真写实“的理念下能够对旦角的形象进行成功改良的必要条件。
D.材料二分别引用的梅兰芳关于改变传统男旦形象和欧阳予倩关于仿真舞台背景的话,提高了论述内容的可信程度。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各项中最不可能是社会维新派所提倡的时事新戏的一项是(3分)
A.《曾公平逆》 B.《二十世纪新茶花》
C.《民国万岁》 D.《新罗马》
4.请将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 25 个字。(4分)
5.同样是对舞台设备进行改良,材料一中的改良新戏失败了,但材料二中的海派京剧新戏却深受欢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权,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9.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孟简,字几道,德州平昌人。曾祖铣,武后时同州刺史。简举进士、宏辞连中,累迁仓部员外郎。王叔文任户部,简以不附离见疾,不敢显黜,宰相韦执谊为徙它曹。元和中,拜谏议大夫,知匦事。韩泰、韩晔之复刺史,吐突承璀为招讨使,简皆固争,诣延英言不可状,以悻切出为常州刺史。州有孟渎,久淤阏,简治导,溉田凡四千项,以劳赐金紫,召为给事中。代李逊为浙东观察使。逊抑士族,右编人,至横恣不检,及简,一反之,农估兼受其弊,时谓两失之。以工部侍郎召还。初,使府得代,诏至,署留后即行。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章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户部有二员,判使按者居别一署,谓之“左户”,元和后,选委华重,宰相多由此进。崔群既相,而简代之,故简意且柄任。及出山南东道节度使,内不乐。政颇严峭。时有诏置临汉监以牧马,命简兼使职。简以亲吏陆翰主奏院,关通阉侍,翰持之,数傲很,简怒,追还,以土囊毙之。家上变,发简奸赃,御史劾验,得遗吐突承璀赀七百万。左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再贬吉州司马。以赦令进睦州刺史,复徒常州,仍太子宾客分司,卒。简尤工诗,闻江、淮间。尚节义,与之交者,虽殁,视恤其孤不少衰。晚路殊躁急,佞佛过甚,为时所诮。尝与刘伯刍、归登、萧俯译次梵言者。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B.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C.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D.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宏辞,制科名目之一,始于唐,宋、金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
B.金紫,金印紫。指高官显爵。唐宋时指金鱼袋及紫衣官服,后代指贵官。
C.士族,又称门第、世族、势族门阀等。士族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D.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财政事宜,也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孟简坚持己见。韩泰、韩再任刺史,吐突承璀任招讨使时,孟简去延英殿说明他们不琵任职的原因,后贬为常州刺史。
B.孟简心系百姓。州中孟渎长久淤塞,孟简加以整治疏通,灌溉土地面积达四千顷,并因这一功劳而被朝廷赐予了金紫。
C.孟简徇私舞弊。孟简任命亲信陆翰执掌进奏院,又让他在宦官近侍中打通关节,后被陆翰抓住把柄,竟杀人灭口来了结此事。
D.孟简重情重义。孟简与他人交往崇尚节义,毫无私利;即使交往的官员去世,孟简也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其孤儿慷慨解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叔文任户部,简以不附离见疾,不敢显黜,宰相韦执谊为徙它曹。
(2)崔群既相,而简代之,故简意且柄任。及出山南东道节度使,内不乐。
14.因固执己见出任常州刺史后,孟简因何功劳被赐金紫,召入朝廷任给事中?(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 题。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范仲淹
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
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
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
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16.“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但这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文末用“好古文“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同时还以“ ”一句,交代来作者作此文的接原因。
(2)“蓬”是一种植物,枯后根断,随风飞旋,故也称“飞蓬”“孤蓬”等,古典诗词中常用“飞蓬”“孤蓬”等比喻漂泊无定的孤客。唐代诗人王维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如“ , ”
(3)杜牧《阿房宫赋》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覆压三百余里”一句引的是建筑占地之广,“ ”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可惜“ ”就成了一片焦土,秦王朝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发人深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早晨出门的时候,我看见炊烟次第从家家户户的屋顶上破土而出,一路向着自云长上去。一根、两根、三根……紧接着全都长出来了。它们一会儿争先恐后地倒向东边,一会儿不约而同地弯向西边,一会儿直直地向上方飘去,袅袅娜娜,水草一样荡深在天空的海底。这是村庄最生动的时刻。
炊烟是村庄的呼吸。只要炊烟在,房屋这棵庄稼就永远不会枯萎。( )屋里的粮食、蔬菜、种子、锅碗瓢盆、镰刀锄头、枷担犁铧,屋外的猪圈牛舍、柴垛草蓬、猪牛羊、鸡鸭鹅……再穷再苦,都会守着坎烟,把烟熏火燎的日子过下去,过出一幅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景象来。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间烟火的呵护,使得房屋在雨打风吹中要管几十年几百年。
B.人间烟火的呵护,使得雨打风吹中的房屋要管几十年几百年。
C.雨打风吹中的房屋在人间烟火的呵护下,要管几十年几百年。
D.在人间烟火的呵护下,房屋在雨打风吹中要管几十年几百年。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0.从“乡路”“胡同”“小河”中任选一个作为表现对象,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主旨明确,语意完整,句式与原句基本一致。(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题。
现在大多数家长在关注孩子身高时,往往更多地考虑遗传、营养、运动、疾病等因素,却忽略了情绪对身高的影响,其实好心情也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如果经常吓喊、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不良影响,这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高。
除了情绪,睡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到最高的顶点,睡眠促进体力恢复,促进骨钙沉积,促进吸收营养物质,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利于孩子形成规律稳定的睡眠周期,刺激人体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能更高效地帮助孩子长高。对于那些睡得晚的孩子,家长也不必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帮孩子建立一个规律的睡眠周期。
22.请用一个反问句概括第段内容,用一个否定句概括第段内容。(6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圣哲说:“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你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以免那些毒蛇会来侵害你。可是渐渐地,你说“我不听”,学会了放纵;你说“我不关心”,学会了倨傲;你说“我不想跟你做朋友”,学会了无情;你说“我不想读书了”,学会了退缩……对,你可以说“不”,你有这个权力。也许你觉得这很酷,但是,孩子,你也要明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其实生活是个大花园,连毒蛇也喜欢在花底下晒太阳。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啊。孩子,我们谈谈吧。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请据此写一封回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长郡中学 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七)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1.B(A项“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上所写发刊词祭出了‘戏剧改良'的旗号”错误。从原文“1904年柳亚子为陈去病、汪笑依主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所写发刊词直接祭出‘戏剧改良'旗号,企盼‘民智大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阔,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刷快刷',一时应者云集,形成风潮”来看,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上所写发刊词祭出了“戏剧改良”的旗号,并不是为了“增强宣传效果”,而是启迪民心。C项“梅兰芳对整个京剧女性人物的扮相进行了创新改善,使得这些角色更富有真实之美”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对传统旦角妆扮进行了贴片子、画眼圈的改革,进而带动整个京剧女性人物扮相的创新改善,给人一种更贴切的真实之美”,并不是对整个京剧女性人物的扮相进行了创新改善。D项“观众只能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错误。从原文“传统京剧在舞台表演上追去虚拟写意的美学风格,舞台道具极其简单,往往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后面挂一幅帐幔,边上有两个门,用门帘遮挡”“国传统京剧在经营舞台布景上的简陋”来看,以前的观众并不是只能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想象具体内容。)
2.B(“和维新派提倡的改良戏曲的立场完全不同”错误。从原文“后来欧阳予倩批评改良新戏说……不久观众也就厌倦了”来看,欧阳予倩对改良戏曲的诸多怪诞现象进行了批判,但不能说“立场完全不同”,选项无中生有。)
3.A(《曾公平逆》讲述的是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事。与社会维新派所提倡的时事新戏不符。)
4.求真写实促进京剧化妆术演进和舞台演出变革。(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超过25个字扣1分)
5.材料一中的改良新戏使用光怪陆离的设备来取悦观众,失败在“怪”上;材料二中的海派京剧新戏的改良重在求真,通过“真打动了观众;
从观众真实需要和审美欣赏效果出发的改良才能成功。(6分,每点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D(“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
7.B(“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无中生有,文中老舍的说法只是一种假设。)
8.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
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后面又主动帮助招待所清理装修垃圾,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
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因为戴了手套而丢了手套,最后回家后归还手套。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伏笔照应。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为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
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6分,每点2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10.B(“观察浙西”是官职名,“浙西”后应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动词“留”的对象为“故使”,其连动动作为“交政”,所以“交政”之后应断开,由此排除C项。)
11.D(“也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说法错误。户部的主要职能为负责全国土地、户籍、货币、财政、赋税、官员俸禄等诸多事务。礼部的主要职能为掌管礼仪制度、祭祀、科举考试、风俗教化,宗教接待外事等。所以,学校、科举之事是礼部的职责,不是户部的职责。)
12.D(“即使交往的官员去世”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与之交者,虽及殁,视恤其孤不少衰”,意思是但凡和他交往的人,就算已经去世了,他也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其孤儿慷慨解囊。这就是说,不论是不是官员,只要和他交往,他都能抚恤其遗孤。D项中只说“交往的官员”,较原文而言,缩小了范围。)
13.(1)王叔文执掌户部,孟简因不依附于他而遭到嫉恨,但王叔文不敢公开贬斥他,宰相韦执谊为此将他调到其他部门。(“以”“疾”“显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崔群任宰相以后,孟简接替他,因此孟简以为很快就可掌握权柄。等到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心中不高兴。(“代……意~柄”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常州有条孟渎(孟河),长久淤塞,孟简出任常州刺史后,整治疏浚,灌溉土地达四千倾,因此功劳,孟简被赐金紫,召入朝廷任给事中。(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孟简,字几道,德州平昌人,曾祖孟铣,在武后时期担任同州刺史。孟简连中进士、宏辞科,一直升任官职到仓部员外郎。王叔文执掌户部,孟简因为不依附于他而被嫉恨,王叔文不敢公开贬黜他,宰相韦执谊为此将他迁任到别的部门。元和年间,担任谏议大夫和知匦事的职务。韩泰、韩晔之又重新担任刺史,吐突承璀担任招讨使,孟简都坚决地抗争,在延英殿陈述不能让他们担任的原因,因为刚直被贬任常州刺史。常州的孟河,水流不通已久,孟简治理疏导,灌溉田地总共四千顷,凭借功劳被朝廷授予金紫光禄大夫,召回京城担任给事中。代替李逊担任浙东观察使。李逊压制士族,纵容编入户籍的平民,导致平民横行恣意不知收敛,到孟简任职,情况反过来,农事和物价都受到打击,当时的人都认为他们两人的做法都不正确。召还京城担任工部侍郎。之前,使府得到代任的时候,诏书一到,签署留名之后即刻离开。李翛担任浙西观察使,刚开始时请求留下旧官交还政务,等到孟简走到半途,又将官牒送给他,才让旧官解除官职。升任户部侍郎,再任御史中丞。户部有两位官员,判使按者另外居住在一个衙署,叫做“左户”,元和后,朝延选任委派人才,宰相大多由此进官。崔群担任宰相后,孟简接替他,因此孟简以为很快就可掌握权柄。等到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心中不高兴。治理政务非常苛刻。当时朝廷诏令设置临汉监的官职以管理牧马,命令
孟简兼任这个职务。孟简让心腹官吏陆翰到京城进奏,委托他中通宦官,陆翰掌握了孟简的把柄,多次态度傲慢嚣张,孟简发怒,追到他后,用盛满泥土的袋子击杀了他。家中生变,孟筒贪赃枉法作奸犯科的罪名被揭发,御史台审理核实,得到孟简贿赂吐突承琟财物布帛等共计七百万。贬官为太子宾客,在洛阳任职,又被贬为吉州司马。因为天下大赦,升任睦州刺史,又被调任到常州,仍旧担任太子宾客,任职洛阳,这年去世。孟简特别撞长作诗,在江、淮之间很有名气。孟简崇尚义气,和他交往的人,即使是去世了,孟简也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其孤儿慷慨解囊。晚年思想有变,急躁冲动,过度崇信佛教,被当时的人所讥笑批评。孟简曾经与刘伯刍、归登、萧俯一同翻译佛经。
15.B(“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不正确,“半佛宫”应该是指湖边的建筑大半是佛宫。)
16.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为百姓解“忧”;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即便如此,诗人仍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做更多事情而渐愧。所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共6分。每点2分)
17.(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余嘉其能行古道
(2)示例一: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示例二: 阴风悲枯桑 古塞多飞蓬。(王维《送陆员外》)
示例三: 沙平连白云 蓬卷入黄云。(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3)矗不知几千万落 楚人一炬
【每空1分,有增字、漏字、错别字等均不给分,第(2)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也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D(根据前后语境,此处应以“房屋”作为陈述主体,由此可排除A、B两项;C、D两项相比,D项更能突出“房屋”的主体地位,表达也更为自然顺畅。)
19.B(B项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比拟法。)
20.示例1:再苦再难,都要不忘初心,把坎坷不平的乡路走下去,走出一片山清水秀、人乐年丰的前景来。
示例2:再累再烦,都要走进胡同,把光滑曲折的石板路走下来,走进一个远离喧嚣、幽静平和的境界里。
示例3:再远再久,都会想起小河,把长存心底的思念铺开来,铺出一片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乡愁来。
(4分,意思相近即可)
21.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到高峰,睡眠促进体力恢复,促进骨钙沉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修改正确一处给2分,两处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22.岂能忽略情绪对身高的影响? 不能忽视睡眠对身高的作用。(答对一句给3分,答对两句给6分,超过15个字,每句扣1分,保证句式前提下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 分)
23.略。
参考 2021 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指导】分清处境(实际情况),谈“说‘不'是我的权利“和“说‘行’更可贵”都可以。面对生活中的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大胆说“不”。面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面对他人善意的提醒和师长的教导,理应说“行”。其他立意,持之有据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