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年级1月质量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名、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
材料二:
2018年的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VR诵经典”古诗词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阅读的多媒介互动展示,而引人入胜的沉浸式体验让读者了解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像这样的“VR+书”的跨媒介阅读场景正逐渐泛在化,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姿势”。
首先发生改变的是阅读习惯。读者开始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与阅读传统文字印刷的文本相比,阅读时读者眼球的转动速度是不一样的。另外,阅读形式也越来越协同化。所谓协同化,实质上就是个体阅读逐步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过去我们说阅读是很个体化的,一个人拿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在一个地方读。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在阅读之前,总会先上网翻看网友的评价。那么如果某一个平台不推送某本书的相关信息,你还会不会关注它?这是不是影响了你的阅读习惯?当阅读入口开始发生改变,只要你愿意开放自己的“书架”,别人就可以看到你对这本书的批注,同理,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人的批注、圈阅,这会不会影响你的阅读认知呢?
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于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要想读懂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然而,“跨”之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关键,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动是截然不同的。
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体系。跨媒介里面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素,数字艺术更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一个体系。跨媒介阅读不止于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形成新的跨媒介阅读知识图谱。
(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
材料三:
经典名著具有多重教育价值,应列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面对新媒介技术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以及我们被逐渐改变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想要继续发掘经典名著的多重教育价值,就应该借助互联网、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力量。
传统媒介下的经典名著通常以印刷文字为载体,印刷文字有一定优势,如阅读印刷文字能够赋予人们想象力,能够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但在自媒体和互联网+的时代,经典名著想要经久不衰就要不断寻求新的理解媒介。我们应该了解新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媒介。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亡,而是会将传统媒介纳入自己的内容体系。传统媒介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所以经典阅读在新时代下寻求新的理解媒介并不是要完全抛开传统媒介。
另一方面,要用跨媒介激活经典名著的新生命。经典名著因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被演绎成不同形式的作品,方便师生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到不同形式的经典名著。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将经典名著的阅读与跨媒介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发挥两者优势。
以《水浒传》为例,随着广播、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兴起,《水浒传》打破了原有的传播范围,拓宽了受众范围,增添了经典名著的表现形式。借助无线广播,《水浒传》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播达到鼎盛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影视媒介对《水浒传》的影响,自从电视普及后,电视剧就超越了无线广播对《水浒传》的影响,随着拍摄技术的提高和对《水浒传》的解读越来越深刻,199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自制剧《水浒传》,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观看《水浒传》电视剧的热潮。而在网络方面,有专以讨论《水浒传》及其相关作品为主要内容的贴吧,将解读的权力真正放到了大众手中。各类媒介对《水浒传》的解读与《水浒传》原著文本之间达到了“互文互读”,跨媒介阅读给经典名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砚妮《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跨媒介阅读通过跨越整合传播介质,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B. 多元媒介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可见开展跨媒介阅读实践活动面临严峻挑战。
C. 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
D. 麦克卢汉强调新媒介兴起背景下的阅读不会完全抛弃传统媒介,更不会使其消亡。
2. 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
B. 跨媒介阅读应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及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
C. 跨媒介背景下的阅读会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使协同化程度加深,个体阅读逐渐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
D. 在跨媒介阅读中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学生将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B. 观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后给剧中人物写一段颁奖词。
C.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名作《虾》,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描绘自己看到的虾。
D. 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学生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纲。
4. 材料一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 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时,应该规避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1. C 2.D 3. A
4.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一—跨媒介阅读的趋势不可阻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接着阐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指出“跨媒介习读与交流”活动应该围绕言语活动展开;然后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5.“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核心仍然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避免培养成新闻学素养。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能力,规避海量的跨媒介信息对学生的认知造成的困扰。规避声、光、电等媒介对学生的干扰,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跨媒介阅读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要规避只注重表面形态改变的做法。要注意对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避免不同的媒介元素的混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说法绝对,原文“要想读懂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只是条件之一。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文无据,原文“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说的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的形态比较容易形成。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词,与“散文化的语言”同属于文字媒介,不属于跨媒介学习。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第一段,首先指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的时代背景,然后指出“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再针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提出“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一中心论点。
第二段,首先解释“媒介”和“阅读”两个概念,再阐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然后第三段,段首语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分析“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展开方式。
第四段,“‘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重点阐述面临的挑战。
第五段,“‘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指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材料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可知,要避免培养成新闻学素养;
由材料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可知,要规避海量的跨媒介信息对学生的认知造成的困扰;
由材料一“集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可知,要规避声、光、电等媒介对学生的干扰;
由材料二“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于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要想读懂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可知,要规避只注重表面形态改变的做法;
由材料二“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一个体系”可知,要不同的媒介元素的混同。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6.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 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 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 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 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 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9. 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答案】6. D 7.B
8.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从材料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老舍同志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老舍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方法的能力。
由“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看,运用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展现出他作为劳动人民勤劳的一面。
由“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看,运用语言描写,通过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以及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表现了为了方便劳动而顾不上自己的手,体现他的劳动的热爱,质朴、爽利。
由“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看,运用心理描写,他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
由“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看,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以及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谋篇布局的能力。
从读者层面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令人产生好奇心,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因为戴了手套而丢了手套,最后回家后归还手套。“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从手法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
从结尾的设置来看,小说的结局突转。陈秉正老人“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他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微孙赎故第,居易言:“徽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田布拜魏博节度使,命持节宣谕,布遗五百缣,诏使受之,辞曰:“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布赀竭矣。”诏听辞饷。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使李光颜将,可径薄贼,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挥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封晋阳县男。太和初,二李党事兴,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诏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当时士人争传。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暗识声律。其笃於才章,盖天禀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B.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C.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D.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拔萃,唐代的一种选官制度。选官的期限未满,试判三条,合格授官的叫“拔萃”。
B. 县男,唐朝设立的一种爵位的名称,从五品。后文的中“县侯”也是爵位名称。
C. 从祖弟,从,堂房亲属。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人之间互称为从祖兄弟。
D. 声律,既指诗赋的声韵格律,也是五声六律音乐的总称。本文中指后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才华横溢。他的诗歌被当时士人争相传诵。著名诗人顾况自恃才华,很少推崇他人,但见到居易的文章后,也对他赞许有加。
B.白居易直言不讳。李师道献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宅,白居易认为李师道是人臣,直言陛下“不宜掠美”,应成就李师道的美名。
C.白居易关心民生。在杭州刺史任内,他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疏浚当地的六口水井,帮助解决杭州百姓的饮水问题。
D. 白居易淡泊名利。他持节去向田布宣布谕旨时,田布送他五百匹细绢,他拒绝了。死时,他遗命薄葬,不必请谥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
(2)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
14. 文中白居易做官入则直言进谏,出则造福一方,但最终却“无立功名意”。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无意功名的原因。
【答案】10. A 11.D 12. B
13. (1)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提出建议请求全免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的逃荒的饥民,并尽量放出宫人。
(2)田布父仇国耻未雪,人们应当用物资帮助他。现在却收取他的财资,按情谊是不能忍心收下的。
14.不愿卷入党争之事;遭当道者所忌,受到排挤;再度受重用以后因为皇帝年少,直言谏诤不合时宜,任职后往往受贬抑。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出讨”意思是征讨,词义紧密,不能断开,排除CD;“深州”是地名,不能断开,排除B。
本句译为:这时,河朔再度叛乱,朝廷集合各路兵马去征讨,但却延迟无功。叛军占领弓高,断绝了粮道,深州被围局势更为紧急。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本文中指后者”错误。文中的声律指的是诗赋的声韵格律。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直言陛下‘不宜掠美’,应成就李师道的美名”错误。原文是“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应是李师道“不宜掠美”,应成就皇上的美名。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建言”,提议;“乞”,请求;“流瘠”,逃荒的饥民;
(2)“雠”,通假字,通“仇”;“物”,物资;“谊”,名词用作状语,按情谊。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由“太和初,二李党事兴,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分析可知,不愿卷入党争之事;
由“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分析可知,遭当道者所忌,受到排挤;
由“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分析可知,再度受重用以后因为皇帝年少,直言谏诤不合时宜,任职后往往受贬抑。
参考译文:
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认为有才华的人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您!”贞元年间,白居易应考进士、拔萃科都中。元和元年,任集贤校理,在这个月中,召白居易入翰林院任学士。升任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上奏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还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赎买后还赐给他们。李师道是臣子,不应夺人之美为己有。”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田布官拜魏博节度使,穆宗命白居易持节去宣布谕旨,田布送他五百匹缣。穆宗叫他收下来,居易婉辞谢绝,说:“田布父仇国耻未雪,人们应当以物资帮助他。现在却收取他的财资,按情谊是不能忍心收下的。现在前去宣谕慰问的官员很多,如果都要赠物,那么敌人未消灭,而田布的资财就都搞光了。”穆宗准许他推辞了礼物。这时,河朔再度叛乱,朝廷集合各路兵马去征讨,但却延迟无功。叛军占领弓高,断绝了粮道,深州被围局势更为紧急。白居易上书说,可以派李光颜率领,可以直接进击敌人,打开弓高粮道,联合下博军,解深州的围困。白居易虽然多次忠谏,但没有引起注意,就恳求外放。任杭州刺史,最初筑堤围钱塘湖,聚泄湖水,可以灌溉千顷良田。又复浚疏李泌浚治过的六口大井,百姓靠这些井饮用。文宗即位,居易任秘书监,封晋阳县男。大和初年,二李党争开衅,居易不愿卷入党争,就称病还东都洛阳。后来起用为同州刺史,未受,改太子少傅,晋爵冯翊县侯。武宗会昌初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退休。会昌六年(846)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吊唁他。他遗嘱薄葬,不必请谥号。白居易受知遇于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论事详尽严格,许多意见被认可,但遭当道者所忌,遭到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乃纵情于诗文美酒。在再度受重用以后,又都是年少的皇帝,屈曲更不合宜,任职后往往受贬抑,因之就无意于功名了。居易和弟白行简及从祖弟敏中友爱。在洛阳所居的履道里,疏理塘沼种植树木,修筑石楼于香山,又凿通龙门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并写了传。白居易为文精切,然最善于写诗,当时即为士人争相传诵。他出生才七个月就能翻看书籍,九岁私下学声律。他深通文章,大概是天赋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菰叶翠相乱,锦石游鳞清可怜。
邮渚频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
吴兴岘山足胜事,汉水襄阳空昔贤。
【注】鵁鶄(jiojng)一种水鸟。吴兴:湖州。岘山:位于襄阳城西。西晋名臣羊祜曾守襄阳十年,有政绩,死后吏民为他建碑立庙于岘山。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上句开篇点题,写耿晦之顺江而下,赴任湖州。“下”字写出船行之轻快。
B. 首联下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仰望,天高气清;俯视,水清沙白。
C. 颔联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趣,鸟叶相嬉,鱼儿灵动可爱。
D. 全诗多处景色描写,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浓浓的惜别之情,却并无悲伤之感。
16.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耿晦之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案】15. D 16.(1)热爱自然,情趣高雅。颔联中景色描写衬托出他热爱自然的情趣,从容不迫的气度。(2)关心百姓,受百姓爱戴。颈联写津吏击鼓告诉百姓官船来了,渔民们还是唱着歌划着船向官船驶去,从侧面衬托出耿晦之是一位接近百姓,关心百姓,美名在外的官员。(3)才华横溢,政绩卓著。尾联用典,无论是吴兴还是帆山,贤臣难得,均为胜事。耿晦之做湖州太守,会和西晋名臣羊祜一样,泽及生民,卓有政绩,名传千古。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歌的能力。
D.“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浓浓的惜别之情”错误。这首诗和一般的送行诗不同,它没有惜别的感情,没有祝愿的语句,写了知交耿晦之的雅量高致,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颔联“鵁鶄菰叶翠相乱,锦石游鳞清可怜”,这一联上句写舟行所见水上之景:鸟在嬉游,叶在摇曳。下句写水中之景。由于秋水澄清,水流中各色卵石清晰可见,卵石斑驳的花纹灿烂如锦,水中的游鱼历历可数。这一联不仅写了舟行所见的东西,而且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趣。耿晦他出守湖州,并未感到自己作地方行政长官的显赫,没有傲视一切之态,也没有因担负重任而愁眉苦脸。这一联的描写衬托出他情趣上的热爱自然,风度上的从容不迫。
颈联“邮渚频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此联写耿赴任途中接触人。津吏击鼓,一是通知人们官船出发,二是表示对长官的尊敬。渔人听到津吏击鼓,明明知道官船来了,却仍然唱着歌划着小船向官船边驶去。可能他们早已听到即将到来的州郡长官,是一个能够接近人民与民同乐的好官。“渔歌唱近使君船”的确是佳句,它表现出耿晦之这个新任太守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这里的描写,从侧面衬托出耿晦之是一位接近百姓,关心百姓,美名在外的官员。
尾联“吴兴岘山足胜事,汉水襄阳空昔贤”,是对耿晦之出守湖州的评价与赞叹。上句以西晋名臣羊祜比耿晦之,意思是耿晦之作湖州太守,会和晋代羊祜镇襄阳一样,泽及生民,名留千古,足可称为盛事。下句的意思是湖州得耿晦之为守,是现实当中的好事,而汉水之畔的襄阳,只不过空有昔日贤臣的遗迹罢了,这就是说,贤臣难得,千百年乃一遇之。称赞耿晦才华横溢,政绩卓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醒我们要广泛学习,不断地进行理性反思,才能成为有德之人。
(2)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意地描写出月亮升起,相对星空背景的位置移动。
(3)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其延绵已久。
【答案】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月出于东山之上 (4).徘徊于斗牛之间 (5).箫鼓追随春社近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博,己,知,徘,徊,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最早的窗子谈不上美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窗子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随着岁月的流逝,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
在中国,有多少工匠,( ),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或单独存在或互相交替使用,看起来就像有无数的组合。有简单的图案,也有独具特色的图案,一切都用薄薄的棕色或红色木条制作成。
每当夜幕降临,从中国传统院落大门旁边的影壁小心地往里看,就能看到像自身发光的抽象画一样的木制窗子,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微弱的灯光洒在院子里,消失在甬道长廊,婆娑竹影上。偶尔有人在室内走动,身影在洁白的窗纸上滑动,充满神秘的色彩。
(节选自《汉字王国》有删改)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的窗子,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
B. 窗子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
C. 即使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窗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D. 即使对称变化是窗子的设计原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19. 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A 19.C
20.修改:主语残缺,删除“使”(也可删除"随着”,但删除“使”更契合上下文意。)语序不当,把“中国建筑的”改成“中国建筑中”提到“最富有”前面。改后的句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因素。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括号后的内容“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是在列举窗子的类型,而且都是对称图形,据此括号内后半句应说窗子的造型特点是对称的,排除CD;联系括号前的句子“在中国,有多少工匠”,能与之衔接的是A,B的重点是“装饰图案”,与话题不一致。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A.“戎马”是借代手法,代指战争;
B.“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喻,将“愁”比作一江春水;
C.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拟人手法;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和反问。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随着岁月的流逝,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一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随着……使……”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除“使”;二是语序不当,“中国建筑的”属于领属性质定语,应放到“最富有”前面,同时将“的”改成“中”。
整个句子修改为: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因素。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启程,奔赴月球背面,在嫦娥三号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
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始终是相对固定的一面面向地球,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对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充满好奇,但是由于技术等诸多因素, ,那么,这次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就有可能获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月球正面发现的珍贵数据。
受到月球本身的阻隔,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是无法与地球保持通信的。同时月球正面有许多宽阔的平原,尽管有许多陨石坑,但坑底相对平整。相较而言, ,不仅陨石坑更多,地势也更加陡峭。为了安全着陆,嫦娥四号采取的是近乎垂直的降落方式。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2. 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另一面则背向地球目前还没有任何航天器着陆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地形非常复杂
22. (1)嫦娥四号的任务是什么?(2)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3)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有哪些困难?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
作 为 每 一 个 行 业 里 的 佼 佼 者,自 带 名 人 效 应,身 上 肩 负 着 比 普 通 人 更 大 的 责 任。他 们 的 一 言 一 行 应 该 传 递 给 社 会 更 多 的 正 能 量 , 鼓 励 们 努 力 追 求 美 好 生 活,而 不 应 该 用“ 钻 法 律 空 子”“违 背 道 德 ” 的 行 为 形 成 负 面 新 闻 占 据 舆 论 场 , 将 错 乱 的 世 界 观 、价 值 观、人 生 观,置 于 众 目 睽 睽 之 下 , 贻 害 世 风!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社会精英与社会承担”这一主题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你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向《某报》的“时事评论”栏目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