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毫州记
钱红莉
自合肥往北,过淮河,景色渐渐不同,大片麦地一直铺到天边,青绿里隐有微微的明黄,似流动着的画。路旁一株株苦楝,树巅紫花,细淡而繁密,犹如钢琴协奏曲急速有声。苦楝花紫嘟嘟的,有微微暗香,每年准时开在小满前后。我生长于斑斓阴柔的皖南,自小看惯水田漠漠的景致,而北方的雄浑开阔,则是另外一层浑厚壮美,看得久了,隐隐有着直指人心的苍凉。
第一次到毫州来,最先被这里纵横时空的路名打动,分别以植物或古人名,命名每一条道路,清新,雅古。若以路名排行,毫州想必是皖地首屈一指的文雅之城。路过庄周路、漆园路,如若置身古代,庄子于涡水之畔,以夸张的寓言体与你娓娓道来人世的道理;白芍路、菊花路、牡丹路……一路看过去,又是簇新的灵气与山野之气了。国槐森森,绿气盎然,沉稳而持重,仿佛神州五千年文明都被默默承担下来了。真是一座文气、底气兼备的小城。
夜里,于古街饭罢,步行至十字路口,闲闲抬首,高古的城楼矗立眼前。街上,车少,静谧,时间的钟摆动得慢;灯亮着,影子一直追着你走,走着走着,一颗心倏忽安稳下来,世间仿佛没什么急着赶的事情要做。“闲”的繁体写法,门里一个月,取倚门望月之意。一颗心闲下来,人们才会有倚门望月的雅趣,分明是沐浴而享受生命了。小城的慢与闲,可珍,可贵。
当望见“建安文学馆”几个字,一颗原本嘈嘈杂杂的心,确乎一个冷战,紧随而来的,则是几千年的浩浩汤汤,岁月在文学面前变得庄严肃穆——三曹,建安七子,以至于整个汉魏文学,令人瞬间有了谦卑心,并陷入长久的缄默。年轻时,热衷于曹植,沉迷于他的华丽、忧伤以及绵延的弱质之美,及至中年,方才懂得曹丕的难得。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曹丕《善哉行》)少年一般的蓬勃朝气,这是要我们积极地活,无须整天愁苦不竭,因为“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是说生命的忧愁自古皆有,好比高山有轮廓树木有杂枝一样天生即在。既然自古皆然,那么,我们何不超越它,活得更好些呢?也就是在尘世的废墟之上给予自己精神的光芒,从而活得更为闪亮……
每一次,当我对着镜子拔拽白发,他的《短歌行》鸽子一样扑闪着双翅,落至眼前。“嗟我白发,生一何早”—-对这个不可把握的浮世,谁不曾独自叹气过?这口气也长,自汉魏延续当今,到了我这里,到底,壮烈少了,执念多了,但,在我们的心性里,更多的还是不甘—-——我这条小命存于世间,难道不能再做点什么?曹丕的四言诗,言浅,意深,雀跃,幽曲……
建安文学馆毗邻运兵道,房间曲折幽深,空阔而润凉,墙上布满三曹书法体诗文,一幅幅看过去,手心全是汗,一颗小心脏不明所以,默默悸动。拐一个小弯,便是运兵道,想着这八千米工程竣工后,爸爸来过这里,儿子也会来的。两千余年往矣,作为他俩共同读者的我,也来了,静静走在他们曾走过的砖道,心上有细雨鱼儿出,也有微风燕子斜。这砖道,时窄时宽,布满绿锈,并非青苔,以指触之,冰一般凛冽,直如曹操存世的唯一一幅墨迹“衮雪”二字,望之苍凉,尤其“衮”字那一捺,令人端详良久,隐约有“水何澹澹”之气息。这气息,并非逼仄的涡水之气,而是放眼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光阴荏苒两千余年,他一直被误解着,到底知音难觅,肯以大历史观去体恤他的人,大约不止我一个吧。
自小,我们活在小说演义所灌输的正统意识下浑然不觉,哪怕民间戏曲呢,孟德兄一种白脸形象,几千年这么一路呵呵哈哈唱下来,他一直被钉在耻辱架前炙烤,什么“抉天子而令诸侯”的不忠不义,简直胡扯!等生命成长至一定高度,我们终于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忽然有疑问:如果置身一个昏聩的世界,为何不能打破而取而代之呢?身处无明乱世的他,该有多痛苦。生命因痛苦而厚重,不断涅槃,不断重生,眼界从而更为高远广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回合肥的列车上,窗外北方大地的一马平川以及天上大开大合的灰色云朵,隐隐约约间,总有一种兵气,仿佛时光倒流。史书一页一页翻过,徒留群雄逐鹿中原的喧哗、铿锵,耳畔时有鼓声,轰隆隆的遗韵犹存。
列车长前来与我攀谈。他自小热爱文学,学画,习古琴,至今笔耕不辍。问他:如此深秀而丰富,做这份工作可委屈?他笑:工作中,每天见众人,忙忙碌碌之中还能积累小说素材……
忽然记起,有一次,同事同样说起过:你不觉得我们窝在这里挺委屈吗?我的愿望小而又小——但凡可以放下一张书桌,在哪里,都不委屈。
四小时后,车抵合肥,车长珍重地戴上帽子,为我与同事打开车门,彬彬有礼将我的行李箱提出去。薄暮里,我们于人流熙攘的站台握手告别。
文学真是神奇啊!因为机缘,被邀至古城毫州,于两千多年前修建的地下运兵道里感受着曹氏父子的气息文脉。未曾料想,回程列车上,有幸遇到了一位有着极高文学素养的列车长,我们畅谈一路。列车呼啸着,令平畴远处的麦子急速向后倒去,小满过后,大抵就要动镰了。
这一路,我还看见了炊烟、绿树、紫花……世间一切,尽收眼底,仿佛一切都在着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提及毫州国槐、路名等,这些事物和三曹的诗句、书法、历史功绩共同增加了此地的历史厚重感以及绵延不断的文脉气息。
B.文章引用《善哉行》中的诗,意在表明应积极面对忧患,超越自我,方能活得精彩;引用《短歌行》中的诗则表达对人生苦短的悲伤。
C.文章批判了演义及民间戏曲中对曹操的错误认识,他认为“挟天子而令诸侯”,是身处昏聩乱世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痛苦而正确的选择。
D.文章写到了一位热爱生活、富有才华的列车长,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气象中、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所蕴含着的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用一种外来者、探寻者的心理,充满感情地表达出对毫州之行的感受与思考,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B.文章开篇选取"铺到天边"的麦田、苦楝花等意象描绘了如画般的景色,与后文"一马平川"的大地,“炊烟、绿树、紫花”等前后呼应,意脉相通。
C.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将皖南风光与北方之景进行对比,突出了北方的雄浑壮美;将曹植与曹丕的作品进行对比,突出了曹丕的才华更为卓越。
D.文章运用比喻、通感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毫州的大好风光,写景富有特色;“仿佛一切都在着了”,凸显了此地的勃勃生机,使结尾韵味悠长。
8.本文语言优美典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请举两例分析。(4分)
9.鉴赏散文应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进而悟情、明情,欣赏作品的情致之美。本文蕴含着哪些情致?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1·江苏宿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夏嘉遇,字正甫,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保定推官。四十五年,用治行征。当擢谏职,先注礼部主事。
帝久倦勤,方从哲独柄国。碌碌充位,中外章奏悉留中。时嘉遇及工部主事钟惺、中书舍人尹嘉宾、行人魏光国皆以才名,当列言职。诗教辈以与之麟善,抑之,俾不与考选。
四十七年三月,辽东败书闻,嘉遇遂抗疏言:“辽左三路丧师,虽缘(原因)杨镐失策,揆厥所由,则以纵贷李维翰故。
夫维翰丧师辱国,罪不容诛,乃仅令回籍听勘。谁司票拟?则阁臣方从哲也;谁司纠驳?则兵科赵兴邦也。参貂白镪,赂遗绎络,国典边防,因之大坏。惟陛下立断。”
疏入未报从哲力辨嘉遇再疏劾之并及诗教于是诗教兴邦及亮嗣延登壮丽辈交章力攻。诗教谓嘉遇不得考选,故挟私狂逞。
嘉遇言:“诗教于从哲,一心拥戴,相倚为奸。凡枚卜、考选诸大政,百方挠阻,专务壅蔽,遏绝主聪。遂致纲纪不张,戎马驰突,臣窃痛之。
今内治尽坏,纵日议兵食、谈战守,究何益于事?故臣为国击奸,冀除祸本,虽死不避,尚区区计升沉得丧哉!”
及是嘉遇五疏力攻,诗教辈亦窘。而浙人唐世济、董元儒遂助嘉遇排击。自是亓、赵之势,时论快焉。
光宗立,嘉遇乞改南部,就迁吏部员外郎。天启中,赵南星秉铨,召为考功员外郎,改文选署选事。
时左光斗、魏大中以嘉遇与之麟、韩敬同年相善,颇疑之。已,见嘉遇公廉,亦皆亲善。未几,党人张讷诬劾南星,并及嘉遇,遂除名。
寻锻炼光斗、大中狱,诬嘉遇尝行贿。逮讯论徒,愤恨发病卒。崇祯初,赠太常少卿。
(节选自《明史·夏嘉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疏入/未报从哲/力辨/嘉遇再疏劾之/并及诗教/于是诗教/兴邦及亮嗣/延登/壮丽辈交章力攻
B.疏入/未报/从哲力辨/嘉遇再疏劾之/并及诗教/于是诗教/兴邦及亮嗣/延登/壮丽辈交章力攻
C.疏入/未报/从哲力辨/嘉遇再疏劾之/并及诗教/于是诗教/兴邦及亮嗣/延登/壮丽/辈交章力攻
D.疏入/未报从哲/力辨/嘉遇再疏劾之/并及诗教/于是诗教/兴邦及亮嗣/延登/壮丽/辈交章力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考选,是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它主要是用来解决国家官吏的来源问题。
B.抗疏,意思是向皇帝上书直言。疏是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议论文体。
C.票拟,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再进呈皇帝裁决。
D.同年,指年岁相同,也指科举时代同乡考中的人,文中关系亲密的三人确系同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夏嘉遇为官多年,政绩斐然。本应提拔为言官,先做了礼部主事。亓诗教等认为他与邹之麟要好而压制他。
B.夏嘉遇为人正直,为国分忧。听闻辽东失败的消息,义愤填膺,上疏弹劾那些破坏纲纪祸国殃民的奸臣。
C.夏嘉遇攻击那些把持朝政的佞臣,连上奏疏,使得亓诗教、唐世济、董元儒等人的势力更小,大快人心。
D.夏嘉遇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先是被弹劾除名,后又被诬蔑为行贿,最终抑郁致病,怀恨而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臣为国击奸,冀除祸本,虽死不避,尚区区计升沉得丧哉!
(2)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4.左光斗、魏大中为什么对夏嘉遇有疑心?后来为什么又和他要好?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1·河北唐山市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5-16题。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方干
去岁离家今岁归,孤帆梦向鸟前飞。
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矶。
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
故交若问逍遥事,玄冕何曾胜苇衣。
注:雪龛:白色的石屋。玄冕:官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离家一年马上就要回家,在梦中都想要赶在鸟的前面,语言朴实,明白晓畅。
B.颔联诗人想象家园由于自己离家未归沙井被芦笋疯长侵占,石矶被藤花爬满覆盖。
C.颈联诗人由于久未归家,以至去云岛采茶迷失方向,在白色石屋畅饮醉酒而忘了关门。
D.本诗不用华丽辞藻,也不使用典故,语言平淡自然,但读起来仍给人以韵味醇厚之感。
16.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2021·福建漳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言前尘回首,枨触万端,顾当年行乐之时,即觉世事无常,持沙转烛,黯然于好梦必醒,盛筵必散。登场而预有下场之感,热闹中早含萧索矣。”钱钟书此语是对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解读。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御风而行的列子仍然没达到“逍遥”最高境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杜甫《登高》诗中“_________,_________”其意而用之。
三、语言文字应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文化强国建设被提升到____________的战略高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一代人所面临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红色文化虽然形成于革命时期,但红色文化也要_____________。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不断为红色文化增加新内涵,不断____________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才能使其焕发和保持活力。要让青年学生认同进而理解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流入新的时代特色,使红色文化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当代解放军战士的保家卫国,消防救援人员的无畏逆行、科研人员的勇攀高峰、抗疫一线的_____________等都是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这些精神离我们更近,更能去触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前所未有 革故鼎新 改变 集腋成裘
B.毋庸置疑 与时俱进 改变 众志成城
C.前所未有 与时俱进 改进 众志成城
D.毋庸置疑 革故鼎新 改进 集腋成裘
19.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B.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红色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C.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D.把中华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
群体冲动行为有时显得极为血腥残暴,有时又极为慷慨和壮烈。正因为如此,群体既可以成为遭人唾弃的刽子手,______(1)_______。也只有群体,才能义无反顾地为了心中的信念而不惜血洒战场。群体的这种易变性使他们难以统治,当公共权力落到他们手里时尤其如此。
此外,群体虽然狂热渴望某种东西,________(2)________。他们的思想不能持久,他们的愿望也同样。
群体也像野蛮人一样,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碍。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完全不认为会“不可能”或“做不到”;______(3)_______,他很清楚自己言行的后果,绝不可能去焚烧宫殿或是洗劫商店。即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也会立刻遏制住这种蛊惑。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请分别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2021·广东肇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位小女孩坐在打饭窗口柜台下面写作业,妈妈在上面为学生打饭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拍摄者称,自己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感觉“上面是生活,下面是梦想”。类似新闻其实还有不少。有人赞许视频拍摄者,认为这样的暖新闻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有人赞许视频中的人,认为父母为生活打拼,孩子努力学习,令人感动。但也有人说,我们从视频里看到的何尝不是一种心酸?假如不是没办法,谁会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呢?还有人认为,与其感动,不如想办法解决她们的难题。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你为某报某专栏撰写一篇文稿,表达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B
3.C
4.皇姑节承载着广南壮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皇姑节蕴含着广南壮族求吉祈福的心理诉求。(或承载着壮族人民祈求皇姑保佑的愿望)皇姑节发挥着凝聚人心的作用。皇姑节强化地域社会关系和地方认同(民族、地域身份认同)。
5.示例一: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的研究目的;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的可靠性依据;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中仪式的作用;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的三个特征。
示例二:首先,从文化记忆视角探讨传统节日起源的意义;其次,论述民众对传统节日起源的解释是有选择性的,文献记录使传统文化获得可靠性;再次,论述文化记忆在传统节日仪式作用下的建构,并由此得到传承发展;最后,阐析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具有物质性(实物记忆)、区域性、根基性的特征。
6.B
7.C
8.(1)“他的《短歌行》鸽子一样扑闪着双翅,落至眼前。”此句将诗作比作“鸽子”“落至眼前”,喻体新奇,生动形象,写活了作者对镜弄发时《短歌行》倏忽出现在脑海中的情景。(2)“那一捺……隐约有'水何澹澹'之气息……而是放眼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此句由曹操的书法想到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由实到虚,思维开阔,生动体现了一代政治家的宽广胸襟。
9.对雄浑开阔景色的赞美;对悠闲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命途多舛人生的超越与释然;对历史人物的体恤和认知;对文脉气息经久不衰的欣喜;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意思对即可)
10.B
11.D
12.C
13.(1)所以我要为国除奸,希望消除灾害之源,即使是死也不躲避,更何况去计较微不足道的升官与贬职呢!(2)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似的,但最终给百姓带来了灾难。
14.因为夏嘉遇与邹之麟、韩敬为同年进士,相互关系很好。后来看到夏嘉遇公正廉洁。
【参考译文】
夏嘉遇,字正甫,上海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职保定推官。万历四十五年,夏嘉遇因为政绩突出为皇上征召。应当提拔为言官,先做了礼部主事。
皇上倦怠政事很久了,方从哲一个人大权独揽。碌碌无为而列居权位,中外奏章全部留于禁中。当时夏嘉遇及工部主事钟惺、中书舍人尹嘉宾、行人魏光国都以才能著称,应当列为言官。亓(qí)诗教等认为他们与邹之麟要好,压制他们,不让他们考选。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辽东失败的消息传来,夏嘉遇于是上疏说:“辽东三路大败,虽然是杨镐指挥失策,揣度其原因,则是放纵李维翰的缘故。
李维翰丧师辱国,罪不容诛,只是让他回原籍等候勘察。谁起草的这个命令?阁臣方从哲;谁管理驳议?是兵科赵兴邦。以人参、貂皮、白银贿赂者络绎不绝,国家大典,边防大计,因此大为败坏。希望陛下立即决断。”
奏疏呈上,没有回答。方从哲极力为自己辩解,夏嘉遇再次上疏弹劾他,并一起弹劾了亓诗教。于是亓诗教与赵兴邦及吴亮嗣、张延登、房壮丽等相继上奏攻击。诗教认为夏嘉遇没有得到考选,所以泄私愤逞狂。
夏嘉遇说:“亓诗教对于方从哲,一心一意地拥戴,互相依靠狼狈为奸。凡是选官、考选诸大事,百方阻挠,专门堵塞各种意见,不让陛下听到任何事情。于是导致纲纪不张,战事纷起,臣暗中深以为恨。
现在内政腐败,纵使天天议论兵事,谈论战守,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要为国除奸,希望消除灾害之源,即使是死也不躲避,更何况去计较微不足道的升官与贬职呢!”
等到夏嘉遇上了五道奏疏极力攻击,亓诗教等人更为窘迫。而浙江人唐世济、董元儒帮助夏嘉遇排挤他们。自此以后,亓、赵的势力更小,时论认为大快人心。
光宗继位,嘉遇乞求改任南部,官职变为吏部员外郎。天启中,赵南星掌管官吏选拔,将他召为考功员外郎,改任文选署选事。
当时,左光斗、魏大中因为夏嘉遇与邹之麟、韩敬为同年进士相互关系很好,颇有疑心。不久,见夏嘉遇公正廉洁,也和他要好了。没有多久,党人张讷诬蔑、弹劾赵南星及夏嘉遇,于是两人被除名。
不久党人罗织罪名,将左光斗、魏大中逮捕,诬赖夏嘉遇曾经行贿。逮捕审问弹劾的人,夏嘉遇愤恨得生病死去。崇祯初年,赠为太常少卿。
15.C
16.归乡的急切之情对田园自由生活的喜爱。不满官场的束缚。
17.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艰难苦恨繁霜鬂 潦倒新停浊酒杯
18.C
19.A
20.要让青年学生理解进而认同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特色,使红色文化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
21.(1)也可以成为慷慨赴义的勇士 (2)但不会渴望得太久 (3)若是孤身一人时
22.(1)群体具有易变性 (2)群体具有不持久性 (3)群体容不下障碍
【审题】
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母女二人情况的描述和视频拍摄者的评论。第二部分提供了人们的四种看法,这些看法为我们提供了立意的角度,写作时可以参考。比如,从视频拍摄者角度,赞扬传播正能量的做法;从女孩和家人的角度,赞美努力奋斗,拼搏进取的样子最美;从女孩的学习环境角度,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不过,切勿把这些看法都列举出来进行论述,因为面面俱到容易造成中心不突出。“表达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议”要求在写作中有明确的观点,并且应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深入论述。这类作文最适合按照递进式来写作,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这是给某报某专栏撰写文稿,在文中应当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