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2021年高考(177)哈三中2021届高三二月线上学习阶段考试

时间:2021-02-2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哈三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线上学习阶段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地位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公元前 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他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做。(《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其实,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运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摘编自《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神州大地上掀起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变革中,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都呈现了大动荡大改组的局面。 
B.以孟子、墨子、商鞅、申不害等为代表的“士”阶层,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有的通晓天文、历算等知识,有的是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有致命的问题:人们没有纠正君主错误或更换君主的合法途径 
D.孟子的学术思想中有很多自己的创造,因而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都意识到孔孟一家可能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论证了在春秋战国之交,“士”这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列举了涌现出的众多代表人物。 
B.文章列举了百家争鸣时期的各家学派,并着重列举了儒、墨、道、法四家的代表作品。其中《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孟子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这个主张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是孟子超越孔子的根本原因。 
D.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但也知道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大变革中,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 
B.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士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不同,是因为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认识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 
D.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其目的是约束君王,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材料一:
最近,一份“教育培训班鄙视链”的名单在网上热传。马术班、竖琴班、国际象棋班等相对冷门的课程,处于“鄙视链”的顶端,而常见的兴趣班,比如钢琴班、书法班则被认为是“俗气”“廉价”的低层次课程。兴趣爱好本身并无“高大上”与否的属性,关键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它,当一个兴趣培训班被赋予特殊的文化身份,其“光环”便逐渐形成了。“物以稀为贵”,越是罕见的领域,越有可能让人摸不到头脑,因为不了解,而产生某种奇特的幻想甚至崇拜,反之亦然。试想,世居草原之上的牧民家庭,谁会认为让孩子学马术是高大上? 
再者,便是文化话语权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到,在这份“鄙视链”中,越“西方化”或者“国际化”的兴趣爱好,越有可能得到家长的追捧,比如国际象棋、马术、高尔夫等领域,被不少人视为“培养绅士淑女”甚至“步入上流社会”的捷径。这样想的人多起来,更多资本与优质人脉也就逐渐附着在相关领域之上,因此,一些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也要让孩子跻身其中。 
在教育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其实“鄙视链”背后,不乏攀比意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天赋的不同,真正的“通才”毕竟罕见,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的兴趣天赋与课程的实用性相结合。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其心理健康与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摘自黄帅《兴趣班“鄙视链”不过是另一种焦虑贩卖》,《中国青年报》2020 年 9 月 11日) 
材料二:
上兴趣班追求的应该是发掘爱好、掌握技艺、增长知识、收获快乐等,说到底是孩子的事,不应该掺杂太多成人世界的功利和势利。在一些人眼里,培养马术、高尔夫等兴趣爱好就是在为“成为贵族”铺路。殊不知,即便以西方人的眼光审视,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也并不在于会不会骑马、能不能打高尔夫球,而在于是否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比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崇尚道德修养和坚贞气节、高雅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追求、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优雅的气质等。这些不是用钱能堆出来的,它必须以爱和责任用心浇灌。 
(摘自李思辉《对兴趣班“鄙视链”不妨一笑置之》,《光明日报》2020 年 9 月 17日) 
材料三:
2021年高考(177)哈三中2021届高三二月线上学习阶段考试

天眼查数据新闻实验室依次检索了网传的“兴趣班鄙视链”中提及的各类项目,整理了经营范围中包含这些项目培训的企业数量。 
从地域上看,在六类兴趣班的地域排行榜中,广州、江苏、浙江普遍占据了比较靠前的位置。其中,广东省的六类兴趣班相关企业(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状态)数量均位列前三名,单是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就超过了5万家。此外,北京、山东等地的兴趣班相关企业也较多。有趣的是,山东省的语言类培训相关企业数量最多。 
(摘自陈海峰《天眼查:我国今年前8 月新增兴趣班相关企业超过 6.7 万家》,《中国新闻网》2020 年 9 月 15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那些罕见领域的不了解是某些兴趣培训班成为兴趣班“鄙视链”顶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B.受文化话语权影响,家长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进入有更多资金与优质人脉的兴趣培训班。 
C.强烈的焦虑感使家长们为孩子选择所谓的“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这是不理性的举动。 
D.真正意义的贵族不在于掌握了什么冷门的技能,而在于是否具备许多不凡的精神特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长让孩子上兴趣班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掺杂了成年人的功利因素。 
B.进入“鄙视链”顶端的兴趣培训班也可能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带来负面作用。 
C.兴趣班数量的多少跟经济是否发达没关系,山东语言类培训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就是例子。 
D.天眼查数据显示兴趣班六类项目发展并不均衡,其中艺术类数量最多,语言类数量最少。 
6.这三则材料在报道兴趣培训班时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 7~9题。 
种包谷的老人
这地方叫落溪坪,有三十来户人家。 
七月半,落溪坪的人们动手搬包谷。 
刘三老汉的包谷,是队长刘诚喜带了人去帮忙搬的。开始,只去了三个男子汉,以为一次就能担回来。哪里知道,在坡上一清点,就连三十个男子汉一次也未必能担完。在那包谷林旁边,刘诚喜他们惊愕得好一阵也说不出话来。略一停,他搬好一挑,就回到坝子上来邀约更多的人。临近黄昏的时候,包谷全搬回家来了,足足搬了满满的五十七挑。大家估量着,说就是晒干簸净之后,也不下三千斤。从落溪坪这两年的收成来看,三、四千斤包谷并不算很多,以包谷而论,五口之家即大抵有这样的收成。可是,这样好的庄稼却是刘三伯做出来的,这就不能不叫人吃惊,并深深地引动庄稼人的心思。 
但在这之后,过不了几天,事情也就渐渐淡下来。人们扛了挞头,或者肩上压着两百来斤一挑的湿谷子,匆匆地经过刘三老汉的门前,或者看见他依旧弯着腰,铺开竹席来晒包谷,或者夜很深了还点着一盏油灯,摸摸索索地在家中料理,便又不十分在意,有时招呼一声,有时忙得连招呼也来不及,就径直地走过去。 
可是,不久,就在八月开头里的一天,入夜以后,有人慌慌张张地传过话来,说刘三老汉病了,病得很厉害。 
这时候,秋之落溪坪的田野,经过了白天的繁忙之后,也仿佛静静地歇下来了。深蓝的夜色不知是从土地上升起来,还是从深邃的星空里降下来,把星星、山林和田埂融合在一起。上弦月刚刚出山,晶莹的一弯,连着映出来的另一半透明的月影,嵌在对面那一匹黑黝黝的山头上,山峦、树丛和人家的轮廓,全都在夜的蓝色里清楚地现出来,全都庄重而沉思。落溪坪显得这样玄秘、庄严而空灵,仿佛不再属于人世,羽化而凌空了似的。乡亲们急急忙忙地从石板路上走过,赶到刘三老汉家里去,脚步声那样空泛、清晰…… 
不一会,刘三老汉歇息的屋里都站满了人。从门槛那儿往屋里探望,只见油灯的光线静静地抖动着,透出来好些黑色的、一动不动的背影。后来的人们一时进不去了,只好留在外面,低声地谈论。昨天,刘三伯不是还在收拾那些包谷壳?往昔的日子那样艰难,他不是一次次地都没有死去?那么,好容易到了今天,再说他又收了那么多的包谷,为什么要别了大家而去呢?不、不会的。但他就躺在那儿,头枕在窄小的、长方形的枕头上,合着眼睛。 
这时候,落溪坪的木匠刘诚贵,一个四十来岁、脸长长的男子汉,急急忙忙地赶来了。他仿佛对刘三老汉病倒尤其不相信,用手分开乡亲们,一直来到队长刘诚喜的身边,来到床跟前,俯下身去探望。等到他清楚了事情确实是这样,就一跺脚回过身来,对大家说: 
“嗨呀,这咋会呢?前天三伯还找我给他做家什!” 
“嗯?”乡亲们不明白,有人问道:“做……家什?”
“是呀,”木匠刘诚贵说,“三伯他卖包谷的钱,做两张柜子,一张碗架,一张方桌,四条板凳,是给翠娥的!” 
乡亲们都怔住了,翠娥,就是刘三老汉的嫁到七星场多年的女儿,是六〇年就嫁过去的,难道说,二十多年了,刘三老汉心里还一直挂记着这回事情?翠娥出嫁的时候,一件陪嫁的东西也没有,是刘三老汉抹着眼泪望着她走的;可是,那一阵是怎样的年成呢?那时地方上不清静,连衣食也那样艰难,刘三老汉才死了妻子和儿女,连自己也病着,是靠了翠娥的照料才活下来,哪里顾得了这些事情呢?算来,翠娥而今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万分想不到,刘三老汉心里竟然还一直丢不开! 
这一来,队长刘诚喜又才想起来,前不几天,三伯颤抖的手交给他三十二块钱,托他还到乡场上的信用社,那不知道是三伯哪一年欠国家的贷款。一个时常为刘三老汉挑水的后生,又才跟着省悟了,说三公昨天还送给他一只鸟笼。三伯年轻的时候很能捉画眉,用马尾结成小小的圆圈,安放在刺丛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后来老了,就长久地歇下来。但他还留着一只笼子,或许是牵连着一缕已逝的韶光吧,一直不肯送给落溪坪的娃娃们…… 
一时间,乡亲们似乎明白过来了,感到刘三老汉这一回真要去了。有的女人失声啜泣起来。刘诚喜他们又弯下腰去,哽咽着声音呼唤: 
“三伯,三伯!” 
“三公,三公公!” 
后来,人们看见刘三老汉合着的眼帘微微地动了一动,终于慢慢地睁开来。但他依旧那样安详,仿佛他已经远远他去了,听见乡亲们呼唤,才又回过头来同大家再见上一面,说他总算活到了这一天,做完了自己的事情,而今该回去了,要大家从此好生过日子,尽管放心…… 
刘诚喜一见三伯睁了眼睛,就连忙要女人们递过来一碗水,请了人端到床前去,自己则挪出身子来同乡亲们商量,打发人去七星场叫翠娥,去乡场上请医生,立即分头进行。 
不一会,在落溪坪的因了成熟而变得宽厚和深远的夜色里,在那条轻卷着雾岚的、成年累月都静静地蜿蜒的石板路上,即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几位乡亲分头赶路程,朝西北的青木桠,朝东南的青林。赶紧,赶紧,三伯辛苦一生,还能让他把好日子过下去也说不定……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划线部分环境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充分体现了小说对真实性的追求。 
B.文中刘三老汉听见乡亲们的呼唤,慢慢睁开眼睛,写出他对乡亲们不舍和对生命的留恋。 
C.小说注重氛围的渲染,全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体现出作者“清新沉郁”的创作风格。 
D.小说结尾,作者对刘三老汉的命运设置了开放式结局,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8.作者安排木匠刘诚贵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9.有评论家认为小说中的落溪坪能够让人看到“理想国”的某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 
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押父母,乃教 
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B.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C.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D.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崖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2)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四时佳兴·春
钟嗣成
梅花漏泄阳和信,才残腊又新春。东风北岸冰消尽,元夜过,社日临,中和近。 
天气氤氲,花柳精神。驾香轮,驰玉勒,醉游人。清明过了,飞絮纷纷。隔孤村,闻杜宇,怨东君。 
叹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尘。寂寂落花伤暮景,萋萋芳草怕黄昏。 
【注】这是“南吕”中较为常见的带过曲,即用同属“南吕”宫调的三个曲牌《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组成一曲。 
14.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花漏泄阳和信”与“梅柳渡江春”的“梅”一样,都是预报春天来临的信使。 
B.“残腊”“新春”相续,“元夜”“社日”“中和”“清明”接连,暗示春天脚步匆匆。 
C.“香轮”代指车子,“玉勒”代指坐骑,香车宝马,车水马龙,呈现出春游的热闹场景。 
D.曲中春景美丽,游人陶醉,处处洋溢着轻松愉悦之情,与题目中的“佳兴”呼应。 
15.本曲完整而生动地呈现了春天来了又去的过程,作者是如何呈现的?请结合全曲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3)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送东阳马生序》对太学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小时候,每年秋收后,生产队里总有一方几十亩的地块,翻耕后就闲在那里,而且一直“晾”到开春。农人说这是让地歇歇。几千年来的农耕实践,让一代代农人懂得,种庄稼不仅消耗人力、畜力,还消耗地力。只有地力得到了恢复,农业生产才能       。地力一旦衰竭,我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就        了。祖先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保住了地力,养活了一代代人——这就是我们的农耕文明。 

对于土地,不仅要耕,还要养。正如《吕氏春秋》中《士容论·任地》篇所云,“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今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保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仅是要保住面积,更是要保住地力。我们再也不能以所谓“现代化”农业增产增收手段,透支地力,否则,就是          

让早已疲惫不堪的耕地喘口气,为她卸载减负,让她休养生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这样的道理        。不过,“让地歇歇”,唤起了我钦佩先辈农耕智慧,也让我为作出国家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循序渐进  岌岌可危  竭泽而渔  不言而喻 

B.循序渐进  岌岌可危  缘木求鱼  不可理喻 

C.持续发展  危在旦夕  缘木求鱼  不可理喻 

D.持续发展  危在旦夕  竭泽而渔  不言而喻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一处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卖——西瓜——啦!”夏天的大街小巷总会传来这样的吆喝声。 

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C.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D.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修(3分) 

A.“让地歇歇”,我唤起了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也让我为国家制定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B.“让地歇歇”,我唤起了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也为作出国家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C.“让地歇歇”,让我为国家作出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也唤起了非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 

D.“让地歇歇”,唤起了我对先裴农耕智慧的钦佩,也让我为国家作出耕地休耕轮作日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20.请简要概括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要特点,不超过50 个字。(5 分) 

黄浦江畔,宾客云集,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举行。本届进博会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近 3 万平方米。世界 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展。除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之外,新设公共卫生防疫、节能环保、智慧出行和体育用品及赛事等四个专区,具有创新风导功能的升降式吸油烟机、全自动破袋分拣机设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产品人工肺和呼吸机等大量新品在进博会上首展。机器人动态演示、现场烹饪、美食试吃、新品试用,更多直播活动走进了进博会的现场,有的企业还在进博会展区内设立“进博直播间”,带领观众“云览进博”。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6分) 

如果从建筑学角度来看,《阿房宫赋》完全是一篇不及格的作文。____,它在文学上成功了,____它的想象成功了。为什么杜牧的想象成功了,____它建立在可感的基础上。当时的读者并不熟悉先秦的建筑、服饰和歌舞,____他们熟悉唐朝的建筑、服饰和歌舞,读者在阅读《阿房宫赋》时,____会调动已有的认识,去填补文字上的空白。不知道阿房宫怎样,但知道大明宫是怎样,把大明宫的印象附加在杜牧的文字上,____,一幅清晰的阿房宫图画就出来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高考(177)哈三中2021届高三二月线上学习阶段考试

(《小林漫画》) 

上面四幅漫画带给你哪些感受和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两幅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漫画中的文字,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哈三中 2020—2021 学年度高三学年

 

线上学习阶段考试 语文 答案

 

1.D.“而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相信或认为孔孟一家或许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错误,这不是“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的观点,文中说的是“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这是作者的观点。 

2.C“孟子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这个主张……是孟子超越孔子的根本原因”错误,只是原因之一,文中说的是“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后一部分”除了“主张民众的利益至高无上”,还有“约束君王的行为,任命或罢免官员,定罪量刑,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在君臣关系上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都是孟子的创造。 

3.B A.“从而”错误,强加因果,第二段说的是“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分号表示二者之间的并列关系,分号前后都是这场变革的情况,不存在因果关系。C.“是因为认识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错误,第五段说的是“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不包括孟子学说。D.“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错误,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由此可知,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是孟子在君臣关系上的观点。 

4.C “这是不理性的举动”分析错误。据材料一原文“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可知,原文并没有完全否定家长的这种焦虑。 

5.C “兴趣班数量的多少跟经济是否发达没有关系”分析错误。材料三的天眼查数据,显示了“从地域上看”各类兴趣班数量的分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兴趣班的多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有关系的,因为“广东省的六类兴趣班相关企业(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状态)数量均位列前三名,单是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就超过了5万家”;“山东语言类培训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就是例子”也不是论证兴趣班的数量是否与经济发展有关,而是语言类兴趣班很多的一个特例。 

6.材料一侧重于报道兴趣培训班“鄙视链”产生的原因;材料二侧重于报道参加兴趣培训班真正的价值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兴趣培训班的各种数据。 

7.答案B。没有对生命的留恋。 

8.呼应上文。木匠的出现解释了上文刘三老汉种植大量包谷的原因,解开了乡亲们的疑惑。 

引出下文插叙。木匠向乡亲们提起刘三老汉请他帮忙做家什的事,引出翠娥出嫁的情节。 

推动情节发展。木匠的话引发了乡亲们对刘三老汉最近举动的思考,偿还贷款、赠送鸟笼等举动让乡亲们感到刘三老汉“真的要去了”,也使刘三老汉的形象更加丰满。9.理想的自然环境。山林环绕的村庄,充满活力的原野,庄严沉静的夜晚,小说展现了一幅理想诗意的乡村画卷。 

理想的社会环境。落溪坪的人们友好和睦、淳朴善良,呈现出理想温暖的人际关系。 

理想的精神状态。年迈的刘三老汉追求简单而执著,表现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 

10.C 

11.D宋代枢密使由文官担任,文中文天祥即是文官。 

12.C“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错误,张冠李戴,原文“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可见,是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拒绝了,而不是拒绝张世杰的劝降。 

13.(1)我选拔的人才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恐怕(大概)就在你吗?你一定要努力。(关键得分点为:阅人,检阅人才、选拔人才;“其”,恐怕,大概;“其”,一定;“勉”,努力,奋进) 

2)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关键得分点为:“义”,依靠仁义;“济”,成功;“保”,有保障。)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他二十岁参加进士考试,在集英殿答对论策。文天祥用效法上天、自强不息来应对回答,文章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不久,他父亲逝世,回家守丧。咸淳九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动容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选拔的人才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恐怕(大概)就在你吗?你一定要努力。”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佑初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泪哭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英雄好汉,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杰都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身份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逼近内地,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答道: 

“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关,我对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担任临安知府,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直言争论。丞相发怒拘捕了他,逃入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又迁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赶赴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身边的人都命他跪拜,文天祥没有跪拜,弘范于是按照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进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却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强迫索要书信,于是书写《过零丁洋》诗给他。厓山被攻破,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在燕京共三年,皇上知道天祥始终不屈,朝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 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向南跪拜后被处死,终年四十七岁。 

14.D“处处洋溢着轻松愉悦之情”表述错误,该曲前半部分于美景和快乐中写出春天的脚步匆匆,暗含惜春之情,后半部分转入抒发伤春之悲。 

15.以时间为序。作者由梅花报春写起,依次呈现初春雪融、仲春花盛和暮春絮飞的场景,完整呈现了春来又去的过程。 

对比。在过节的热闹、春游的陶醉和面对飞絮鹃啼的叹息的对比中,在春来的生机与春逝的凋零的对比中,展现春来了又去了。 

拟人。花柳有精神,花会因凋零而忧伤,将人之动作情感赋予花草,生动地描写出花草繁盛与衰败时的不同面貌,表现春来了又去。 

视听结合、曲中既写眼见之繁花与飞絮,也写耳听之人声与鹃啼、生动地再现了春的全貌。(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诗歌鉴赏】

这首曲完整地呈现了春的来临和逝去的全过程,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首句写梅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气惠,“才残腊又新春”中的“才”“又”给人以时间匆匆之感。“东风”句写春风:吹过,冰雪消融,这是早春的典型特征。“元夜”三句描绘出春天来匆忙的脚步。“天气”两句分写天气与植物:“氤氢”状春天之貌;“精神”绘花柳之态,春气浓郁。“驾香轮”三句写春游的热闹场景,一个“醉”字、从侧面突出春景的美好。“清明过了”两句写春色将暮,盛极而衰,“飞絮”是春要逝去的信号。接下来几句中“孤村”“杜宇”“流水”“落花”“黄昏”等意象接连而来,让人看到春天逝去的脚步;而“怨”“叹”“伤”“怕”等词语的点级,让人感受到作者因春逝而感伤的情怀,最后两句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与开头的“梅花漏泄阳和信”对比明显,使惜春之情更加强烈. 

16.(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D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人或提高。持续发展:强调连续,不间断。语境强调的是农业生产能够持续进行下去,故选用“持续发展”。危在旦夕:危险就在眼前。岌岌可危:指局势或处境非常危险。语境是说地力一旦衰竭,我们的生存就危险了,强调危险就在眼前,故选用“危在旦夕”。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语境说的是我们不能为了农业增产增收而透支地力,故选用“竭泽而渔”。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语境说的是这种道理不用说明,大家都明白,故选用“不言而喻” 

18. C文中第一处破折号的作用是总结上文。A 项,表示声音的拉长或延续;B 项,表示话题的转换;C项,表示总结上文;D项,表示意思的递进。 

19.D原句:“让地歇歇”,唤起了我钦佩先辈农耕智慧,也让我为作出国家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A项,结构混乱,“我”应该放在“唤起了”的后面;“制定”与“部署”搭配不当,原句“作出”不需要修改。 

B项,结构混乱,“我”应该放在“唤起了”的后面;“作出”缺少主语,结合前句的修改,应把“也为作出国家耕地休耕轮作……”改为“也让我为国家作出耕地休耕轮作……” 

C项,不合逻辑,应该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表达,把“让找为国家作出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和“唤起了我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调换位置。 

20.展览规模(面积)大;展商实力强;展区增多;首展新品多;互动体验多(直播活动多)。(每点一分,意思对即可) 

21.然而(但是)因为 是因为 但(然而) 自然(就) 于是 

分析:第空应该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第空所在的句子与前文构成因果关系,第空前果后因的因果关系,第空构成转折关系,第空是理应的推断,第空是结果的推理”。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