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新课改——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9

时间:2021-02-2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新课改——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9
一、着眼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王祖浩
---- 高中化学新课程解析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从关注课程的 “ 学术性 ” 到重视课程的 “ 社会性 ” ,从 “ 以学科为中心 ” 向 “ 以学习者为中心 ” 转变,从“ 知识系统 ” 向 “ 多元能力 ” 转化,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能力,这是国际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2003 年 4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 ( 以下简称《标准》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力求使新的高中课程能更全面地展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化学科学素养,以更具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为“ 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 提供基础。
1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
以往的化学课程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 “ 统一性 ”掩盖了学生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 知识与技能 ” 、 “ 过程与方法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尤其突出了后两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 “科学探究能力 ” 、 “ 问题意识 ” 、 “ 与人合作 ” 、 “ 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 ” 、 “ 反思评价 ” 、 “ 学习兴趣” 、 “ 实践意识 ” 、 “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 “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 “ 责任感和使命感 ”等目标。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内容目标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好,对有关的课程内容分别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模块有两个,即化学 1 、化学 2 ,选修模块有 6个,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化学 1 、化学 2是全体学生必须共同学习的课程, 6 个选修模块可根据学生的需要任选一个或几个进行学习。每个课程模块 2 学分, 36课时。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 6 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 1 、化学 2 之后 ( 先学化学 1 ,再学化学 2),至少应从选修课程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进行学习。上述课程结构从学分上来要求,通常也称 “4+2 结构 ” 。
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传统的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 “ 系统性 ” 、 “ 严谨性 ”,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需要分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力求揭示课程的人文内涵,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 “ 接受 ” 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 “ 活动与探究建议 ”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与传统的轻视评价过程、关注评价结果的评价相比,化学新课程积极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中。提出了与新课程相应的3种评价方式,即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 如实验、调查、设计等 ) 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在各个课程模块中,突出强调了化学实验的作用,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许多案例涉及的文献资料来源于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这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帮助学生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课程标准从多个方面选取素材、提出课题,但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实践中还需充分关注学校的、社区的、工厂的多种资源,不断地开发、优化和利用好这些资源。
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化学新课程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就。学分由各科的必修学分加选修学分组成,如化学必修为 4个学分,选修两个学分,高中生修满并获得 6个学分,即达到毕业要求。对学有余力或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进一步选修其他模块,但对选修课程学分作了一定的限制。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 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 12个学分。在高考命题上,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标准是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二是化学 1 、化学 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 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 4 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 6 个模块。
2 、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一年多来,广大化学教师和教研人员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努力构建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和优化教学环境,群策群力,在努力推进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课程实施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教师们为之深感困惑。结合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持观望态度,对课程思想、内容体系缺乏深入的了解,仍然在以往课程的框架下进行思维,难以避免以往知识系统、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对新课程的不利影响。
依赖教材、教参和教辅资料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缺乏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的能力,忽视身边生动的、有价值的其他教学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领悟化学新课程的内涵。
我们认为,观念转变不是一种抽象的解释,必须体现在有理论指导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之中。例如,怎样重建新课程的知识结构,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化学课堂活动中怎样开展科学探究,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如何合理使用新教材,用好各种教学资源;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什么途径启迪学生科学思维…… 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新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考试评价凌驾于课程目标之上
不可否认,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形式,在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起着调控教学的作用。针对 “ 教什么 ” 、 “学什么 ” 、 “ 怎么学 ” 等问题,教师和教研人员以往习惯于研究 “ 考试大纲 ”,忽视了教学大纲的作用。今天,在实验区面临同样的问题,一部分教师不是去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而按以往的思维路线去设想若干年后高考的可能情形,以此来考察今天的教学。由于各地高考方案的不确定,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部分教师这样一种观念:只要过去考过的或以后有可能考的内容,必须要教给学生。因此,课程设计的思路、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验证“ 考 ” 的假设上,教学中出现了 “ 一步到位 ” 的现象,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混合使用,各类习题和测试的标准偏离了正常 “ 轨道 ”。超要求、超课时、超容量、赶进度的教学在实验区并不少见,成为课程实施中一股力量强大的 “ 暗流 ”,严重阻碍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必修课程的教学偏离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化学必修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偏狭缺失的情况依然存在,对 “ 三维目标 ”的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的情况屡屡发生。有些教师认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刚性的,是可以检测的,是必须要达到的硬任务;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柔性的,而且难以检测,因此不予重视。有的教师缺乏从整体上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对显性的目标能够把握,对隐性的目标认识不清。一般而言,教材中“ 知识与技能 ” 的内容是显而易见的,比较容易把握,而 “ 过程与方法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内容往往是隐性的,必须深入挖掘。必修课程《化学 1 》、《化学 2 》的内容标准不仅对 “ 核心的化学概念 ” 、 “ 化学基本原理” 、 “ 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来源和应用 ” 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对 “ 化学方法 ” 、 “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等内容也有很具体的要求,为教师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指明了方向。
必修课程的目标定位最重要的特点是基础性,这是区别于后续选修课程模块多样性、选择性的一个标志。化学必修课程的教学必须 “ 固守” 基础性的 “ 阵地 ” ,认识到它的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 承上 ” ,是与义务教育的化学课程相衔接; “ 启下 ”,为后续选修课程模块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但是,在现实教学中 “ 拔高 ” 、 “ 加深 ” 和 “ 扩展 ”必修要求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将 “ 化学反应与能量 ” 作为一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学生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 ” ,教材一般从 “ 可逆反应 ” 引出 “ 化学平衡 ” 的特征即止,而 “化学平衡的移动 ” 、 “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 ” 等内容放入后续的选修课程中。有的教师受长期形成的 “ 经验 ”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各知识点力求 “ 挖深 ” ,习惯 “ 一步到位 ”,上述有关化学平衡的选修要求也就演化成学生的必修内容了。
值得指出,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偏离目标有两大倾向:一是目标缺失,即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是目标拔高,主要指知识与技能目标的“ 越位出线 ” 。上述倾向的直接后果必定增大教学容量,《化学 1 》、《化学 2 》两个模块共计 72课时难以承载实际的教学任务,课时不足的矛盾凸显,最终势必加重师生的负担。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难以持续
课程按必修、选修设置,充分考虑到目前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别差异,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化学选修课程的基础。然而,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将新课程必修的基础要求与传统课程相提并论,不仅加大教学容量,教学方法上也沿袭过去“ 重复演练 ”的做法。学生难以走出传统的课堂,自主实验、结合社会调查等方式学习化学离现实还有一定距离。教学资源缺乏,特别是实验条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调查表明,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尽管课时有严格的限定,但现实教学中仍然不切实际地成倍扩展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要求,增加作业量,导致比例不小的学生提前“ 分化 ” :必要的基础得不到落实,学习大量 “ 额外的 ” 知识又出现 “ 夹生 ”,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减退,对进一步学习化学选修课程产生畏难情绪。某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表明,在当前 “ 欲速则不达 ”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从内心愿意选择化学选修课程进一步学习的情况很不乐观。这种状况任其发展,不仅影响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是极为不利的。一、现有资源难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充分体现了 “ 通过实验学化学 ”的思路,不仅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实验,而且单独设置了《实验化学》选修课程,期望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得以提高,同时积极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由于各实验区教育投入的不均衡,教学条件的配备上差异明显。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江苏的苏南、山东的沿海地区及各省的大中城市经济基础好,在新课程实施之前考虑到了课程资源问题,在配置实验室的同时,组织人员建设化学新课程资源库,为新课程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仪器、药品严重不足,有的连教师演示实验也难以全部开出,缺少专职实验管理人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更是遥远的目标。因现实条件所限,仅有的资源难以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解决这一难题,除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投入外,第一线的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低廉仪器和代用药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有关的工厂和科研单位,收集有关实验的各种影视资料,想方设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
3 、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高中化学新课程有着许多与以往课程不同的特点,结合实验区教师的经验,我们认为,针对基于模块的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领会课程改革思想,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还要结合课程的内容标准研究教材的体系结构,切实把握内容的深、广度,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而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以下关系。
课时要求与教学容量的关系
必修模块《化学 1 》、《化学 2》教材涉及的化学知识不少,但课时却大大缩减了,怎样处理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关系呢?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观念,准确把握《化学 1 》、《化学2 》内容标准的深、广度,确定教学的重点。例如,在《化学 2 》 “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 专题中,教材只用一个单元讨论了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 ,一般要求教师用 2个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这部分内容尤其是化学平衡视为教学的重点按以往方式加以系统展开,而应将重点放在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至于化学平衡内容只要学生通过实验和交流了解其概念即可。其余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将在选修课程模块中进一步学习。
又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化学 1 》的专题 1 第一单元 “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 中介绍了 “ 物质的分散系 ”,教材通过 “ 活动与探究 ” 栏目探讨了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 Fe(OH)3胶体的制备及净水作用,教材没有涉及胶体的全部性质。其意图是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认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把握教材内容的广度,不必扩充胶体的其他性质,以免给学生增加负担。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处理不当,势必产生课时与内容之间的矛盾。
目前出版的高中新教材,内容涉及面较广、栏目众多,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提出问题。教师并非所有内容都要讲解,教学的 “轻重缓急 ” 应按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来处理。对教材补充的内容,教师应慎重分析,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的重点进行学习。
知识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关系
根据模块课程要求编写的高中新教材对知识呈现方式作了较大的改革,容易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一些结论没有直接说明,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过程自己归纳总结。那么,化学的基本知识是否就不重要了?如何处理好学科知识与探究活动的相互关系呢?
我们认为,化学用语、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等陈述性知识固然可以 “ 系统地 ”教给学生,但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富有 “ 含金量 ” :学生经历了 “ 发现知识 ”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将 “ 是什么 ” 的知识和 “ 如何获取这种知识 ”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以实验为主的学生探究活动,把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实现。
当然,科学探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有助于学生领悟知识和发展能力,离开知识作为基础的活动、为追求时髦形式而展开的活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重视学生的探究也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关键是教师要研究“ 讲什么 ” 、 “ 怎么讲 ” 、 “ 何时讲 ” ,真正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上下工夫。
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的关系
目前,在实验区有多种必修课程实施的模式:《化学 1 》、《化学 2》有在一个学期内学完的,也有在一个学年内学完的。在课时紧的前提下,是着眼于课程标准循序渐进,还是立足传统的高考目标一步到位,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中,必修和选修课程是有序展开并互相依存的,必修、选修内容随意穿插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在必修阶段,循序渐进,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爱化学,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选修课程是极为有利的。
在必修基础上,学生必须选修至少一个课程模块,从而完成 6 个学分的学习要求。从理论上看, 6个化学选修模块都有被选择的机会,因此必修与选修的内容衔接十分重要。但是,不同的选修课程因其内容组织的线索不同、知识的特征不同,教材在内容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选修教材( 如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 ) 在必修基础上逐级展开,知识的衔接相对较好;有的选修教材 ( 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采用与生活、技术、实验相关的某些主题展开,主题之间相对独立,知识穿插其中,对其来龙去脉难以一一点到,主要以应用知识解释现象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选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衔接教学的内容,既不能对必要的知识“ 置之不理 ” ,也不能 “ 顺藤摸瓜 ” ,随意地延伸和扩展知识。
从教与学方法上看,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有差异,选修课程之间也有不同。《化学 1 》、《化学 2》的教学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应重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课程更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提炼知识、形成观念,运用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和决策;《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应重视教师对核心知识的讲解,通过实验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结合原理应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结构特点,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一概而论。
“教教科书 ” 与 “ 用教科书教 ” 的关系
传统课程重视 “ 教教科书 ” ,教师的教学创造力为教科书所局限。新课程提倡 “ 用教科书教 ”,即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果说深刻理解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有效使用新教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是在这基础上的一个提升。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各模块教材的基本结构,深刻分析各模块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收集有关的教学资源,对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删除教科书中某些不适应学生的知识内容,并适当增加新的化学学习素材,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


二、新课程实施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王克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提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同时也是对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场变革,教育理念也需随之更换。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不再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人在新课程实施中,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味的教学氛围。
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二、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激发
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整堂课学生是在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学习新知的,探究的味道十分浓厚,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后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课堂上看上去好象有些“乱”,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三、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
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得到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实现这一点,老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尽量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1.留足思维的时空。
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公式及推导方法,以及曲线转化为近似直线的过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剪、拼、摆等方法推出圆的面积,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们把圆平均分成8份或16份,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这样,就可以利用已学过的面积公式,求出圆的面积。显然,为学生提供自由地看、想、说、做的条件,可促进学生多角度灵活思维,学得更为主动活泼,也就促使学生不断地追求、探索、创新。
2.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通过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摭谈 
崔坤祥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促使我们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反思,小学数学教育理念面临着重大变革,数学课程改革刻不容缓。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对学科教学的认识,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学科教学观念,树立适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新教学观念。具体来讲,应树立以下新的教学观念:
1、新的学生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新世纪的学生观在数学学科领域中体现的主要理念应该是:
(1)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相信每一个正常智力的儿童都能学习好课程标准规定的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虽然儿童在学习数学的“起跑线”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人的发展和先天的智力因素在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的存在为“在数学知识、能力和技能等方面都应有不同的要求”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应允许学生在数学上有差异地发展。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儿童智力水平的不一致的客观存在制约着儿童学习数学的进程和速度。小学数学教学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学习数学,一些学生用较长一点的时间达到数学教学要求。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恰当的教学方法有促进儿童学习数学的积极作用,但是成人与儿童在认识事物、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方式。所以,教学中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
2、新的教学观
新课标下的教学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激发兴趣。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来自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和对数学知识情感的体验。教师应将课堂教学设计得有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气氛宽松、和谐,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亲其师,信其道”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具体体现。
(2)确立信心。由于学科特点,儿童学习抽象的数学确有困难的一面。在学生产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前提下,教师应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数学的障碍,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3)创设情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更能有效地学习数学。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认识数学,明确让学生“做”数学比简单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深刻意义。
(4)提供探索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
(5)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良好习惯。
3、新的数学观
数学来源于生活,既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系统化,又是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能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4、新的教师作用观
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作用、启发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合作伙伴。
5、新的质量观
新课标的质量观认为:不能单纯用考试分数衡量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还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综合评价标准的质量观。
6、终身学习观
根据终身教育理论,学校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为继续学习打基础、做准备的。21世纪对未来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教给孩子终身受用的财富,如何为孩子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
所以,新的课程观,强调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尊重儿童的认识背景,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尊重儿童的理想信念;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即“儿童文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解放教师,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知己。作为新课标下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与过失,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四、我与新课程 
刘丽芳
我热爱所以我选择。一代名师孔仲尼,垂范千古,令多少帝王为之逊色;"为了培养伟人,我来做教师"的应聘回答,道出了多少为师者潜藏于心底的雄心壮志。
今年刚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便拉开了我教师生涯的序幕。初出茅庐的我对新课程怀着一份欣喜又有一种盲然感。从教只有一个月,也许没有权力去品评新课程,但在这一个月以来与学生朋友们相处的日子里,心中波澜起伏。
现在,我是东钱湖中学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师,当学生们对自己投以羡慕和敬佩的目光时,我倍感欣慰与自豪,然而我又是何等地羡慕他们。在新课程下,他们尽情张扬着自己的个性、放飞着美丽的心灵。当初作为学生的我,只能在老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中;在连篇累牍的练习里;在老师惟恐我们越雷池一步的护理下"成长"着。心中自由驰骋的理想被浇灭了;泉涌的思想之流被堵住了;奋飞的翅膀被折断了。过去的教育扼杀着学生的梦想与激情,在众多学生眼里,学习便成了一种痛苦和折磨的代名词。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大海的能力!课堂不是老师独奏,而是师生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老师只是那个伴奏者!允许他们"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风骚",才能造就出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
一个月以来,上每一堂语文课我都是精心准备的,甚至,我在潜意识下都在为学生认真备课、上课,醒来时,还继续琢磨到底怎样才能真正上好课。每当听到学生兴奋地说:"老师,上您的课,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中,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真希望您能再讲下去"时,望着学生们那种充满渴求的眼神时,我感到无比得喜悦与兴奋。感谢新课程,让我这个年轻的教师尽情地放飞心中的激情;感谢新课程,是它让我与学生彼此拉得更近。今年9 月 10 日是全国第 21 个教师节,也是 MyfirstTeachers'Day。其实,我早在想那天该如何精彩度过?然而在教师节的前一天,我的几位学生手捧鲜花与礼物,面带笑容走进我的办公室,将礼物轻轻地递到我手中,并异口同声地对我说:"刘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霎那间,股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虽然那时我还不曾记得他们的名字,但在他们心中已容下了我这个刚迈出大学校门不久的老师。那晚,一个人静静地在办公室里,笔尖儿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动。
走进新课程,让我愈加明白教育人文性关怀的重要性。新学期第一个周末,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的周记。周一,两个班学生的周记本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我一本本认真地翻阅着,这,是多么难得的一次与这些陌生又可爱的孩子们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在他们的文章中,有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又有将自己快乐往事毫无保留地与老师分享,然而更多的是流露出潜藏于心底的无奈与伤感,尤其是耿耿于怀于过去的失败、自己的"成绩"。起初,我心里是一震,在这样的年龄下的孩子们是天真烂漫的,充满快乐的,"忧愁"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然而……。也许说不上"拯救",但作为教师,我有责任去用我的教育感化他们,用爱去滋润他们那"枯干的心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作过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在语文课上,我便举了一个有关巴西足球队的例子: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地输给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球员们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球迷的嘲笑、辱骂。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名球迷站在机场,人群中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4年后,巴西队不负重望,赢得了世界杯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从中也得到很大的启发。真的,失败了,我们不要气馁,我们要着眼于未来;成功了,我们不要骄傲,我们还是要着眼于未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只能代表过去,我们要胜不骄败不馁。看着孩子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现出的感悟与振奋,我感到无比的宽慰。通过一堂课是解决不了所有学生问题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与学生彼此有了更多的交流,也许是彼此年龄差距小的优势存在,学生特喜欢与我聊天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谈谈自己的家庭,聊聊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中秋节那天,在一个举头望明月的夜晚,在学校的操场上,我又与两位女生聊开了……
做英师,育人才,是我如今的愿望,我知道,断了的翅膀,可以医治;迷失的方向,可以重新寻找;凤凰涅槃,有着毁灭的痛苦,才有新生的喜悦!我也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还知道,前进的路上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成绩与失误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在这课改的大浪中---- 我会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五、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写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即在《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实施原则和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值此,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学生情感与心理需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课堂的学生活动主体,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强调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一切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对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自觉破过去“教师即知识权威”的“师本角色”,立“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基本要求。
如何制定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设计也是如此,它有基本格式,但无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在借鉴别人优秀教学设计的同时,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做好教学设计这项最基本的、也是最为常规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如为每一篇教学设计提炼出一个符合一定教育理念或法则,且教法个性鲜明、语言精炼的主标题,并具有“设计理念”、“教学分析”、“设计思路”、“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基本构建,教学过程中有适当的学情预测和某一教学环节设计说明等,如此,定会使该教学设计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教学设计要有时代性、挑战性,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要融入教师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实施新课程,一定要走好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呢?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起点,这一目标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设计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一定要依据课标和学情,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实际;二是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提那些笼统的一节课无法达到的要求;三是要整合心理、道理、法律、国情的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四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延续性、针对性。
2、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在确立教学目标后,首先要思考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明确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要结合校情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具有地区特色的,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这里,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脱离教材,另起炉灶;二是以本为本,照本宣科。
3、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特色之举就是环节备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节课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之间应强调逻辑性,递进性,做到环环相扣;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应太多,一般三到五个为宜,多了不利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进行,容易流于形式;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进行环节预设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生成的机会。
4、为每个教学环节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探讨活动。只有创设出恰当的活动和情境才能让学生有所体验,进而在交流及老师的指导中有所感悟,达成教学目标,因而这一环节是备课过程中最细化的一个环节,也是使课堂教学生动丰富、独具个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活动和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下因素:一是注重活动的内涵;活动要有针对性、深刻性,不切合教学内容和主题的活动,再新颖巧妙也不能使用;二是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留有空间,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留有空间,为学生的实践创造留有空间;三是活动设置要精细化,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具体步骤、活动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教师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如何步步深入,达到实效等;四是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总结反思,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要有所提高。
5、对照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环节及其活动的教学价值。这一步骤,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再反思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能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精致并紧扣主题,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又能不断提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在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老师并不注重这样的反思,课备好即止,上过即忘,以致自身能力提升得很慢,收获很少,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强调这一要求。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自觉加强现代课程理论的学习,自觉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探索,脚踏实地地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使每堂课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使所有学生都能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真正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六、新课程:大视野中看“双基” 
黄佳熹、谭海丽
新课程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简称“双基”),使许多习惯于传统教育思维的一线教师陷入了迷茫。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的双基教育,成为一线教学的难点。9月24日,由本报联合中央教科所科研处、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教育科研处及北京市大兴、海淀教科所举办的“对话沙龙”就“新课程中的双基”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旧双基区别何在
“新双基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双基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否产生了变化?”在对话的一开始,来自大兴的老师们就抛出了这个重要话题。
对此,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冉乃彦老师的看法是:“新的双基,应该是适应终身学习的双基,是适应生活的双基。”他还引用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行了解释: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应该回到大一些的视野中去看双基。”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这样说。他认为,两个双基在含义和解释上是一样的,只是要求和具体内容不太一致。以前认为是双基的,现在可能就不太合适;现在认为是双基的,以前可能没有做要求。再有,就是在要求的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教学是什么?”来自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部的单志艳博士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以往的认识中,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双基,而现在我们应该强调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获得知识。不是把老师会的东西教给学生,而是通过思考让学生自己学会不会的知识。单博士认为:“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思考。”她还特意提醒老师们,以前的双基是“被动”的,而现在的双基应该是“主动”的,这就是新旧双基的一个重要区别。
之一:教材如何用
“北京市现在的教材很杂乱,而考试却是统一的标准。在北京,初一英语教材有四个版本,教材体系完全不同。因为有利益在里面,大家都说自己的好,怎么办?”
“现在的教材给老师留了较大的选择余地,老师和学生都感觉抓不住了,不得不看教辅,又不会选择,怎么办?”
新课程下如何用教材,也是大家关注最集中的问题之一。
“教材多样化形成了竞争,这是一件好事。”刘坚教授对此给予肯定。教材与考试会有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中高考是按照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考试是基于标准的考试,教材只是文本而已。多种教材的出现,也促使老师们更加关注标准本身,提升到基于标准的教学。从以前的教教材过度为用教材教。这些都给老师们提供了机会,也必然带来了挑战。
“教材多,抓不住点,但是学科本身是有体系的。教材只是文本的一种呈现方式。”单志艳博士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按照内在结构,综合学科逻辑有机串起来。作为老师,心里要有主线。这些都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之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实现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的刘月艳老师曾做过一个关于合作学习的调研。在她调研的45位老师中只有3人没有用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于这种方式,10人认为效果好,而更多的人认为效果一般。老师们的最大困惑是:时间不够用;对于学生中生成问题的回答不好把握;容易产生两个极端,好的学生代替小组孩子的思维,而“差生”则没有思考,被“边缘化“了。
在最初进行课程改革时,如果不进行小组活动很可能被视为与新课程相背离。然而,小组活动很热闹,却没有落实。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心中没底。后来,老师们开始在活动中提出固化的要求,例如在投影上显示一些要求。但这些要求的提出又限制了学生思维。如何将合作探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老师们感到很苦恼。
“合作,但是一定不是要求每节课合作。”专家们首先让老师们明确了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明确哪些是核心概念,而有些东西告知就可以了。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在小组合作中也有基本功训练,不是热热闹闹,一定有角色分工、有任务、有要求----培养记录、倾听、表达、分析、概括的能力。
之三: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和专家的观点相比,一线教师们更加现实。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考试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中高考还是以关注双基为主。”来自保定的王柏秋老师为大家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现在的高考试题的比例,如果每科的双基部分都不丢分,那么分数就是600分以上,这就意味着能考上名校。所以,很多老师都在让学生舍弃能力培养以确保双基。
对于这个问题,刘坚教授并不回避:考试评价如何反映考生高层次的思维,这还在探讨。今年中考,海南省按新课程标准命题,所有初中毕业生都按照等级制进行评定。新疆九县区、湖北宜昌、山东潍坊也在进行。中高考改革之后,将是对中小学的一种松绑。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大家的呼吁,中、高考一定会有所改进的。”这是专家的希望,更是一线教师们的希望。
双基标准多高才合适
正方: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
观点:“中国的双基标准在现有基础上降一些,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
刘坚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为达到原有的双基标准失去了很多。他举例说,很多老师担心实行新课程学生的口算速度不能得到保证。现在可能是达不到以前的标准了。一位老师统计过,学生以前的速度是5分钟100道题,而班上最差的学生是完成47道。而即使是按照最差学生的47道来要求,在国际上也是要求最高的。也许,我们就要反过来想想,为达到以前的要求,我们花费了多少时间?为达到目的,有很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该玩的没有玩,该独立思考的没有去思考。
一位科学家曾对中美两国的学生做过一个实验,让两国学生完成四种类型的题目:第一类是纯计算题,第二类是简单文字题,第三类是唯一答案应用题,第四类是开放性应用题。实验结果,中国学生在这四类题目的完成情况是逐步下降,而美国学生是在不断提高。在前三项上中国学生通过率明显高于美国学生,而在最后一类问题上,则是美国学生占据了明显优势。
对于这个实验,刘坚教授总结:在美国,对双基要求低,对灵活的独立思考要求高;在中国,正好相反,中国的学生是把大量的创造性思维的时间用在过高的双基标准上。所以,在他看来,中国的双基标准要适可而止,一定要控制。
反方:中央教科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部李嘉骏
老师及部分一线教师
李嘉骏老师提出,我们要重视双基,现在有些地方已经降得过低了。新课程下,不仅仅应该是要求双基,而且应该是三基,要加上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
他也讲了一个例子:一次,一位老师向他求助。那位老师提到“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有几只鸟?缸里有十只鱼,死了一只,还有几只?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10减1可以等于0或者等于10。这些让她感到很茫然了,不知如何是好?”李老师告诉这位老师:“绝对不能糊涂!”数学老师鼓励思维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坚持,要有数学模型,要坚决的告诉学生10--1=9。李老师说,对双基的重视是我们的优势,这个不能丢,不能降低,相反还要加强,要重视。
现场中,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支持了李嘉骏老师的观点。她说,一次她问一年级的学生“求较大数为什么用加法?”学生回答:“不用加法,大象就比小猴多了。”学生的这种回答在一年级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等到他们学了求小数用减法之后就可能会产生迷茫。她感到没有交给学生方法,心里没底。要不要教给学生划线段图,教学参考书上没有说明,老师们自然也不敢说。这些数学语言到底能不能说,什么时候说,该如何说,也成了老师们的疑惑。
四川的唐光霖老师进一步指出,教育问题是很庞杂的但是也是有序的,要系统考虑问题,不要只限于某个问题,即要看到网更要看到纲,提住了纲,网自然就出来了。一些东西讲不讲、讲多少、如何讲,自己要做判断。
“‘等'、‘靠'、‘要'要不得,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完善课程改革的促进者。不能茫然,要靠自身解决,去思考。从上位思考,系统思考。思想方法要端正,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要和现实融合,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不偏激、不绝对,从整体角度系统思考,找准平衡点,找出合理的地方。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每个人可能不同,但是自己要清楚做什么。”这是李嘉骏老师给大家提出的几点建议。


七、关于实施语文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施维生
自实施语文新课标以来,由怕上、难上、被动上到主动上、乐意上。我们认为传统的只重视“实用”的省编教材确实应改头换面,以采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来当“教学用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改变传统的语文教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法,我们认为新教材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它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授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系统性、完整性、实践性,使学生学习语文有兴趣,乐意学、肯学,从而整体上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期中考试,来自实验区富阳的试卷,我校初一全年级平均分86.77 分,及格率 95.5% ,优秀率 50.47% 。走进新课标,我们语文组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集体备课,取长补短。
我们初一语文组有五位教师,都能认真学习新课标精神,并付诸实践的教学。在认真通读新教材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然后,每位教师落实备课的单元及课文,既分工又合作,遇到疑难,或有歧义的问题,集体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智慧,取长补短,达成一致,全面提高。
二、以教科研为突破口,贯彻实施新课标精神。
新课标的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半学期来,语文组开设的教科研课全部落实在初一,做到都上成研究课。来我校听课的有市教研员、教科室领导,还有新世纪学校及其他兄弟学校的初一语文教师。获得了不错的评价。教学中,我们用同课分法进行教科研。例如,第五单元课文第22课《羚羊木雕》(提前来上),汪锦丽老师用辩论的方式来上,创设了情景,学生们唇枪舌战,辩论相当激烈,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获益匪浅,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而叶美娟老师(是新教师)采用了小品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她把课文分为四个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万芳、父母。表演后,让学生当评委,共同参与,并宣布评选结果。一节课同样在欢快中度过,绩效斐然。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变换教法,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这很重要。
三、语文教学要抓“切入口”和“侧重点”。
在第三单元课文教学中,我们抓住该单元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便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品味课文,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境,发挥联想与想象。总起来说,在教学中不搞面面俱到。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每篇课文都要选好“切入口”和“侧重点”。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抓住济南“冬天的特征”,从语言层面“准确”入手进行学习,也还不错。如《山市》的教学则侧重从“想象”着手进行研究,效果挺佳。其余课文的教学也无不如此。
综上所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如下点滴经验: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则退居后台搞策划,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既重知识更重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四、改进与设想 ----
语文教学要倡导“放风筝”(既有放又有收)的模式进行学习;努力处理好“教”与“考”的关系;让愉快教学走进课堂。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