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一 【文章从媒 【叙述当代中学生对英雄人物诋毁性言论,借以说明抹黑英雄的普遍性;叙述过于详细,中心不够突出】 用卑微观照崇高,用低俗解读伟大,与其说是人们“以 【点明学生行为的实质,咯嫌简单一些,如能再稍作拓展,则更好】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崇拜英雄”的意义】 【从现实的角度阐述“崇拜英雄”的意义;本段位本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作为结尾来对待,还须增加结尾段】 望闻问切 文章审题恰当,切合材料,中心明确,层次分明,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存在问题有三点。首先是缺少巧妙地扣题处理。全文论述的是如何对待英雄,虽然暗扣材料中“更勇敢热情的人们”,但缺少扣题的明显语言,致使读者一眼看不出文章与文题人关系,容易因扣题不明显而招致偏题的误判。其次,部分段落详略处理不当,造成中心不突出。第二段本要说明当代中学生对英雄缺少敬意,但却用近300字来叙述魏青刚英勇救人的事实,喧宾夺主,冲淡了本段的中心。第三,结尾仓促。最后两段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阐述“崇拜英雄”的意义,是本论的有机组成,文章至此结尾,过于突然,结构显得不够完整。 【升格展示】 在心底向英雄致敬 一 然而,更可怕的是这种“时尚”在中学生中也开始漫延。课堂上,一位老师向学生介绍“感动中国”魏青刚的事迹。一个出门在外的打工者,为了一个陌生人,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救出落水女青年,然后默默地回到人群中,回到工棚里。未待老师说完,台下议论纷纷:“他水性好!”“救人可以出名!”“救人可以获奖!” 曼德拉说过:“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你可以摸黑生存,你可以沉,你可以蜷伏墙角,但是你不能用卑微观照崇高,用低俗解读伟大,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言以蔽之,你不如抹黑英雄人物。 英雄是历史的标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中,都不乏一个个让人铭记的英雄人物、一段段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英雄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英雄人物,印证了舍生取义的真谛,诠释了视死如归的气概;英雄事迹,犹如天空中的启明星,指引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民,成为中华民族一座座宏伟的精神丰碑,永世流传。没有英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辉煌的历史。 物质时代,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崇拜,可以抵消拜金主义的“软骨症”,可以治愈蝇营狗苟的精神瘫痪,可以让我们在庸常生活中重新体味诗性的、崇高的人性大美与激情,可以一砖一瓦地重新建砌我们民族精神的巍峨华殿,可以让我们在对英雄人物感同身受的遭遇中细细咀嚼诗性而永恒的苦难、孤独与崇高。一言以蔽之,就是进一步提升和重铸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风骨!而抹黑英雄,否定的是英雄本身,打击的却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摧毁的却是我们的民族信仰。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是一个比喻,脚步在岁月里攀援而上。英雄,是一个故事,让普通人心中凝结朴素的希望。即使我们不能成为英雄,至少在心里我们要向英雄致敬。 保留原文,未作改动。 压缩对英雄事迹的叙述,中心更突出,也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 引入曼德拉的话作为议论的基础,显化了文章与文题的联系,扣题跟紧密。 保留原文,未作改动。 保留原文,未作改动。 增加一个段落,引郁达夫的话作结,深化议论,照应开头。 【升格点评】 文章保留原文的基本格局和内容,先叙述媒体上抹黑英雄的议论,再叙述同学中对感动中国人物的诋毁性解读;然后指出其实质,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阐述“崇拜英雄”的意义。文章修改主要在三个地方,一是引入曼德拉的话作为议论的基础,扣题更紧密;二是压缩了对英雄事迹的叙述,文体特征更明显,中心更突出;三是增加结尾段,引郁达夫的话作结,既深化了议论,又首尾照应,结构更完整。 【运用心得】 读完本版后,你对议论文写作有什么心得呢?写在下面的笔记区,并与你的同伴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