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核心。实施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师对教学现场中教学活动本身的速度、节奏、段落衔接及学生注意力等的不断调控,为教学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为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
一、课堂教学节奏的处理
课堂教学节奏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可比成分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式。这些可比成分主要有教学的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和激情度等。通过这些可比成分的有规律的交替和变化,教育者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可以有效组织教学和调控学生注意力。因此,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既是教学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的教学任务的程度。这里的质指的是有效信息,其客观的衡量依据是知识的新旧,新知识多,教学密度就大。
课堂教学的速度是一个量的概念,主要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任务的量。包括新知识的传授和旧知识的巩固。
课堂教学的难度,主要指教授者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的难易程度。
课堂教学的重点度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相对概念,它主要指课堂内重要的或主要的教学内容占全部教学内容的比例的大小的程度。
课堂教学的强度,主要指师生双方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或学习一定难度和一定数量的教学内容所引起的双方身心疲劳的程度。持久的高强度,可使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都减弱。
课堂教学的激情度,主要指师生双方共同沉浸于教学美的境界中所形成的情感共鸣、情感振荡的程度。激情度的出现,常标志着教学高潮阶段的到来。
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把学生带入教学美的境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混乱失调的教学节奏则容易导致学生不满,并可能引发课堂问题行为。一般说来,教学节奏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前述六种可比成分都可按照“弱→强→弱”或“强→弱→强”的趋势加以交替、重复、变化,多次循环,形成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此外,“弱→渐强→强”和“强→渐弱→弱”的变化模式也可在一定情况下收到好的节奏效果。以上是就每种单个可比成分的变化而言,如果将多种可比成分放在一起考虑的话,就需要格外慎重地处理好各可比成分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有些可比成分可以在同一时间重叠出现,例如,高强度与高激情度,高激情度与高重点度皆可重叠进行。有些可比成分则不宜重叠进行,而应穿插进行。例如,高密度、高难度、高速度就不能同时进行,难度大时,速度宜慢,速度快时密度宜低,等等。否则,就容易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并引起问题行为。由此看来,教师应很好地把握这些变化规律,并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以处理好教学的整体节奏,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此外,有关研究还发现,教学节奏是否合理,课堂推进是否顺利,除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节奏的规律性把握外,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良好控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某些“过敏”反应往往也是导致课堂节奏失调及教学推进不顺的重要原因。这些“过敏”反应主要包括:
行为过敏——指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作出过敏的反应,小题大做,激化矛盾,自乱阵脚。反应过敏的教师往往对课堂内所有轻微的刺激,如咳嗽、细语等都会作出强烈反应,对学生加以批评、指责。最后常造成教学中断,课堂一片混乱,正常的教学进程遭到破坏。
枝节过敏——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分配教学时间,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对主题的重要部分不给予足够的时间去讲解,喧宾夺主地在一些细小的枝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结果形成枝节过敏。在学校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存在这种问题,枝节过敏极易打乱教学节奏,冲淡教学主题,在教学推进上它也是一种障碍。
期望过敏——指教师对学生要求过多,致使学生无法应付,无所适从,甚至放弃对教师的追随,继而出现问题行为。期望过敏不仅容易打乱教学节奏,而且容易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引起焦虑和不满,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课堂段落的管理
课堂段落,主要指教师课堂推进中的几个活动阶段,如课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就是两个不同的段落。课堂段落不同于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学过程的环节是教学过程展开和发展的基本程序,它与学生内在的认识过程相一致,例如,凯洛夫关于教学过程四环节: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观点,就是从人的认识过程的特点出发提出的,而课堂段落只是课堂教学外在活动阶段的划分。加强课堂段落的管理,并使之相互有机衔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一堂课的课堂段落大致可分为候课、导入、课中、结束几个部分,下面分别对这几个课堂段落的管理作些探讨。
(一)候课
候课是教师课堂活动的预备状态,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这是一堂课的序曲,也是课堂活动的第一个段落。研究表明,候课有积极的教育学意义。对教师来说,候课可以使教师在开课前及时准确地进入角色。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候课是教师守时、负责、爱生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唤起学生对这节课的重视,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学生情绪,使他们意识到就要上课了,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在教室里候课,还有助于与学生的沟通,增进师生交往,融洽课堂气氛。相反,如果上课铃响了,教师才匆匆忙忙走向教室,即使不迟到,也需要一点时间镇定下来,稳定情绪,这样,45分钟的课可能就变成了44分钟甚至更少。另外,经常性匆匆忙忙上讲台对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也有不利影响。国外学者对教师的候课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研究,玛兰德在《教室里的雕塑家》中曾这样描述教师的候课:上课铃响,在学生进教室之前,教师便出现在教室门口,亲切地看着学生鱼贯而入,就像将军在他的阵地上检阅士兵。这样不仅能确定教师在这个班级的“主角”地位,而且还有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等多种实际作用。教师候课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二)导入
导入是一堂课、一个新单元或一个新段落的开端,它主要起着集中注意、酝酿情绪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导入一般安排在上课之初,课中如出现单元转换、教学中断等情况时,也可进行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一般不宜占用过长时间,实践经验表明,2—5分钟内完成导入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导入的类型很多,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联想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人、事例导入、故事导入、直观导入、悬念导入等。要运用好这些导入方法,关键是要把握住课堂导入技术的几项重要内容:(1)引起注意。导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同时使其他与教学任务无关的活动迅速得到抑制。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精致的彩色图片、物质燃烧的强光、爆炸的巨响、鲜明的对比实验、教师声音、教态、动作的变化等等,都可使导入内容新颖,抓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导入过程中引起和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途径主要有:加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设疑提问激发思考,以及把智力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上课之初就让学生动起来,等等。(2)激起动机。激发动机是课堂导入的重要任务,只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新的教学任务才能在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完成。教师在导入阶段可以通过提供典型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说明新学内容的重要性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组织指引。组织指引是强化导入效果,以及将导入效果渗透于整堂课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在这方面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明确即将学习的课题,安排学习进度,提示学习方法,指引教学的重点等。(4)建立联系。主要指通过一定的导入设计,例如短暂的复习练习、提供背景资料、回答问题等使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技能发生联系,从而为新知识的顺利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中
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段落,从导入新课到结束前这段时间都属课中这一段落,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内容主要是在这一段落中完成的。因此,管理好这一段落,对于提高课堂管理效益,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管理好课中这一主体段落,除了要认真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以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本身吸引学生外,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课堂偶发事件和问题行为。课堂教学中,各种不期而至的“偶发事件”常令教师头痛不已。例如,静静的课堂中一学生突发怪叫;正放录音时教室突然停电;讨论问题时两个学生突然扭打在一起;一学生作鬼脸引起全班哄笑……。这些偶发的事件及其他各种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如处理不当,都会引起课堂内混乱,从而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认真应付各种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好课堂中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管理任务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妥善处理各种“偶发事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机智素养,以及掌握了一定的“应激”方法与技能。教师教育机智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他的创造力、审美鉴赏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及其有机统一的程度。一般而言,创造力、审美鉴赏力、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其教育机智的水平也相应较高。当然,从根本上讲,这些能力和教育机智的素养都是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勤于积累,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样,当课堂偶然事件发生时,教师就可以凭足够的教育机智,冷静镇定地进入“应激”状态,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
(四)结束
结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段落。经过三四十分钟紧张的学习,到教学结尾时由于教师的控制力下降和学生的疲劳度增加,这段时间课堂秩序最难维持。日常教学中,常有许多好课因结尾不佳而给人留下遗憾。因此,重视课堂结尾的设计与管理,也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结束部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完成课堂的“有序解散”,也就是通过精心设计和管理,使课堂教学在自然状态下随着教学任务的园满完成而正常的、有秩序的结束。要完成教学的“有序解散”,教师必须课前做出精心准备,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恰当地运用一些结束的方法或技巧,这些方法、技巧既是教学的方法、技巧,也是教学管理的方法、技巧。常用的这类方法、技巧主要有:(1)系统归纳:课临结束时,教师或学生对所学内容作一精要归纳总结,及时强化重点,明确关键,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归纳时可采用“纲要信号”、图示或列表对比等方式。(2)比较异同:将新学概念与原有概念,或者将并列、对立、近似的概念放在一起对比分析,找出异同,有利于理解新概念,巩固旧概念。(3)巧作铺垫:教师应胸有全局,在结束一节课时视需要为后面的课巧设伏笔,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为搭好旧知通向新知的桥梁而早作安排。(4)巩固练习:在结束部分恰当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既可使学生所学的新知得到巩固,又可使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5)曲终奏雅:课结束时教师可用诗画、音乐结尾,或最后将讲课推向高潮再戛然停止,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思索的余地。当然,课的结束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注意积累和探索,教师就会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好的结束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善始善终。
三、学生课堂注意的调控
学生的课堂注意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一定对象的选择与集中,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事物,也可以是学生自身的内部心理世界。有关研究发现,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信息的一种复杂的选择或过滤过程,学生的课堂注意状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活动效率和课堂纪律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学生课堂注意的调控,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治本”方案。
依据注意的自觉程度和意志努力程度,学生的课堂注意一般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类。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受意识支配的注意。
学生的无意注意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新异、变化的刺激因素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根据无意注意的这些特点对学生的注意加以调控。例如,当需要将学生的注意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上时,为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要尽可能控制各种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课堂刺激,如注意课堂环境的布置,将暂不使用的实验仪器、标本、挂图等教具收起来,衣着庄重得体、整洁利落,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等等。当需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时,教师则可借助生动的标本、鲜艳的图片、新奇的实验演示等新异刺激引导学生。调控无意注意的关键,是要通过活动的强度、节奏、新奇程度等的变化,始终将学生的注意集中在需要集中的对象上。
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是学习目标及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即学习目标越明确具体,学生对学习的目的理解越深刻,就越有助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是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程度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设定具体的课堂学习目标,阐明所学知识的价值,进行课堂活动目标导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根据教材特点,适时提出要求,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加以强调,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设疑激疑,提出问题,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实际上,调控学生课堂注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以上提到的一些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辅助控制方法,它们主要有:(1)声音控制。声音控制指教师通过变化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例如,讲话速度的变化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已分散的注意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放慢速度,则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2)眼神和表情控制。教师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也可以起到控制学生注意的作用。例如,教师与学生的目光接触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暗示、警告和提示,也可以表达期待、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教师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的移动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往,调控学生的注意。(3)停顿。在讲述一个事实或概念之前作一个短暂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讲解中间插入停顿,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适当的停顿,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就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紧紧抓住人的注意。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涣散。也不可毫无停顿,一些教师甚至常常用重复的话去填补停顿,误以为停顿就是“冷场”,其实毫无变化和停顿的讲话最易涣散注意,引起疲劳。(4)变换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文字符号这一信息传递模式来进行学习。这种单一的信息传递容易引起疲劳和分散注意,教学效率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根据需要适当变换教学媒体,通过图表、实物、幻灯、影视、电脑等多种媒体的交插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获取信息,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而且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5)变换活动方式。实践证明,变换课堂活动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活动方式包括了师生交流的方式、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变换一下课堂活动方式,例如,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由静止的学变为在动手过程中的学,由集体听课变为小组讨论,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强化学生的注意,激发参与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