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都匀湘才学校集体备课实施办法

时间:2020-05-24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都匀湘才学校集体备课实施办法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开展集体备课,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改变传统备课单兵作战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了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特制定我校全面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的实施办法。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以校为本、人人参与"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集体备课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突破口”,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
1.超前性原则。新学期正式开学前一周内,备课组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分配主备任务,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主备人应于教案使用前一周将初案电子版打印或通过网络告知本组成员,各成员接到主备人初案后,迅速阅读并提出不同建议(作好记录),便于集体备课时讨论交流。
2.完整性原则。一方面,在分配备课任务时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另外,备课时要依据“三级备课”即“学期备课一一单元备课一一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课在全册(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主题性原则。每次集体备课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确定一个或两个主题,使每次集体备课都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主题可根据教务处(教研处)依据学校阶段工作重心公布的主题确定,也可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根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自我生成。
4.创新性原则。所谓备课,并非是机械地按照课标、课本、教参、进度逐节备,而是要依据学科的教学宗旨和逻辑,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性的二次开发。集体备课时,备课组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科学地重组教材。另外,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案或学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设计。否则,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效果适得其反。
5.实效性原则。集体备课时,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
6.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备课时,老师们把各自带来的不同的备课资料和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效沟通。
7.互补性原则。集体备课时,深入开展研究讨论,浓厚学术氛围。取长补短,集所有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备课标。深入解读课程标准(高三要特别研究《考试说明》),分析教学内容与课标的具体联系,把握课标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要求,找准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2.备教材。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在遵循“三不讲"原则(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讲,学生教了也不懂的不讲)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备出“可不讲”的内容,节约授课时间。
3.备学生。重在分析学情,即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4.备教法。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施教方案和导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备学法。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学习流程和学习方法,科学安排学生活动,特别是要注意设计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形式和方法。
6.备练习。练习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要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的随堂练习、课后补充练习和单元检测练习。各类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能够覆盖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题量适中,难易适度,题型多样;还要体现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四、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1.任务分解。每期开始前,备课组长召开组内教师会,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本期集体备课的主备任务以单元(章节或模块或课)为单位,进行合理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使主备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准备,从而提高备课质量。备课组在分解主备任务时,不能硬性分配,也不能搞平均主义,应适当考虑教师的特长和年龄特点。
2.个人初备。主备教师应在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广泛吸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写出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案或导学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设想、学法安排、课时划分、教具准备、教与学的过程、练习(含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和单元检测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在集体研讨前至少三天,主备教师将教学案打印分发(或传电子文本)给组内教师,每位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案的基础上,写出恰当的修改意见,重点可侧重于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在变“教师如何教”为“学生怎么学”上下功夫。
3.集体研讨。主备教师作为中心发言人,要认真分析教材、学情,阐明教学设计思路,对重点、难点问题及自己困惑的问题提请大家讨论,组内其它教师则应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针对主备教师备出的教学案找问题,提意见,寻良策;还可以就主备教师备课中的困惑或教师教学实践后的反思等展开讨论。集体研讨注重的是“研”与“探”,要在交流中把备课时的隐性思维转化成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动转化为动态的合作研讨,从而达到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为了保证研讨交流的深入,应鼓励教师畅所欲言。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也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求同存异,也可以相互争论。最后,备课组长要综合研讨情况,对教学案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
4.复案生成。主备教师根据集体研讨中大家提出的有益建议,及时进行修改完善,生成相对完善的二次教学案,再打印分发(或传电子文本)给组内教师。
5.个性设计。这是提升教学案质量、张扬教学个性的重要环节。备课组内各成员都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本人教学风格等,对主备教师采纳集体智慧修改生成的二次教学案进行再修改,最终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学案,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个性设计应在备课本的“教学调控”栏中体现(老教师可以直接就在二次教学案上进行,直接写在空白处),可以增删教学内容和习题,调整教学顺序和环节,改变教法和学法,旁批和注释等。
6.教后反思。课堂教学后,青年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其主要方式是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或存在的不足,教学的智慧与技巧,学生创新的火花等。每次集体备课前,要安排一定时间交流各自的教学反思,进一步发挥群体智慧,提高今后相同教学内容的备课质量。
五、集体备课的实施要求
1.时间安排。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周进行一次,每次不少于1节课。大力提倡在年级办公室内的即时交流研讨。教研大组的教研活动,每二周1次,时间1课时。教研大组活动结束后,还应当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2.组织形式。集体备课以备课组(小科组也可以教研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主持。
3.具体要求。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三备四定五统一六明确”。“三备”(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主讲人。“五统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重难点,作业及考查办法。“六明确”:明确课时目标,明确核心知识,明确训练方向,明确操作流程,明确调整内容,明确预期效果。
4.集体备课的结果呈现:教案+学案。在“1+1”推行过程中,必须要有学案呈现,且学案应设计“自主、合作、探究”不同梯次的问题。
5.存档共享。各备课组长将最后定案的教案和学案分类整理,保存为共享文档(云盘、钉盘等),实现资源共享。
六、集体备课的管理措施
1.统一规划。学校统一制订实施方案,统一要求,统一制式相关表格,统一管理。集体备课的常规管理由教务处负责,科研管理由教研处负责。
2.狠抓落实。(1)每期开学以前一周内,各备课组必须将全期集体备课“四定”情况的安排表上报学校教务处。(2)教务处统筹安排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安排专人检查并收集相关资料。(3)教务处每学期至少2次会同教研处,集中对集体备课的相关资料(主备人初备的教学案、组内其它教师的修改意见、集体研讨后生成的二次教学案、教师执教后生成的带有教学反思的个性化教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等)进行检查和评审。(4)不定期抽查。
3.严格考评。教研处负责完善并创新集体备课管理评价制度,对集体备课的质和量进行考核评价。注重过程督导评价,实现三种转变:由过去的注重形式(有没有开展、有没有记录)转变为更关注内容(怎么开展的、有些什么记录);由过去的重视检查考核过渡到重视督促指导,发挥制度的激励功能而不是评判功能;由过去只重视“教前集体备”完善成同时注重“教中共同研”(具体鲜活的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教后一起议”(备课方案实施的效果及反思),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考核结果作为期末评选优秀教研组、备课组的依据。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