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基于“后考试大纲时代”的高考语文命题与备考策略

时间:2020-05-2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基于“后考试大纲时代”的高考语文命题与备考策略
幸  兴1  司 磊2
(1.赣江新区金太阳实验中学,
江西南昌 330100;  
2.巢湖二中,安徽合肥  238000)

摘 要:新时代对高考命题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高考评价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衔接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是制定各学科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是指导高考命题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指南,也为“后考试大纲时代”高考语文命题与备考策略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两年高考语文命题特点,并针对“高考延期一个月”背景下的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提供了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语文;命题特点;备考策略

本文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A刊
2020年第5期


幸兴老师

从2019年年末开始,教育部考试中心接连发布一系列重磅文件:研制并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这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在《中国考试》2020年第1期刊发了长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为2020年乃至未来几年的高考命题重新定调。此前,考试中心相关领导及各学科命题专家也集中撰文,全面解读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现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文章,对“后考试大纲时代”的高考语文命题与“高考延期一个月”背景下的备考策略,探讨如下:



一、提高站位,研究政策明方向
1.“后考试大纲时代”:基于“三新三旧”,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支撑。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一文中首次提出:“发挥高考评价体系支撑作用,做好‘后考试大纲时代’命题工作。”其目的是适应新时代对高考内容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2020年乃至其后几年的高考命题,既面临高考综合改革、高考内容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这四项改革并行推进(新课程与新高考不同步、选考科目命题能力建设需要加强、取消考试大纲不适应)的挑战,又面临“三新三旧”(新旧高考交叠,新旧课程、新旧教材更替)的多重挑战。我们可以理解为: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市,从2020年起,取消考试大纲,命题“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参考高考评价体系”;未实施新高考的省市,考试中心不再修订新的考试大纲,将沿用2019年考试大纲。
2.高考评价体系:指导高考命题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指南和基本遵循。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内容改革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构建高考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随之启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15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5年,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了广泛的实证调查研究,最终于2019年8月形成了“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研究成果”——《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指的是高考在素质教育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指的是考查内容,高考评价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将应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提炼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这“四层”内容,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指的是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保高考为国选才的水平和质量。明确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为高考内容改革指明方向,必须依此进行战略定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为命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高考评价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体现各类高校人才选拔的共性需求,衔接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确立了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框架,是制定各学科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为高考命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三是为评价试题试卷提供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突破了以往对试题试卷质量的评价集中在对试卷信度和效度、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量化评价上,对试题试卷进行全面的质性评价。
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学科高考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为全面展示高考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设置了“高考评价体系”专题,由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者全面解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研制过程、实践功能,以及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对高考学科作了功能定位;确定了高考学科的考查内容;明确了高考学科考查要求;首次提出高考学科的考查载体——情境。就语文学科来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对高考语文科作了功能定位。要求重点把握“坚定立场与方向”“坚持科学与创新”“坚守传统与特色”这三项原则。
二是确定了高考语文科的考查内容。在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的基础上,“高考语文科以选才育人的核心价值为引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阅读与表达作为关键能力,以语言、文学、文化等必备知识为学科基础,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学科素养来说,明确了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是高考语文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和决定要素,并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予以强调。
就关键能力而言,“语文关键能力的主体内容可从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总体设计,并予以分类、分层地呈现”。阅读能力由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三方面的能力构成,表达能力则包括语言策略与技能、写作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语文要求的必备知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等;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中外文化常识,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识等。
三是明确了高考语文科考查要求。依据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要求,“高考语文科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通用性,重点考查阅读素养、表达素养,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四是首次提出高考语文科考查载体——情境。“高考语文试题以真实、典型、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任务。”高考语文试题情境主要有“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
4.高考延期:健康第一,公平至上。
高考是高利害的选拔性考试,我国高考以省(区、市)为单位组织考试和录取。2020年高考是在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特殊背景下的一次高考。教育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顺应疫情防控形势,审慎研究,作出了“高考延期一个月”的决策。社会各界认为此举顺民心,合民意,既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也充分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尊重。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解释高考延期原因时表示,延期决定基于健康和公平两方面的考虑:必须坚持“健康第一”,把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健康高考”;必须坚持“公平第一”,切实把疫情对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复习备考的影响降到最低,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可以使考生有更多时间按教学计划在校集中学习,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这就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全国考生和家长的焦虑,有利于考生以更积极和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高考复习准备中。



二、找准定位,融合纲本知趋势
关于2020年高考命题,有记者问:“教育部对今年高考的命题工作有什么考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高考命题将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着力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并综合考虑疫情因素和考生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在保持命题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引导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综合考虑疫情因素和考生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2020年高考命题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先说“以纲为纲”。这里说的第一个“纲”是指考纲(考试大纲和高考评价体系)和大纲(课程标准)。2020年高考命题的变化之处,一是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取消了考试大纲,命题“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参考高考评价体系”;二是未实施新高考的省市,考试中心不再修订新的考试大纲,将沿用2019年考试大纲。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市要重点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中的“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部分,厘清学业质量水平和考试评价的关系,比如语文学科语文水平四对应的高考命题要求。未实施新高考的省市则需要重点关注《高考试题分析(2020年版)》,其变化之处在于分单科出版,内容上作了较大调整。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试要求,对各学科的能力要求作详细阐述并附例题说明;第二部分——2019年高考试题分析,在详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2019年高考各科试题进行较为权威的解析;第三部分——附有近几年的真题及解析。
再议“以本为本”。第一个“本”是指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教材。近两年来,高考命题注重回归教材。比如,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在以往高考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力度。与以往相比,2019年全国卷多道试题以或显或隐的方式指涉高中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又如,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彰显的“三结合三情境”,仍将成为2020年命题的重点:“将作答要求与人生体验相结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将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综合的探究情境”“将命题设置与生活现实相结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
第二个“本”指的是以学生为本,命题贴近考生实际。
2.纲本融合,彰显规律。
未实施新高考的省市要关注考纲考题和新课标(大纲)的融合。一是研读考试中心的《高考试题分析》;二是同样要细读每个学科新课标中的“命题和阅卷原则”部分,结合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是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又是怎样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的。
3.对标学科核心素养。
近两年的高考命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经历了从2018年的尝试考查到2019年的全面考查的过程,2020年应该步入深度融合阶段。无缝对标学科核心素养,将是又一个重要趋势。建议认真研读顾之川先生的文章《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4.融入“四层”“四翼”,强化情境设计。
近两年,高考命题突出情境设计。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的考查载体。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类载体来实现的。命题人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选择不同的情境,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考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不同水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功能,共同实现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彰显的“三结合三情境”,仍将成为2020年命题的重点。
5.继承发展,借鉴出新。
认真研究2020年高考模拟(山东)语文卷。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将实施新高考,备受关注的2020年高考模拟(山东)语文卷彰显出鲜明的特色:继承发展,借鉴融合,守正出新。
一是继承了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和试卷结构。
二是借鉴融合,求取“最大公约数”。就命题形式而言,文言文的主观题,借鉴北京、上海和自主命题时代湖南省的命题形式。从命题内容来说,无缝对接新课标,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三是守正出新,稳步推进内容改革。守正的是试卷结构和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内容;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叙述表现、陈述阐释、解释分析、介绍说明、应对交流’等内容;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积累整合、筛选提炼、规整分类、解决问题、发现创新’等内容。”
高考命题是在继承中发展、借鉴中出新的,2020年高考模拟(山东)语文卷的变化出新之处,值得认真研究。



三、落实到位,把握节点好施策
1.研判学情,加强衔接,调整策略。
从2020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陆续公布了高三返校开学的时间。受疫情影响,虽然在漫长的寒假期间实施了“停课不停学”,相对降低了疫情对教学的影响;但在线教学毕竟与集中备考有差距,且各地学校组织在线教学的经验、水平也有所不同,实际教学效果与线下教学难以等效同质,学生复习效果受到影响在所难免。所以,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摸底和诊断,进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教学衔接。各校高三年级要充分利用延期多出来的一个月时间,总体谋划从现在到7月初的高考备考工作:科学评估学生“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调整备考策略,精准施策,力争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大收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2020年高考,实现高考和社会大考的双丰收。
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把握节点。
一是时间安排。二轮复习一般为期两个月左右(3月底至5月底),三轮复习从6月初至7月1日。
二是目标定位。二轮复习重综合,三轮复习重应用。
三是方法明确。二轮复习从题型入手,以专题复习为主;三轮复习从学生的错误入手,注重模拟训练,强化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考生。
3.建构专题,研究课型,落位课堂。
首先,在研究考题、课标以及学情的基础上,建构专题。专题的设计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依据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采取综合重组的方式;依据高考重点题型设计,目的是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依据学生问题设计,重在落实考查能力要求和解题技巧。见下表:



进入三轮复习时,还可以设置若干个微专题,精细到菜单的形式加以落实。
其次,研究课型及教学流程。主要的课型有复习课、专题课、训练课和讲评课。比如,专题课的教学流程是:科学设计专题——构建体系、详简适当;目标引领课堂——明确目标、依据考纲;创设问题情境——素材典型、问题科学;课堂讨论探究——学生学习、多维互动;归纳基本观点——解剖分析、提升能力;强化专题检测——熟练运用、巩固所学。
4.关于学生备考的操作策略。
(1)整体而言,可分为五个步骤:
将考点变思路:把考查点知识变成一条条答题的思路;将思路变方法:把思路具体为每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将方法变流程:再将答题方法变成答题的步骤,从答案中找思路,从答案中找规范;将流程变习惯:通过训练,建构答题系统,实现自动化、个性化;将平时当高考:平时训练的时间安排、答题步骤及方法要和高考一样。
比如,合理安排答题的时间。高考语文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1分对应1分钟。每个板块花多长时间,做什么,怎么做,都得有精巧的安排。例如,作文要保证足够时间,可以用5分钟时间,先按思维导图的形式构思好,再写好;而现代文阅读也需提速,如何提,可在适当压缩古诗文阅读时间方面下功夫。还有晚自习40分钟的训练,可选取分值为40分的题量进行训练,等等。
(2)对早晚自习、周测、月考、错题整理等,应提出具体的要求。
(3)狠抓书写。借鉴名校经验,做到:动员到位(向书写要10分);榜样引领(优秀卷面书写展示);归类明确(问题落实到人);指导细化(临摹指导跟踪);考试量化(书写制约总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孙海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J].中国考试,202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万玉凤.为何考 考什么 怎么考——专家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N].中国教育报,2020-01-08(6).
5.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6.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
7.教育部考试中心.健全立德树人 促进全面发展: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9(7).
8.张开.深化语文考试内容改革 强化学科育人功能设计——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J].中学语文教学,2019(7).
9.顾之川.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J].中国考试,2018(10).
10.赵静宇.高考语文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的实践——以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9A).
11.柴葳.高考延期咋考虑?开学复课怎安排?[N].中国教育报,2020-04-01(1).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