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启美:追求语文教学审美诸元的共生
——谈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
文/黄厚江
摘 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泛美”和“乏美”的问题都非常突出。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得到体现,又怎样和语文学习本身发生共生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以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为起点,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审美感悟能力;以情感的打通交会和形式特征的认识为基本方式,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评价能力;以“美的发生”和“意象表达”为突破口,在培养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表达能力。
关键词:审美体验;审美感悟;审美欣赏;审美评价;审美表达;审美创造
比之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其他三个方面,语文课似乎最不缺少“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方面是因为语文课太不缺少“美”了,几乎处处都是审美的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新课程改革之后,似乎课课“美文”,时时“美读”,高技术、高颜值的PPT精彩纷呈。无论是从教学资源的知识性层面,还是从教学过程的程序性层面看,语文课想要“不美”都不容易。虽然语文课看上去越来越“漂亮”,但事实上真正有品质的语文课还不多,真正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语文课也还不多,真正让学生喜欢、让学生真有收获的语文课缺口还很大。
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当前语文教学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
重视分析,缺少感受
审美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感受。可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热衷于分析,这在前面谈“思维发展与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两个核心素养时曾经说过。热衷分析必然轻视感受。从理论上大家都知道语感的重要,但却很少有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的时间,甚至常常是连好好读一遍文本的时间都不能保证,更缺少对具体作品、具体内容、具体语言的体验。甚至有教师把学生根据自己感受的理解一概指斥为是错误的:你这是跟着感觉走。
2
重视结论,过程无趣
语文课现在“不好玩”,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们眼中只有答案和结论,而缺少学习过程,恨不得将这些答案和结论都直接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去。教学过程结论化、程式化,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仍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少丰富具体的学习活动,过程单调枯燥,面目可憎。学生觉得无趣,教师也觉得无趣,上课的教师无趣,听课的教师也无趣。
3
重视炫技,缺少“审美”
不少语文课,看上去很注重美的熏陶,可细细一看却并不是语文的“美”,而是教师在炫耀自己的多媒体技术——用漂亮的PPT或者煽情震撼的视频、音频营造气氛,渲染“美”的效果。技术不断升级,而基于语言文字的语文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却并不多,审美欣赏和审美评价的活动也偏少,当然更缺少审美创造。
4
泛化美育,缺少“语文”
有一批人非常热衷语文的美育,但他们热衷的却是泛化的“美育”,就是把那些通识美育的理论硬套进语文课程。他们所谓的“语文美育”,更多的是“美育”而不是“语文”,更不是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审美。在这些泛化的语文美育中,看不见语文学科的特征和个性,更缺少语文学科的内涵。他们对语文课程缺少全面深入的理解,只是把那个叫“美育”的东西贴到语文课程上,而这个语文课程就是他们心中的语文。
黄厚江: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
那么,什么才是语文学科的审美素养培养呢?
新课标对“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是这样描述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我们以为,从“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素养培养目标的角度看,应该有这样几个层级:一是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二是培养良好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三是培养良好的审美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达成这一目标呢?我们的思考和做法是:
1.以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为逻辑起点,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审美感悟能力。
我们认为,中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鉴赏”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重点,但“鉴赏”却要求必须有丰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能力。而文学鉴赏中的审美体验和感悟能力都首先来自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
有专家强调,语文学科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这无疑是正确的和必须的。汉字应该是世界上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字。每一个汉字的诞生都是一种审美的创造,每一个汉字也都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优美的审美对象,无不具有丰富的审美意味和审美价值,如“日”“月”,“火”“雨”,如“鸟”“雨”,“马”“牛”,“羊”“车”;而每一个字族又都是一组具有无限审美空间的集体,如“人”“从”“众”,“木”“禾”“本”“末”“休”,等等。不仅造字的过程与方法,甚至字形,都充满了审美意味和想象空间,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即使字的读音也是如此,声调形成了朗朗上口的节奏美,丰富而有规律的韵文则形成了美妙的音乐美,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各种情感的表达需要;而句式、句型及其变化组合,则极大地满足了表达主体及其风格的各种需要。这一系列特征,使得汉字具备了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双重美学特征和价值。
但我们要强调的是,语文课程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更要重视的是,通过具体作品中具体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来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能力。即使是专家们强调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和热爱,由此也才能有更好的实现。对一部作品的欣赏,都是从对作品的体验和感悟开始的,而对一部作品的体验和感悟,又多从对作品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入手。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对作品语言的感受和品味。
比如,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让学生说说自己觉得哪些句子很优美,能不能读出优美;教学《孔乙己》,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比较孔乙己的形象和“我”的形象;教学《葡萄月令》,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要学生阅读课文,凭感觉说说哪一个词语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文章中有长句有短句,长句短句哪个多;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让学生读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教学《背影》,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让学生说说哪些句子让自己感动;教学《蜀道难》,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我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朗读开头几句,让学生体会比较怎样朗读更好;教学《谏太宗十思疏》,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比较我的朗读和一位名家的朗读,其实也是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特点的同时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等等。
这些教学环节都安排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在不加任何分析、不给学生任何结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品味。这样的过程就是审美体验积累的过程。
当然,高质量的审美体验还要对语言文字有更深入的感受和品味。这就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具体的语言活动将学生带进文本。
比如,教学《孔乙己》,其中对“走”的品读,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学生自由品读了小说中写“手”的一系列句子之后,我引导学生一起关注“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段话中的两个“走”字,让学生思考:我们走路都用脚,孔乙己为什么用手呢?学生们说:因为他被打折了腿。我打折了腿,为什么不爬呢?这就把学生们带进了新的问题空间,也带进了小说的情境,他们结合人物命运开始了思考。于是,我们从两个动作的三个不同点进行比较(一是低着头,一是抬着头;一是俯着身子,一是直着身子;一是用四肢,一是用两肢)。这时,学生对孔乙己的内心世界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即使命运已经非常不堪,他仍然要直起身子抬着头保持着读书人那点可怜的尊严“走”出人们的视线。
又如,教学《葡萄月令》也是如此。我们让学生用一个比喻表现作者和葡萄的关系,在学生无措时,我们引导学生品读“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这个句子,让学生思考:“葡萄园是葡萄的妈妈,谁是葡萄的爸爸呢?”当学生明白了作者和葡萄之间的父子关系后,再引导他们到课文中找这样的句子。学生进入文本细读,很快就发现了“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等一组句子,感受到作者对葡萄父亲一般的感情。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走进了文本,也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对作者对文本对语言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
再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第一段“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个句子,从“似乎”“确凿”中体会百草园在别人心中和在作者心中的不同,从中品读作者对百草园的深深留恋和身在其中的无穷乐趣。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审美体验在不断丰富,审美感悟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而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的语文能力也在提高,彼此之间正是一种难分你我的共生状态。
2.以情感的打通交会和形式特征的发现认识为基本方式,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评价能力。
在欣赏和评价这一对审美概念中,我们以为欣赏是评价的基础,审美评价能力是在欣赏活动中得以培养的。没有欣赏,不会欣赏,就谈不到评价;有欣赏而后有鉴别,有欣赏和鉴别而后才有评价。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活动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评价能力呢?
所谓欣赏,首先是情感的打通和交会。音乐、绘画、书法、雕塑等任何艺术都是如此。文学欣赏也是如此。接受美学早就揭示了这其中的奥秘。那么,在学生和作者共同创造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什么作用呢?叶继奋认为:“文学教师是作品与读者两个主体间对话的中介,他既要准确地捕捉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还要敏锐地探测、及时地接受学生的情绪信号,并娴熟地运用情绪协调技能,将两者情感调整到适宜的距离,从而创设出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1]我们认为,这个“中介”的主要责任就是引发学生和作品及作者的情感交会。
引发学生和作品及作者的情感发生交会的很多办法,我们有些教师是知道的。但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其做法就常常变形。比如,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心灵历史和情感历程是最基本的方法,古人所谓“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都有这样的意思。遗憾的是,我们不少语文课中的背景介绍和作者介绍都成了程式套路,而且大多是以作者的成就和风格作为主要内容;基本的形式是一堆漂亮的文字加一堆漂亮的照片,常常是指名学生朗读一通了事。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将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拉近,和作品拉近,恰恰相反,还有可能让学生远离了作品和作者的心灵。比如,欣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的教师介绍作者,不是关注诗人在现世生活中的孤独失望和他精神世界的高标追求,而是热衷于他十几岁考上北大、他在新诗中的地位和他卧轨自杀的人生结局。除了套路化的作者介绍,更多的教师采用的办法是所谓的“情境营造”,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搞一通所谓的“美读”,或者是借助多媒体把教学氛围搞得非常“感人”。而所谓的“情境营造”又常常是娱乐化的煽情。他们把“煽情”与“移情”相混淆,根本不懂审美情感不是日常化的情绪,更不是娱乐化的煽情,而是伴随着感知和理性的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有些教师以自己的课堂能让学生流泪而得意,不少听课教师也会崇拜效仿这种煽情催泪的文学欣赏课。我们之所以把所谓的“美读”也看作是没有审美理性的“煸情”,不仅是因为它常常只是一些教师所热衷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学习,更是因为这些教师们以为所欣赏的作品的情感是唯一的,甚至是有标准答案的。而这完全和审美欣赏的本质特征相违背。事实上,每一个审美主体在欣赏活动中都是以自身特殊的情绪和情感方式介入审美过程,从而获得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的。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审美中介角色的最好做法,就是组织敞开式的再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学生和欣赏对象的距离,达成和作者的情感交会,达成和作品的交融。我们在教学中努力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并积累了一些效果比较理想的案例。
比如,教学《孔乙己》,我们有不止一次写的活动。在让学生品读了作者对孔乙己的“手”的多处描写之后,我们让学生在文本中找一处适合的语境添加一处对“手”的描写;在完成全文的基本解读之后,全班一起合作完成孔乙己之死的场景描写。在写的过程中,我们交流了这样的一系列问题:课文哪些地方还可以写手?孔乙己这时候的手是什么样的?孔乙己会在什么季节死去?会死在什么地方?死的时候手是什么样的?手里会有什么?
又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让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是: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哪一个套子是最主要的套子?这样的婚姻故事可能会发生吗?别里科夫的结局合理吗?如果别里科夫不死,结局怎么安排才好?作者为什么要让他死?
再如,教学《猫》,我告诉学生:作为小说,文中的猫都是人,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猫。我请大家选择一只猫和文章中的某一个人物进行对话。挨打被赶走的猫,为什么会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请学生描写这只猫临死之前伏在邻居家屋脊上看着自家院子的心理。
这些问题和活动都是敞开式的,目的都是将学生和作者这两者的情感调整到适宜的距离,从而创设出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让学生们参与创作,走进作品,从而理解人物、理解作者。当然,在这些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敏锐地探测、接受学生的情绪信号,并娴熟地运用情绪协调技能,进行适时有效的引导,以便实现预期效果。
毫无疑问,文学作品的欣赏不能没有形式的欣赏。叶继奋认为,形式是走向文本深处、打开作品“天堂之门”的钥匙[2]。这是颇有见地的。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作品欣赏课,几乎只有主题的解读、意义的解读,或者所谓形象的分析。所以,在谈到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们总是反复强调要坚持“意义、形式、语言”三个维度(我知道“语言”也是“形式”,这样说只是为了强调“形式”)的教学。在“三要素”教学被人们否定之后,现在小说教学大多连“三要素”也没有了。除了极少数的一些读了一点书的语文教师会将“叙事视角、时空变化”等“新三要素”引进课堂之外,绝大多数课堂几乎只有内容没有形式了。能找几个优美句子分析一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已经是不错了。这样的教学,使得文学作品的欣赏越来越架空,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都成了问题。
如同情感的打通和交会的途径有很多种一样,文学作品的形式欣赏方法也非常多。就我们的实践看,我们以为变形和还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找到一大批案例。
比如,教学《葡萄月令》,我们让学生努力将文本缩短。最后有学生将其缩写为“葡萄一月在窖,二月出窖,三月上架,四月五月六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五月中下旬开花,七月膨大,八月着色,九月十月自然生长,十一月下架,十一月十二月葡萄入窖”这样一段文字。然后我们讨论:给这样一段话加一个题目,能用“葡萄月令”吗?应该加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葡萄月令”和“葡萄的生长周期”这两个题目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由此进而认识到《葡萄月令》是说明文的内容、诗的语言、散文的意境这样的形式特点。
又如,教学《阿房宫赋》,我有两次改写活动。起先是将全文压缩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这样一段话,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词。然后再根据所填写的词到文章中找相关的具体语句,接着我再配乐朗读课文。这一系列以改写为基点的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对“赋”这一文体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有深切的体会和理解。还有一个活动是在教学的后半阶段。我将课文的结尾改写为“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让学生比较两个不同结尾的差异,在比较中认识“赋”体文章“体物写志”的特点。
又如,教学文言小说《狼》,我在让学反复阅读课文之后,朗读抽去了“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骨已尽矣”“弛担持刀”“大窘”等语句的课文,让他们发现缺少的句子,补出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情节叙述、故事构成、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我则主要是采用还原比较的方法。在认识了菲利普夫妇等一批人物金钱至上的特点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于勒长大后会成为他父母那样的人吗?学生的意见分为对立的两种,并且分别陈述了自己的理由。我在肯定了大家的意见都有理有据之后提醒大家要看看作者的态度。可是单凭教材上的文本大家还是难以确定一说。于是我先出示了被教材删掉的小说原来的结尾“这就是我看到穷困潦倒的流浪汉,总要施舍10个铜子的缘由”,让大家补写开头,再根据这个完整的故事说说作者的态度。接着又讨论了有没有这样的首尾,小说的形式和内容有什么不同。通过还原小说的本来面目,丰富了教学的资源,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加强了对小说的结构、情节和叙述视角等形式要素的欣赏,效果是显著的。
其实变形也好,还原也好,本质上都是比较,都是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形式予以关注和思考,发现其特点,理解其表现效果。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欣赏活动中,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一定能得到比较好的提高。
黄厚江: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
3.以“美的发生”和“意象表达”为突破口,在培养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表达能力。
毫无疑问,在“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个核心素养的关键表现中,“美的表达与创造”是一个比较高级的要求。新课标告诉我们,美的表达与创造,指的是:“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如果我们不是非常纠结于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比较容易地从这段话中概括出审美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几个关键点:审美体验,美的情感(包括态度和观念),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如果加以概括,前三点主要是美的发生,后面一点则主要是美的表达。在两者关系中,前者是前提,后者融合在前者形成的过程之中。
美的表达与创造,前提是美的发生。在我们看来美的发生是一种事件。和任何一种事件的发生一样,美的发生也有一个过程。它有发生的由头和契机,有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体现在教学中的审美素养的培养尤其如此。但因为这个过程非常隐秘和短暂,所以我们常常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感觉”,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瞬间”,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事件,更忽略了它的过程性和可见性。而忽略了它的过程性和可见性,就难以体现为教学行为。因此,要培育学生审美表达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教师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催生美的事件。
首先是催生独特的审美体验。
可能很多人觉得审美体验的形成主要是在阅读之中。实际上,独特的审美体验对于写作更为重要。很多学生写不出好的文章,就是因为缺少独特的审美体验。什么是写作?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形成的审美体验、美的感情和发现的美的形象。但不少教师觉得,学生的生活两点一线,实在缺少可写的东西。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因为我让学生以“单调”为话题写作文,他们也写不好。于是我对学生说:没有单调的生活,只有单调的心灵。单调的心灵就是缺少审美体验的心灵。所以,我总是想尽办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并催生他们独特的审美体验。我们的共生写作教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比如,一片树叶掉在我的肩头,我会将这片树叶带进课堂,将阅读课改为写作课,分享自己的体验,催生学生的体验;看到一个捡垃圾的男孩快乐地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哼着歌在一个个垃圾箱里挑拣垃圾,我就和学生分享对“快乐”的理解和发现;看到一个病人在被推进手术室之前贪婪地吮吸阳光的样子,我也会和学生分享我的感触,催生他们对生活、对生命的体验。
又如,执教《记叙文中的描写》,我就是以“丢东西”为话题,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内心极其丰富的体验,发现自己和身边人的种种关系形态。
再如,执教《写出内心感受和认识的变化》,以“我最喜欢的是____”“我曾最喜欢的是____”“我最喜欢的还是____”三个题目为共生原点,激发学生的体验不断生成和丰富。即使是我自己创作长篇小说,也让学生共同参与创作过程,分享我的创作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写作体验和审美体验。
其次是催生美的情感(包括态度和观念)。
奎特利安说:“重要的是,欲想使艺术表现的情感使别人信服,首先需要自己信服;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必须感动自己。”[3]美,首先要感人;要感人,首先要感动自己。但怎样预先在自己心中滋生出使自己感动的感情呢?奎特利安的经验是创作时必须有“幻觉”或“梦象”的出现。“在这样的经验中,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会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以致看上去如在眼前。我认为,只有那些能在瞬间滋生这种幻觉经验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支配自己的感情……当我们的头脑空虚或被白日梦的幻觉吸引时,我们的眼前便会出现一连串的幻觉……我们觉得似乎不是在做梦,而是身临其境。”[4]我们觉得,他的经验应该主要是作家创作的方法,当然对我们也不是没有启发。但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对于我们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来说,比较切实可靠的方法,还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滋生丰富美好的情感。而现实生活中也绝不缺少这样的土壤和环境。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读书生活,人生思考、生命思考、生活思考、社会思考、历史思考,都会让我们的心灵滋生美好的情感。可我们的学生常常无动于衷,有而不察。因此,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升华美好的情感。
比如,执教《由感动到感激》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值得我们感动、感激的事情,从而催生他们美好的感情。
又如,执教《带着美的感受去想象——挑妈妈》,就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感受出发去想象,通过美好的想象表达美好的感情,而不是脱离生活胡思乱想。“挑妈妈”不是不喜欢妈妈,而是更理解妈妈,更爱妈妈。
再如,执教《一则材料的多种运用》,就是从一个高二女生竟选班长只得了自己一票,答应支持她的哥们儿一个也没有投票这则材料出发,展开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发挥好一则材料的多种作用,也理解了这则材料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如何理解友情和友谊等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催生美的情感、态度和观念。
第三是催生美的形象。
要“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首先心中要有美的形象。美的形象哪里来?一是来自生活,一是来自自己的创造。罗丹早就告诉我们,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能不能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形象,与有没有美的情感、态度和观念紧密相关。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教师要催生学生对生活中美好形象的发现和创造,常见的做法就是用生活中美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关注、思考和发现。比如,在你很晚回家时,以前黑咕隆咚的楼道里亮起了一盏灯;在你陷入尴尬时,陌生人给你一个温馨的微笑……这些都是美好的形象。我的共生写作课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我将一片树叶带进课堂,我便用它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生活思考和发现,再引导他们由眼前的这片生活中的树叶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的那片树叶,然后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美的创造。我与学生分享生活中的故事也是催生美的形象的一种方法。至于我让学生参与我的小说创作更是如此。
黄厚江: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
如果说,复杂的审美创造我们可以从“美的发生”入手,那么美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则可以从“意象表达”入手。叶朗说,美即意象。因为美的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富有美的形象,“美感”首先要有形象感。审美心理学认为,情感的自然表现与艺术表现,在语言表达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意象”的出现。而“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就是通过形象表达情感。而这正是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极为缺乏的一点。语言干瘪死板、缺少表现力和形象性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不仅议论文的语言枯燥无味,面目可憎,而且就连记叙文的语言也常常是毫无形象感。很多小学生、初中生总喜欢用一大堆成语代替具体形象的描绘,只会用“眉飞色舞”,却写不出什么样的眉毛如何飞舞;只会用“神采奕奕”,却写不出人的具体神采。对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承担应有的责任,要指导和训练学生善于用意象说话,用具有形象感的语言说话。而这本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以意象表达思想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无论是庄子还是孟子、墨子,他们都是善于用形象说话的高手。如《周易》,所谓卦象,所谓爻,也都是用“意象”表达思想,像“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或跃在渊,无咎”,无不是这样。就这个意义而言,培养学生意象表达的能力是培养审美表达能力的最主要的工作,至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突破口,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作文的语言要有意象意识(当然不是简单化的生动)。我在高三执教过的《格言的提炼和思想的升格》,主要就是训练学生用意象化的语言表达思想,在推敲语言中升格思想,在提炼思想的过程中升格语言。
参考文献:
[1][2][3][4]叶继奋.谈文学欣赏过程中审美体验的发生[J].名作欣赏,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