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原因剖析层进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建构模式

时间:2020-03-06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原因剖析层进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建构模式
一、高考典题感知
(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略)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和抄袭。
【范文】
分数,挥之不去的“雾霾”
面对一张“优秀之星”的奖状,兴奋袭上心头;面对一张“进步之星”的红榜,微笑温暖心田。然而,面对这幅漫画,心里却增添一份沉重与刺痛。分数由100分不幸滑到98分,由55分逆袭跃至61分,每个跃动的分数都拉紧我们的神经。分数,成为我们心头无法挥去的“雾霾”。(简述材料,提出观点)
不可否认,在“胜为王败为寇”的王朝理念下,分数有其存在的土壤,它是一把客观的标尺,标度着角逐的实力。想想,人生任何一场考试都不是以分数来论英雄吗?比如科举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没错,分数成为定夺上下的一把利器。(列举类似现象,由此及彼,由点到面)
可是,细想一下,分数有那么神奇吗?我们为何对分数如此敏感啊?
人们总喜欢用分数来为学生贴上标签,将分数与“好生”、“差生”对号入座。分数高,则把“好生”的荣光慷慨地放大;若是分数低,则把“差生”的帽子冰冷地扣上。就这样,我们把分数的功效妖魔化,人为地拔高分数的价值,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于是,学生苦苦拼搏,追求分数,可忘记了健康的体魄和美丽的灵魂;老师呕心沥血,汲汲于分数业绩,却忽略了学生灵魂的塑造和创新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唯分数论”的价值观在作祟。(分析原因)
人们总认为分数提高一点就是进步,降低一点就是退步。分数面前,我们变得如此小气、敏锐。从“亲吻”到“手掌”,从奖到罚,我们眼中只有学习的分数,却漠视孩子背后的努力,无视孩子的学习能力。那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正演绎着喧嚣的功利主义。看看,今天虎妈狼爸不就是功利主义的罪魁祸首吗?棍棒教育不就是教育走上“快车道”的加速器吗?这幅漫画中,惩罚变得如此简单,奖励变得如此廉价。穷其原因,教育的功利主义肆意泛滥。(分析危害1)
   在“分数”被神化的今天,功利化教育雕饰出来的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心愈加浮躁,事事只求政绩。以利润多少考核企业,以GDP高低选拔官员。可教育从来就不是政绩的附属品。若我们的教育演变成“政绩利益争夺战”,那所谓的人才早晚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心人。
说实在,分数已成教育的心头大患,以分数论奖罚,绝非教育改革的出路,更不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做法是粗糙的,甚至是粗暴的,换来的绝不是教育的春天,而是教育的寒冬。(分析危害2)  
还记得龙应台恳切地对儿子说:“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只有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分数“雾霾”净化之后,我们才能回归真正的教育。各位真正关心教育的人。(解决措施)
请还孩子一片宁静的天空,别让分数成为孩子挥之不去的“雾霾”。(总结全文)
二、建构模式
(一)开头:一定从材料引入且一定要提出观点
叙事现象类:定向概叙事实(现象)→简要分析→提出观点
评议对话类:定向概叙观点→选择一种作论点
寓意哲理类:定向概叙材料→揭示寓意作论点
(二)中间
模式1:
原因剖析层进式(适合时评类材料)
【批驳型】:(材料)引入观点——列举类似现象(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分析原因(个人、社会等)——分析危害——揭示实质、根源--------解决措施(办法)
【赞同型】:(材料)引入观点——列举类似现象(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列举理由(分析其意义、好处 例证)——解决措施(办法)
模式2:
先破后立式(适合冲突观点类材料)——(材料)引入观点——批驳错误观点(错误原因、危害)——树立正确观点--列举理由(例证)——总结全文
模式3:
关系类(A与B),先分后合式(适合辩证角度立意的矛盾类材料)
(材料)引入观点——A的重要性及理由——B的重要性及理由——A与B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总结全文
(三)联系现实(表明你的观点看法的现实意义) 
结尾方式:总结 呼吁号召
【注】文章展开常见角度(包括段落和全文):
古(历史)—今(现实)过去—现在—未来(纵向时间)
中—外 乡村—城市(横向空间)
自然—社会、思想—行为(由实到虚)
个人—家庭—学校、个人—集体—国家—社会(由小及大)
小孩—青年—老人(不同年龄)
学习—工作—生活(不同人生阶段)
读书—做事—做人(为人处事不同方面)
教育—科技—卫生—体艺(不同行业)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不同领域) 
选材、历史、现实、教材、自我(注意一材多用)
三、举例实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
    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红包,颇具幸运之意,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时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简述材料,提出观点)
科技日益发展创新,大家都惶恐自己与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脱轨,都时时追赶着潮流和新风尚。于是,过节发红包,慰问发红包,送礼发红包,暗箱操作什么也发红包。群内抢红包,群外拼红包,无红包不成席,无红包便无从谈感情。人在工作台前,心在微信群里红包内。qq、微信、微博、支付宝等,红包满天飞。(列举类似现象,由此及彼,由点到面)
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不论含金是几何,但终得以换来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师徒日渐升温的和谐美满的场面。在外人看来,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平等和乐,换来的是同事的青睐,领导的欣赏,家长的认可。但撤去其外表的冠冕堂皇,余下的仅是“我出钱你出勤,我包红包你回心”罢了。如此新招到底于教学有多少价值?学生抢红包出满勤又折射出怎样的求学意志?(分析原因)
“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分析危害1)
 “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
也引发我们的深思: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分析危害2)
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本该是人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好学生”,成为“美女老师”“女神老师”来吸引学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确实是教育手段低俗化的表现。由此学生与老师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的衰败。(揭示根源、实质)
欲改变现状,纠正歪风邪气,教育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使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切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感与愉悦感。而求学者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师长,尊重知识。(解决措施)
红包包不住沉甸甸的知识,知识亦不需要红包的外包装。红包作为习俗符号,该被珍惜使用;而知识作为个人灵魂的填充,更应该被崇敬与尊重。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该由师生共同维护。(总结全文,呼吁号召)
四、写作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深圳南山区科技幼儿园小朋友罗一笑,得了白血病,他父亲罗尔心急如焚,但他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为题,写了一篇发自肺腑的性情文字,动人心念。该文章逐渐刷爆朋友圈,数以万计的深圳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捐赠,希望为这个悲伤的家庭送去温暖。这个求助在短短两小时筹集两百多万元。但是,罗尔2002年在深圳买了一套房子。后来,罗在东莞分别买了两套房,价值100万元。而笑笑的治疗费用也有相当大的医保报销比例,整件事就是一场“营销”。一些网友认为,因为罗隐藏了事实,涉嫌欺诈。于是,在各个社交媒体上罗尔遭遇口诛笔伐。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例文】
以法治安放好爱心
  “罗尔事件”酿成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信任危机。从为患白血病的小朋友转发、打赏,到质疑其父罗尔有能力自救、此事为营销行为,一天之内,公众情绪坐了次过山车。1日,事情有了个初步的结果。经几方商议:微信平台将在3天内,将总计2626919.78元的微信用户赠予款原路退回至用户零钱包。(叙述材料,提出观点)
  这不是爱心的第一次折翼:去年8月,南京一个家庭有房有车,患儿获600万捐款但后续善款没有妥善处理,其父遭网友联名报案诈捐。“罗尔事件”虽暂告段落,相同的剧情却或许还会上演,摆在人们面前的还是那道关于慈善的新考题:完全陌生人化的网络空间,如何安放好公众的爱心?(列举类似现象,由此及彼,由点到面)
需要肯定的是,网络自媒体平台上的慈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众的“公共精神”。传统意义上,慈善救助往往被认为是“政府与企业家的事”,今天,新媒体的低成本让很多普通人迈开脚步,去践行公共精神,去兑现“一元钱也是爱”。说到底,被“你给我站住”的标题打动、为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流泪,并不是丢人的事儿。(揭示原因,辩证分析)
古人云:“人性本善。”善心一旦被透支,人心就会冷漠。这类一次次危机消耗了社会对慈善事业的信任,使中国的慈善事业变成了一株柔弱的小苗,以致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田,黯然褪色。在这次事件中,罗尔是否真的存在骗捐,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尚存在争议,难以一锤定音。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次事件,伤害最大的,不是当事人罗尔和小笑笑,甚至不是捐款的广大群众,而是成千上万的嗷嗷等待社会捐助的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从“知乎女神”童瑶事件,再到如今的“罗尔事件”,每一次的“疑似骗捐事件”,在广泛的
质疑声中,总会对那些帮助他们的人造成伤害,消解着原本就脆弱的社会信任,让善举变成
了一件必须小心呵护的昂贵易碎品。(分析危害)  
然而,在自媒体平台极大地降低了求助成本之时,信息的筛选、甄别成本却也相应提高。现实中,网上求助的不实信息,确实也不在少数。更何况,还有一些企业、机构和个人,以博取眼泪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宣传,被人直斥为“带血的营销”。(揭示根源、实质)
  在这样的情况下,正需要让制度更好地为慈善护航。今年9月1日,中国首部慈善法开始施行。然而,法律总是有滞后性,飞速发展的技术、快速变化的社会,总会出现法律调整不到的盲区。恰如慈善法专家指出的,帮助罗尔营销的某公司可能因为“非法募捐”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但罗尔通过个人公号“卖文”打赏属于个人求助而非募捐,不受慈善法的调整。那么,个人求助和慈善募捐,应该如何界定?通过网络求助的行为,应该如何规范?公募主体、公募行为,又应该如何与信息社会对接?(提出合理做法1)
  试想,若是求助信息发出之时,不仅包括疾病的严重、支出的庞大,而且也说明求助者确实无力负担,或许比单纯的煽情,更让人能作出合理的判断。而个人求助之后,所筹集到的资金如何使用、信息如何公开,同样可以有具体的规定。问题出现之处,也正是可以改进之处。民政部门若能及时介入,把罗尔事件做成经典案例,无疑是对公众爱心、民间慈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而社交平台的募捐规范、信息审核,同样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建章立制、调整改善的工作。(提出合理做法2)
  爱心是容不得亵渎的。不管是不实的信息,还是有意的隐瞒,都可能让公众的爱心受挫。这损害的不仅仅是面对他人的苦难慷慨解囊者,更是那些未来可能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从这个角度上说,法治的规范和调整,并非人为增加门槛,而是对于爱心最好的呵护。但愿罗尔事件能终结信任危机。(总结全文,呼吁号召)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