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教学检测: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末

时间:2020-02-26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末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那么何谓知识付费?知识付费是互联网媒体、内容出版和教育融合之后形成的新物种。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知识领城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约占到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
知识付费呈现爆发式增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年群体的知识渴求、技能渴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而日趋提高,这是他们愿意为知识付费的内在心理动因。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被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所包围,知识付费成为从海量信息中突国的利器。只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少许资金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答案,其效率是依靠搜索引擎寻找大路货式内容的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此外,正版化内容消费习惯的养成也是知识付费能够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盗版音乐、盗版影视等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日益萎缩,为正版内容买单成为网络用户消费的主流,使知识付费顺理成章。
知识付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络用户的学习习惯和模式。与传统的培训或阅读相比,知识付费的针对性、及时性和互动性都是前者难以企及的。传统的培训需要大段时间和面对面的交流,其门槛要比知识付费高得多。因此,当用户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有针对性地补充某方面知识或技能时,知识付费的优势就显而易见。
目前,国内知识服务产品已成“群雄逐鹿”态势。但在专家看来,就现有市面上的产品形态来讲,无论是综艺式的说话课程、快速解惑的付费问答,抑或是读书精华,内容均呈现众化、成层化、覆盖面广的特点,无法满足用户深度学习、获得知识沉淀的需求。
(取村于张贺、路彤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16年起,知识付费使开始迟猛发展,一些与知识付费有关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_____
《2016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提到,用户对于“内容”和“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正在发生转变,从不愿付费变成愿意对高质量、服务更好的产品付费。不过,在消费者更愿意通过付费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时,如何定价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有的消费者可能花了几千元向某个知名人物提问题,结果对方回答“不清楚”,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如果提问者觉得回答名不副实,这实际上表明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的合同没有得到履行,提问者也就是消费者可以维权。
“人们为什么肯为知识去掏钱,就是因为想花钱得到免费得不到的东西,因此会有很多期待。但有些知识付费噱头很大,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费用畸高。这是知识付费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说。郑宁建议,可以像淘宝一样,设置用户评价机制,如果知识付费产品评价过低,会影响到未来的销售。
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在知识付费产品中,知识产权保护是回避不了的问题。“知识付费要防止别人侵权,比如有人听完课之后把讲课内容拿出去赚钱。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人提供的知识付费内容来自于别人,这也构成了侵权。知识付费平台最好在上线之前就和内容提供者签订协议,确保相关内容不侵犯知识产权。否则,平台就可能因为没有尽到审查义务而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要增强版权保护意识,采取诸如投诉、举报、诉讼等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知识付费平台也要健全版权保护机制。”郑宁说。
_____
“知识付费要防范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不能涉黄涉暴。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人工手段审查,以便及时处理平台上存在的不良内容。知识付费未来的发展需要平台更多参与,无论是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对内容进行把关,都需要知识什费平台做更多的工作。”郑宁说,“同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帮助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
(取材于杜晓、丁元元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作为断生事物,知识付费在早期经历大浪淘沙、去粗取精,实属正下。六用沈院出稳定、优质的内容及一整套生产、传播、消费、经营机制,知识产品的创新透出才有盼头。
对于知识付费市场的发展趋势,(2017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首先,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模式将从平面化向垂直化纵深。知识付费是一个完整体系,提升用户付费率只是平台运营的最初目的,留住用户并构建用户互动社区,打造完整的用户运营链条才是重点。随着用户对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和体验要求不断上升,平台在完成内容生态布局之后,将重点构建服务用户学习全过程的服务链条,为用户提供深度的知识吸收场景,全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复购率。其次,传统内容与付费模式结合,垂直细分内容逐渐显现。例如喜马拉雅FM2017年在儿童、情感生活、人文三个领城的专辑数增长明显。第三,冲动性付费将变为理性付费,用户更愿意为专业买单。例如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每天听见吴晓波”等,这些精品课程人气指数和付费率很高。
此外,知识付费将更广泛地覆盖长尾用户。当前部分知识付费平台依托专家学者、大V、大咖、网红迅速形成了市场影响力,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在于扶持更多的扎根在各个行业但不太起眼的行家里手,让拥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加快能量释放。
电子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副主任袁玺对知识付费有白己独特的理解,“从严格意义上讲,互联网企业所做的是‘内容付费’,远谈不上‘知识付费’.所谓知识,一定是成体系的、被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出版行业的优势就在于对知识的选择和加工,这一过程体现了编辑和作者共同的智力劳动,传统的纸质围书能够成体系地、完整地针对某一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是目前知识付费这一模式所欠缺的。”据了解,在知识付费方面,针对个人用户,电子社与喜马拉雅等付费音频平台合作,将畅销图书转换为有声书进行销售,目前已上线34种有声图书。或许,知识付费为报刊、出版社、广电等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关键在于意识、思维、行动和投入与否。转型的本质是深化改革。
(取材于牛禄青、尚钺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知识付费”兴起原因的一项是
A.用户对知识的渴求日趋边切。
B.知识付费内容能针对性指导。
C.正版化内容消费习惯的养成。
D.网络用户学习模式发生改变。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是“知识就是财富“的一种具体表现。
B.知识付费的兴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用付费获取知识,能减少海量信息造成的选择困难。
D.知识付费成消费主流,网络正版内容取代盗版侵权。
(3)根据材料二,在文中横线处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8个字。
                      
(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能减少知识付费平台法律风险的一项是
A.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获得用户认可。
B.设置用户评价机制,撒销不合格付费产品。
C.与内容提供者签订共同承担责任的协议。
D.健全版权保护机制,并对内容进行审查。
(5)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知识付费”发展趋势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B)
A.运营模式将从重直化向平面化发展,形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
B.与传统内容结合,垂直细分内容逐渐呈现,针对性会更强。
C.扶持普通人,使之快速成长为行家里手,并形成一定影响力。
D.传统出版行业与网络平台加深合作,传统媒体成功完成转型。
(6)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出现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群维逐鹿:意思是“知识服务产品竞争很激烈”。
B.畸高:意思是“略高“,其中“畸”读作“qí”。
C.大浪淘沙:意思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D.迭出: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其中“迭”读作“dié”。
(7)你是否愿意订购网络“知识课程”进行学习?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出你的三条理由。
答案:
(1)D
(2)D
(3)知识付费如何定价   付费内容如何监管
(4)C
(5)B
(6)B
(7)答案示例一:
我愿意订购。理由如下:网络知识付费课程的针对性、互动性、及时性、便利性,能让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少许资金学到我需要的知识:我认为与知识付费相关的法律机制会越来越健全,出现问题后,我的权益能得到保障:知识平台内容细分,我的选择会越来越多。
答案示例二:
我不愿意订购。理由如下:内容只是大众化、浅层化,无法满足我深度学习的需求;有的课程名不副实,甚至有可能会陷入纠纷:知识付费不能完整地、成体系地对知识进行深度讲解。
二、古诗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孽:树木砍去后重长嫩芽。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踞肆:气势雄壮的样子。庄栗:威严挺拔。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或孽而殇殇:未长成而天折
B.幸而得不破折得:能够
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数:数量
D.余之爱之,非徒爱其似山徒:只,仅仅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其势弱于秦
B.则为好事者取去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强之以为山不赂者以赂者丧
D.且其孽而不殇与尔三天,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借“拔”“漂”“腐”等词写出栋梁之材的坎坷经历,并以此暗示人才的遭遇。
B.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简单重复,字句虽有改变、更换或节略,表达效果完全一样。
C.作者写木假山的形成过程,既有拟人的笔法,又有带着浓重感情的叙述兼联想。
D.本文无论是由木写到木假山,还是专写自家三峰,作者最终还是抒发自己的心志。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而不为樵夫野人所薪,而后得至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5)文末第三段,作者对木假山“有所敬”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
(1)C
(2)B
(3)B
(4)也没有被樵夫、乡野之民砍木为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其中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
(5)作者敬之,是因为从木假山的姿态联想到精神,品格。中锋“意气端重”,二峰“凛乎不可犯”“岌然决无阿附意”,写出山峰的做岸不屈、不卑不亢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和独立品格的追求。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盂浩然,盛唐诗人,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因顿后归隐终身。此诗写于诗人应试不第后,漫游东吴的途中。(论语。微子》中有孔子使子路向隐者长沮、集斕问津。两人不说出津的所在,反嘲讽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发孔子的番感慨。
(1)“归帆天际看”一句,有的版本写作“孤帆天际看”。你认为“归帆”好,还是“孤帆”好?请说明理由。
(2)有人评价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矛盾”的。请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下列诗文中,借用典故来表情达意的一句是
A.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B.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蓉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C.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周《逍遥游》)
答案:
(1)示例一:我觉得“归帆”更好。归,归乡。望江上片归帆,远入天际,那是还乡之路。“归帆”将诗人归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强烈。
答案示例二:我觉得“孤帆”更好,孤,孤独。遥看天际,唯见叶孤舟,触景生情,见叶孤舟而想到自己孤独人作客他乡,进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尾联“迷津欲有问”句运用了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诗人借这个典故,也体现了自己“隐居与从政”的矛盾。诗人奔走在外,是想求官做事,但又思归心切。“平海夕漫漫”的黄昏之景正是诗人这种矛盾迷茫心情的体现。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想象让我们突破时空的束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借助李白的想象,看到“          
       ,訇然中开”后,“青冥浩荡不见底,                   ,云之君兮纷而来下”的神仙世界;借助杜牧的想象,感受阿房宫的奢华气派,从“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中,思考秦王朝灭亡的必然,引发了“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现实思考。
(2)诸葛亮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杜甫在(蜀相)中用“          ,          ”概括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陆游在《书愤》中也用“                     ”称颂诸葛亮,表达以诸葛亮为榜样、壮心不已的感慨。
(1)洞天石扉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四、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长相就是坏人      
不做一次坏人,都对不起从大伟的长相。
认识从大伟的人,在别的问题可以持不同意见,但在这个看法上,惊人的一致。
一般来说,坏人的眼睛都阴鸷,从大伟不,他的眼睛简直就是一汪温泉,比温顺的小绵羊那双眼睛都要叫人看了心软。
电影电视上,坏人大都鹰钩鼻,从大伟鼻子,绝对不勾的,很圆润。
坏人的嘴脸我们都知道,要么血盆大口,要么大龅牙,偏偏从大伟的嘴巴的弧线几近于完美。
败笔出现在从大伟眉毛上,居然是断眉。
断就端,后面续上也行,他的眉毛,断得突兀,斧劈刀砍似的。
这样一双眉毛,很容易让人想起温瑞安武侠小说《杀楚》中那个叫做石断眉的邪恶杀手。
温瑞安说他杀一个人的时候,绝对使对方只求死得快一些;他对付一个男人的时候,肯定可以使他后悔为甚么要生下来;他折磨一个女人的时候,完全可以使她恨自己为甚么是一个女人。
石断眉只有兽性,没有怜悯。
从大伟之所以没做成一次坏人,是因为从大伟身体内部没邪恶滋生的土壤,连他呼出的气和放出的屁里,都带着纯度很高的怜悯成分。
白长了一副恶人嘴脸!这是老婆骂他的原话。
他们家刚跟隔壁吵了一架,事不大,为停车位。
从大伟的舅子来玩,把面包车停在了隔壁的车位上。
平时隔壁家两口子都中午不回的,人家饭局多,从大伟就没吱声,孰料人家那天中午回来了,男人没发话,女人破口大骂。
女人骂从大伟是有渊源的,从大伟的长相,几次把人家的宝贝儿子吓哭了。
天地良心,从大伟只是想逗一逗那个粉嘟嘟的小家伙,从大伟结婚几年了,一直没能要上孩子,缺什么稀罕什么。
人家不喜欢他稀罕,人家恨不得希望他永远不出现在宝贝儿子视线中,天天面对这么一个坏人长相,得留下多大心理阴影,关键这个阴影面积是呈几何倍数在增长。
最好能找机会骂得从大伟搬家,那样才能如愿。
女人就是这么不讲理的动物,为啥一定要从大伟搬家,而不是她自己搬家呢。
女人骂得很难听,从大伟舅子几次要冲过去教训,都被从大伟拦住了,从大伟自己去挪车。
他是担心再骂下去,女人的唇线裂了,听说女人才在美容院作了唇线的,裂了花钱修补事小,那得多疼啊,一念及此,从大伟心尖都抽抽地颤抖,替女人疼的。
女人得理不饶人,你得掏钱。
掏钱?从大伟一怔。
我这停车位肯定每天中午都被你租出去换钱了。女人脖子梗着,不要把人当苕。
我是那种人吗?从大伟小声辩驳。
你不是那种人,难道我是,叫大家来评理,看你长相,就是干这种事的人,确实,小区里有保安干过这种缺德事,摸清住户规律,让外来车辆停进来,收点好处费,眼下,城市的停车位紧俏。这附近酒店超市又特别多。
从大伟就不吭气了,自己长相太不讨巧,在哪,都是保安重点关注对象。
你是幸亏没生在北京朝阳区,女人不无刻薄说,不然天天被朝阳群众举报。
一语成谶,女人没想到自己男人被举报了。
男人是个官,不然女人不会那样飞扬跋扈。
她家的停车位,后来就一直空着了,车早被没收,女人家也被抄查几次,值钱的东西都搬走了。
事是在晚上出的,那天从大伟回家,看见隔壁女人的电闸下面的接线口,火光闪了一下,根据经验,应该是室内电线短路。
从大伟就把耳朵贴到门缝上听,什么都听不见,防盗门呢,封闭性能很好。
倒是有股焦糊味隐隐从门缝爬出来,从大伟心里一掉,肯定家里电线出了毛病,或者是电器使用不当,隔壁女人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那种官太太,男人倒了,什么事都得从头学起,没准对某种电器使用不当。
门是踢不开的,从大伟从自己阳台上,往隔壁阳台爬,两家阳台挨着。
果然是出事了,电炒锅烧得通红,女人怀里的孩子被灼伤了正不知所措,她家保姆已经辞退了。
忙乱无计的女人,吓得准备拿水去泼。
从大伟进去时,明火已经燃烧起来,从大伟把女人和孩子推出门,说快报警,然后紧急切断电源,打开水龙头,灭火。
火到底灭了,没殃及池鱼。
从大伟受到了殃及,事后,警察调查火灾原因是,女人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操作不好电炒锅,那还是个过日子的女人吗。
女人含糊其辞说,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只知道火燃起来,这个人就在我家了。
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
从大伟搬了家,小区住不下去了,所有人都怀疑那火跟他有关。
看他那长相就是个坏人。
事后有人替女人担了好大的心,女人家里虽说没了钱财,可色还是有几分的,在人眼里,财色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可不是,有好事者随声附和,为占车位这芝麻大点事,都能够怀恨到放火的份上,保不准啥时就起了杀人之心。
(取材于刘正权同名作品)
(1)下别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坏人的眼睛、鼻子、嘴脸等方面与从大伟对比,突出从大伟长相的不一般,为后文重点展开写从大伟断眉吓人的故事情节铺垫。
B.“隔壁女人”破口大骂从大伟,仅仅是因为从大伟的长相,几次将她的宝贝儿子吓哭,可见“隔壁女人”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
C.“隔壁女人”大骂从大伟占用了她家车位,并称从大伟将其车位租了出去,从大伟“就不吭气了”,是因为他作为小区保安的确这么做过。
D.小说主人公是普通人,情节没有叙写宏大而跌宕起伏的大事件,只是选取了几个典型小事件,但却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丰满。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从大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从大伟帮“隔壁女人”救火,警察最终也排除了对他的怀疑,但从大伟为什么却在小区“住不下去了”?小说以此结尾,有何深意?
答案:
(1)D。
(2)长相特殊,形似坏人。断眉突兀,几次无意因外貌吓哭邻居小孩。内心善良,心怀怜悯。喜欢小孩子:因小事挨“隔壁女人”大骂,却仍替对方唇线担忧。性情温和,包容心强。面对“隔壁女人”的得理不饶人,嘲讽他的长相,从大伟隐忍包容。见义勇为,舍己救人。“隔壁女人”家失火,冒着危险爬阳台,仗义救难。以德报怨。隔壁女人对他并不友好,但当她家发生火灾时,仍毫不犹豫出手相救。处事果敢。从“隔壁女人”家的电匣子闪火光,能推知她家电线短路,在确定“隔壁女人”家发生火灾时,先救人,催报警,再断电,后灭火,可知从大伟处事果敢。
(3)原因:隔壁女人角度。从大伟冒险救火,在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后,作为最大受益者的隔壁女人,仍以貌取人,不分是非,甚至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好事者角度。在警察最终排除了对从大伟的怀疑后,好事者以貌取人,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污损、伤害从大伟形象。社会的不良舆论迫使从大伟“住不下去了”。
深意:隐含了对以貌取人、不分是非、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和忘思负义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社会上人心、人性之复杂。
五、写作
6.按要求写作。
《红楼梦》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教材所选《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节除外)要求:复述内容,陈述理由,150字左右。
答案:
我印象最深刻是“黛玉葬花”片段,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将花装在绢袋里,埋在花塚里。黛玉寄人篱下,品质高洁,如同枝上鲜花,却只能随风飘落,随水飘零,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黛玉葬花其实是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感伤。
7.《红楼梦》的人物中,谁是你心中“最美的人”?写段抒情文字赞美她(他)。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150字左右。
答案:
我印象最深刻是“黛玉葬花”片段,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将花装在绢袋里,埋在花塚里。黛玉寄人篱下,品质高洁,如同枝上鲜花,却只能随风飘落,随水飘零,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黛玉葬花其实是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感伤。
8.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任选句,说说你的理解及从中获得的启示。150字左右。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子曰:“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答案:
箪食瓢饮、居陋巷,身处穷困之中,却能安与贫穷,心态乐观,这才是君子之风。君子即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贫贱不移,不失节操。正如陶渊明宁可“过着草盛豆苗稀”的艰苦生活,也不为五斗米折腰;正如苏东坡面对生存艰难、被贬苦闷高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9.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磨,是好事多靡的乐观;磨,是切磋琢磨的钻研;磨,是铁杵磨针的坚持……磨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时代精神。
“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自定文体,自拟题目,自定角度。不少于700字。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