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每日一练(十一)
(19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子淔,字正之,燕懿王赵德昭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子淔以荫补承务郎,累迁少府监主簿,改河南少尹。时治西内,子淔有干才,漕使宋昪器之。或事有未便,子淔辄力争,昪每改容谢之。除蔡河拨发纲运官。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起复。累进龙图阁、秘阁修撰,除陕西转运副使。初,蔡京铸夹锡钱,民病壅滞,子淔请铸小铁钱以权之。因范格以进。徽宗大说,御书“宣和通宝”四字为钱文。既成,子淔奏今民以旧铜钱入官,易新铁钱。旬日,易得百余万缗。帝手札以新钱百万缗付五路,均籴细麦,命子淔领其事。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会蔡京再相,言者希京意,论子淔乱钱法,落职奉祠。靖康初,复秘阁修撰。金人侵洛,子淔奔荆南。渍兵祝靖、盛德破荆南城,子淔匿民家,靖等知之,来谒,言京城已破。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绍兴元年,召见,复徽猷阁直学士,改江西都转运使。时建督府,军需浩繁,子淔运饷不绝,以功进宝文阁直学士。三京新复,除京畿都转运使,以疾辞。卒于家,年六十七。子淔幼警悟,苏轼过其家,抱置膝上,谓其父曰:“此公家千里驹也。”及长,善谈论,工诗。然崇宁、大观间土木繁兴,子淔每董其役而不谏,识者鄙之。
(选自《宋史•赵子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B.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C.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D.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补,在古代,子孙因先世是高官或有功勋,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任职。
B.御,对帝王及身边之人所做之事及所用之物的敬称,如御书、御览、御驾亲征等。
C.奉祠,古代官职名称,担任奉祠的官员只领取俸禄而无具体职事,是闲散之职。
D.三京,是古代三个都市的合称,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大名为北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子淔能力突出,凭借功劳升迁。治理西内时因才华突出而受到漕使宋昪的器重;担任江西都转运使时,因运送粮饷有功而被提拔为宝文阁直学士。
B.赵子淔体察民意,进行钱币改革。他认为夹锡钱流通不畅,给百姓带来不便,请求铸造小铁钱,并献上模型。虽然皇上高兴,但此举得罪了蔡京。
C.赵子淔忠于国家,劝说溃兵救国。他在金人侵犯洛阳时逃至荆南,而时值溃兵攻破了荆南城,他抓住机会劝说溃兵为国效力,得到了溃兵积极响应。
D.赵子淔为官正直,然而也有不足。宋昪事情办得不妥时,他据理力争,常使宋昪改容道歉;皇上大兴土木时,他监管工程而不劝谏,为此招致鄙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起复。
②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
5.(10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北塘避暑①
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①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北塘避暑”,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B.颔联中的“清风”,一语双关:一指炎夏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风”的“清风”。
C.颈联写景富有层次:“水鸟得鱼”是近景,俯视所见:“岭云含雨”是远景,仰观所见。
D.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6分)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以“ , ”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远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2)苏轼《赤壁赋》中,“客”希望与神仙相游,与明月同在,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发出“ , ”的感慨。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以“ , ”两句写出了敌军的来势汹汹、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上 ,质量上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其他作家 的。有人评价说:“《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 )《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界限。
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有了理性认识或感情冲动,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以 的身份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遣上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 ,恰到好处。( ):《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节处又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寥寥可数 鞭长莫及 作壁上观 天衣无缝
B.屈指可数 鞭长莫及 袖手旁观 无懈可击
C.屈指可数 望尘莫及 袖手旁观 天衣无缝
D.寥寥可数 望尘莫及 作壁上观 无懈可击
(2)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对包身工制度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C.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包身工制度,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D.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8.(5分)下面一幅漫画反映了一些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请拟一条宣传语,倡导节约粮食。要求:宣传语由两句话构成,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且两句话字数相等、结构基本相同;语言表达得体、准确。
9.(6分)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部经典名著”推荐活动,请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部进行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突出所选作品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
备选作品: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巴金《家》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尔扎克《高老头》朱光潜《谈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我选:
推荐理由: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子淔,字正之,燕懿王赵德昭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子淔以荫补承务郎,累迁少府监主簿,改河南少尹。时治西内,子淔有干才,漕使宋昪器之。或事有未便,子淔辄力争,昪每改容谢之。除蔡河拨发纲运官。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起复。累进龙图阁、秘阁修撰,除陕西转运副使。初,蔡京铸夹锡钱,民病壅滞,子淔请铸小铁钱以权之。因范格以进。徽宗大说,御书“宣和通宝”四字为钱文。既成,子淔奏今民以旧铜钱入官,易新铁钱。旬日,易得百余万缗。帝手札以新钱百万缗付五路,均籴细麦,命子淔领其事。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会蔡京再相,言者希京意,论子淔乱钱法,落职奉祠。靖康初,复秘阁修撰。金人侵洛,子淔奔荆南。渍兵祝靖、盛德破荆南城,子淔匿民家,靖等知之,来谒,言京城已破。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绍兴元年,召见,复徽猷阁直学士,改江西都转运使。时建督府,军需浩繁,子淔运饷不绝,以功进宝文阁直学士。三京新复,除京畿都转运使,以疾辞。卒于家,年六十七。子淔幼警悟,苏轼过其家,抱置膝上,谓其父曰:“此公家千里驹也。”及长,善谈论,工诗。然崇宁、大观间土木繁兴,子淔每董其役而不谏,识者鄙之。
(选自《宋史•赵子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B.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C.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D.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以荫补,在古代,子孙因先世是高官或有功勋,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任职。
B.御,对帝王及身边之人所做之事及所用之物的敬称,如御书、御览、御驾亲征等。
C.奉祠,古代官职名称,担任奉祠的官员只领取俸禄而无具体职事,是闲散之职。
D.三京,是古代三个都市的合称,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大名为北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赵子淔能力突出,凭借功劳升迁。治理西内时因才华突出而受到漕使宋昪的器重;担任江西都转运使时,因运送粮饷有功而被提拔为宝文阁直学士。
B.赵子淔体察民意,进行钱币改革。他认为夹锡钱流通不畅,给百姓带来不便,请求铸造小铁钱,并献上模型。虽然皇上高兴,但此举得罪了蔡京。
C.赵子淔忠于国家,劝说溃兵救国。他在金人侵犯洛阳时逃至荆南,而时值溃兵攻破了荆南城,他抓住机会劝说溃兵为国效力,得到了溃兵积极响应。
D.赵子淔为官正直,然而也有不足。宋昪事情办得不妥时,他据理力争,常使宋昪改容道歉;皇上大兴土木时,他监管工程而不劝谏,为此招致鄙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起复。
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
【考点】51: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对于课内、外要求诵读文学著作,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
(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A.翻译:赵子淔哭泣,劝说他们:“你们这些人应该立刻返回京城,保护国家,博取功名,不要贪财而骚扰州县啊。”祝靖等人都答应说:“好。”赵子淔于是写下文书催促他们。第二天,祝靖等人就北上救国。“亟”在句中作“还”的状语,“都城”是“还”的宾语,因此应该是“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据此排除B项;“翌日”是“第二天”的意思,在句中作“靖等遂北行”的时间状语,应该是“翌日/靖等遂北行”,据此排除D项;C项兼有这两处错误。
(2)B.“及身边之人”错,“御”只用于帝王。
(3)B.“他认为夹锡钱流通不畅”错,原文是说“民病壅滞”,意即百姓苦于夹锡钱流通不畅。
(4)后期,落后于规定的期限;贬秩,削减俸禄;丁内艰,母丧。译为:适逢夏季干旱,河水干涸,运送粮饷落后于规定的期限,削减俸禄一级。为母居丧,期满后被起用。
苦限迫,苦于期限紧迫;诣,到;便,得到了便利。译为:百姓苦于期限紧迫,到赵子淔这里诉苦的每天有几百人,赵子淔请求放宽期限,百姓得到了便利(百姓认为很得利)。
答案:
(1)A
(2)B
(3)B
(4)适逢夏季干旱,河水干涸,运送粮饷落后于规定的期限,削减俸禄一级。为母居丧,期满后被起用。
百姓苦于期限紧迫,到赵子淔这里诉苦的每天有几百人,赵子淔请求放宽期限,百姓得到了便利(百姓认为很得利)。
【参考译文】
赵子淔,字正之,是燕懿王赵德昭第五代孙。父亲赵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赵子淔凭借祖先的功勋担任承务郎,多次升迁担任少府监主簿,改任河南少尹。当时治理西内,赵子淔有才能,漕使宋昪器重他。有时事情办得不妥,赵子淔总是据理力争,宋昪常常变了脸色道歉。担任蔡河拨发纲运官。适逢夏季干旱,河水干涸,运送粮饷落后于规定的期限,削减俸禄一级。为母居丧,期满后被起用。多次升官担任龙图阁、秘阁修撰,任陕西转运副使。当初,蔡京铸造夹锡钱,百姓苦于流通不畅,赵子淔请求铸造小铁钱暂时替代,并趁机进献模型。宋微宗非常高兴,御书“宣和通宝“四个字作为钱币的文字。小铁钱铸成之后,赵子淔上奏请求皇上下诏令让百姓把旧铜钱上交官府,换来新铁钱。仅仅十天,就换得百余万缗。皇帝亲手写诏书把新钱百万缗交给五路,用来征购细麦,命令赵子淔总管这件事。百姓苦于期限紧迫,到赵子淔这里诉苦的每天有几百人,赵子淔请求放宽期限,百姓得到了便利。适逢蔡京第二次为相,言官迎合蔡京的心意,认为赵子淔扰乱了钱法,撤销了赵子淔的官职改任奉祠。靖康初年,赵子淔又担任秘阁修撰。金人侵犯洛阳,赵子淔逃奔到荆南。溃败的士兵在祝靖、盛德的带领下攻破了荆南城,赵子淔藏匿在百姓家。祝靖等人知道,前来拜谒,说京城已被攻破。赵子淔哭泣,劝说他们:“你们这些人应该立刻返回京城,保护国家,博取功名,不要贪财而骚扰州县啊。”祝靖等人都答应说:“好。”赵子淔于是写下文书催促他们。第二天,祝靖等人就北上救国。绍兴元年,被皇上召见,又担任徽猷阁直学士,后改任江西都转运使。当时修建督府,军需繁多,赵子淔不断运送粮饷,因为有功劳提拔为宝文阁直学士。三京刚刚收复,担任京畿都转运使,因为生病辞职。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七。赵子淔年幼时机敏聪明,苏轼曾到他家做客,把他放在膝盖上,对他的父亲说:“这是你家的千里马啊。”等到长大,善于言辞,擅长写诗。然而崇宁、大观年间,皇上大兴土木,赵子淔常常监管这些工程而不规劝,因此有识之士鄙视他。
【点评】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5.(10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北塘避暑
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首联紧扣题目“北塘避暑”,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B.颔联中的“清风”,一语双关:一指炎夏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风”的“清风”。
C.颈联写景富有层次:“水鸟得鱼”是近景,俯视所见:“岭云含雨”是远景,仰观所见。
D.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
【分析】(1)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解答时可逐句分析句意,抓住关键词具体分析。
【解答】(1)D.“愁苦又涌上心头“错,尾联的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胸襟。
(2)首联描写在林塘消夏,荡涤了暑热烦闷,“旷然”写出作者不借外物,只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看出其胸襟旷然如超脱于尘世之外;颔联化用李白《襄阳歌》句意,感谢无价清风慷慨的赐与,且以悠闲度日作为最大的快乐,显示诗人心怀的淡泊;颈联写俯仰所见眼前景物,一为近景,一为远景,深含恬然自足、任随自然的人生哲理;尾联别出心裁,以“万柄莲香一枕山”作为清心澄怀的醒酒之物,见出诗人潇洒出尘的风致。
答案:(1)D。
(2)具有乐观旷达、不以挫折为念的宽阔胸怀。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拂面的林塘,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乐观旷达。具有知足常乐、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诗人以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为喻,表达了知足常乐、不计得失的思想。具有超凡脱俗、清廉高洁的气度。尾联以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来衬托自己的高洁。
译文:
一家人来到林中塘边,洗尽了暑日的燥热烦念,胸怀豁然开朗,就像不是生活在尘世间。谁敢估量这可爱清风的价值?没有任何快乐能胜过长日悠闲。水鸟捉到鱼儿总是心满意足,岭上云片满含雨意又空自飞还。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
赏析: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正直廉洁,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北塘避暑》一诗,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
首联交代了时间(夏天),地点(尽室林塘),以及周围清幽雅致的自然环境(如不在尘寰)。如此清静的避暑地点,不仅带给人身体上清凉如水的感受,将暑天的烦热一扫而光,更主要的是给人的心灵降温解暑,让坠入尘网中的心灵得以解脱释放。“旷然”一词表明了诗人超尘脱俗的思想境界和“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的高尚情操。古诗百科
颔联上句“谁人敢议清风价”这一反洁文句,气势不凡,著一“敢”字,更有一种威严不可小视的气魄。这里的“清风”,一语双关,一指炎夏难得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风”的“清风”,表明自己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岂容他人玷污、小觑?次句“无乐能过百日闲”,酷暑难消的盛夏,有人会用管弦丝竹消遣度日,诗人此时罢相被贬,无“丝竹之悦耳”,只有“清风”为伴,可诗人却过得逍遥自在、闲适自得。
诗人为何身处逆境,却能旷然自得呢?颈联给了读者答案:“长自足”、“只空还”,知足者长乐、豁达者自适。诗人以“水鸟”、“岭云”自喻,说明自己如同“水鸟”,只要捕鱼果腹即可;如同“岭云”,在山问来去无心地飘荡,顺其自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被外在的功名利禄所累而志在追求精神解脱的思想品格。
尾联讲修身之法。涛人再次用反诘语句,告诉世人不需借酒忘忧,酒醒之后,心中自是一片明澈清澄。此句再次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宽广豁达的胸襟。
全诗境界高远,含蓄蕴藉,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正直无私、重保晚节之志,轻视身外之物、注重内心修养之道。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送别类。怀古类。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战争或边塞类。闲适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爱情类。民生类。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6.(6分)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以“ 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 ”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远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2)苏轼《赤壁赋》中,“客”希望与神仙相游,与明月同在,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发出“ 知不可乎骤得 , 托遗响于悲风 ”的感慨。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以“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两句写出了敌军的来势汹汹、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解答】故答案为:
(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重点字:驽)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重点字:骤)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重点字:摧、鳞)
【点评】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上 ,质量上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其他作家 的。有人评价说:“《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 )《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界限。
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有了理性认识或感情冲动,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以 的身份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遣上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 ,恰到好处。( ):《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节处又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A.寥寥可数 鞭长莫及 作壁上观 天衣无缝
B.屈指可数 鞭长莫及 袖手旁观 无懈可击
C.屈指可数 望尘莫及 袖手旁观 天衣无缝
D.寥寥可数 望尘莫及 作壁上观 无懈可击
(2)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对包身工制度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C.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包身工制度,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D.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
【分析】(1)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2)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3)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解答】(1)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很少;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句中指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作家比不上的,即远远地落在后面,故选用“望尘莫及”,排除AB。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句中没有坐观成败的意思,故选用“袖手旁观”,排除D。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破绽;无懈可击:指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句中指诗文,故选用“天衣无缝”。
(2)根据前文“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的意思,第一个括号内应填“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这样前后意思才能吻合,据此排除B项和D项;第二个括号后的句式是“《包身工》是抒情的……“,和这个句式相呼应,第二个括号内应填“《包身工》是叙事的……“,这样句式一致,前后语气连贯,据此排除C项。
(3)“精确的……事实”,搭配不当,应: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排除A;“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应: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排除BC。
答案:(1)C。
(2)A。
(3)D。
【点评】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8.(5分)下面一幅漫画反映了一些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请拟一条宣传语,倡导节约粮食。要求:宣传语由两句话构成,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且两句话字数相等、结构基本相同;语言表达得体、准确。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拟写标语的基本能力。针对浪费粮食现象,写宣传标语。作答时主要是从节约方面来写。写出的句子要简洁、明了、有号召力,同时要满足字数、结构方面的要求。
【解答】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拟写宣传标语的基本能力,即考查了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针对浪费粮食现象,劝说同学,要从节约粮食的意义和影响方面来说,运用修辞手法,注意表达的语气和措辞,要让别人易于接受。
答案:
(1)示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点评】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张贴地方:写在纸上或写在墙上。
2、词句要求:通俗易懂、鲜明准确、亲切感人、生动活泼。
3、句式特点:采用有鼓动性的陈述句或感叹句。
4、修辞上的要求:采用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使之言有尽而意无穷。
5、标点符号上的要求:最后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有时可使用句号或感叹号。
6、内容上的要求:营造气氛、制造声势、宣传群众并鼓舞群众、调动大家的参与性。
9.(6分)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部经典名著”推荐活动,请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部进行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突出所选作品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
备选作品: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巴金《家》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尔扎克《高老头》朱光潜《谈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我选: 《高老头》
推荐理由: 《高老头》是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微缩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图景。这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小说,也是洞悉人生的窗口。
【考点】81: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按题干要求描述规定情境。
【解答】解答本题重在“推介”,目的在于让人喜欢。一般写法: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类型及主题。要向读者介绍一篇文章,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应该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可以从《巴黎圣母院》《家》等这六部作品中选择一部,把握作品的内容之后再来进行具体的描绘,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家》是一部青年的成长史书,也是描绘家族兴衰的作品,展现了中国20世纪跌宕起伏的人生岁月。语言表达要符合简明、连贯的要求。
答案:
《高老头》是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微缩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图景。这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小说,也是洞悉人生的窗口。
【点评】《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该书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是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