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颜回“箪食瓢饮”却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原宪居鲁时,桑枢瓮牖,上漏下湿,却能“匡坐而弦歌”。他们虽居陋巷,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他们留给我们的疑惑是,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幸福感究竟来自何处?精神的丰盈是到底如何构建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陋室不“陋” 罗仪颖 颜回于“箪食瓢饮”间“不改其乐”,原宪于桑枢瓮牖间“匡坐而弦歌”。于他们而言,精神丰盈,陋室不“陋”。生活中却有人腰缠万贯、衣食无忧,可焦躁迷惘。于他们而言,精神匮乏,华室不“华”。可见,精神的愉悦,幸福的生活并不取决于居室。 身居陋室,丰盈的精神从何而来?陋室因何而不陋? 高尚的品格充盈了精神,让陋室不“陋”。 杜甫避难于蜀地时,住的是为秋风所破的茅屋,是草堂,可即便如此,他仍能于春寒料峭中发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由衷赞美,依然在寒风苦雨中祈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个人的困顿可以忍受,百姓的疾苦却时刻记在心头。有此人居,草堂何陋之有?苏轼曾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处皆为贫瘠之地,所居皆是陋室,可他仍能从容听雨,放声吟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便是被放逐至凄风苦雨之地,即便住的是陋室,依然谱写苏堤的佳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们所居为陋室,生活是困顿的,但精神是丰沛的。这精神的丰沛缘自高洁的品格,源自不以己悲,而忧民之所忧。正是他们高尚的品格丰盈了他们自身,让陋室有了光华,成为千百年来让人景仰的圣地。 崇高的理想充实了精神,让陋室不“陋”。 有人曾说:“既然选择了诗和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风雨兼程”,可仍有人“不顾”,为何?为了“诗和远方”,即理想。 曹雪芹于瓮牖绳枢中,举家食粥酒常赊,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是筑起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红楼梦》。假如曹雪芹缺少对写作的追求,只于陋室中自怨自艾,又从何而来“红楼”的伟大成就呢?退伍军人马旭,与丈夫捐出毕生积蓄助力家乡木兰县的教育发展,自己却住在简陋的房屋中,只为让家乡复兴的理想。年过九旬的退休教师唐上君,义务为孩子辅导各门功课,破旧楼阁摆放着崭新的教辅,只为实现农村教育复兴的理想。身居陋室,却有着书写不朽篇,心系教育发展的崇高梦想。梦想丰盈了精神,梦想装点了陋室,陋室不再“陋”。 陋室不“陋”折射的是一种对苦难波澜不惊、从容应对的人生态度;陋室不“陋”表露的是一种身陷困苦,心忧天下的可贵情怀;陋室不“陋”显现的是一种甘居陋室,造福于民的高远境界。 在当今 因“快”而轻易浮躁的社会中,我们也许不必居陋室,但不妨拥有一份陋室情怀,如此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_ 点评:开篇将身居陋室不改其乐与身居华室却不乐进行对比。由此引出“身居陋室,丰盈的精神从何而来?陋室因何而不陋?”的叩问。 然后从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高尚的品格,崇高的理想让陋室生华,让居室主人精神丰盈,生活幸福。行文过程中始终扣住“陋室不陋”进行分析,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具有说服力。 我愿栖居陋室,以享人间之乐 黄如静 世界有桃源,与外界纷扰相绝。假若能在这安稳洁净之地,沏上一杯茶,卸去一身浮尘,笑看世态炎凉,乘风而起,驾鹤而去,不亦乐哉? 如果可以,我愿寻得一片竹林,临一泉清溪,筑一间陋室。闲来撒种些许菊兰,待到花开烂漫,制成花茶。闲时吟诗弄琴,与友人清谈,与飞鸟为伴。任流年似水,我居于陋室,安享人间百乐,从面若娇花,到两鬓生华。 我愿栖居陋室,以享悠然之乐。东晋陶渊明回乡归田弃功名,只爱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看稻穗翻涌成浪,听秋风吹落秋叶;北宋欧阳修恣意醉倒山林间,惟愿做一不羁老翁,品“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诗意;盛唐李太白引吭高歌诵傲莲,一壶清酒洗净一世铅华,酿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潇洒。长居陋室,倚窗南望,月圆月缺,云卷云舒。在日转星移间,沧海化为桑田,而这份诗意与潇洒,这悠然之乐,不曾泯灭。我愿栖居陋室,以体会一二。 我愿栖居陋室,以享清贫之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离乱耳丝竹,远劳形案牍,处苔草丛生,青绿相衬之地,调琴阅经,谈笑生风,不觉室陋,而乐在其中。原宪居鲁时,桑枢瓮牖,上漏下湿也能“匡坐而弦歌”。曹雪芹一生跌宕不已,从少年锦衣纨绔,饫甘餍肥,到晚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而《红楼》一出名动天下,他也得以千古流芳。长居陋室,安贫乐道,雨打残花,花落成泥。贫苦二字,呵退了贪名求富之人,淘去了心智不坚之人,而寄身贫寒怡然自乐之人,或坚忍不拔,或高洁风雅。我愿栖居陋室,以浅尝一二。 我愿栖居陋室,以享安稳之乐。苏轼遭受“乌台诗案”,几度被贬,客居他乡,颠沛流离,却能笑作“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以自乐。颜回箪食瓢饮,身居陋巷,也有“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洒脱。李煜作为词人,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不朽名句,而作为帝王,他的身死就如同他的王朝覆灭般,终究一场南唐旧梦。长居陋室,安稳度日,荒乱已远,徒留清风。匿于高山流水之间,苍翠竹林深处,观星汉灿烂,得夜夜安寝。我愿栖居陋室,以品味一二。 我愿,寻一片竹林,临一泉清溪,筑一间陋室,而后长居于此,以享人间之乐。 _ 点评:本文精选例证,结构清晰,内容充实。全文扣住“我愿栖居陋室,以享人间之乐”这一中心论点,从“以享悠然之乐、清贫之乐、安稳之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陶渊明、李白、刘禹锡、原宪、苏轼等人物事例典型而有说服力。 本文亮点还在于文笔流畅优美,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对诗词名句的化用巧妙灵动,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文采飞扬,富有美感。 文章更为艺术的表达是我愿栖居于陋室,或体会,或浅尝,或口味,则拉近了历史人物与作者的距离,显示出作者对陋室宁静、清贫、安稳生活的追求。 陋室不陋 谢智群 富丽堂皇的皇宫大院、高楼大厦,朴素简单的草房寒舍、小巷人家,后者可以因居室主人的种种美好品行而优于前者。正如刘禹锡所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因其淡泊名利而高雅。草庐门联上镌刻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虽身居陋室,然心知天下事,这是诸葛亮高尚志趣的彰显;隐居在山林茅屋间,却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致,这是陶渊明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居一间陋室,浅酌一杯小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窗外云卷云舒,这是白居易对生活的享受。他们身居陋室,却有着超脱世俗的追求,看淡了名利,他们精神的芳香充溢着整间草屋茅舍,陋室不再简陋。 陋室不陋,因其奉献而温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明明可以有着更好的生活,却甘愿身居陋室,过最简朴的生活。是什么让他们甘之如饴?那是一种奉献。马旭奶奶年老之际将其毕生积蓄捐给了家乡,助力家乡的发展,记者采访她时,见到的是又旧又破的木屋,一张不大的床,一双打了好几个补丁的鞋子,几件简单的家具,这便是马旭奶奶的家。马旭奶奶说能多省一点就能为家乡的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说着说着,马旭奶奶的嘴角洋溢出了甜甜的微笑,此时,简陋的小屋中充斥着温馨,马旭奶奶的内心也充满着幸福。不仅马旭奶奶是这样,唐上君爷爷亦是如此,退休之后义务辅导留守儿童,他说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了。他那简单朴素的家不仅是孩子们的学堂,也是幸福扎根的地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因奉献而幸福,社会因奉献而温暖,陋室因奉献而温馨。 陋室不陋,因其大爱而美好。云南昆明火车站突发暴乱,乘客四处逃散,人心惶惶,混乱之际,附近一家餐馆的老板娘陈芳毅然决定打开店门,让惊恐的人群进来躲避,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仅八十多平方米的小餐馆竟容纳下了两百多人。这家小餐馆并不豪华也不宽敞,却成了两百多人的躲避场所,也成了他们惊慌心灵的栖息圣地。是什么让老板娘陈芳不顾一切,开门以待?我想那是一种爱,一种人间大爱。“纵使房子再小,能救一个就是一个”老板娘陈芳是这样回答的。是啊,房子虽小虽简陋,亦可安抚乘客的心,也感动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陋室因其大爱而美好。 淡泊名利的品质薪火相传,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人间大爱流淌,幸福的种子播种于每一心田,陋室见证了美好品德的传承与发展,陋室传递着古人的智慧,弘扬新时代正能量。陋室不仅不再简陋,而且熠熠生辉。 _ 点评:小作者从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入题,引出中心论点:因居者德馨,陋室不再简陋。主体部分层次清晰:陋室因所居之人淡泊名利、奉献、大爱而不陋,可见精神的丰盈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源。材料丰富,既有著名历史人物陶渊明、诸葛亮、刘禹锡,也有新闻人物马旭、唐上君、陈芳,典型而富有时代气息,有力诠释了陋室生辉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