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助记] 本则讲学习方法和态度以及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助记] 本则讲个人修养,“三省吾身”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助记] 本则讲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助记] 本则讲学习方法。说明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助记] 本则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助记] 本则讲个人修养。说明人要有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助记] 本则讲学习态度。说明对学习要感兴趣,要以学习为乐事,就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助记] 本则讲自我修养和生活态度。说明生活清苦也会乐在其中,富贵如果不是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获得,也不去取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助记] 本则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助记] 本则讲学习态度。说明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我们要珍惜时光,要不断地学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助记] 本则讲自我修养。说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助记] 本则讲学习态度和自我修养。说明远大的志向是博学的前提,要善于提出问题,注重思考,由近及远,去探究事实的真相。 【情境默写】 1.《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4.《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助记] 本段用“我”“人”的行为作事实论据,通过推究原因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助记] 本段举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实例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即舍生取义之心。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助记] 本段用反问排比句式对比论证,揭示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为,有的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一时之快而丧失。 【情境默写】 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助记] 本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助记] 本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困难造就人才,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灭亡)。文章末尾自然导出本文的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情境默写】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助记] 本段写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助记] 本段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说明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助记] 本段写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说明作战时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情境默写】 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助记] 本段陈述邹忌进谏的缘起——邹忌与徐公比美,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助记] 本段陈述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助记] 本段陈述齐王纳谏及结果。 【情境默写】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6.《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助记] 这五段寓情于议,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的建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助记] 这两段寓情于事,追忆经历,在叙述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任职的同时,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氏、兴师北伐的心愿。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助记] 这两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归结责任,辞情恳切,是诸葛亮知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情境默写】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助记] 揭示中心论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助记] 以生动的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助记] 写学习的作用,强调学习可以使人超越自身局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助记] 写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依次围绕积累、坚持、专心三个方面展开。 【情境默写】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2.《逍遥游》(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助记] 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助记] 为了强调大鹏“有所待”,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大者,以水与舟作比,说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小者,以草芥与杯水作比,说明草芥在杯水中就能浮起。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助记] 庄子以行路备粮的比喻反驳: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同。说明无论是硕大的大鹏,还是渺小的蜩与学鸠,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助记] 用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进行比较,用彭祖与众人进行比较,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助记] 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雄奇壮观的展翅南飞,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助记] 逐次展开对处于不同思想境界的几种人的描写和评论。 【情境默写】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助记] 提出论点: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助记] 批判反面现象,论证论点。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助记] 举正面事例论证论点。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助记] 写为文之由,批判时弊,强调自己的观点。 【情境默写】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