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2020年高考(164)吉林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时间:2020-01-16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道题,共150分,考试时长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影视IP再现,老牌组合重逢……近来,“怀旧梗”在综艺荧屏上频刷存在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回忆杀”。
不少网友感慨,综艺节目为什么越来越流行“怀旧”了?
因为有需求。当“郭芙蓉”和“白展堂”唱起《武林外传》的主题曲《侠客行》,不少观众感慨13年过去了;目睹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的主演们时隔22年再次重聚,不少网友表示被击中泪点……近年来,从83版《西游记》《红楼梦》到《新白娘子传奇》《炊事班的故事》《射雕英雄传》,越来越多经典影视剧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情景再现”,让观众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一边感慨自己逝去的青春。这背后,是经典IP的杀伤力,是观众对于情怀的强烈需求。
而需求意味着生产力。经典影视剧承载着一代代观众的集体记忆,本身就自带话题,自带流量。环顾影视圈,怀旧早已从文化景观转化为一种经济现象,从电影、小说到游戏、歌曲,莫不如此。商家售卖情怀,以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用户购买回忆,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综艺节目,也是一样。它们站在经典影视剧的“肩膀”上,用综艺与怀旧碰撞,得出高收视率、高关注度的成果——这种形式直接、有效,也因此备受追捧。
作为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综艺传播力强,辐射面广,一直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综艺节目流行“怀旧”,这属于应需而生,能戳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在满足群众文化需要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但也必须承认,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怀旧梗”可以用一次,用两次,但不可能屡试不爽。当观众的怀旧需求充分释放,势必对其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免疫力”,这是规律使然。比如,此前不少网友发现,搜索“某某剧组重聚”会发现一些剧组从未停止过重聚,今天在这个节目,明天在那个舞台,所谓的“聚首”有了套路的味道,引来网友纷纷吐槽。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近年来,群众对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档节目是否有新意、有创意,成了影响观众取舍的关键因素。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到《声临其境》《我就是演员》,近年来越来越多综艺节目脱颖而出,以诚意和创意打动人心。对于综艺流行“怀旧梗”,没必要指责其“炒冷饭”、缺乏创新,但保持必要的警醒是应该的——少些套路,多些诚意和匠心,狠抓精品创作,才能够打造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摘编自2019年3月《广州日报<综艺为啥越来越流行“怀旧”了?>》,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怀旧是人们对时光的追忆。近年荧屏频繁出现“怀旧梗”反映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B.经典IP是指那些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的经典影视剧。 
C.电影、小说到游戏、歌曲中的怀旧之所以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因为商家售卖了情怀,也是因为用户在消费中与商家产生了情感共鸣。
D.综艺节目售卖情怀容易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但一再“炒冷饭”也不会屡获成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摆现象,再挖其根源、析其特殊性,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B.第三段运用事实论据,既指出综艺节目流行“怀旧”的现象,也揭示了“怀旧”流行的原因。
C.文本例举《朗读者》等脱颖而出的节目,与前文的“怀旧梗”形成对照,突出创新才是文艺的生命。
D.文本最后一段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先破后立,最后点明本段的论点“要狠抓精品创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观众的怀旧需求在综艺节目中得到充分释放,就会对“怀旧梗”产生免疫力,由此可见“情怀”是不可再生资源。
B.作者并不认同“某某剧组从未停止重聚”的行为,认为“怀旧”不应成为综艺节目的一种营销“卖点”。
C.观众对文化产品的取舍完全取决于该产品的创意和诚意,而非“怀旧梗”和“回忆杀”。
D.因为综艺流行“怀旧”是应需而生,所以观众没必要过分指责,但观众应保持一定的警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7月2日报道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6月29日发表文章《德国铁路集团押注“一带一路”,增加对华列车货运》称,德国国有铁路集团——德国铁路公司货运部计划大幅提高对华运输能力,寄希望于北京“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计划继续支持陆路运输。
文章称,德国铁路公司货运部准备明年将中欧班列铁路货运服务增加17.6%,从目前的8.5万个标准集装箱增加到10万个。
虽然铁路在欧中货运总量中所占份额仍然微不足道——仅占1.5%,但交通运输业观察家预测:随着双方企业利用列车运输优势,铁路货运量将出现增长。
文章称,由于欧中班列对德国铁路公司投资组合日益重要,2018年年底德国铁路公司成立了欧亚货运公司。公司董事长卡斯滕•欣内说:“我们预测货运能力增加,依据的是公司成功地扩大了中国与我们欧洲铁路网连接的目的地,我们的铁路网是欧洲最大的铁路网。”
(节选自《看好“一带一路”前景德铁拟增加对华列车货运》,2019年7月《参考消息》,有删减)
材料二:
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数量激增的同时,各类运输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大型客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和飞机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8年,全国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179亿人,旅客周转量34218亿人公里,是1949年的128.5倍和220.8倍,年均分别增长7.3%和8.1%。完成货运量515亿吨,货物周转量204686亿吨公里,是1949年的275.3倍和793.8倍,年均分别增长8.5%和10.2%。随着现代化码头建设的加速推进,带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2018年,全国沿海规模以上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2.2亿吨,是1949年的1390.6倍,年均增长11.1%。 
运输服务转型升级,居民出行和货物流转更加高效。在政策积极推动下,涌现上海虹桥综合客运枢纽、广州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实现高铁、城市客运、轨道交通、民航等交通方式无缝对接,旅客换乘更加便捷。多式联运、无船承运、无车承运等货运组织形式快速发展,货物运输及时性和延展性大幅提高,逐步形成便捷、高效的货物运输服务体系。
(节选自2019年8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有删减)
材料三:
11月1日,5G商用时代正式开启。随着高速的5G网络投入应用,数字旅游产品、手机动漫视频、云游戏、智慧旅游服务等都将为人们带来更高品质、更多层次的体验,5G技术将逐渐成为数字创意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数字创意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江西省定南县桃花源景区,视觉工业(赣南)创意基地成为文旅产业与数字创意融合发展的典范。目前,为活化利用赣南客家文化资源,该县正在制作“客家文化百米长卷VR”,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呈现赣南客家文化和山川,游客不出景区便能实现“人在画中游”饱览客家美景。
今天,消费者对文化旅游消费的品质需求不断提高,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成为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更注重产品的体验感、科技感、创意感。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旅游消费者带来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多层次的全新场景体验。
随着5G技术的兴起,文旅行业聚焦在虚拟现实和产品可视化领域的应用也迎来新的发展。高速率低延迟的5G技术与VR技术结合,让这些交互式应用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让体验和互动形式更加丰富、更加身临其境。同时,5G还可以促进智慧旅游的进步,涉及无感购票、智能监控、智慧餐厅、文物保护、景区运营等领域。
(节选自《5G时代,数字创意产业将迎来哪些新机遇》,2019年11月《光明日报》,有删减)
[注]旅客周转量,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旅客运输工作总量的指标,是运送旅客人数与运送距离的乘积,以人公里(或人海里)为计算单位。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949年到2018年,我国铁路机车比增加了5.3倍,民用汽车增加了4564.1倍,而民用飞机则从1985年的404架增加了6134架。
B.1949年到2018年,我国客货运输年均增长率由低到高分别为: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
C.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设备量质齐升,得到长足发展。
D.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多元化交通工具,极大满足了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带动旅客和货物运输量大幅增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本媒体关于德国铁路集团将增加中欧班列铁路货运服务的报道中,使用了“押注”一词,足见日本媒体十分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计划。
B.德国铁路公司成立了欧亚货运公司,因为它们预测到德中铁路货运量会出现增长,决定要把德国铁路网打造成欧洲最大的铁路网。
C.5G技术为数字创意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5G商用时代一定会为数字创意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D.桃花源景区的视觉工业(赣南)创意基地制作“客家文化百米长卷AR”,就是要给旅游消费者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多层次的全新场景体验。
6.建国70周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的可喜变化。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获得不断发展的策略与途径。(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风 波
鲁迅
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土场上一片碗筷声响,人人的脊梁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伊透过乌桕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而且穿着宝蓝色竹布的长衫。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怄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七斤嫂记得,两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经骂过赵七爷是“贱胎”,所以这时便立刻直觉到七斤的危险,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
赵七爷一路走来,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好香的菜干,——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
村人看见赵七爷到村,都赶紧吃完饭,聚在七斤家饭桌的周围。
看客中间,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人,抱着伊的两周岁的遗腹子,正在七斤嫂身边看热闹;这时过意不去,连忙解劝说,“七斤嫂,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
赵七爷本来是笑着旁观的;但自从八一嫂说了“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这话以后,却有些生气了。这时他已经绕出桌旁,接着说,“‘恨棒打人’,算什么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两手同时捏起空拳,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八一嫂忽然见赵七爷满脸油汗,瞪着眼,准对伊冲过来,便十分害怕,不敢说完话,回身走了。赵七爷也跟着走去,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
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他们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关上门去睡觉。七斤嫂咕哝着,也收了家伙和桌子矮凳回家,关上门睡觉了。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健康。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一九二年十月
(节选自鲁迅《呐喊•风波》,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人物纷纭,但这些人物都围绕着辫子风波而展开,作者运用白描对话等手法,人物特点突出,个性鲜明。
B.文本中皇帝是否龙庭是风波产生和平息的唯一原因,人们对辫子的态度随之变化,风波虽小,却折射出时代的重大主题。
C.小说的结尾,人们的生活又恢复平静,恢复原貌,说明辛亥革命对于偏远农村的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并未产生重大的影响。
D.小说呈现给读者的特点是线索分明,一以贯之,场景集中,情节完整,曲折有致,矛盾冲突具有戏剧性。
8.小说叙述了一系列的风波,请分析辫子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9.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描写了怎样的生活环境?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大散财货,甚得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九》,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B.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C.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D.会祖母亡还葬东城/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侨、札之分:春秋郑国公孙侨(子产)与吴国公子季札在外交事务中一见如故,互赠缟带纻衣以表友情。后以此比喻朋友之交。
B.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这里孙权说的是父亲离世,自己也就成了孤儿。 
C.桓文: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并称。《孟子》中就有齐宣王问询“齐桓晋文之事”,由此可见他也想要建功立业,称霸天下。
D.吊:吊丧的意思,鲁肃要去悼念死去的刘表,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以借机行事。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肃为人不吝惜财物,愿以财物助人。不只是得到乡里之人的赞誉,也得到身为居巢长的周瑜的认可。
B.鲁肃在选择自己的出路时很有理性。虽然袁术给了自己东城长一职,但认为袁术不会有大发展,所以带人向南投靠周瑜。 
C.鲁肃才华与众不同。孙权与他初次相谈,就发现鲁肃对天下形势的客观分析与众不同,后来曹操有欲东之问,孙权更深感鲁肃的不可替代。 
D.鲁肃一心要帮助刘备。因为刘备堪称天下的英雄,且拥有十分有利的荆州,所以他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4~15题。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官 舍 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夭艳:艳丽,此处指艳丽的桃李。量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这里是反语,意思是被贬到远处。
14.下列对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风吹竹叶萧萧之声和竹的位置起,紧承标题,并写出作者的闲逸情致。
B.颔联由实转虚,展开联想,并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官舍之中竹子的品格。
C.颈联把竹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表现出物我同趣的画面,和谐一致,无限清欢。
D.尾联设想今后即使仕途坎坷,但今冬犹能在雪里看竹,可堪慰藉。
15.这两首诗在手法上是相同的,而“竹”的形象及其寓意又有不同之处。请对这“异”与“同”进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词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微露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2)《逍遥游》中写到宋荣子能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句子是:         。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此或有相通之处。
(3)杜甫的《登高》可谓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    ),促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其文物价值,可说是    。整个千佛洞地区是个艺术宝库,至少    了1400多年的带有历代艺术风采的壁画、雕刻、经卷等等。背景题材即使以佛教文化为主,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是人类文化的宝藏和精神财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坐落  闻名于世  无与伦比 累积   B.坐落 名垂千古  不可或缺  积淀
C.分布  名垂千古  不可或缺 积淀   D.分布 闻名于世  无与伦比  累积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敦煌石窟艺术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
B.敦煌石窟艺术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化、吸收了外来的表现手法
C.在古代艺术家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化、吸收了外来的表现手法
D.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背景题材虽然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
B.虽然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
C.即使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还是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
D.即使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近几年来,            ,当事人获得的国家赔偿更是屡屡引发热议。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次性获得如此“巨额”的国家赔偿,似乎是件值得庆贺的好事。但相比于赔偿,当事人失去的时间、青春、尊严、人生无疑更加“值钱”,作为当事人,        。因此,对于国家赔偿,很少有人会觉得过多,更没有人愿意以自己拥有的自由去“交换”这种得来不易的赔偿。人人都知道,在监狱里蒙受冤屈,与普通的上班工作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当事人受到的身心创伤,非亲历者不能体会。所以,法律界一直有一种观点:        ,即便它不能完全抚慰冤狱受害者的伤痛,起码也表明了国家的态度。
21.小明不清楚怎样购买火车票,同学小刚、小军等人分别给出了一种方式。请你对六种方式加以归纳,简要说明购票办法。字数不超过100字。(5分)

2020年高考(164)吉林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
国家邮政局的调查显示,多数快递员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月薪超万元并不普遍。尽管在“双11”期间快递员的收入普遍提高,但大部分也不超过万元。据国家统计调查,快递员的主要压力来自多方面,包括工资福利低、工作时间长、快件难送、罚款赔偿、客户不理解、社会认同感低等。 
——《中商情报网》
材料2: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吸引了超百万人报名参与。报名备考过程中,有不少考生在网上咨询“想当咸鱼,哪些岗位事少钱多?”“工作不好找,先考个公务员垫个底怎么样?”“求蹭运气!有没有考公大神出没?” 
在职的年轻公务员:乡镇基层,扶贫驻村,节假日正常上班,工作密集好像在给毛毛虫数毛。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每天像一只旋转陀螺,没时间喝水上厕所,憋尿和憋材料一样是基本功。 
——《半月谈》 
材料3:
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照样会过得很幸福。 
——刘心武
青年人始终要面临着走向社会、选择就业的苦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校对:吉林地区高三语文命题组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参考答案及赋分说明

1.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情感共鸣”不是与商家产生的,张冠李戴,还有以偏概全之嫌疑)
2.D(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文章末段是先立后破,另外破立结合是“对照式”逻辑,而非“总分式”)
3.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A绝对化。第5段:“甚至”在文中表更进一层,不能转化为“只要……就……”;C无中生有。第6段:原文“一档节目是否有新意、有创意,成了影响观众取舍的关键因素”,选项中而非‘怀旧梗’和‘回忆杀’”于文无据。且从文章前5个自然段来看怀旧仍然收欢迎;D张冠李戴。第6段:原文“但保持必要的警醒是应该的——少些套路,多些诚意和匠心,狠抓精品创作,才能够打造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可见作者说的“警醒”是针对文艺工作者和商家的,而非观众。)
4.(3分)A(不是“增加了”,是“增加到”,不合逻辑)
5.(3分)B(“要把德国铁路网打造成欧洲最大的铁路网”错,是已然 ) 
6.(6分)
示例1:(1)策略:对外开放,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实现知识产权自主,加强自主研发,不断转型、升级运输服务。
(2)途径:开设欧中班列,实施北京“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计划;5G广泛应用,各类运输装备技术实现突破创新;快速发展综合客运枢纽和多种新型货运组织形式。
示例2:(1)努力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发展。比如“一带一路”政策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机遇。
(2)抓住机遇,提升发展水平。比如5G时代来临,中国迅速把握时机,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系。比如中国交通体系中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的大规模建设及配套设施水平的提升极大满足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示例3:从以下角度作答亦可
技术——设备
外联——合作
内拓——创新
7.B(“唯一”一词有误,风波的原因,还有赵七爷与七斤之间的矛盾。)
8.(6分)
示例1:(1)从情节方面,“辫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用“辫子”推动风波的发展。
(2)从人物方面,“辫子”让不同的人站出来表演,各自展现个人的精神状态。
(3)从主题方面,“辫子”显露出国民精神的劣根性,深化小说的主题。
示例2(答出3个角度即可):“辫子”是小说的线索。全文情节围绕“辫子”的“去留”问题展开,结构连贯严谨。(情节角度)
“辫子”是清朝帝制时代的象征,暗示了小说的社会环境。作者将辫子与封建复辟、辛亥革命等大事联系起来,同人们的文化心理、精神状态联系起来,挖掘隐藏在辫子背后的种种谬识。(环境角度)
作者通过“辫子”在人们生活中引起的躁动,刻画了人物的形象。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封建帝制观念并没有从人们的心灵意识中清除出,揭示国人麻木的精神状态,(人物角度)
“辫子”反映了小说的主题。以“一根辫子的去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形象地提出只有启发民众的觉悟,这样的丑剧才会不再复演。以小见大,耐人寻味。(主题角度)
示例3(答出3个角度即可满分):(1)辫子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情节更加紧凑集中。小说中七斤的辫子与赵七爷的辫子一主一辅,一虚一实,构成文章的线索,七斤辫子的有无是产生风波的原因;赵七爷的辫子放下又盘起,表明风波的开始与结束。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七斤的辫子在革命时被剪掉,而皇帝又坐了龙庭,才使得与七斤有矛盾的赵七爷来兴师问罪,矛盾由此而生,风波因此展开。
(3)塑造人物形象。在辫子的有无冲突之中,和辫子的盘起放下之间,七斤嫂等村民愚昧落后,怯懦无知,赵七爷的遗老复辟臭味,不学无术,睚眦必报等形象跃然纸上。
(4)表达主旨。辫子引起的风波及其结果表明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思想愚昧落后,顽固保守。这说明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9.(6分)
示例1:(1)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江南农村小镇传统平静的生活场景。(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3)反衬情节。以环境的平静来反衬风波的不平静。(4)暗示主旨。以平静始,以平静終暗示,辛亥革命并未使江南农村小镇人们的生活及思想观念发生任何变化。(第一点必答2、3、4答出两点即可)
示例2:
描绘了停滞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
首尾呼应,说明风波过后农村一切如旧,没有丝毫改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愚昧麻木和落后。
深入揭示了人们精神受毒害的严重程度,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说明了革命的不彻底。
示例3:(1)环境:小说的开头结尾描写了一个江南水乡普通农村的生活场景。这里的村民愚昧、麻木;这里的封建遗老陈腐、保守;风俗荒唐、可笑;生活平静、乏味。
(2)用意:前后照应,首尾圆合。鲁镇偶有“风波”的泛起,也只能是一些沉渣、腐物的搅动,“风波”一去就又僵滞了。张勋复辟、辛亥革命都是中华民国史上的大事。却并未对国民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什么变化,可见当时国人的麻木,和革命的不彻底。用小的生活范围来辐射历史上的大事,用小的生活事件来缩影整个国民的心态,以江南一隅所造成的震动来概括复辟在整个中国大地所引起的反响。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10.(3分)A(葬毕还曲阿,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11.(3分)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12.(3分)D(一心帮助,不妥;且刘备拥有荆州,错,荆州是后来孙权借给刘备的)
13.(10分)
(1)张昭责怪(讥笑)鲁肃谦逊不足(不够谦虚),大为诋毁他(很有诋毁鲁肃的意思),说鲁肃年轻考虑不周,不可采用(他的意见)。(“非”“訾毁”“云”各1分,句意2分)
(2)先前(刚才)我细究大家的主张,一致(专门)想要误导将军您,不值得(不能够)跟他们谋划大事。(“向”“专”“与……之”各1分,句意2分) 
14.(3分)A(“闲情逸致”有误,“萧萧”和“闲官”两词表现的是清冷的郡斋,难挨的时光,迁客的意绪,使诗人感到凄凉。)
15.(6分)
示例1:(1)郑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顽强、执着的品质。前两句塑造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写竹子在恶劣环境中战胜困难,刚强勇敢的形象。
(2)王诗写出竹子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坚贞不渝的品格。颔联用讨论反衬竹的形象,写竹的清高孤傲;颈联写竹陪伴诗人抚琴对弈,雅趣不俗。
示例2:
(1)两首诗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2)郑诗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3)王诗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的品格。也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之情。
示例:3: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
不同之处(1)郑诗主要写出了竹子的刚毅,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的情操
    (2)王诗写出了竹子的耐寒有节,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不平与自我宽解。
16.(6分。每空多字、少字、错字,均不得分)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7.A(3分)(分布:散布之意;名垂千古: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用于人;不可或缺:意思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积淀:指在长期积累中形成,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积淀某种精神)
18.(3分)D(在…基础上,介词短语中,不该再有主语,尤其是“敦煌石窟艺术”,前句已有;“融化”与“吸收”词序不当)
19.(3分)B(关联词语并非假设关系;关联词语“虽然……但”的位置应该在主语之前)
20.(6分,每处2分)
(1)一些被平反的冤假错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只说“冤假错案引发社会关注”给1分)
(2)(也许)再多的赔偿也无法完全弥补他们的损失
(3)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应该尽可能多一些
21.(5分。字数不超过所给空格——100字,必须分两类介绍,否则扣去2分)
示例1:(1)线下购买可直接在火车站窗口、售票大厅自动售票机或者火车票代售点直接交易。
(2)线上订票可拨打售票电话、登录12306官网或通过手机App购票,再到火车站售票窗口或自动售票机处取票。(83字)
22.(60分)一般在42—52分之间。参考话题或立意: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就是要辛勤劳动(走向幸福的路途是充满艰辛的);就业不能眼高手低;人生的目标要一步一步去实现;好高骛远只会停滞不前;
【参考标准】一等文:54分左右浮动。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
二等文:48分左右浮动。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
三等文:42分左右。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一空洞。
四等文:其中言辞偏激者,0分;只写标题者(包括只有标题是自己的且源于材料,其余抄写卷中其它材料的),3分;大段抄袭卷中各类材料、只有段首段尾是自我表达的,10分;只写二百字,12分左右;三百字,20分左右;四五百字,文章相对完整,32分左右;六百字,表达相对完整,38分左右;字数未到八百字,表达相对完整,42分左右。跑题文章有优点者,36分左右;完全写自己的,看不出与材料有何关系,最高24分。
参考译文: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人。他生下不久便失去了父亲,和祖母一起生活。家庭富有财产,性格颇爱施舍,大量散发家中钱财,深得当地人们欢心。
周瑜任居巢县县长,率领几百人有意去拜访鲁肃,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有两仓米,各三千斛,他于是用手指一仓就让周瑜取去,周瑜就更加了解到他与众不同,于是与他结为友好,其情谊有如公孙侨、季札一样。袁术听到鲁肃的名声,就任命他为东城县长。鲁肃见袁术没有制度法纪,不会成就大事,于是携带族中老弱之人和有侠气的青少年一百多人,南往至居巢投奔周瑜。周瑜率兵东渡长江,鲁肃与他同行,将家属留在曲阿。时逢他的祖母亡故,便将灵柩送归东城安葬。当时孙策已去世,孙权尚在吴郡,周瑜因此向孙权推荐鲁肃有辅佐济时之才,认为应当对这种人广为招致,以成就帝王的功业,而不可让他们离去。
孙权立即接见了鲁肃,同他谈话后非常欣悦。各位宾客告退后,鲁肃也告辞出来,而孙权却单独把他挽留回来,两人合榻对饮。于是孙权与鲁肃秘密商议:“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鲁肃回答说:“以鲁肃私见,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有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张昭责怪鲁肃不够谦虚,对他颇有诋毁,说鲁肃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孙权不以张昭的话为然,反而更加看重鲁肃。
刘表死后,鲁肃劝说孙权:“荆楚之地与我们吴国邻接,顺水而往可达北方,外连江、汉,内隔山陵,有如金城坚固,沃野万里,士民富足,如果占有这块地盘,就是打下了建立帝王之业的基础。如今刘表刚刚去世,两个儿子素来不和,军中的将领也由此分为两派。加之刘备是天下枭雄,与曹操存在矛盾,寄身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敢重用。我请求奉命前往荆州向刘表的儿子们吊唁,并慰劳他们军队中的将领,以及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乐于从命。”孙权当即派遣鲁肃前往。
鲁肃行至夏口,听说曹操已前往荆州进军,日夜兼程。待鲁肃赶到南郡,而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刘备惊惶奔走,准备南渡长江。鲁肃直接去迎见刘备,劝说刘备与孙权合作抗曹。刘备十分高兴。刘备于是到夏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拜见孙权,鲁肃也返回复命。
恰逢孙权得知曹操要东进的信息,就与全体将领们商议,大家都劝孙权迎接曹操,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去更衣,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的意思,握着他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观察众人议论,都是想让您失误,不足以与他们共谋大事。当今我鲁肃可以迎接曹操,对于将军来说却不能。将军您迎降曹操,将把您作如何安置呢?希望您早定大计,再莫听取众人的议论。”孙权叹息说:“这些人的主张,深深让我失望,现在你阐明长远大计,正与我的想法一致,这是上天将你赐给我啊!”
后来刘备前来京口拜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只有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以便共同抗击曹操。曹操听到孙权将土地资救刘备,当时他正在写信,震惊得把笔都掉在地上。
鲁肃四十六岁,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去世。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