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学生和教师发生激烈冲突的事件不时见诸媒体,范围涵盖高校至中学乃至小学。有的事件后果严重,甚至造成了人身伤害,实在让人痛心。师生关系是教育伦理的重要一环,师生之间发生激烈矛盾,往往缘于师生关系的失衡。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值得追问,其中的师生关系出了什么问题? 有的事件,缘于教师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某地中学教师与学生互殴、从教室打到办公室一事,起因在于学生考试成绩不佳,教师当众以“打手板”的方式惩罚。考试成绩不佳并非违反校规校纪,更非违反公序良俗,教师对此施以体罚,是否可以服众?至少在这起事件中,教师的体罚不仅未能起到教育效果,反而酿成了激烈的师生冲突。 有的事件,缘于学生人格扭曲。不久前,某地一中学生,手持板砖在教室将教师击倒在地构成重伤,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事后调查,该学生经常在学校惹事,常常和教师的日常管理对着干,此次行凶,亦是因为教师对其违反校规骑车载人进校园的事情给予了批评。因此等小事,就对教师施以凶狠报复,学生的成长环境如何,如此人格又怎样形成,令人深思。 师生之间发生的极端事件,常常会引发轩然大波,产生恶劣影响,破坏的是整个教育生态。这些极端事件的背后,是日常矛盾的累积,是良好师生关系不断遭到侵蚀的最终表现,其中少不了教育场内各个角色职责缺失的因素。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无疑是需要答好的教育命题。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需要把握新时代的教育特征。随着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重磅文件的出台,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断趋向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传统教育方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优化教学方式,切实转变教与学方式,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一大具体目标就是“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这些改革深刻表明,传统的满堂灌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通过引导、激励、服务等,完成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如此变化,必然带来师生关系的重构。“平等、尊重、关爱”,将成为师生关系必须得到贯彻的基本原则。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也要求学校和主管部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减轻教师负担,使他们可以轻装上阵,把精力集中在教书育人上。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需要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支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进入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是大势所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家庭教育的具体落实上,还存在个体差异。这其中有观念的原因,也有家长教育能力的问题,然而学生的成长不会因此而放慢脚步。很多师生冲突的案例中,其实都是教师以身心健康为代价,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埋单。家庭教育的短板必须要补上,家长必须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育责任。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需要全社会传递健康的价值导向。应该看到,有钱就是成功、有权就是成功的功利化思想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这些思想传导到校园,使家长对教师少了尊敬,学生对知识少了敬畏,个别教师受此影响,也罔顾师德,违规补习、课上留一手课下收费讲,把教书育人的神圣天职扭曲为变现的工具。凡此种种,破坏的是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损害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更是百害无一利。克服此类价值观对校园的侵袭,是一个长期课题,需要常抓不懈。 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良好师生关系让教育场内的所有人都受益,教育场内的所有人必须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