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讨论,不是学生活动的标签,不是课堂模式的标志,更不是课堂效果的标准,它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互助生成的形式,它的发生,需要一定的火候,需要适时、适当和适量。
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老师给出的问题,而是学生疑惑的问题,问题应来自学生,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真正讨论的动机和动力来自思维的瓶颈,问题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讨论效果和课堂方向。在听课时也发现,有的老师把学生随意说出的问题记下题号作为探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只具个别性,有些问题还是学生胡诌的,聪明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有些问题是学生连做都没做脱口而出的。
讨论环节在课堂上是大动静,需要全组甚至全班一起动作,问题的质量需要甄别真伪,需要筛选是个别人的疑惑还是普遍的疑难,个别的疑难当普遍来解决,只会让多数人看热闹、当旁观者。问题的梳理需要课前收集、课上征集,不能有随意性,需要教师的真功夫,梳理问题的过程也是督促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
讨论是生生互动的思维碰撞,以具有各自见解为前提,每个学生要“出示”自己的症结点,要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会与不会都要有自己的观点,都会的问题是假问题,都不会的问题也是假问题,这两类问题引发的探究都是假讨论、假形式,是真热闹、假效果。
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生成方法又生出问题,为老师的重要点拨做准备,是重点问题解决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研讨,让学生互助解决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间思维与智慧共享,让问题明晰、拔高。讨论能解决问题的程度,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水平,提交给课堂的问题质量,影响课堂的深度、高度和效度。
寻孩子心中的课堂
郑海燕
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千百次地问自己。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学会听、说、读、写;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情感,用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文的审视”中的一段话。
语文是什么?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面对课堂上50多双清纯的眼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老师就有一千种答案;或许昨天、今天、明天的语文会有着不同的答案。这不是永恒不变,但却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信念的坚定,理想的憧憬。那么,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盈着愉悦的氛围,洋溢着浪漫的色彩,升腾起生命的激情,张扬起科学的本真吧!
快乐,让语文课堂走向幸福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必然观照。学习着,就是快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并矢志不渝。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大声斥责;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诺诺、面面相觑。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训骂、侮辱、嘲讽和体罚,也没有学生的恐惧、紧张、担忧和不安。快乐的语文课堂里,师生将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辩论。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直率、坦诚、碰撞、争论、幽默,是自由精神的淋漓尽致地舒展。质疑问难,不妨舌战针锋;兴之所至,大可手舞足蹈。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平等、自由、宽松、和谐谱写了一支快乐的“课堂进行曲”。只有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胸藏万江凭吞吐,‘话’有干钧任翕张”。
诗意,让语文课堂走向浪漫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语文本身就是一首诗。它纵横千古,绵延万里,广袤美丽,多姿多彩。既有黄山、漓江等山水风景的赏心悦目,又有《荔枝》《峨嵋道上》等生活故事的回味无穷;既有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的荡气回肠,更有麻雀、老山羊等平凡生命的动人心魄、刻骨铭心。流连其间,可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启迪人生智慧,丰富文化底蕴。
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儿童,则更是一首灵动的小诗!纯真无邪的脸庞,灵气闪烁的眼睛,侧耳凝神的表情,神奇绚丽的思想,以及那如雨后春笋般举起的手臂……即构成了那一首首或隽永、或诙谐、或深刻、或幼稚、或含蓄的小诗。
这样的儿童,这样的语文,构成的课堂自然应该是诗意盎然的。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儿童的世界,即充满儿童的感动,儿童的诠释,儿童的情怀,儿童的梦想。让我们惬意地聆听一年级小朋友的造句吧!“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小溪里的水很活泼。“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瞧,多么富有才情诗意的语言,儿童的真、情、趣一览无余。这样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群情激奋,也情不自禁地回到了童年,想起了儿时的天真。
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地返璞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
教学不应是预设的“圈套”,语文课堂上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这一切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而实现。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浯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因为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
生成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双方心扉敞开、平等自由的心灵对话、情感沟通和智慧碰撞。课堂上的35分钟,每一分钟都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这就要求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堂应正视“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珍视“灵光一闪”,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
“生成”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缘自于“生成”。充满生成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师生自由的精神殿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奇迹将在这里诞生。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堂,只会稀释情感、淡化感悟、禁锢想象,进而扼杀创造的灵性与个性。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堂,只会陷入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死胡同。一句话,没有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成为一潭死水,并逐渐干涸。
让师生激情燃烧,个性彰显,智慧喷薄,充满“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必将活力四射,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真实,让语文课堂走向永恒
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科学的追寻是沉着、理性、真实的默默坚守。由此,我想起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多少“美丽”的背后是什么?是千锤百炼,直至天衣无缝。课件的美轮美奂,花样的层出不穷,高潮的频繁迭起……现在的语文课堂真的太完美了,完美得无懈可击,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这样的语文课堂一旦背离了真实,那所谓的“观摩”“示范”价值又何在呢?恐怕留给教师的只有深不可测的感慨和遥不可及的羡慕而已。语文课堂不是“时装秀”,虚假的课堂不仅没有看头,还误人子弟。学生们在一遍又一遍地机械排练的过程中,究竟收获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厌倦的叹息中,我们知道:他们累了!从他们强作欢颜的言行举止中,我们知道:他们的独立人格丧失了!他们选择了顺从、沉默以及“合作”。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育,岂不是莫大的悲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逢场作戏的语文课堂该收场了,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远离演练、彩排、渗透,坚决摒弃“作秀”!或许,真实的语文课堂不是完美的课堂,但是不真实的语文课堂就绝对不可能是完美的课堂;真实的语文课堂将走向完美,而不真实的语文课堂永远都不可能走向完美。
卸下虚伪的面具吧!我们坚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走向真实的同时,必将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美丽!
智慧,让语文课堂走向精彩
薛法根老师说:“智慧的语文教育来自于善良的心灵,来自于深刻的思想,来自于鲜活的生活。”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这是薛法根老师心中理想的课堂,也是他永恒的追求!语文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神营养,我们智慧地引领,智慧地抉择,智慧地引申,智慧地点拨,那么生成的课堂一定更加精彩,孩子们的智慧之光必将被点燃,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必将更加丰润厚重。教师之“魅”在于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快乐,让语丈课堂走向幸福;
诗意,让语文课堂走向浪漫;
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
真实,让语文课堂走向永恒;
智慧,让语丈课堂走向精彩!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轻松快乐的过程,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是一座智慧的王国,是一片诗意的栖居地……它应该是轻松的,是幸福的,是诗意的,是智慧的。在这里,没有唯唯诺诺,没有平庸无奇;在这里,只有儿童灵性的进发,诗性的生长,悟性的唤醒。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首诗歌,用师生情感的流动变化奏出这首歌美妙的旋律。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片云,用行云流水般的自由去构建语文课堂张扬的人文精神。语文老师是一个乐手,他拨动孩子的心弦,弹奏出课堂美妙的音符,给师生双方以身心的愉悦;语文老师是一个画家,在蔚蓝的天空上画出一片自由的云彩,让孩子去给云彩涂上美丽的色彩,构成天边最美的云霞。唯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写出“圆珠笔在纸上蹭痒”的句子,才会有自由的个性和真实的体验,才会有诗意和纯真。
理想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对话,在对话中追求,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理想的课堂就是要拥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发现,拥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拥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释放,拥有“精骛八极,神游四方”的思想流淌……
哲学家说,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教育活着。我想说:钟爱教育,钟爱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就会降临于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揣着教育的理想,向着理想的教育不断追寻和探索吧!
师怎样把握课堂中教学资源的生成
单清水
在新课改实施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欣喜地看到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交流的场面。但也肯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因为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语)课堂中学生不明确的认识、学生的质疑、意见分歧、偶发事件等都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成为难得的教学资源,这些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如何去把握呢?让我们先看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师出示判断题:3×12=36,所以3是因数,36是倍数。
师:是否正确?
生:(齐)错误。
师:怎样改正?
生1:应该说成3是36的因数,36是3的倍数。
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2:36是积。
教师很意外,立即说:“哦,你是这样想的,老师课后再与你说,好吗?”
说完,立即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教学片段二]
我在一次大型的观察课上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年、月、日”的认识,上课一开始,这位老师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是从外地来的,我校的小朋友很想跟你们成为好朋友。他们托我带来这样一个问题:班上有一位叫小芳的同学,她爷爷今年64岁了,只过了16个生日,你们能告诉小芳这是为什么吗?”一生答:“因为小芳的爷爷那时候穷,所以才过了16个生日。”这时同学们笑了,场上听课的教师也笑了。而惟独这位执教老师露出了非常尴尬的神情,并果断地下结论:“学完这节课你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进行新课。
思考
课堂上有好多精彩而充满自信的回答,一次一次被老师貌似温柔的话语给堵住了嘴,让课堂始终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中进行,这样的行为是与课改精神背道面驰的。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两个片段中的学生思维轨迹,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片段一中,教师以“课后再说”来消灭未曾预设的课堂杂音,下课后,教师早就把此事抛到九霄云外,更不存在所谓的交流。学生说“36是积”其实不无道理,他是从乘法的各部分名称上思考的,我们不是在低年级就介绍学生认识“因数×因数=积”吗?如果从名称上讲“36是积”何错之有?学生提出“36是积”的问题,本是一个绝好的课堂生成案例,但教师错误地以为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干扰,轻易地将课堂上生成的资源错过了,实在可惜。其实,教师在此可多停留一会儿,让学生分组议一议,这位同学的答案为什么和大家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及时总结。这样既对知识理解到位,又让学生学会了怎样质疑和交流,效果就大不一样。
片段二中,教师想用“64岁只过了16个生日”来设疑,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而教师忽视了面对的是没有这样知识储备的的小学生,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很正常,也是学生创新火花的闪现。《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善于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应以此为契机,适时引导:“不管她爷爷多么穷,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庆贺自己的生日,但还是过16个,这是怎么回事”?这样教师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让学生既认识到自己回答问题的片面性,又很好的保护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让我们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
阮美玲
——试论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此话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精神化的语文课能“唤起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探索的热情。”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在中考制度的调控下、在教材的帮助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切割打磨,轮番上阵,学生想像的翅膀终于无处可逃。他们过早地消失了童真,消解了童趣,在威逼利诱下学习,由“人”而为“非人”,成为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的产品,受教育者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丧失殆尽。
造成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与发展变化着的时代要求存在着偏差,影响了德育的实效。
1、从学生来看,由于这种偏差,特别是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面对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学生们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因此,学生往往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而去背背那些条条杠杠。这些“道德理论”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作用,一旦考试完了,这些“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也就荡然无存了。
2、从教师来看,由于这种偏差,大多时候只起到“复印机”的作用,即将教材内容原原本本地复述给学生,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了。实际上,教师也是为了考试而教,打的是“空对空”导弹。
(二)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你说我听”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存在着重理论说教,轻耐心疏导;重集体教育,轻个别引导的现象,导致语文课太空、太高、太干、太假。于是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老师讲的和社会现实是两回事,若按老师讲的去做,到社会上就寸步难行”。
(三)社会现实与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存在着偏差,弱化了德育的说服力。
目前,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语文课正面教育的作用。在学校中,我们总是从正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灌输的往往是美好的理想化的东西,而当他们一旦接触到不良的落后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觉得社会现状与自己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对正面的教育会产生怀疑,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思想意识。
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德育渗透的思路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数理化学科的老师,他在课堂上可以不涉及现实、世俗的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科学而科学”,而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你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体验的过程。因此,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它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人体验。有一名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个性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课文,评析文章的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去演绎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样的语文课堂——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才是学生精神的家园。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有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名篇;《中国石拱桥》中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这一令人赞叹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宫博物院》则可以看作一篇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三)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在教育形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教育形式的单调和封闭,也是影响中学德育效果的原因之一。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语文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神圣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尽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想意识总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框架之内。中学生是生活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与社会各方面进行着广泛的接触,思想观念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德育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势必难以适应中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和全方位的思维。因此,在教育形式上应认真研究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肯定或者引导,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如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
2、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注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基本道理的灌输,而忽视素质的培养和情感体念及情感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作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3、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移山真是愚不可及,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我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1、《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它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精神仍是值得学习的;2、愚公搬家体现了一种针对实际机动灵活的观点,在实践中也是可取的。学生由此感受到了文章的思想美,打开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内涵,可谓“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