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班级管理

时间:2020-01-03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班级日常细化管理有效策略 
班主任工作很繁琐,学生在校一天的安全、学习、吃饭、站队、做操、纪律、思想……这一切都要班主任关注。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全面合理评价学生行为?

     一、评价的原则及实施策略

     1.评价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应当简单、实用。一个人管事太多会管不过来,容易疏漏,多人管一件事,又容易出现偏差。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原则应该是:“专(专人负责专门事务)、细(职责分工细致,责任具体明确)、公开透明、公正全面”。

     2.班规的作用

     班规是我们班每人必须严格执行的制度,我们的班规制订得很详细,共分为六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了许多栏目,上面规定了应该怎样做,违犯后应该接受怎样的处罚,需要扣多少班级量化分,由谁负责等,非常清晰。

     制订好班规后,下一步就是阳光操作。我在班级内张贴了“班级管理积分表”。在积分表上,谁扣了多少分,奖了多少分,一目了然。对于有疑问的,当事人可以找负责人查看扣分原因。

     3.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我们班负责打扫学校餐厅,需要收拾盘子,拖地,抹桌子。以前,我都是分给各组,每组一片区域。这样,一个组要干好几样活,干得不够好。后来,我改为一个组专干一样,这样,学生打扫餐厅时就干得又快又好,“专”则“精”。

     每天的小组值日也是,每个人负责什么,在值日生表上一目了然。这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以直接追究责任人。每半学期还要进行轮换。

     为了合理地评价学生,我把班级事务分为学习、纪律、劳动、卫生、其他几个大板块,然后具体分工。每个负责人都有管理日志,随时记录。

     二、具体操作办法

     每个负责人都有管理日志。为了彰显管理的公平性,我定期举行小组日志展评,小组内每个人、每天的表现,扣多少分或者加多少分,原因是什么,表格上都可以一目了然。

     学习方面,对于课堂表现和每天作业完成质量,由学习组长负责。学习组长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根据量化标准进行扣分和加分,并记录在小组日志上。为提高学习组长的责任心,各科课代表收作业不能从个人那里收取,只能以组为单位从组长那里收取,并负责记录各个组作业上交情况,对作业不能按时全部上交的,要扣组长相应分数。

     另外,课间的纪律,由纪律委员负责记录,中午的午休纪律和当天的上课迟到情况,由当天的值日班长负责记录。每天的值日和卫生由卫生委员负责并记录,对于值日出现问题,或者卫生不彻底,则扣罚劳动组长的量化分数,每天值日生值日情况,由劳动组长负责记录,卫生区、自行车、擦黑板、扫教室,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劳动组长根据张贴的值日生表,扣罚相关责任人一定分数。学校的劳动任务,劳动组长记录本组组员情况评价组员,劳动委员记录各组的情况,评价组长,体育委员负责记录两操的纪律并记录。好人好事,拾金不昧,比赛获奖等情况,由班长负责并记录。由于学校经常抽调班长组成学生会检查组值勤,所以我班专门设一个副班长具体负责学生会工作。

     为了防止负责人不作为,班规中规定,如果扣分时,各负责人瞒报、漏报、少报,一经查实,则从负责人身上在扣除双倍分数。如果是加分,出现问题,则将扣除负责人身上的分数奖励举报者。

     三、评价分数的作用

      1.对于量化分数,每天各负责人汇总记录在班级管理积分表上,每周利用班会进行一次总结,一个月一次评选最佳,每学期一次总评。

      2.一周内扣分最多的学生要在班会上进行自我检讨。

     四、班主任作用的新定义和效果

     班主任应是幕后指挥者,班长才是班级总负责人,对班级内各组长和负责人是否落实责任负监督责任。同时,班长又是班级政策的执行者,一般情况下,我总是先把任务交给班长,班长再将其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这样,突出了班长在班级内的作用,班主任需要做的只是查找问题,查找原因,找出漏洞,对症下药。再一个就是班主任负责培训班干部及各组长等。这样免去了班主任一切都要管的烦恼。

     经过不懈努力,我班班风良好,学风浓厚,班级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90】

班级管理要重视班风建设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学期我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从军训开始就关心爱护学生,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的振兴而奋发向上的思想。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有的方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2)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按照学校《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班干部和科代表轮流做值日班委,做好记录,把它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强化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选拔培养班干部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为了使学生的选举结果更具代表性,我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荐十几位同学上来,然后再按所得票数的多寡进行排列,前12位的同学始得当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2)、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活动。学习上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干部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课业学习,而且要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良好习惯,增加社会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增长实际才干。

   在班级工作中尽管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我再做班主任,一定总结经验教训,使班级管理工作更进一层。

谈班风建设 
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不好的班风会使他们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一教育因素。

  然而良好的班风不会自发形成。要培养良好班风,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 高度重视,早抓早管。

  班风的好坏对一个班集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要做有心人,要动脑筋,身体力行去培养良好的班风,尤其是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思考建立怎样的班风并运筹和设计如何起步,如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下去。假如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待班级内某些不正的风气得以形成,再去纠正它、改变它,再去重塑新的风气,就会相当困难或事倍功半。因此,抓班风建设宜早不宜迟。

  (二) 全员发动,形成共识。

  一个班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风气,应是一个动员全体学生,统一认识的过程。一般做法是:首先,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一个主题明确的班会。其次,班会形式要新颖、活泼,师生共同讨论,民主确定班风标准。讨论越充分,认识越深刻,越有自觉性,这是培养班风的起点。班风标准确定后,由班主任、学生干部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和任课老师、学校政教处、团委取得联系,以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和指导。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家长通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三) 培养骨干,形成核心。

  一个班集体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一支能独立工作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班主任在抓班风建设时,必须留心发现积极分子,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一个一职,分配一定的工作,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树立威信,形成核心。平时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实行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对积极分子和要求进步的同学,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为建设良好的班风作出贡献。

  (四) 重视舆论,建立规范。

  舆论是学生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作用有:一是直接影响学生个体道德认识的提高,增强是非观念;二是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的源泉。研究表明,学生集体情感因集体正确舆论是否形成而造成的差异大于因年级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三是对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因此必须重视集体舆论这一集体成员变化的"晴雨表",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正确能使正气发扬,不正之风不得施展,以至不能存在,这是形成班风的基础。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相互强化、相互影响的。

  班级规范实质上是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具有指导作用而且有约束作用,能使学生在对它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从众行为。因此它和正确舆论都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准绳。班级规范的制定主要包括:班级制度(如作息制度、卫生制度、住校生生活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团队行动制度、班级干部责任制度等);守则(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一日常规等);纪律规范(如课堂学习、作业、考试的要求等有关纪律);约定俗成而为大家一致遵循的不成文的准则(如主动为集体办实事、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等)。

  (五) 加强训练,养成习惯。

  按照班风标准制定出来的班级规范,一经确认,师生必须处处遵守,不允许有任何违反行为。学生中出现反复,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是不奇怪的,关键在于出现反复就要反复地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过这样艰苦地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比如读书习惯、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艰苦勤俭的习惯、热心助人的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学生这些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班级集体好风气形成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班级的特点,形成一个良好的稳固的班级集体。

  (六) 常教为主,善抓时机。

  良好班风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始终抓紧经常性的教育和训练,不可一日松懈。同时班风教育还有些容易获得更大成效的时机,例如新生入学,新学期或新学年开始,校庆、校运会、艺术节、卫生文明评比表彰会、段考与期考总结等等。班主任要信任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班风的集中教育,或检查、总结班风标准、具体规范的实施情况,表扬好人好事,以推动班风建设。

  (七) 开展活动,增进团结。

  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应该贯穿在各种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发展同学间的友谊,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可采用评选"班级之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方法是开学初就公布评选的内容和方法,按规定选出班级里"最关心集体的同学、学习最勤奋刻苦的同学、最受欢迎的班干部"等。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被评选上的同学倍受鼓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没选中的同学也以他们为榜样,争取下次选中,使班级里形成人人争上游的好风气。

  (八) 树立榜样,骨干带头。

  任何一个群体中都有相对先进、后进的区分,要在群体中形成一种共同的习惯、风气,总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少数到多数、由压力变动力、由不自然到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班主任要在本班发现各层次、各方面好的榜样,并通过学榜样产生“新榜样”,以带来“一花引来百花开”的良好教育效果。班级内的班、团干部等核心骨干,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是正确舆论的实践者,是班级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是各项活动的带头人,应该在班风建设中成为模范带头人,凡是要同学们做到的他们必须做到。如此坚持不懈,才能带出一种风气来。

  (九) 个别教育,溶入集体。

  一个班集体是几十个人的集合体。由于每个人成长过程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纪律观念、能力、气质、性格、心理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自发形成一种共同的习惯和风气。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树立和培育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采取一致行动,为集体利益而奋斗。

  (十) 不良风气,坚决抵制。

  良好班风的形成过程也是与不良行为、不良现象进行低制和斗争的过程。对班级中不利于班风的形成,不利于班集体利益的言行和现象如违纪、吸烟、赌博、讲粗口话以及偷窃等,都要予以制止和劝告。

  (十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班主任抓班风要狠下功夫,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所谓从大处着眼,就是对班级集体的培养和建设,要在大方向的问题上下功夫。比如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学习质量的保证、身体素质的提高等,都要有明确的方向要求和各种措施的保证。而且要抓住不放,持之以恒。所谓在小处着手,就是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都不能置之不理,对任何微小的苗头,都要给予关注和解决。

  (十二)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思想行为的指导者,同时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班风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班主任要以其敬业精神、负责的态度、良好的自身表率,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善于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和激励学生,促进班集体形成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总之,良好班风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两次教育所能奏效的,而是一项长期的、经常的、细致、复杂和艰苦的工作,是长期的教育和师生合力共创的结果。


谈心——班级管理的润滑剂 
每天的天空并不都是阳光灿烂的,在灿烂中也会有多云和阴天。学生的表现也是这样,有许多学生在家很懒惰、贪玩,对待家人冷漠、霸道,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俨然是个小皇帝;但在学校却是公认的好学生,不仅遵守纪律,还宽容大方、乐于助人,甚至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将学生优秀的一面看作是阳光的话,那么他不足的一面就是灿烂阳光下的阴影,这是被学生刻意隐藏起来的角落,是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又该如何真正走进这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清除这些阴影,从而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呢?我认为谈心是最好的方法.

一、与学生谈心要谈到……点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通过说理来体现,在与学生说理时,不能只看到缺点,还应该看到学生的优点,看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从学生的长处入手,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无论怎样的学生,他都会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抓准说理的切入点,把握住说理的焦点和重点,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要抓准谈的切入点

班主任在说理方面,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深思熟虑,找到一个最适合学生独特个性特征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优点视而不见,没有说到要点上,学生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造成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全面,失去自信心。

2、要抓准谈的焦点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与学生说理要说到问题最重要的焦点。对学生的问题从浅显明白中揭开问题的要害,使其余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我们班的班长王学峰,体育委员凌康对班级很负责,无论是纪律还是上操都非常好,但是近来经常因纪律问题随意给学生调位,因有的学生抄作业而罚他们站在门外,一时间同学们怨声载道,我了解情况后,先找班长、体育委员谈心,首先肯定他们做法,表扬了他们对班级认真负责的精神,但为什么会出现出力不讨好的现象呢?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两位同学经过思考终于认识到是方法问题.做好他们的工作后,我再找好发牢骚的同学谈心,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班干部这样做完全是为同学们好,不是管闲事.,这样同学们就不会再对班干部耿耿于怀,更不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了。

3、要谈到教育的重点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是非观点要明确,中肯,既要讲正面的道理,也要说反面的例子,使学生明白主题,明白老师的教育内容。避免切不中要害,没说到重点上。对学生说理时,看上去很浅显的道理,但是能让学生明白并接受却不容易,含含糊糊则更糟糕。最近我班有这么一个男生,学习成绩非常出色,但是行为习惯却是非常自由、散漫,星期天还时常上网吧,他经常向亲戚借钱,一次就是200元,已经借了三、四次了,我知道后立即把他找来,并通知了家长,经过耐心的做思想工作,他才说出自己星期五下午有时不回家,假借竞赛辅导的名义玩游戏.通过对他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使他明白自己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应该彻底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与学生要谈到……心上

说到心上,就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丢学生的面子,因此,它不会引来抵触情绪。让学生从无痕的接触中学会尊重与理解,体味到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内心的交流,表达出了老师无声的爱。它是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束关注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学生从真心的教育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认识,并逐步改正。1、运用幽默让学生心服

班主任对学生说理要说透,要有信度,要让学生心服,用幽默的语言来教育学生,启迪学生,不仅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还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在不受任何伤害的情况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有一次上课从一个男同学那里收来一张小纸条,我一看,原来是写给一位女同学的,说自己如何如何喜欢她,下课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本身并没有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xxx同学学习好,人长得漂亮又遵守纪律,人人都喜欢,老师也特别喜欢她,可是你看这张纸条上的字那么潦草,人家会喜欢吗?还是回去先把字写好吧!这个同学的内心仿佛受到打击,只说了一句话:老师,我懂了,转身就走了,从此他表现非常好!从这个事例中,让我感受到了班主任要随时去发现和寻找学生的不是,采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说理,使我们的学生有所进步,使我们的学生有所成功。

三、与学生要谈到……情上

班主任是一种调动学生情感的工作,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情感的引力是相当大的,能使孩子调节自己的行为,只有产生强烈的情感,才能引发相应的行动。所以,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动情的基础。班主任要以诚挚和温馨的爱,来感动学生,来感染学生,建立师生之情,以师爱引起学生的情感。  

1、情来自诚恳

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诚恳,要真心实意的对待学生,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要尽职尽心地对待学生。要将心比心,才能做到通过谈心达到交心的目的,才能做到畅所欲言,才能与学生在情感上沟通。班主任在平时要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同学生常接触,多聊天,学生才乐意向老师倒出心里话。和学生谈心时,要诚心诚意,要先交出“心”来,作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

2 、情来自温暖

有一种情,它永远占据在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呵护它;有一种情,你可以肆意地索取,却永远不需要回报。这一种情来自温暖的班级,来自可以避风的港湾,那就是浓浓的亲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你一开始就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等学生比较敏感的地方或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紧张而起反感,达不到任何效果。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使要进行的思想工作在无感之中而潜移默化,在活动中得到师爱的温暖。从学生的集体活动中,受到团结友爱的陶冶,在公益活动中,受到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情感,在文体活动中,体会到欢乐与美感,在社会活动中,体会到人格的尊严……从这些方面来实现感情上的沟通,心理得到满足,身心感受到温暖。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长的转折期,谈心是班级管理的润滑剂,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看到他们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背面的表现,要从内心关心他们,用心来沟通,用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把握与学生间情感发展状况,发挥师生间情感的积极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爱,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班级。

班级管理中学生合作竞争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健康地成长。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实现这一目标,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心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对自己未来事业的成功始终充满信心,敢于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通过有效利用社会的条件和与他人的合作,去赢得合理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把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信心和成功心态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措施

  1、优化组合

  纵向上实行“异质分组”,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其做法是:把全班学生按智能和学业成绩,分成6个层次,再从每一层次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合作小组,共6个小组。小组中,学生个性不同,能力上、学业上各层次都有,开展合作学习时,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横向上实行“同质分组”,组成竞赛小组。具体做法是:把各学习合作小组中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大的竞赛组,共6个组。再在每一竞赛组内,又分成3个小竞赛组,每3人一个组。竞赛便在这3人竞赛小组内展开。由于是同质分组,竞赛中目标明确,实现赶超的现实性强,这种竞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在分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力等情况,在学习合作小组内尽量做到性格、特长的多样化,以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和互补性人际交往、互动的形成;在竞赛组里的学生,要考虑各方面的可比性。

  2、合作竞赛

  在学生个人间,进行的是同质竞赛,即属于同一竞赛小组中3名学生之间开展学习比赛、品德和行为表现比赛。由于处于同一层次,相互间的差距很小,且竞赛的项目和内容又是全方位的,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由于实行的是竞赛分组的动态管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从而形成了“小目标、小步子、不断进步”的良性态势,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不断强化学生“我也能行!”“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成功者的心态。

  异质学习小组间也进行同质的竞赛。在这种竞赛中,把个人间比赛的得分计入小组成绩,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够为小组的胜利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培养了学生作为主人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这种竞赛中,小组的内部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互帮互助的合作风气,一方面,每个人会努力地为集体的荣誉尽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小组中的成员都会为小组的胜利,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从而推进整个班级的进步。

  因此,在小组中实现了竞赛与合作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成功心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3、合理量化

  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把学业成绩(作业情况、平时测验和检查、阶段性检测、期终考试、各种竞赛成绩等)、行为表现、社会实践等内容,具体地量化为可以操作的细则。由学习合作小组组长和各班委负责具体的评分工作。

  竞赛过程实行动态管理。竞赛小组每学期在其所在的层次内进行一次调整,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调整其所在的竞赛小组;全班性的分层与分组每学年进行一次调整,以便保持组、层的相对同质性。这种动态的管理,一方面保证了竞赛的“可比性”,维持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另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目标,形成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就会有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呈现在他面前的激励机制,形成了通过小目标的不断导向,引导他不断进步,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状态。

  4、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是强化原则的一个重要要求,班级管理中运用竞赛合作的方法时,及时进行反馈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一是面向学生、班级集体的反馈。这种类型的反馈分为三个层次:每星期进行一次,把一个星期以来的竞赛得分情况向全班学生公布;每月一次,对优胜小组和进步明显的学生个人进行奖励、表彰。二是面向家长的反馈。每月的评比、每学期的评比结果出来以后,给进步明显的学生家长发喜报,通过喜报形式与家长沟通。及时的反馈旨在形成一个有利的强化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成效

  1、提高了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

  个人间、小组间全方位的竞赛,使得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始终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中。比一比、赛一赛;赶上前面的同学、为小组争光;努力超越自己、争取进入上一层次等观念,逐步地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动,竞争意识明显提高,进取心大大增强。尤其是原来成绩比较差,对学习、对自己已失去了信心的学生,这方面的变化特别明显。

  2、增强了合作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要争取小组的优胜,小组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从而在组内形成一个合作的氛围,同学间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意识大大增强。这种合作意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非常自然地迁移到每个学生对待班集体的态度上来,从而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增强。

  3、塑造了成功心态,提高了学生自信心

  同质的竞赛、合理的管理、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时时处处处于一种被激励的状态之中,并能经常地受到表彰、鼓励,让学生经常地处于成功的体验当中,逐步消除了部分后进生的失败心态、挫折心态,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树立了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讲,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自信心的树立,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是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的事。

  4、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小组中,小组的荣誉和同伴间的相互督促,使得学生学会了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学习、纪律、品行等方面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都要对小组负责,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在维护小组荣誉、利益,监督同伴的同时,首先自己要做好,于是也就学会了自我教育,形成了自我约束的能力。

  5、营造了良好的强化小环境

  及时反馈,家校沟通,让学生更多地看到了同伴的优点和长处,让家长更多地发现了子女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逐渐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一个以鼓励为主的良性的强化环境,使得学生,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在小组内得到较多的也是认同、鼓励、积极的强化。在整个班级集体中,形成了“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良好的强化小环境。

  6、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竞赛的内容是全方位的,这种竞赛带来的导向是:特长应该充分发展,它可以为小组争光,为自己赢得荣誉;缺陷、不足要努力补上,因为它的存在,有损于小组的集体荣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改进意识,同组的同学也会经常地给予督促、帮助。这就形成了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强大的驱动力量,推动着学生发扬优点和长处,改进缺点和短处,从而向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同质分层,异质分组,在组与组之间进行同层、同质的竞赛,在组内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形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环境,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始终都处于受激励的状态,不断地体验成功,造就具有成功心态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



班级建设的一点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悄悄地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班级建设也不例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和生命质量,力求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最大的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是我进行班建设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理念实验以来,我感触颇深,现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明确班级建设目标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社会”的主人和班级社会的公民,只有当学生真正在集体中享受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力,才能真正唤起激发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改革、创新作为班级建设的目标。

  二、实行轮流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也是建设班级的主人,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建设班级的主人,班级建设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选举班干部时,我坚持做到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竟选,力求把大家依赖的学生推选出来,然后在实践中有意识培养,给他出主意、想力法,帮助全们组织班队活动,教给工作方法。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和锻炼的机会,我采取小组长轮值制度,组长以每一行为一组,分成8个小组,每个星期轮换一次,负责收发作业,检查家庭作业,管理好纪律、卫生等。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日的那星期,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在当值日中学会管理,更重要是要管理别人,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能说服力。这一点,在后进生中表现特别突出,有的后进生平时爱犯小错误,但在“执政”的这几个星期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轮流当组,我进一步认认到,班级工作人人做,集体的事大家管,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

  三、提倡合作和适度竞争

  适度的竞争有利于激发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形成竞争意识和培养竞争能力,这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我在班上开展了“我能行”的活动,从原来的比成绩拓广为比纪律、比团结、比劳动、比特长等各个方面。另外,我还十分注意加强学生的合作教育,开展“手拉手,共进步”活动。同时,经常以同桌、四人组、小组、大组、男女生为单位组织教学和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建立一个团结、活泼、文明、进取的班集体,同学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在集体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学生间的友谊、集体的活动促进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班级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建设工作水平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跃上新台阶。

班级管理的方法研究 (2020-01-02 07:55:38)转载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从2008年担任高一·7班班主任以来,两年里,我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一定不辜负学校领导的嘱托,一定不愧对我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两年转眼就过去了,高二·7班也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此,感谢学校领导的英明指引,感谢级部领导的具体指导,感谢所有教过高一、二·7的任课教师。

下面我谈一谈我的几个思考:

一、班主任应是班级里的定海神针

一谈定海神针,我们会马上想到孙悟空的金箍棒,其实与我所说的不一样,班主任在班级当中首先起的作用就是稳定,教室里乱哄哄的,班主任一到,学生立马静下来,这就是稳定。如果班主任一到教室,教室里还是乱哄哄,那么班主任就不起作用。教室里所有的轩然大波,都应在班主任的到来时寂静无声,这个神针,可能班干部做不到,可能任课教师也做不到。但是,如果是班主任,就必须做到这一点,否则,班将无宁日。

稳定军心让学生不再浮躁。学生考试完后,放假归来,开学之初或学期之末,学生都会很浮躁,这时稳定军心就至关重要。给学生一个理由,让他不再浮躁。《易经》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意思是领兵打战,不以法治众,就会遇到危险。班主任治班类似于带兵打仗。高二.7班制定了各项制度,班干部工作制度,课代表工作制度,舍长工作制度,组长工作制度等等,要求详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严格要求,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所以在高二.7班,学生犯了错误,都不再找借口,而是按规定去做。制度明确了,学生心里就会有明确的个人定位,班级就不再浮躁。除了在班级建立明确的制度以外,我还经常进行思想动员工作,树典范,找例子,结合具体事例,故事感染,有时候看报纸发现了好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我都把报纸裁下来,读给学生听。结合名言警句,反复开导,久而久之,班级就会静下来,不再浮躁。

班主任不可被动牵制。涉及到原则问题,或根据多年经验来看认为不可做或不能做之事,班主任不应动摇,更不可以学生说如何班主任就如何做,班级民主与集中不可分离。过分的民主与过分的集中都不合适。班主任一旦被动牵制,学生将不再认真,班主任讲话就会失去权威性。班级原则问题,班主任不能让步。奖惩有别、有度、分明,情不能大于法。久而久之,班主任的原则性就能使班级管理具有原则性,学生就能明确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必须做且要做好。好的班主任所带之班之所以会越来越好,原因就在于随时间推移,定海之策会逐步落实,原则性会逐步成为制度。

二、班级中的螺旋式管理

班主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三分钟热度,或只有三板斧,如果只有三板斧,时间一长,就露马脚。班主任管理应为螺旋式管理。所螺旋式管理就是指班主任的治班之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类似于螺丝钉,越上越紧,而不是越来越松。这种管理因不是一步到位,所以在起初执行时,可能效果不明显,可是时间越长,效力就会越大。如果班主任在治班之初就一步到位,施药太猛,后继泛策的话,班级管理就会极其危险。但是螺旋式管理就不一样。

螺旋式管理强调政策措施的连贯性。治班之招无数,不同的招数面对不同的学生,同一学生多招并用。方法永远比问题多,学生的动态永远超不过老师的预料,班主任的眼睛就是“鹰眼”,“草枯鹰眼疾”。如果班主任不能预料班级中可能要发生的事,或班级突发偶然事件班主任无策可对,时间一久,学生将不再把班主任当回事。班主任的治班策略,一定要后续有招,不能一套拳路打完,再无其他。班主任老是重复几套拳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看出破绽。政策措施要有连贯性,班主任永远有招,一步紧一步。在高二.7班,我查校服校卡总是先提前说,先让学生有个铺垫,然后我会越来越严厉,三令五申,学生就不会再有借口,因为我提前给他们以充分的时间了。孙子练兵,杀掉吴王的两个妃子,不是一上来就杀,也不是妃子一犯错就杀,而是三令五申之后。史记记载:孙子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妇人大笑。孙子复三令五申之,妇人复大笑。孙子乃斩左右队长。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候,孙子与有力焉。不仅校服校卡,其他的值日、说话、三操的管理,也是如此。

螺旋式管理体现班主任的人文性。班主任的招如果一开始就全部亮相,或者说最严厉的招上来就用,学生会接受不了,体现不出过渡性。学生会认为班主任没有人情味,反抗就会激烈。比如,学生自习课说话的问题,班主任如果说哪个学生说话我就要怎样怎样,结果学生说了,班主任如何办,是让学生回家吗,还是让学生写检查?可是自习课说话的问题以后会没有了吗,这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做法是多铺垫,后加强,再上升为班规,最后推及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境界上来。用例子强化之,用故事感染之,用规定约束之,用品德定性之。如果说学生打扫卫生都上升为人格了,哪个学生愿意丢人格而不去值日呢?

螺旋式管理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养成自觉性。学生不自觉,班主任最痛苦,因为班主任在和不在教室时,班级不一样。学生自觉了,一切省心;学生不自觉,能把班主任累倒。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就是班主任的最终目的。因班主任措施的螺旋式推进,学生被圈过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违反规定的境地。如果他违犯了,他就会自觉地难受起来,因为学生已经认可了先前的班级措施和规定,正因为有了先前的铺垫,学生才会慢慢走进自己设定的约束里,这也就是学生形成了自觉。具体来说,在高二.7班,在享有权利方面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同理在打扫卫生,遵守纪律方面,每个学生也是平等的,不能说哪个学生可以例外,所以一旦有哪个学生不值日,不守纪,作为班主任我一定给学生提供值日和守纪的机会,这样久了,学生的自觉性就上来了,班级就会清明。

三、班级管理胜在快速赢在思

行军打仗胜在速度上,快一步主动,慢一步被动。如果高一的学生能把高二高三的知识学精,他就能考上名牌大学,如果说学生到了高三才勉强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就会相当吃力。学习在于快速,班级措施落实也同与此。思考决定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

学校政策、要求一定快速落实给学生。学校的周五班主任例会,班主任每天的课间操碰头,都会落实一些政策要求,班主任最好及时传达给学生,并认真落实。晚一步就被动,传达落实不到位就有违精神原则。“快”字体现执行力,杰克·韦尔奇写过一本书,名字就叫赢在执行!不马上执行,拖拖拉拉会让班主任工作漏洞百出,会失去最佳教育时机,甚至会犯原则问题。在高二.7班,我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把学校、级部的要求、精神落实下去。上交学校的表格,上传学生的信息,学生的三操要求等,我都做在前面。记得有一次要上交学生照片,我们班是第一个交的,因为我很早就要求学生一定准备好照片,随时备用,所以当学校要求上交的时候,我就可以随时拿出来。还有学生的身份证号,我都提前做好准备,因为学生会考,学生档案上传都需要照片,身份证号,并且这个工作一旦不是提前做,没有一周的时间是不可能全部整理好的。

“快”还体现在班主任发现班级问题的速度上。班级有问题,班主任却没有看到,更没有更正。这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我平时一到教室,就看看哪个学生没到位,哪个学生说话了,哪个学生没穿校服,哪个学生值日不好了等等,发现了问题就马上解决问题,有一次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桌上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个水杯,很多学生上课时,老师在上面拼命的讲题,学生在下面悠闲地喝水,这不是正常的学习状态,有时学生的喝水的瓶子还会掉到地上,声音剌耳。所以我要求学生把水杯放到桌洞里面,上课不许喝水,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变好了。总之,班主任应审视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

“快”体现在学生的更改上。班主任是发现问题了,可是学生没有改正,这一切没用。学生的快才是真快,班主任的快就是为了让学生快。古人讲,四维不张,国乃恒亡。一个班级,有令不行,行之太慢,慢而无章,班将不班。学生出了问题,老师也发现了问题,但学生却没有马上改正,这是不好的。在高二.7班,我都是要求学生马上改正,立即落实,班级的卫生区值日不好,立即再去值,做好为止。学生的桌子下面满是纸花,我就会责令学生马上打扫干净,不得拖延。所以我一到教室,学生都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桌子下面。学生做了,且做好了,快速地改正将让班风积极向上。

班级管理赢在思。一切成功都是思考的成功,一切失败都是思考的失败。班主任应善于思考。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思想的启发使人类摆脱了奴役,进入了自由王国。班级管理应学会思考,因为思考,班主任制定措施才留有余地;因为思考,班主任处理不同的学生才会有所不同;因为思考,法外才会有情。同样一句批评的话,有的学生受得了,有的学生想不通,有的要做出极端举动。思考多了,班主任面对不同的学生,才会有不同的招。如果班主任非要一刀切,很快就会发现学生难以驾驭。有的学生思想顽固,就用攻坚战;有的学生老想尝试违纪,就用持久战。思考让班主任工作变得有序。

四、班主任的“苦身戮力”

班主任的“苦身戮力”是指作为班主任,要敢于吃苦,要尽全力去做这个工作。“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后来,“范蠡浮海出齐,苦身戮力,父子治产,齐人闻其贤,以为相。”两次提到“苦身戮力”,可见它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不是轻松的事,所以当班主任就要先有吃苦的准备,再有吃苦的行动。有了吃苦的前提,再全力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

班主任要想法使班级所有任课教师、所有学生戮力同心。戮力同心这个词意思是齐心协力。班主任使班级大部分学生支持了,使全体任课教师支持了,班主任的工作就已经预示着成功了。我讲的是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支持,而不是全部,可能有人不太赞同,我们可以问一下,我们当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说好能不能做到,基本做不到,所以它是一个理想境界,那么只要大部分学生认可你,你就能把工作做好,我们就可以认为是戮力同心了。古人讲“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个班也如此!

五、班主任的三个层面:

班主任工作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本的,即做好班主任的初级基本工作等,每个班主任都免不了。第二个层面是事业的。事业要求是较高的,要当一回事,要尽力做好。第三个层面是审美的。也就是说是站在远处反观所做工作。这三个层面不是说有的班主任是第一层面,有的班主任是第二层面,有的班主任是第三层面。也不是说第三层面就一定比第一二层面好,我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三个层面都要有,而且不能限于第一二层面。到了第三层面有时也要回到第一层面。工作一旦审美了,就会局外,就会反思,就会跑到太空中看地球,角度不同,体会就不同,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的感受。

新时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陈水生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又怎样使自已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呢?下面就班级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情”与“法”的互动是打开班级管理之门的金钥匙

情(指情感教育)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但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的随意。法(即班规)能使班级管理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了班主任抓学生就紧和放学生就松的管理上的冷热病;能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确化、科学化,克服了教师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凭印象、凭感觉的模糊化管理。但只有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表而不能及里。只有情与法的的互动与交融,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又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

1、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忤,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那么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1)用情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会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教师应用自已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教师应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已先做到,用自已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教师的情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教师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教师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

(2)用情温暖学生: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班主任应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讲伟人的事迹,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也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班主任应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

(3)用情鞭策学生: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真心爱护自已的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心理学的测量表明:“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具有了多种潜意识,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勿庸质疑,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奚落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嘛!总之,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

2、“法”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矩就是班级的“法”,就是规章制度,班规是其具体体现。那么班主任在德育的过程中如何用班规实施班级管理呢?

(1)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通过制定班规,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制定班规之前,我总是组织学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规范》、《课堂常规》等规章制度,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会落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定班规的必要性。制定班规时,应实行广泛的民主。首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后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规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班规的内容不应有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班规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班规一般分为三部分,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共20条,它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

(2)持之以恒地落实班规:制定一个好的班规,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关键是要把它落到实处。班级的管理仅靠班主任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为了落实班规,我们启动了二套管理系统,对考核结果实行双挂钩的管理办法。一是班干部轮流值周负责制,负责把本周学生遵守班规的情况记录下来,对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按照班规予以奖分。若有违反班规的同学,则向他发《违纪通知单》,注明违纪事由、扣分情况。另一套是值日班长负责制,负责当天班级的常规管理,每天小结。

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在我校已被许多班级借鉴和采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是班级管理的敲门砖

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若是真正爱护学生,那就首先理解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场上同他们谈话、同他们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教师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博,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尤其对后进生来说这项工作更为重要。下面谈几点做法:

1、贵在诱发----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我认为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贵在引导----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还未出现时,教师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例如,新入班的后进生,往往会在新的环境中调整自已的欲望,这是转变后进生的大好时机。因此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后进生的情况调查,因人制宜,主动而自然地接近他们,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对他们热情地关怀,积极地鼓励,真诚地帮助,促使其把调整自已欲望变为争取进步的实际行动。又如,某些后进生几经努力仍然不能改掉全部缺点,而继续受到大多数同学的冷遇和歧视时,心灵会受到严重创伤。如果这时老师热情关心和帮助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温暖、安慰和鼓励而再次振作起来,同时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也会因此得到新的契机等等。

3、贵在理解----抓住心理因素。上学期有同学反映,班里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经常在一起。我知道后,暗中观察了几天,果然如此,但我并没有轻率地断定他们是早恋,更没有认为他思想有什么问题。我找机会分别同他们谈话,谈话中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像是无意似的谈起自已中学时代的青春萌动的感觉和我对青春期男女生关系的看法。我始终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歧视他们。但他们分明感到了我话里的含意。我还送给了那位男同学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葡萄小的时候请不要摘它,因为它是酸的;要想甜,请等到它成熟的时候。”以后两人的关系一直很正常。

三、班主任的形象是班级管理的试金石

班主任的形象即教师形象,指其德、才、学、识、体貌、性格等多种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独特风貌。

教师形象的外显特征表现在教师的容貌、体态、穿着、谈吐等方面;教师形象的内在特征,表现在教师的性格、气质、情绪等方面;即容貌仪表因素、语言表达因素、行为举止因素、职业道德因素、业务水平因素。这五个教师形象构成因素,彼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教师形象核心是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个综合的感觉,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已就应当是这种人。”由此可见,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

1、教师形象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对形象好的教师,大多数学生会产生一种钦佩感,师生关系容易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则能缩小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有益于学生真实个性的显现。相反,对形象差的教师,学生会产生“离他心理”,甚至产生厌恶感,自觉不自觉地与之疏远,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教师形象对学生接受教育的影响: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班级数名任课教师,学生对他们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对有的教师,学生自觉接受他们的教育,而对另外的教师则心存抵触,拒绝他们的教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形象。对形象好的教师,学生会认为其“言真可信,行正可效”,因而,对这样的教师的教育能自觉接受。相反,对形象差的教师,学生会认为他的话不值得听、不值得信,更谈不上仿效。教师一旦失去威信,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

3、教师形象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限受教育的程度。因此说,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形象好的教师具有心灵美和仪表美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在学生心目中一旦形成优美的形象,便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感染力量,在学生心中会留下难以泯灭的印象。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而且在学生整个人生中,会起着持续不断的鼓动作用。相反,形象差的教师所表现出的工作懒散、治业不勤及道德品质上所表现出的疵点,会影响学生。为师不正,很难谈得上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

总之,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形象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用自已的形象给学生以感染和引导,教师的形象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学校的任何大纲、规章制度都有不能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教师受到更严格的监督的了”。是的,教师应以自已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优雅的仪表风度,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四、家校联系是班级管理成功的桥梁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社会各方面配合,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长与班主任在教育目标上其实是一致的。家长把小孩送到学校,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而班主任按照职业和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要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主任的心与家长的心自然就应紧紧联结在一起,这也是实现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合作的基础。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影响学生思想的两个最主要外因,在教育学生成材这个目标上虽是一致的,但由于对教育复杂性的理解不尽一致,以及对学生教育方式上的差异,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当矛盾发生时,处于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的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协调。

对班主任来说容易产生一种“我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我懂你不懂,我讲你听”的心理情绪,于是常常有班主任“越位”去训斥学生家长。其实,现实生活中,班主任对学生家长在学问上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在人格上学生家长与班主任更是平等的,因此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合作关系,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首先,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主动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在主动协调、密切合作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关系。班主任在和学生家长一起研究对学生教育的问题时,要用商量、征求意见的口气,决不能居高临下地用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的命令口气。

其次,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接触绝不能带有世俗的功利色彩,在接待学生家长时,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都是班主任应坚决杜绝的心理。

再次,由于私立学校的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性格爱好等了如指掌,而家长处于几乎一无所知的状态,为了让家长对其子女有较全面的了解,我在《家校联系手册》上设计了四个栏目,即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考试成绩报告、班主任报告、家长信箱等,并定时发放,使家校联系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班主任,只有强化和摆正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建立和谐、有序的联系,促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好培养学生的教育目标。


以法治班,以情感人 
陈彩霞

班级是一个整体,在管理上需要整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这所谓“以法治班”;而班级则是由学生—人组成的,在利用规章制度治班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集体与老师的温暖,从而增强班集体荣誉感,这所谓“以情感人”。

“以法治班”的重点体现在:(一)、规章制度的合理制度;(二)规章制度的切实执行。

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主要围绕学生的考勤、仪容仪表、课堂纪律、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方面;贯彻班级管理制度执行的具体操作主要通过加、扣分两方面进行德育量化。只要发生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一定加以扣分;有积极、好人好事等方面的行为发生,一定给以加分。这体现“法”的威严性。在加、扣分过程中,对每一位学生—无论班干部,还是其他学生都执行一个标准,做到一视同仁,令学生心服口服,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在各项工作中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各司其职,体现出“法”的公正性。为了使“以法治班”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在班上实行了值日班长制度,两人为一组,每天登记考勤、课堂纪律、好人好事、卫生清洁的具体情况,做好加分、扣分的总结,然后把情况汇总到班长处,记到德育量化表上给予公开,以便及时纠正错误的地方。

“以情感人”重点是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学生思想动态,和关心学生特别是住宿生的生活条件与身体健康状况,在适当时候给予关心和照顾。

通过“以情感人”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在被扣分、批评的情况下的抵触情绪,了解到班主任并不是因为他(她)们做错事便放弃他们、讨厌他们;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优等生的积极性,为班级做出更大的贡献。学生胡锦来高一一学年中,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差,导致其学习态度散漫,经常请假、旷课,经过班主任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她有所收敛,但效果不明显。偶尔的一次,我从其家长口中得知该学生的肠胃经常发炎,我经过观察发现该生确实肠胃经常不舒服。于是我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她关心和安慰。次数一多,该生发现老师对她没有偏见,还是挺关心她的,并在周记中表达了她的谢意。从此以后她再没有无故旷课,学习态度好转,请假次数减少,有时还带病坚持上课,各科成绩进步明显,得到科任老师的表扬。这表明了她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不想拖班集体的后腿。

通过“以法治班,以情感人”的互相配合,能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好的环境,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主任班级管理的四点看法
韩水成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好坏和班级管理的到位与否直接相关。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将班级管理到位?如何发挥作为一个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这个班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势态?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忌长官意识,要讲民主。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最高领导”,当然有其权威的一面,但是如果因此而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则“遮肘之处,随时可见”。因为,班主任毕竟不是圣人,不可能凡事皆知。这样必然给学生的表现留下了一个空间。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班主任要让给学生留下的这个空间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来,让这个作用来弥补“一失”。班级管理,说透了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搞好班级管理得讲集体意识。如果说一个班是一艘船得话,那么班主任只能充当舵手的角色,他不可能将船上的所有角色都一一代劳。因此,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才会出现“我为班上献计策,我为班上添砖瓦”的动人景象。

第二,忌朝令夕改,要坚持原则。我们知道,进行班级管理可以说是班主任及班干部在“执法”。要“执法”就要“制法”,除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校规校纪外,每个班也制有自己的班纪班规。这些都是原则,不能违背。作为班主任不能“说话不算数”,更不能“朝令夕改”。因为这些“纪”和“规”都是“执法”的依据,是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失去这个准则,也就使得做班主任的将失信与学生,其结果我们可想而知。有个关于哈佛故事:有个学生趁管理人员不注意从图书馆偷了本珍藏书。没想到,第二天图书馆竟被突然发生的一场大火烧掉了,那个学生偷的那本珍藏书成了哈佛唯一的一本珍藏书了。为此,校长举行大会表彰了他,感谢他为学校所做得贡献,但接着根据学校的制度开除了他。这就是原则,不容半点亵渎。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这要求班主任在处理事务时必须以原则为准则,扮演好“大法官”的角色,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不只是我才是班上的主人翁”心理。学生有了这种心理,在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将考虑别人多一些,不再我行我素。这样,谦让、宽容等优良得品格才能风行与班上,也才有利于班风、学风建设。

第三,忌失之偏颇,要务实。作为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或学生间的事务时不能义气用事,更不能带有任何偏见,使处理的问题失之偏颇。无数事实证明,有偏见的老师是学生最不欢迎的,更何况是班主任!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无异于“大法官”。如果“法官”都带有偏见了,那么“公理”何在呢?这将直接导致班级管理的偏向和学风、班风的败坏。实在,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实在,学生便不敢花里浮梢;班主任实在,学生便敢讲真话;班主任实在,学生才打心眼信任。原因何在?我们设想一下:班级管理不可能十全十美,班主任敢于正视缺点,不睁眼讲瞎话,学生还敢弄虚作假吗?班主任一是一了,学生还能来个小九九吗?实在了,班级管理中得漏洞、不足之处才能一一露出水面。这样,对于班级管理,对于班风建设才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四,忌走马观花,要持之以恒。班级管理牵涉到的净是些琐碎的事物,这决定了班主任没有深入了解,没有认真的调查,就不要乱发言,乱表态。这不仅是关系到一个班的班风、学风的好坏,还关系到这些正处于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年龄阶段的中学生的做人的问题。走马观花,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是一些模糊的形而下的东西。学生心里想什么?盼什么?学生的学习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仅凭走马观花是感觉不到的。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如果做事情只讲“五分钟热情”,我们可以肯定得说:“那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班级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时间。首先需要时间去实践,其次还需要时间去验证、去扩大。因此,笔者认为:班级管理贵在坚持。没有坚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于事无补。

当然,怎样将班级管理到位,怎样才能将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此,笔者就四点意见和大家商榷商榷,望能抛砖以引玉。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