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新教师,怎样备课、上课和听课

时间:2020-01-02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新教师,怎样备课、上课和听课 
一、怎样迈好人生第一步

(一)求仁得仁(追求什么才能得到什么)

人生一世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人有两种生活态度:进取的和平和的,但本质是进取的,所谓平和只不过是得不到之后的一种掩饰。(略述)

及早清楚自己的追求目标,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营造和谐的环境(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与群众的关系(核心是不较劲)

与领导的关系(核心是把领导看成普通人)

二、怎样备课

(一)备课五步

备课的重要性(略述)

备课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即:

整体备课(一学期或一学年)

单元(或章节)备课,

课时备课,

课前复备

课后反思   1.整体备课 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要在钻研大纲(课标)和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订出全学期(或全学年)的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1)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2)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  (3)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  (4)考虑教学方法 (5)做好教学(包括教具)准备。  (略述)学期授课计划,可以写成文字,也可以列成表格,视需要而定。  为什么要通读教材、制定计划: (1)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可以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知识体系。

(举例略述)

(2)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举例略述)

(3)通盘安排,综览全局。(给制订学期授课计划提供依据;通览教材,才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致于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4)了解难点,及早准备。(通览教材,就能了解教这册教材有什么困难,及早进行准备;通览教材,有利于有计划的安排学习及参考书籍;同时把需用的教具都事先准备齐全。)  通览教材、应防止两种情况:一种是走马观花,一味浏览,结果印象不深,所获无儿;一种是细嚼慢咽,玩味不已,结果时间精力有限,往往只能备出几篇。这样做的结果,前者是有名无实,后者是得不偿失。都不能达到通览教材的目的。因此,通览教材认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时间和精力,明确通览的目的,确定通览的重点。  2.单元备课  在一个单元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之前,还应进行单元(或课题)备课,拟出一个单元(或课题)的教学计划。单元备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或课题)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妥善地处理教材,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 (3)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确定主次、先后、详略;(4)以单元为单位,把讲、读、写、练、实验和实践恰当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

(举例说明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3.课 时备课

钻研全册教材和单元教材之后,虽然为备好每一节课做了准备工作,但是全册教材或单元教材的任务,都要通过每一节课去完成。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得备好每一节课。  课时备课的主要任务是:

(1) 进一步熟悉教材,

(2) 写出具体教案,包括:确定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内外练习题等等。

钻研全册教材、单元教材和每节课的教材,要求各有不同,但都应贯穿"从全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全体"的原则。即从全册教材的系统性中看到每一部分知识所占的地位,又从那个部分知识中看到它与旧知识和未讲到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胸中有数。 不少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课前备课,已经不再是去熟悉教材、默记讲稿,而是面向学生,着重研究用什么方法去教会学生。所以,课前备课,除了要熟记教材以外,还要备方法,备感情,备语言,备教态,备教具。  a备方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教法。因为只有通过恰当的方法把学生教会,才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备课时要反复琢磨怎样形象直观,怎样布局板书,怎徉讲练结合……。只有方法得当了,才能教得生动,学有所得。所以,每次讲课以前,都应该把写好的教案摆在案头,想想有哪几种讲法并加以比较,选出最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一种来讲。  b备感情  除了备方法外,备好思想感情也是讲好课的重要条件,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走进教室以前,如果自己是兴奋、愉快而且是信心百倍的,那么教师就会津津乐道,学生也会全神贯注,讲课的效果就高。反之,或者由于教师对教材体会不深而缺乏信心,或是课前心情不畅,那么,课堂效果就不会理想,教室气氛也不会活跃。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感情充沛、心情偷快,上课前,总要收收心(可能杂事分心,收起来),养养神(回忆回忆讲授内容),这样讲起课来,就能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娓娓动听。  c备语言  课堂讲授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语言。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技巧。一位教师虽然有着极为渊博的知识,但如果他不能通过鲜明、准确、精练、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因此,要善于选择最中肯、最精确、最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讲授的内容。  d备教态  讲课时的姿态、动作是表达语言时的重要辅助形式。教态生动活泼、大方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深刻领会所学的知识。如果讲课时,教态生硬死板,没有什么手势,或者姿势很不自然,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无精打采。因此,教师讲课前,应该认真选择自己讲课的姿态、表情和手势,研究如何掌握得体的教态。  为了更好地改进教法,选择语言,备好教态,课前试讲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试讲不一定要人听,也不一定非讲出声音来,利用早晨散步时间边走边讲,或者在黑板面前默讲一遍。这对于熟悉教材,改进教法,发现问题,弥补漏洞,都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有机会能在其他教师面前先试讲一下,那就更好了。  e备教具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教具。使用教具,可使讲授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懂,学生也会更加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同时又可节省教学时间。  对于需要演示的实验和学生的实验,教师必须预演一遍。最好是用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各做一次,把实验中可能产生的现象搞清楚,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周到。对于实验用的药品,事先要进行周密地检查,以免临时发生了问题,措手不及。  体育教师对场地器材设备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以鼓舞学习情绪,避免发生事故。如果学生冬天集合时面朝北风,练习时面向阳光,场地不干净,沙坑未松平,跑道没划好,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反之,设备器材有条不紊,学生一到操场就劲头十足,兴趣盎然,无疑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秩序就会有条不紊,教学时间也会相对充裕。所以,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搞好课前备课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无不如此。一位有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说:"我备好了课,还有最后三道'工序,:前一天,默演讲稿,组织语言,理清线索,备全教具;前一小时,澄清过滤,去粗取精;临上课前十分钟,还要在脑子里重温一遍。"有的教师对于一两句话,也一改再改,直到语言精粹,概念清晰,方才罢休。从而使他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超尘拔俗。

4.课前复备  教案写好了,是不是就等于备好课了呢?不是的。有的教师误以为写好教案或讲稿,就是备课工作的结束,讲课就不成问题了;也有的教师自恃讲课多年,教材比较熟悉,无需再花时间熟悉教案或讲稿,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写好教案或讲稿,不等于就能讲好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工夫。也就是说,要把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默记熟练,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5.课 后反思

无论做什么工作,要想做好,都必须在做完一件事后,仔细思索得失,才能不断提高(略述)   教学工作也是一样,必须善于课后总结,也就是课后反思。有些教师以为讲课是备课的结束,讲完了课就万事大吉。不是的。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搞好课后备课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是由于:  课前备课只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课堂效果。真正反映教学效果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教案写的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教师只有在讲完课以后才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只有在学了以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因为,教师备课备懂,只能是初步的懂;只有讲课讲懂,能使学生听懂,对教材才是真懂。因而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案中都有"后记"这一项,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结合学生的反映,把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记载下来,经过修订教案或改写讲稿,再拿到下一个班去讲授。一课教材在几个班讲,就修改几个教案,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  课后总结必须和调查研究相结合。其中最宝贵的材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教师应该随时记下这些反映,并不断加以分析研究。不要因为经验与意见零碎、细小而等闲视之。如此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二) 备课的过程 备课的过程是:自备 集体备 再自备。   自 备  备课,首先应个人钻研,独立思考。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更多的独立劳动。这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一环。  认真自备,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的前提。集体备课质量不高,往往由于自备不足。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发现"空手赶集"的现象:由于缺乏自备,于是问题不分大小,内容不究轻重,一律拿到会上研究,结果泛泛而谈,零敲碎打,所获无几。相反,经过集体备课以后,大家感到满载而归,一定是自备比较充分。所以,一定要在自备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备课。  集 体 备   集体备课的好处很多,主要有:  1.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对于一篇教材的理解必然有深浅之分,而通过集体研究,就可以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2.集体备课是新老教师互相学习扩彼此帮助的好形式,尤其对于培养新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教师刚到校,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既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没有备过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集体备课,就可以陪养与带动新教师掌握备课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3.集体备课有利于促进教师团结,形成教师集体。经过集体研究,教师间更能相互了解、密切配合,还可统一口径,步调齐谐,从而保证同年级的教学质量。  尤为重要的是,还应着重研究学生的实际。如研究与交流学生的思想情况、知识质量、学习特点、存在何题等等。同时再结合班级实际,就能在教学中获得更好地成效。  为了把经常备课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把集体备课与观摩教学结合起来;除了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备课以外,还可以采用各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备课的办法,从而试验与摸索教学规律。  集体备课与教学相结合的一般作法是,先由同科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初步写出教案;集体讨论时由重点试验的教师作中心发言,然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会后大家听课,课后评议,提出改进意见。  再 自 备  集体备课后,要把集体讨论中得到的收获加以消化和巩固,还得再进行个人钻研。因为,别人的经验再好,对自己来说,都只是间接的知识,只有通过个人钻研这个过程,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所以,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是:在个人钻研的前提下,进行集体讨论;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人备课。  (三) 备 课 的 要点

1.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依据。能否正确地使用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备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钻研教材的思想内容,把传授知识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略述) (2)要分析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其前后联系,明确其来龙去脉。做到讲前面的知识为讲后面的知识"搭桥"、"铺路";讲后面的知识对以前学的识起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的缺陷;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脱离教材、添油加醋偏向。(略述) (3)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和特点。以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体现教材特点。 (4)熟练掌握教材中的习题,对于习题要注意精选和分类处理。要明确每一个例题和习题的目的性,充分发挥每一个例题和习题的作用。 (5)安排好"讲"和"练"的内容。讲与练,不仅要从方法上考虑,还要从内容上斟酌,什么样的内容宜于讲,哪些内容适合练,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用什么方法讲,用什么方法练。在内容上要注意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而在方法上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要根据校历的安排和学生每天所能支配的时间,从德、智、体、美、劳全而出发,通盘安排好每节课讲、练的分量,以免学生负担过重或畸轻畸重。  2.备重点  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巧妙地使用力量。搞好教学,也必须普于把钢用在刀刃上。这就是说,要努力抓住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的主攻重点。没有重点,就突不破难点,必流于一般。  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弄清哪些是主要部分,哪些是次要部分,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一般知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怎样确定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只有使学生集中精力把它们学深学透、练好练熟,才能学好其它内容。  教学重点的一般标准是什么呢?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1)基本概念并不包括一切概念。基本概念是指那些在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中经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概念。不掌握基本概念,就无法学好一个章节里的基本内容,

(2)基本理论是指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即使懂得了基本概念,但不掌握这些理论、原则和原理,仍然不能运用基本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

(3)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还不等于就能解决具体问题,这里还有个方法问题,如思维的方法、解题的方法、写作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等等。

各学科知识来说,有它本身的教学重点。(略述)

每一册书有不同的重点。   就每一课时说,也应该各有重点。(略述)   3.备难点  探讨疑难问题的根由,寻求突破难点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一面。难点内容处理不当,会浪费许多时间。切实掌握每一章节的难点,千方百计地围绕重点来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困难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什么是难点   要突破难点,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难点:凡为大部分学生所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复杂的技能和生疏的技巧,就是难点。  (1)来自教材的难点   来自教材中的难点。教材之所以难,主要有这几种情况:  a.教材抽象。抽象的东西就不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概念。抽象的内容之所以难,主要是感性材料不足,学生理解不了。处理这一类难点的最好方法是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多举实例,多做演示,给学生以丰富的感性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b.问题比较复杂,学生掌握它的规律性比较困难。比如应用题,类型多,可用的方法也多,学生一时不易掌握其规律。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办法,要坚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的原则。  c.是内容相近,容易混淆或容易发生误解的知识。解决的方法是新旧联系、反复对比,从比较中见异同,从对比中分清正误。  (2)来自学生的难点  再谈来自学生的难点。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由于以往知识基础不同,生活经脸不同,理解能力不同,难点也会各自不同。  难点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考虑。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对于甲是难点的,对于乙就可能不是难点。所以,难点不是千篇一律的,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  难点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考虑。有些教材本身并不难,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而感到困难。例如给生长在内蒙古的学生讲授棉花、甘蔗就比较难于接受。  难点要从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考虑。例如对鲁迅文章的理解。  所以,难点不是绝对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确定的。同样一个教材,在不同的班级,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如果仅仅根据教材来确定难点,那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却教师却轻描淡写,一掠而过,而学生认为容易的地方,教师却罗哩罗唆,讲个没完。要想避免这种结果,就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工作。  4.备关键  关键是开启知识门的钥匙。一个单元、一篇教材有许多内容,但是必有某一部分知识起决定作用。把这部分知识学好了,其它知识就能迎刃而解,就能打开知识之门,顺利掌握全部教材。正如一把锁,钥匙对准了锁眼,就豁然洞开,这就是知识的关键。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在一篇文章中,也往往有"关键词汇",它能起提摄全文(或全段)的作用。(略述:)

5.备 学生  教师讲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把知识学到手。所以要彻底改变那种只见"物"(教材),不见"人"〔学生〕,"闭门造车"的状况。教学和打仗一样,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谓"知己"就是教师对教材做深入的钻研,所谓"知彼",就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有的学校虽然师生也很努力,但是教学质量总也提不高。就是由于没有结合学生实际。他们以为,备课的过程仅仅是消化教材的过程,却不明白:不了解学生实际,就不可能处理好教材。因而在课堂上冒出许多问题,由于没有准备而无法解决;或者想去解决,却又没有时间。所以,在掌握教材的同时,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备课又备人,后者更重要。因为课本是死的,只要下苦功多钻研几遍就容易掌握,可是备人就不然,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得不多也不少,不深也不浅,既能合乎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下苦功不可。  6.备教法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同样一门课程,有人教来倍受学生欢迎,一听就懂;有人教来学生意见挺多,如听天书;同一份讲稿,有人讲得绘声绘色,有人却讲得寡而无味,这与是否会"教"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材,一般是按照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编排的,不能完全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适况。如果我们照本宣科,有的学生就接受不了。而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就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学会自己去钻研知识。  总之,既要钻透教材,又要重视教学方法,不能认为"钻研好了教材,就自然有了方法",也不能只追求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而忽视对于教材内容的深钻细研,对教材理解得不深不透,教法再好,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充分掌握了教材,但不善于通过适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也是教学中的不足。  当然,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因而,备教学方法,应该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百花齐放,讲究实效。   7.备作业  作业、练习是使学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把知识变成技能技巧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实践性环节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备课时应充分重视。  有的教师仅仅致力于把教材钻好,堂上讲请,就欣然自得,这很不够。备课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练好。   怎样备作业?  首先,要充分研究课文后面的练习与习题。因为课后的习题是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做好它,对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有很大好处。课本上的每一道题,都有其一定的意义,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练习与习题一定要弄清楚。  其次,要"作业下水"。所谓"作业下水",就是教师要亲演习题。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教师要自我练习。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过河不知水深浅"龙其是初任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更应把演算习题作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基本功"。  (四)怎样写教案

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是课时计划(教案)。编写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课时计划的执行,使我们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使我们能科学地、精密地分配课堂的每一分钟时间。

我区对教案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项:

——课题(教学内容)

——课时(共几课时,第几课时)

——重点(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难点(学生较难掌握的问题)突破方法(如何解决)

——教学方法(采取何种方法教学,如:讲授法、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个栏目)

——作业

——课后反思(或课后追记)(展示教案首页)

(申报高级职称的某位教师的教案首页)  教案,并不是课文的抄录,也不是所有参考资科的掺和,而是教师对课文和各种资料进行创造加工的成果。在教案中,不仅应该使讲课重点鲜明突出,讲授内容深刻系统,而且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深度广度;在教案中,还要考虑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安排教学内容,而且要组织好全部教学过程。课时计划考虑得越细致、越具体,越周到,上起课来就越主动、越生动、越活泼,越有成效。所以上课前写好教案是全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尤其是新教师,更要写好教案(略述)。

三、怎样上课

怎样上课的问题师范生应该在学习和实习中部分地得到了解决,非师范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也经历了多年。现在的问题一是你怎样上课,二是在教改的大环境下怎样上课。(略述)

我不想讲大道理,说这样几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过去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核心问题是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

2.新教育理念下应该如何看待学生(核心观念是平等)

3.你该如何做

(1)一切为学生着想(略述)

(2)恩威并用(略述)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二)保障优良的课堂秩序

没有好的课堂秩序就谈不到上好课。(略述)怎样保障优良的课题秩序:

1.上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略述)

2.上课前五分钟的艺术

上课前五分钟是学生精神最不集中的时间。要想法把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略述)

3.眼睛的魅力。(与学生对视、不停扫视)

4.心里要清楚自己能容忍的底线,也要让学生清楚。

5.恰当的愤怒与赞扬。

6.设法把每个学生的一切与班集体联系起来。

7.教师要学会承认错误。

(三)学会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吸引学生和取得学生尊重的重要因素。(略述)

(四)课堂机智(例述——核心是引导)

四、怎样听课

作为新教师,听课是学习提高的重要手段,(略述)也是对自己教学观念、教学水平的衡量(略述)  (一)怎样听课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1)了解教学内容。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教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2)了解相关教学理论。教师去参加教研活动听公开课也要做准备。由于大多数教师平时埋头教学工作,对某些教学理论,学术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听较高一点的公开课会有一些不适应。这就需要在参加教研活动之前,千方百计去了解与钻研一下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温自己所积累的资料。这样能拓宽视野,缩短与“学术”的差距,这样去听公开课就会收获更大一些。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厘,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对熟悉的教师,由于对其班级情况有所了解,可着重就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一得”,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  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如何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如何了解教学目标:1.从教案看。2.从教学过程中体会。)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同样教材,处理千差万别,水平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1)教材取舍。(围绕全册、单元、本课目标)

(2)用力轻重,用时长短。(围绕重点、难点)

(3)与学生实际的结合。   3.从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过程做出评析。教学过程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哟效果。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a.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b.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c.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

d.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e.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综合分析还包括从教师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等。整体评析法的具体操作,不一定一开始就从这几个个方面逐一分析评价,而要对所听的课先理出个头绪来。怎样理:第一步,从整体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课的教学过程是怎么安排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第二步,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各个教学步骤,要分别理出上面的七个内容。第三步,从部分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全课的角度逐个分析评价。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