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如今成了一种产业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从需求端治理“高考移民”的利益冲动。 近日,深圳富源“高考移民”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国内跨省“高考移民”应被治理,跨国“高考移民”也该被严查。据报道,共有17名考生未能通过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收港澳台、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学生入学考试的资格审查。暨南大学招生办发布公告称,对于弄虚作假和钻政策空子的“高考移民”等行为,将严肃处理。 跨省和跨国“高考移民”都不是新鲜事。有关部门对此也不乏治理动作,但“高考移民”现象一直存在,甚至形成产业链。 此次深圳“高考移民”事件,是由民办学校主导推进运作的。其目的是通过购买外省生源,帮其办理户籍,以合作办学名义继续在外省求学,在高考时到广东高考,以此打造高考升学品牌。 这属于畸形高考竞争推动的“高考移民”,若不加以治理,在民办学校背后的资本力量推动下,这必将严重冲击异地高考政策,破坏各地的教育生态。 而跨国“高考移民”,近年来背后的产业链已非常明显。2017年,媒体调查发现,有中介收家长几十万元,让考生从内地考生变身“华侨生”。中介号称考生可以200分上“211”高校、400分上“985”高校,这就属于机构进行运作。 其具体运作手段为,利用其他国家移民政策上的漏洞,帮助土生土长的国内学生取得华侨的身份,并送到专门对外的国际学校,或自有的培训学校里,经过三年专业培训,“完美”做到“满足华侨生的报考资格条件”。这当然侵犯真正的华侨生利益,也让我国对华侨学生的优惠政策被非法利用。 某种程度上,这种机构化运作,也是“高考移民”旧问题呈现出的新面相。 那该怎样遏制“高考移民”及其背后的产业链呢? 毋庸置疑,对于产业链重要一环的运作方,必须依法追究其责任。比如,运作此次深圳“高考移民”事件的富源学校,目前的处理包括减招、停招,以致取消办学资格;对于具体参与运作的人员,也需依法追责。但对于那些运作跨国高考移民的中介机构而言,其只要运作规范,按照移民政策处理,目前很难追究责任。但对于那些制作假材料、海外假学历证明的行为,也可依法追究责任。 除此之外,显然还需从审核关做文章。从政策执行层面来看,相关部门还须加强身份审核,即根据国内高考和华侨生招生的报名条件,严格审查考生的身份信息(户籍、绿卡)以及具体求学与生活经历(学籍与居住年限)。 但仅严格执行政策还不够,还要让钻政策漏洞的“高考移民”难以通过审核,这就需要根据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完善有关考试报名规定。 比如,对于国内高考,针对民办学校运作“高考移民”,需要调整本地户籍考生的高考报名条件,除严格审核户籍迁移外,还要提出连续学籍要求;对于华侨生招生考试,除要求考生本身是华侨生外,还需审核其父母身份是否也是华侨,并对其海外学历进行严格验证。 至于更根本的治理举措,则在于进一步推进高考改革。逐渐调整基于身份的高考报名、招生制度,把不同身份的考生纳入一个招生体系,建立基于学籍的高考报名、考试体系,在招生时进行多元评价。这就消除了不同身份考生的录取机会差异,也能从需求端治理“更换”身份获得竞争优势的高考移民行为。 (作者系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