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语文学习:安心恬荡,必有丰殷

时间:2019-12-07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语文学习:安心恬荡,必有丰殷
安心恬荡, 必有丰殷

许雨辰

【导读:作者系福州一中2019年高考生,高考语文141分,为福建省语文最高分。

一 语文与我

语文于我,不像一门学科,更应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阅读+写作”的生活方式。用更私密的话讲,是一种与人“神交+笔交”的“仪式”。毫不夸张地说,我对语文的感情是热烈而深沉的。

二 遇见

小时候我对语文的认识主要来自古典文学。平心而论,我的涉猎不算广,除去诗词歌赋和评论诗词歌赋的书籍,我很少看近现代作家的作品。并且我的知识也不甚系统,茶余饭后听家里人讲些王侯将相的故事便是我除课堂外最大的知识来源。但,或许是家庭环境熏陶加上天性使然,在如此“狭隘”的阅读中,我模糊地遇见了心之所爱——语文。长大后回看这些年的经历,这种喜爱或许是日后所谓“素养”的雏形。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其实从广义上讲,世上不存在无用之书,其最虚幻的“娱情”“消遣”功能用处也不可谓不大。所以我的看法是,在选择读什么书时无须过于计较得失,如果有“看闲书不利于学习”之类的想法,那就太不自在了。谁能预见到某一天读过的一首诗会让你在升学或入职面试时脱颖而出,或者看过的某个哲学理论帮你度过人生的瓶颈期呢?哪一类型的书合眼缘,就多读几本,比如蒋勋先生讲诗词的书,我就非常喜欢,连着好几个月就看这一个类型的书;而那一本早已在脑海中被无数次“勸退”,但又用“必读”来要求自己的,就像世界名著《百年孤独》,两年前被我弃读,至今也没有看完。庄子曰:“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因此,读书也可不必太过计较当下的有用。

好不容易遇到合眼缘的书,如果不细细筹谋一番如何享受,那真是辜负了自己。在这个讲求实用和效率的时代,我却认为应该向儒家学习,为读书增添一点儿仪式感。用不着“焚香沐浴”,但在地铁上、排队时或洗手间里就不要“只争朝夕”了。我的“纸质书情结”甚为严重,不用电子书、不刷公众号的习惯为很多人所不解,但这并不代表我浪费时间。处于不同生活场景时,我会在已读内容中寻找与之相符合的语句,对现实和书本进行二次甚至N次思考,这种习惯虽然因为不经意间流露出“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的表情而多次引人侧目,但切实提高了我的思辨性和记忆力,也不算亏。微信、微博这种碎片化阅读的需要是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比方说观影之后要交流影评,失落时要找些“心灵鸡汤”,仅此而已。良莠不齐的自媒体担不起升华内心、增加阅历的重任。

于我而言,每周一次上交让老师批阅的读书笔记,是在书中“尽兴而游”之后“乘兴而为”的事情。大部分时候,我是以小字批注在页边的。内容为当下的慨叹、生活的联想、大致的仿写,有时甚至只有一条下划线,无所谓形式,只在乎心境。如果那是一本晦涩难懂却让我兴致盎然的书(这种情况真实存在),比如《乌合之众》,那么我会用活页纸梳理脉络,写长文深入分析,以便让阅读质量和思考深度再进一步,这也是我对这类书的追求。

三 笔墨

我们总以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从而产生“书读得多了,文章自然写得好了”的想法。其实,我认为杜甫不过是在说自己的两项本事,两句多半是并列的。一个人在考场上写作文如若得心应手,那么平时的动笔该是不会少的。我素来是不吝惜笔墨的,心有所感,手边有笔的话立刻就写。尤其在旅途中,每晚回到住处,写游记是雷打不动的。情怀具有时鲜性,一旦过期,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每当一段旅途行至幽暗昏惑之处,若“无物以相之”,则不可至也。有行至高处的愿景,纵使是立身持正的君子,也需要善假于物。笔触所绘,即是生活的延续。我钟情于各类纪录片,从《河西走廊》到《蓝色星球》,让双目假借荧屏,去到暂时或永远无法抵达的时空。而流畅的文笔和详实的素材,不过是体味之余精美的附属品。我有整理纪录片文案的习惯,于我而言,讲解的语气、句式、内在逻辑,无一不可视为写作的典范;在誊抄的过程中,架构逐渐铺就,布局逐渐清晰,辅以优美的叙述,则佳作可成。

如果说率性地生活让文字汪洋恣肆,那么专注于课业便能让写作严整规范。方圆既定,便不可枉之。课本和老师让我学会整合与应用生活中得到的灵感,使它们具备再次深化、转化的潜力。课堂吸收不该被忽视,那是自我与应试、思考与实践从碰撞走向共生的必经之路。所以“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真是至理名言,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把这当作老生常谈,不屑一顾。

章岚芳老师是我高二、高三时的语文老师,她每次花在作文评讲上的时间一般是两节课,其中一部分时间用来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那些作文,或文采过人,或结构严整,角度思路各有千秋,从中我学到另外的观察生活的方式,开阔了思维,也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四 深情

我特别想聊一聊诗词这个话题。

我对诗词的喜爱,超过了散文、小说等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它完全是我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诗词日历、诗词字帖、书架上全套的诗词鉴赏,一天背一首诗的“强迫症”,以及偶尔进行的“创作”,我与诗词的交集甚多。相较于散文、赋,它少了一种教化的责任;比之于小说、杂剧,它又多了几分雅致端庄。故而它最是“生活”,也最是“人间烟火”。

有朋友问我:“读诗词有什么用?”我的回答一般是:“没什么用!”它不会为你敛财,不能帮你博得盛名,甚至不一定帮得上你的考试,一天一首的阅读结果也不过是——今年高考要我赏析的那句诗,我依然看不懂。

但是,它会让你的生命更加丰满。

生命更加丰满之后呢?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会因为有了消化生活的能力而理解得更透彻;写作时,会因洞悉了语言的奥秘而有了灵活的方向和飞扬的文采。读过的古诗词,不经意间,已携着作者和我自己那一刻的深情,在我的生命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张岱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我深以为然。如果要总结语文学习的经验,极致的凝练后,便只有一条,那就是深情。

诗词最能唤醒深情的生命,生活中处处可寻觅到语文。如果你私下里问我,为什么钟情于诗词,或者为什么喜欢语文,我会告诉你,因为它们是美好而深情的事物,燃烧过的生命有权利诗意地留下痕迹。就这么简单!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