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和上课
肖培东
【导读:这是几年前我在南京语文基本功大赛上的即兴发言,朋友整理得相当认真,谢谢!——肖培东】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你拿到一篇新课文,你会从哪些方面去思考你的教学,你会怎样着手备课?
我想,我应该会从九个方面去思考我的教学。
第一,这篇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即理解它的文本特征、文体特征);
第二,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即内容、主旨);
第三,这篇课文是为什么而写的文章(即写作动机、写作背景);
第四,这篇文章是怎样去写的文章(即语言特色、写作手法)。这是普通备课的四个问。问文体特征,问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问文章的写作动机和背景,问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光这四个够不够呢?不够!我还得问:
第五,编者为什么把这篇文章放在这个单元(即了解编者意图和单元目标);
第六,这篇课文最大教学意义在什么地方(即思考它的教学价值);
第七,最能体现文章主旨和写作特色的语段是哪几个(即注重教学聚焦);
第八,读这篇文章,学生自己可能读懂的和需要老师教懂的分别是什么(即做出学情预判);
第九,教材本身提供了哪些助教助学的资源(教学资源)。
这九个问题想透了,备课就可以开始了。当然语文教学备课思考,具体到某篇文章,很可能还会有第十第十一个问题,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要谨记——语文必须老老实实地教。
怎样才能老老实实教语文呢?我们分享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老老实实。
老老实实教语文。什么叫“老老实实”?“老老实实”对应的就是“花里胡哨”“失去本真”“光怪陆离”“莫名其妙”等。老老实实教语文,意味着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要贴近语文教学的原则,要靠近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通过这种规律来实现语文教学。
身处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年代,近几年我们发现,语文圈江湖之气渐起,出现了很多所谓的门派。虽说百花齐放春满园,但我们更希望,能从语文的原点和规律出发,从语文教学的原则出发,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建议老师们多多看看那句话,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
很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会忽略语文这一特征。在上课前,我们必须先去重温语文课程的定义,语文课程的特征,时时刻刻落在我们心里并能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我们要思考,我的这堂课是不是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进行的,是不是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教学说到底还是比较简单比较实在的,听、说、读、写、思而已。课堂教学离不开这样一些具体的实践,老老实实地把这些问题想透了,语文课堂就语文了。
我曾在陕西白河县送教,为白河县的语文老师上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各一节,其中初中我选择了《一颗小桃树》这课。现在有些老师上这课,上着上着,这棵小桃树,种得就不像“语文”的桃树了,花花绿绿的,枝条上挂满了非语文的东西。大讲特讲贾平凹的生平经历,文革期间的中国现象,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自立自强的人生奋斗,就是很少引导学生读文章品语言悟文意。《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教材上文中批注有说,“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所谓仔细体会,就是要潜入文字深处细细品味。它不能像是情景剧,得需要你从语言文字中慢慢去体会。老老实实教不就行了吗?我在教这课的时候,注意到了编者在《一棵小桃树》中标注了五处旁批。
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
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
“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
我们很可以利用文中五处旁批,巧妙地整合、提炼、穿插,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散文深处,思考小桃树中复杂多姿的人生感悟。第一条批注提醒我们,散文阅读要紧扣作者感情,要从眼前景中读出作者的内心情。第二条批注则是散文阅读的方式,要关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细节,从中体会写作深意。后面三条批注都用问句形式暗示文本阅读要思考的内容,三个问句紧联小桃树和“我”,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与作者自己的特殊的情感联系,感悟作者内心的隐秘世界,理解文章托物言志、明暗双线的写作手法。这实际就是用批注完成了自读课的教学。我们的思维都该朝向自读课的要求,朝向课本提供给我们的自读资源,没有别的,比起一大堆资料引进,一大堆贾平凹的经历介绍,我觉得教学更好地还是要把师生带回到语文的本真上去。语文就是这样的,老老实实地看文本,老老实实地去思考这些问题,你会得出语文教学的“语文”的方法。
再举个例子,一老师上高中的一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老师一进教室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场红楼梦知识抢答赛。”学生立刻兴奋了起来。好!第一题开始抢答,《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手全部举起来了,大家喊着“曹雪芹”,老师一看,也搞不清楚谁也抢答的,就只好给每组都加10分。
第二个问题分数值很大,一共120分。我当时想了半天,怎么会有120分的题目?原来,《红楼梦》里有12个美女,说出1个得10分,说出12个得120分。全班学生开心了,教室里炸响一片,大家交头接耳,东凑西拼。要一口气说出12个美女还真难,最后把那些不是美女的刘姥姥全搬上去了。这时候我想,课堂也热闹了,气氛也活跃了,这下老师该上课了吧。老师还不罢休,说了第三个问题:你知道,这12个美女中,谁最美?显然这个老师想把问题引导到林黛玉上。
可当代中学生不喜欢林黛玉多,刀子嘴,小心眼,烦哪。最后绕了一圈之后,终于有学生说,林黛玉很美,这时我想,林黛玉该进贾府了吧,该开始读文章了吧。结果,老师说了句话:“是的,林黛玉很美,87版电视剧陈晓旭把林黛玉的美演得更美,请看大屏幕。”老师一按鼠标,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就开始,我当时就很着急,从林黛玉迈着袅袅碎步走出雪轿一直到老祖宗捧起那块玉,这怎么也要十几分钟啊。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了,老师又请学生谈谈观后感。我记得当时,我在笔记上写了一行字,“如果是读后感多好”!读文章嘛,读后感和观后感是不一样的。
学生开始谈了,林黛玉怎么样,贾宝玉怎么样。老师又说了,你们谈得都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这部电视的主题曲有两句歌词,就写出了这两个人各自的性格特征,你知道是哪两句吗?请听——又听歌啦!《枉凝眉》歌曲出来以后,听出了哪两句话?“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老师又问:为什么贾宝玉是无瑕的美玉,林黛玉是阆苑的仙葩?这时候叮铃铃下铃声响起。老师那时候好激动的,这堂课气氛这么好,学生发言又那么积极,一个个眼睛都放光的。老师问我:“肖老师,这堂课,我怎么样?”我就说要好好练练语文。这就很明确地告诉他,这堂课不行。这,真的不行。这堂课,又看电视又听歌,语文课要做的事情却没有真正落实。语文老师要做语文的事情。
什么是语文的事情?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无论是去听课还是自己备课教学,拿这三句话去对照:这堂课是不是以语言为核心,是不是以语文活动为主体,是不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浮躁年代,很多青年教师太想用一堂课来一举成名,总是喜欢追求新潮怪异,而忽略了语文的本真。一次,我去听《斑羚飞渡》公开课。老师,一进来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一听,糟了,这部法律一出来,我就感觉到这堂课可能要走偏了。为什么?老师肯定没有好好读文章。《斑羚飞渡》的主旨其实并不是讲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要猎杀斑羚。它是一篇动物小说,最后表现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复杂的人性。没想到,教学中他偏得还要奇怪。他问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我很欣赏很喜欢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觉得很震撼的。”
我当时在想,这个学生说得真好,《斑羚飞渡》很震撼的,按照这个回答,老师应该继续问“你哪里读到震撼了”。学生可能回答“斑羚跳悬崖的那一段”,赏析了以后,老师就继续问:“那你有没有读到比跳悬崖更震撼更悲壮的东西?”这堂课就顺着这个“震撼”走下去了。结果上课老师可能觉得这个“震撼”不是他要的答案,就把它轻轻避开了,而去解说了另一个角度很偏的主题。一味求新,求异,求怪,连老老实实读文章都谈不上,又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地教课,老老实实地和学生一起学语言学语文?
老老实实,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目的。无论什么课文,我们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去思考,我是不是在老老实实地教这篇课文,是不是用语文的手法、语文的手段展开我今天的教学。所以,语文老师想要赢得自己的学科尊严,必须要建立自己专业的东西。我们必须要紧紧地贴着它,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遵循,尊重,这就叫老老实实。
第二个词语,扎扎实实。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探究,体味,涵泳。最初几年我教高中史铁生的文章《我与地坛》,自己觉得教得好感动,听课的师生都在那里流泪,后来钱梦龙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对于母爱的表达,一定要回到文中的原句中去品”,我才轰然惊醒,原来我课堂上的感动都不是“语文”的感动,不是经由语言文字而生成的感动。后来我也真的在其他人的课堂里听到了这样的非语文的“母爱”。
比如有老师教《秋天的怀念》。一进来,“这篇课文学什么的?”“母爱。”“对,母亲。前天还是母亲节。”老师就深情地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接下来请闭上眼……”(好端端的学语文,干嘛闭上眼?)原来,这个时候老师要放音乐了。一按,音乐出来了,满文军的《懂你》“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有时,人更容易被音乐感染,因为音乐旋律更会带你进入一个情境中。音乐中,老师在这个配乐中开始煽情叙说:“闭上眼,想一想,是谁在寒冬的夜晚为你守候一盏回家的灯?想一想,是谁每天早上为你端上热气腾腾的牛奶?……”有几个泪点低的学生忍不住了,眼泪就出来了,老师一看,眼泪出来了,效果就出来了,就说:“好,睁开眼睛,请你说一说你和母亲感人的事情。”学生声泪俱下地说完以后,老师又说:“今天你读了史铁生的文章以后,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这堂课,有感动,没语言,没文本。史铁生文章的母爱品析,不应该变成母爱主题的一个班会课,而是该好好地就它的文字去感悟。“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个“挡”字写得多好,老师要带领学生去咀嚼感受。“挡”字写出什么?写出母亲的爱、母亲的敏感和果断。母亲知道,不挡在这个窗口,落叶就会激发我生命颓废萧条的感受,会把我心中的消极慢慢地积累起来。再比如,这个“挡”字可以看出一个爱我的敏感的母亲,她的内心。北海的菊花开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为什么写那么多色彩?细细品味,文字深处,那不就是,我要好好地活了吗?还有,文章为什么有那么多省略号?“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史铁生都想些什么,想说什么,必须要好好进入语言深处去感受。
都在教《一棵小桃树》,都说是赏析贾平凹对一棵小桃树的描写。但我发现,好些老师只套语式地说“语言生动形象”就算过去了。不是的!“生动形象”,你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语言最细微处去感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语言品析,就是要抓住关键的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引领学生体验并陶醉于咀嚼语文的美好滋味,品味文字里的深沉情感,真正地走进文本。“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我们都会问同学们哪个词写得好?“委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不对的!“委屈”为什么就写得好?你得问问学生,如果不用“委屈”,你会用什么?小桃树长得很瘦弱,小桃树长得很可怜,小桃树长得弯弯的,小桃树长得不正常,小桃树长得不健康……贾平凹都没有用这些词,“委屈”这个陌生化词语的运用对作者表情达意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高手用词。“角落里拱出一点嫩绿儿”哪个字?“拱!”平时我们会用哪个字?“长”。为什么不用“长”而用“拱”呢?进入文本中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我们强调对语言品析鉴赏,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是细细品味,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已有。
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语言的教学,没有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方面的感悟,我们的语文课还剩下什么?
有老师教《赤壁赋》,教得非常有意思。进来以后,说:“同学们,我们要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学生一听高兴了,“穿越”那时候很流行。“怎么穿越啊?”老师就开始说了,“如果一个夏天的夜晚,明月当空,一阵风吹来,把你吹到吹到了长江边赤壁上。老师说“真的就是长江边赤壁上,这个时候,一个白衣儒士踏着月光翩翩而来,你们知道他是谁?”同学很配合地说:“他是苏东坡”。“这个时候,你们两个人遇到了,会有一场怎样的对话?请你们俩开始对话。”这样,全班级同学两个两个对话,然后学生上台表演。“苏东坡先生,你被贬黄州,宠辱不改,你为什么那么开心?”“苏东坡先生……”
这堂课很创新,下课以后问我,上课老师要我评价。我说这节课,可以用两句话形容“清风徐来”,老师一听很高兴,后一句话别忘了,“水波不兴”。《赤壁赋》,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这么好的文章,不读,不做语言品读,不去品悟,太可惜了。所以只有老老实实回归到语言,才是语文教学态度。
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边有一句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以前,我们每次教这句话的时候,都会让学生画出其中的形容词“紫红”“碧绿”“光滑”等,然后我们说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征”就算是品析了。听名师上课,他问了学生一个问题“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这个问题,我当时在想,我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课堂学生也愣住了,几秒钟以后,纷纷举手。“老师,我知道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一定是少年鲁迅经常在石井栏溜来溜去,走来走去,滑来滑去,时间长了以后就把石井栏光滑了。”一想,真对啊,小时候我就有这种生活体验的。然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这就说明,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天哪,我们绕一圈才教出“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名师从这一个小小的形容词里就看出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语文老师对语言要有高度敏感。可以说,语文教学的高低、优劣,最后就取决于老师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很多老师离了教参没办法评语言,他自己读不出语言的味道。
2015年1月,在江苏镇江,有一个《孔乙己》同课异构教学,五位老师一起上孔乙己,我也在其中。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能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孙伏园《忆鲁迅先生》)这篇经典的小说,匠心独具,又有着丰富的主题意蕴,无数次被名家深品细嚼,又无数次经名师课堂演绎。那么,我该教什么呢?怎么教呢?手?脸?酒?笑?排?摸?可笑?可悲?看客?……我一个个地思考一个个地否决。
组织者王益民老师还很有点子,他想了好多招数来“逼迫”我们思考。他把《孔乙己》教参的内容全部印发给学生,还要叮嘱每个学生读七遍。老师们,一个学生把教参读了七遍,你站在讲台上还能讲什么?另外他还有一招,他把全国名家教《孔乙己》的切入点编了一条短信:黄厚江先生从手首入,余映潮先生从酒入,某某先生从某某入……就看你从啥入?他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突然你发现,这个世界,连网络都靠不住了。这个时候,你就得自己去琢磨,我后来就觉得,这个招真灵啊。我当时也不急,就好好地把文章读,反复地读,突然发现,《孔乙己》里面所有的字都是那么地精彩,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挑出来作为切入点去教学。“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哪个字?“又”字。“他们又叫道,你又偷了”,这么多又字出现,不是很有意思吗?“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哪个字有意思?“新”字,就伤疤还在,新伤疤又来。孔乙己悲惨如此。
我们再看,品语言品深刻的话,你会真正发现,《孔乙己》不只是给他讲封建社会怎么黑暗怎么黑暗,不是这么回事。你要去引领他感受,鲁迅先生是怎么写的。你们看,有一段话,掌柜听说孔乙己偷丁举人家,被打折了腿,这时候掌柜说了一个字“哦!”找同学读读看,鲁迅“哦”字后面用了“!”应该怎么读?这个感叹号里有什么!他们后来的对话(“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谁说谁说都不出现了,都是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谁说谁说都没有了,要不要把这些人都加上去,加上去试试看,不能加,加了问答的节奏都被打破了。因为他们太想知道孔乙己的惨状、鲜血淋漓,以作为谈资,冷漠就真实出现了。没有语言的深刻感触我们是无法感知这些东西的。我觉得我们要下苦功!
语文老师要像根筷子,必须紧扣文字语言深处去教学,扎扎实实地扎进去,“吱”的一声,文字内蕴的魅力才会冒了出来。
第三个词语,真真切切。
教学一定要真真切切。真真切切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真真正正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真真正正地让学生去说、去表达。无论你是公开课、比赛课还是其他什么场合的教学课,首先都得是语文课。
我没有听到前面赛课的四位老师上的课,但我一直在关注这些思考,如给学生读的时间充足吗,如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充足吗,如我们是不是很紧张地推着赶着学生在走,我们有没有留出真是的时间让学生消化文字和语言……我记得前几年一个全国教学大赛暑期在某地举行,一看课题,就有点担忧了。《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祭十二郎文》《报任安书》……文言文,经典名篇,又都是较长篇幅,很多语句文意生涩,读准字音,疏通字词,这样读读懂怕也要一节课。这一节课又怎么个赛法?既要疏通文句读明白,又要探究思想读深厚,一节课,真能做到吗?最后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作“赛课,不是赛车”。
对好课的评价,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也就是他们学到了什么,又是怎么样学到的。一课时,教师慌慌张张地赶着走,学生神情茫然地被推着前行,他们真的把《滕王阁序》这样的美文种植进心底了吗?现在听课我更注重听细节看落实,我不强求这堂课一定要走到哪一个程度。没有比真实的教学更好的教学。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学生是在真正地学习语文吗?
有一年去桂林讲课,给我的课是《祝福》,一万字的小说,我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跟校长说,麻烦你晚上回去的时候跟老师交代一下,《祝福》这篇小说,读几遍就可以了。结果老师忘记了这事,学生也不知道今天要上的是《祝福》,甚至有的连个文章也没有。我扫描了几个学生手头的文章,发现几乎没有什么圈圈划划的,阅读,是要有痕迹的,论说的深刻不等于细节的入驻。“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读懂鲁迅作品,还是要“读”字当先。我也冷静下来,没关系,先读文章,就先认真地读文章,45分钟,25分钟都在读文章,读了以后还剩下20分钟,20分钟也有20分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那里读文章的时候非常安静,听课的老师很为我担忧,好些我的好朋友,一直用手提示“你还不上课呀”?我心里却很踏实,没有比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更好的教学了。后来,这堂课,也上出了较为精彩的后20分钟。
所以,不要赶着学生走,一定要真真实实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读文章、品味语言,去思考探究问题,课堂一定要让学习真实发生。
第四个词语,深深浅浅。
我们自己读书一定要深,我们自己解读一定要深。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怎样根据学情做出好的教学。有这么一次教学活动,《散步》这篇课文分别给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来学习,后来我们发现三堂课大多数内容是一样的。说明什么?我们的教学是在做一种无用的重复,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度选择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基于教的教学还是基于学的教学,一个课堂是为了表现你的才华还是展现学生的学习,这是我们大家要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这个浅,不是说浅薄的、肤浅的。而是希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我们深刻的理解,深入浅出,浅入深出。
所以,依据你的教学对象,依据单元的教学目标,做出好的适合的教学,是我们每个老师要去思考的。今天的我们,重新再看以前的文本,自然会看出40岁、50岁、70岁的态度。但是别忘记,我们眼前的孩子,他就是七年级的、二年级的孩子,他们有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阅读经历。文本的深刻,我们是提早告知了呢,还是去按照规律去学习的,这也是大家要去思考的问题。
第五个词语,灵动灵活。
我们说语文教学老老实实地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是死板的、机械僵化的。语文丰富、语文博大、语文精深、语文美丽,可以根据一篇文章的特点,可以根据学习的情况,做出很灵动、灵活的教学设计。有老师上《桃花源记》,第一次,问题是这样的,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桃花源那里的景色怎么样,桃花源里的人又怎么样,出了桃花源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设计太没创意,能不能灵动点?第二次,桃花源,一个怎么样的桃花源?美丽的桃花源,偏僻的桃花源,安静的桃花源,和睦的桃花源……文本多元的思考出现了。有一个学生回答了,“老师,桃花源是一个绝境”。我盯着“绝境”二字想了半天。我说,“绝境”两字你抓抓看。第三次,桃花源是一个“绝境”,什么是“绝境”?先解释了:与世隔绝的地方。绝境,桃花源是一个绝之境,请你填上一个字。这就把前面那个问题更显文言化了。
桃花源是一个绝美之境,桃花源是一个绝僻之境,绝静之境……深入文本,挖掘桃花源的特点。老师就教到这个位置。我告诉他还不够,你再读读文章后两段,你还会发现桃花源是一个绝无之境!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这个“绝无之境”?文本意义就打开了。当然,《桃花源记》一文可以切入的点还有许多,全在老师你的玲珑心里。你教得灵活、教得灵动,课堂上还可以有很多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出来。语文课的特点就在于实施教学的人是有悬念地在教学,你要引领学生怎样走进,你要引领学生怎样走向远方。都说生活是有诗和远方的,但老师你自己首先缺乏了诗意,你又怎么能够引领学生走向远方?
后来,《桃花源记》我读了很久,听了很久,我跟别人开玩笑说,如果你不会教语文,哪怕你多多读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会发现《桃花源记》的每一句话其实换个角度在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秘密。
《桃花源记》,怎么就是语文教学的秘笈呢?你们看,课堂教学应该“缘溪行,忽逢桃花源”,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索、一条脉络串成。“忽逢”告诉我们,好的语文课应该引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一个高的境界。你要怎么解读,很简单,“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只有把文字读懂、读透,你才能发现浅表的外在后面有一个很深的地方。你要怎么提问题,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怎么问?“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你不能把它遮得严严密密,要让它透出一种光,感受到思考的快乐。好的课堂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去思考?《桃花源记》也告诉你了。“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再想想看,教学问题要一大堆吗?不是的。《桃花源记》告诉我们:“中无杂树,落英缤纷。”没有杂树不等于没有树,而是它有最重要的主树,那么课堂要有主问题,用主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思维像片片落英,缤纷满地。这不都是好的语文教学方法吗?你一定要问我是怎么想出来这些来的,“不足为外人道也”。
本真,本色,实实在在,就是好的语文。当你时常用语文之心去思考语文的时候,语文才能真的进驻你的内心,化作美丽的风景。我们本身都不完美,也无须强求完美,但我们必须努力前行。一句话,爱世界,爱生命,爱语文,老老实实地教语文,绽放你教学的智慧,这样语文会与你做出许许多多美丽的相逢与相撞。
【文章摘自肖培东老师微信公众号:我只想浅浅地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