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写好随笔
江红波
【江红波,安徽省歙县高中语文高级教师,黄山市学科骨干教师,歙县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多家教辅图书、报刊特约撰稿人。】
【摘要】
随笔是一种常见文体,学生写随笔可培养语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为此,全文从关注生活关注事物、随笔文章的拟题、随笔的细节描写、匠心独具的构思、生动流畅的语言和文章主题的升华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举例,借以告之学生对随笔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随笔 观察 标题 主题 语言
何为随笔?它是随时随地对日常生活的感悟或思考,然后随手随心写下表现思想的文字。身处纷繁尘世,总要碰上各种各样的事情,阅读名著,小说主人公奋斗经历的共鸣,还有对人情世故的遭遇,社会问题的疑惑与感怀,都是我们可以拿来做材料。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百字,长的上千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那么,做为有一定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的高中学生要写好随笔,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关注生活,观察事物。随笔,讲究的是随意,那么我们在要学会关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自然事物、社会生活要多关心,对身边现象给予及时思考,产生共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杜甫的名句,更是我们在赏花看月时,该持有的一份心情。万物静观皆自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对生活投入自己的热情,也就可以感受到不同一般的韵味,而能从容作文。一个学生无意间看到溪流河滩上的杨树,被洪水无情的摧残而毅然绽放一树绿荫,他赞叹:“生地的不祥,不是自的选择,但生命价值的定位和升华,应该由自己来主宰,只有经得起风雨的磨难,才能显示英雄本色。”
题目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对事物有感而发,内心自然又许多话可说,有一个新颖亮丽的标题,更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眼睛是心灵的窗花,而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能让读者阐发无数遐想,激起阅读者兴趣。比如《挥舞翅膀的女孩》《看我七十六变》,都是女生写人生理想的题目,比起普通的《我的理想》《追求》就好好许多。《月是故乡明》《你在他乡还好吗》这样的标题,远远胜过《思乡》《祝福》类寻常题目。
注重细节描写。随笔的叙述对象没有具体要求,但是能做为文章写下来,要感动人打动人,却是需要精心刻画的的。自己经历的寻常小事,观察细致些,用精妙的语言却写,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去想象那场景那瞬间,引发共鸣。写乡村春景的《栽秧》:“雨中的农人们,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挥动牛鞭,手扶着犁杖,在雨中迈着耕田的脚步;或身裹塑料布,两脚跨立木漫,漫游在一片水田之上,水声哗哗,吟唱这春夏之歌。”在赞美诗般的吟唱中,一个个杂乱无章的田块被整理出来,一畦的清水,如明镜一般,它们好似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一个隆重仪式的到来。读着这样的文字,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随着作者的笔触和思想,荡漾开了自己的思绪。
匠心独具,不落窠臼。生活总是类似的,但是总有人学会发现其中的与众不同,对相同的描写对象,全班同学经历一样的事情,不同的角度在表现上就迥然不同。写校田径运动会,很多人写比赛的紧张与激烈,写同学互相帮助的热情,这是人人都可感受到的。有人写《起点之美》,每个站在起点上的运动员,对终点都满怀着期待;有人写《坚持》,5000米跑道上纵然身心疲惫跑在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仍然要坚持着,为班级拿1分的感动。故乡,总是让每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满怀期待的,逢年过节的回家是一种幸福,但是有人写《近乡情更怯》,为啥?因为在外面闯荡,不能给故乡带去项目带去投资,看到同龄人衣锦还乡,心里歉疚,看到乡人只能遗憾。
语言生动流畅。随笔是“随心所欲”表现情怀,当真诚自然。再好的文章,都需要语言来表现。文章的主旨,在语言这件外衣的渲染和笼罩下,才会变得婀娜多姿,吸引众人眼光。语言的运用,也就成了重中之重。随笔,不需要多华丽的语言,但是描摹刻画时必须精确到位,借助一定的修辞方式和顺手拈来的引用,使文意得以很好的表现。秋天如期而至,叶黄枝枯,大雁南飞,有学生写到秋天的思念:“季节滑入霜降,我就读这所郊区学校门口那簇苍耳亦开始显山露水,很是醒目的在杂草间傲然挺立,凸现在攘来熙往脚步匆匆的师生们面前。”文字中一个“滑”字,写出秋天到来的悄无声息,不为人所注意,秋在不经意间来到我们身边。
学会升华主题。读书看报时,很多文章中记叙的事件,大多是似曾相识,在自己的生活中隐约也有过的,可自己的文字为什么就不感人?这就是因为在文末升华时,没有找准方向,没有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能让你选择的材料,肯定有打动你的地方,是对人生理想的追问,是对社会现象的谴责,是对寻常事件的探究,还是对身边事件的反思?这些都有结合社会现象,进行深思。有一篇写阴雨天气游南京的《风雨南京》,全文描述对总统府、中山陵、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的经历,但在文章的结尾说:“自然的风雨淋湿了衣物,倒没什么,在这个历经磨难的都市,希望以后不要再有其他风雨来侵蚀南京。”虽是寥寥数语,却表现了作者对南京和平美好生活的期待。
【教师下水文】
校有古塔
江红波
与古老的歙城仅一座万年桥之隔百米之遥景色怡人的歙县二中校园里,最引人瞩目驻足回首流连忘返的,当是教学楼前侧的新州石塔和三株百年青栎树相拥相依而成的风景。
新州石塔,又名大圣菩萨宝塔。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9年),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赭色麻石砌成的,古塔造型风格简洁朴实,重楼式,高4•6米,五层八面,每层棱形挑檐,远望极为均匀相称。第二层有香炉窟,第三层每侧皆有斗大的“佛”字,乃喻“佛”从八面来之意,至今依稀可识。只是正面刻的南宋建炎建塔和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铭记早已漫灭。
八百多年沧桑的风雨,古塔浑身上下遍布许多斑驳陆离的岁月印记,塔尖的圆顶风化成了灰色或黑色的苔藓。塔身有几处亦稍有破损,给它平添了几分凄清与壮美。绕塔而植的老树,皆是合抱粗深青色,树根部砌了两尺来高的圆坛。老树们亦有百十年的历史,爬满了灰色的苔藓,有三层楼高,郁郁葱葱的环绕着古塔,把塔笼罩在绿荫里,相映成趣,颇有意境。
塔树相依。那塔,为树增添了些许历史的沉稳与厚重;那树,给塔带来年轻生命的气息。相互的融合,就成了一帧既古朴典雅又洋溢生机的美丽照片。每一个前来二中拜访或是视察的人,都会不自禁的为之投去深情的一瞥。
当如火如荼的旅游热兴起于大江南北,古塔有其近千年的高寿,却因地处偏远城郊,而“独在深闺犹为识”,鲜有游客来参观。前几日,我在课堂上讲起李白的《越中览古》一诗,言及越王勾贱当年的凯旋归来的热闹与后来诗人去凭吊时的凄凉“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时,我不由得跟学生讲起新州石塔的古往今来……
追寻校园的往昔,却是古徽州府衙的所在地。那岁月里,曾是喧嚣与繁华的闹市。只是因水患之忧,迁了去河对岸,从那以后,新州石塔才变得孤零零茕茕孑立,门庭冷落鞍马稀。真的,若不是有校园的朝气蓬勃,这古塔或许亦是成了一处荒凉之所。也许,早已流落哪家的庭院,点缀了几个人的风景。
现在的二中是一所年轻而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学校,虽处城郊,与悠久的小城隔河相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但是,当崭新的教学楼巍峨屹立于众人眼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配置齐全,就给踌躇满志的学子增添了搏击长空的双翼,使越来越多的少年读书人都圆了各自的大学梦。
岁月流逝,尘世间有里许多东西都在改变,惟有塔与树岿然不动,缄默无语,平平淡淡的看着这滚滚红尘里人世间的变化。古塔在教学楼与食堂之间,师生们时常挟着书本,从树下塔边步履匆匆的走过。课间闲暇,亦就有勤奋的学生,抱着书,坐在塔边的石栏杆上沉浸其中,读成一尊校园独有的充满诗意的雕像。
如今的古塔,与这朝气蓬勃青春焕发的校园风景朝夕相处,也似年轻了许多,风光亮丽了许多。校园更因有了这古老的新州石塔,亦因之而蕴涵着厚重的文化的积淀,承载着悠悠的岁月的新时代使命。坐在树下,站在塔边,与人交谈,不知不觉中,举手投足间,也就多了几分坦然与成熟,多了几分真诚与自信。
校有古塔,我才真正的知道什么叫“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