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神——诗词得以传承不休的内核元素
提到古诗词的妙用,绕不过去的就是“精神”这一概念。从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渐稳定,到宋时重文轻武,开始大力推崇文人志士,作诗成文就成为了很多贫下士进阶、实现理想抱负的重要手段。所以很多庶族子弟努力研学,渴望有朝一日成就大业。
然而科举制度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奸臣当道的政治局面,导致很多有才志士不能在其配套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空有一腔爱国热潮,难以有所作为,委屈、愤懑、忧愁、苦闷都被写进了一首首诗歌里,振聋发聩,敲响着社会的警钟。
且不说这些声音是否能够帮助他们翻身立命,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答案是否定的,但其中蕴藏的抱负情绪,却着实喂饱了世代人民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讲了这样一位耳熟能详的作家,王维。从他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与鼓舞。
王维是诗歌圈里响当当的人物,被称为“诗佛”,一直以“山水诗人”的名头著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作之美,是有目共睹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他的《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像什么好诗,最基本的押韵、朗朗上口都没做到,怎么读都不顺嘴。但仔细分析来看,却尽是思乡情切之感。
王立群评价此为,“故乡久别,处处思念,却独忆窗外梅花,此为妙手偶得,此为大匠运斤。”
此为王维在安史之乱后隐居孟津所作,因此不禁让人怀疑这仅仅只是思念故乡,还是思念那盛世繁华的大唐?故人已去,窗前那梅花,还是不是和昨天的梅花一样香?寥寥数语,却尽是悲情。
王维虽被称作是“山水诗人”,但也并不意味着他只能写一些软绵绵的山水诗,别忘了他还有最出名的一首边塞之作: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中三联两句,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绝唱,千古流传,而能成此作,自然离不开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视死如归的气概。
所以读诗不仅仅是读那一行行优美精准的词句,更多时候读的是一种精神,是诗人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一种情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这样一种情感,给我们带来某种深至灵魂的震撼。
所以说,诗歌是能够历久弥新的,因为它汇聚了前人千百年来治国理事的心路历程,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向导,于迷茫之中予出路。
三、技巧——一字之“生”,成就了多少经典诗篇
现如今名人市场有一铁律,出名必著书,既能发展名声,也是揽金之道。细想来也不无道理。正所谓成大事者必先成其文章,文章乃思想之结晶,读其文如若见其人,文章写得好,人的地位形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观。
如何让文章写得好,其实从古人身上可以看出不少门道。首要一点就是用字。
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这本书里,就有这么一篇,专门谈了古人惯用的一个字——“生”字。可以说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生”字,着实成就了不少诗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等等。
绕来绕去都离不开这个“生”字。
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迷恋“生”呢?其实并不是这个字有什么魔力,而是这个“生”恰恰契合了诗作者当时当刻的感受。
生字有出生之意,意味着新生,原本就有一种勃勃生机的动态之感,当张九龄站在海边望月怀远,谢灵运登池上楼俯仰春日,王湾次北固山下直抒胸臆的时候,一个“生”字,恰好既带有初生的渴望与灵动,又萌发了一种生拉硬闯的豪迈与气魄,任凭你是忧情闲绪,是翘首企盼,又或者是气壮山河,统统都能囊括。不得不称其为秒。
而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诗人是下了功夫的,融情入景,才得以让读者千百年后拿起此诗,触景生情。
所以诗也好,文也好,人也好,往往讲究那分寸之间的一字妙用,用得妙就能成千古名句,用得不妙,可能如龟壳着地,一辈子空努力,却怎么也翻不了身。
所以说读诗,读的是那一字之差的技巧,也是为人著诗的分寸。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不是什么圣书,它不能把关于诗词的美学,关于诗人的美学揉捏在一起,一股脑灌输给每一个读者。但它又是一本圣书,它能把那些被称为过时的东西,枯燥的东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其生命,赋予其活力,引发读者的兴趣。从而扮演一个领路人的角色。
我想,这也正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
妙品古诗词
刘小兵
【导读:诗词中是个人的经历,百姓的往事,家国的历史。读诗词,就是读历史。】
我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濡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近日出版的《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以个性化的解读和旁征博引的精妙阐释将我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娓娓道来,令人沉醉。
书中,王立群精心撷取了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100首经典诗词展开言说。他不仅从国学的角度分析评判它们的优长,还从类似题材的作品中捕捉作者写下这些诗词时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如李白的《将进酒》,恣意汪洋,洒脱狂放,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王立群分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诗句,表面上是写人生苦短,实则是为下文的“劝酒”做出很好的铺垫。“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更是将李白直率的品格表露得一览无余。他进一步阐释,与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文人气质相比,李白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豪气干云,大气得多!这样的多重拆解,不但强化了我们对诗词本身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诗词写作者精神世界的了解。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历史文化上的一些差异,普通文学爱好者对古诗词的认知可能更多地停留在课堂和网络资料上,这难免会让这些文化瑰宝显得学究气有余而活泼性不足。而王立群着意打破这种传统的方式,以接地气的平实语言甚至是当下的网络流行用语,就诗词的主题思想、艺术价值和写作者的心境、文学追求,展开了让人轻松愉悦的多维度畅述。他从李商隐的《无题》中,体会到弥漫出的缠绵,说作者是“忧郁的王子”,并不无幽默地赞许李商隐所营造的意境细腻传神,是“确认过眼神,遇见了对的人”。从王维的《终南别业》中,他品咂着诗人呈现出的审美意象,诙谐地说作者是“佛系男神”,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肯定了这首诗“引爆”了终南山,让它成为一座充满诗性的山、令人向往的山。如此契合当代语境的品析,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除了文学化的专业解读和趣意盎然的平民化诠释,王立群还善于透过厚重的历史,由古诗词联想到作者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浮沉,进一步凸显出其思想锋芒和精神操守。他从李清照《夏日绝句》的千年喟叹中,联想到当时宋朝的危难时局,指出作者看似在凭吊项羽,实则是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表达出自己对再拾山河的期望,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操。他结合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讲述了这位文豪在事关国体的大事面前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秉公直言的故事,体现出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风骨。
王立群说,古诗词里包含很多古代文化的东西,对现代人来说,它是一个美育的教育、德育的教育。他认为,通过赏析古诗词,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诗心,“从而让我们生命的脚步不再匆匆,让平凡的日子也能活出诗的精彩。”
【作品选读】
在诗词中遇见家国历史,触摸古人的心灵与心跳
王立群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
杜甫用如椽大笔,记录了那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一句诗歌一掬泪;岑参的诗,写尽了大唐边地的奇异风光,到处洋溢着守边将士的豪情万丈;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的是一次艳遇、一段情感,其中有惊喜,有落寞,有感伤,有团圆;孟郊的《游子》,写的是年迈的母亲日日伫立门前,遥望远方,明知不会却依然如故地盼望游子归来的身影……
诗词中是个人的经历,百姓的往事,家国的历史。读诗词,就是读历史。
诗词中还有生活。《诗经·七月》写了西周时期百姓一年四季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其中有春耕、采桑、染绩、缝衣、狩猎、秋收、冬藏、建房、酿酒、劳役、宴飨,全面展示了那个时代。
诗词中有文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是写的音乐;李贺的《马诗》,写的动物,杜荀鹤的《小松》,写的植物;蔡京的《听琴图》,王冕的《墨梅》,这是写的绘画;范成大的“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柳永的《破阵乐·露花倒影》,这是写的风俗、写的游戏。
读诗词,怎么读?
读诗词中的故事,诗词隐藏的生活,诗词记载的文化,由此触摸古人的心灵,感受古人的心跳,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无穷的言说,而是吟诵、体验与不期而来的悸动,然后才会有“心有戚戚焉”的感同身受。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王立群
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高山之下,一位书生模样的人,匆匆而来,轻声叩门,却无人回应,只好在葱翠挺拔的松树下踱步。松树郁郁葱葱,正给了书生一个等待的好去处。白云悠悠,山幽水深,真是一个修道的好地方。书生欣赏着风景,感受着仙风道骨之气。正在这时,一个小童子走了过来,是道师的徒弟。童子告诉书生,师父往山中采药去了,山高云深,不知何时回来;云雾缭绕,更不知现在在哪个地方。书生一声长叹,遇与不遇,全是缘分。
《寻隐者不遇》,写寻找,写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作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贾岛,另一说为孙革,诗题为《访羊尊师》。《全唐诗》中两说并存。
这诗写得很妙,呈现了一场情趣盎然的情景剧,一句问,三句答,词意真率,主角隐者未出场,却字字围绕他来写,凸显隐者的高致。
“不遇”,是中国文学的传统题材,中国古代最早明确以“不遇”为题写不遇的是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其后,司马迁的《感士不遇赋》,陶渊明的《悲士不遇赋》都是此主题的名作。但是,细细读完之后,此种不遇,与人的命运联系至密,悲伤、无奈、愤慨,成了关键词,总是给人一种萧瑟、压抑之感。
终于,到了晋代,“不遇”作品有了一丝亮光。
这则“不遇”,着实有些特别,《世说新语·任诞》记载: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即东晋名士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雪夜访友,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是自己主动造就的不遇,并且留下了“雪夜访戴”的趣闻,以及“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两个成语。这则不遇,尽显魏晋风流,率性任情,洒脱自适。
唐代诗人也写不遇,多写与隐士的不遇,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等人都写过此类诗,都是客体隐士造就的不遇。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寻隐者不遇,其情是惆怅的,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白居易有《晚出寻人不遇》,其情则是放达的,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
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玄蝉去尽叶黄落 一树冬青人未归”
写景写不遇,无言其情,但给人无限遐想。
《寻隐者不遇》,亦写与隐者的不遇,其情也未直言。其实,此诗的独特首先在于写出了波折,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终不遇,出其不意,引发读者如坐过山车一般波澜起伏的情感体验,期望、失望,再期望、再失望。
“松下问童子”,诗人带着相遇的期待而去;
“言师采药去”,这是不得而见;
“只在此山中”,这是指出采药的范围;
“云深不知处”,则彻底断了念想。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便是审美艺术。
此诗成为经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富含哲理,引人思考。
生活中有许多的期待,可以是一顿美食,也可以是一座房子,还可以是一个职位,更可以是一个理想,顺利实现,自然舒心,一旦不成,甚或刚有希望又遭破灭,此时,我们该怎么办?引人思索。诗歌没有明确给出它的答案,但是那劲松、高山、深云、隐者营造的意境传递出来的,或许就是白居易“相寻不遇亦无妨”的心境,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都去接你,你不来,我继续。这就是遇与不遇,一切随缘。
才华与理想之间
王立群
年轻人,满怀青春朝气,有着一颗为理想躁动的心,有着一颗为梦想奋斗的心。在年轻人眼中,未来很是美好,未来很是磅礴,未来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年轻人抱负满怀,激情澎湃,期待才华绽放,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在年轻人眼中,才华与理想之间,是直线;才华与理想之间,有自信。这就是青春的力量,这就是年轻的梦想。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剑客》是唐代苦吟诗人贾岛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年少出家。元和年间,辗转来到京城,在元和六年(811)的时候与韩愈相识。韩愈非常欣赏贾岛的诗歌才能,劝其还俗应举。贾岛欣然接受,从此踏入了科举考试的坎坷道路。从《剑客》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倾向来看,应该是贾岛还俗后不久的作品。
诗歌题名为《剑客》,可见这是一首写人的诗,但看起来更像是一首咏物诗。
通篇不是着力写剑客,而是极力写剑。剑是用十年时间磨成的利剑,剑刃寒光闪烁,还未试锋芒。现在我就把这剑拿出来让您瞧瞧,世间有什么不平之事,都可以用这把剑来解决。当然,利剑的背后,始终有一剑客存在,是他用十年时间磨成这把利剑的,是他还没有初试锋芒,是他拿出利剑来展示给人看的,也是他要用利剑来摆平世间不平之事的。单从这一方面来看,这首诗写得很巧妙。
不过,这又不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也不是纯粹写一个剑客行侠仗义的诗,这还是一首自喻的诗,是贾岛自我推销的诗。
剑客是谁,指的是贾岛自己,剑指的是贾岛的才华。他用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练就了满腹的才华,现在是时候拿出来向世人展示了,他跃跃欲试,要大展宏图。这里展示的是贾岛的才华、自负和理想。
但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
他想得太天真,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一定能春风得意,一举考中,谁知,屡考屡败,一次次名落孙山。他以为凭借自己的“十年磨一剑”,一定能够解决世间不平之事,但现实总是不按照他的预期发展,于是他心生不满,郁闷怨恨。
有一次,贾岛写了一首《病蝉》诗: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蝉,而且是病蝉;这也是一首咏怀诗,写自己,而且是不得志的自己。诗歌说黄雀、老鹰都不是什么好鸟,都一样是想祸害蝉的,都是些害人的玩意儿。很明显,其中语含讥刺,讽刺权贵,当然会惹恼一些人。他们睚眦必报,说贾岛在考场内举止疯狂,破坏了科考秩序,将贾岛列入“十恶”,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驱逐出京。
从此,贾岛告别长安,告别科考,一生始终与功名无缘。
贾岛是个苦吟的诗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在诗歌字句上下足了功夫,还因此创造了“推敲”的词语、典故。
看看贾岛一生的遭遇,年少时家境贫苦,出家时生活清苦,还俗后仕途痛苦,他的“苦吟”不是没有原因的。不过,《剑客》这首明白如话的五言绝句,也贡献了一个成语——十年磨一剑,用来比喻多年的刻苦磨炼。
【节选自《王立群妙品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