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语文教学:从理性分析到精准备考

时间:2019-11-27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语文教学:从理性分析到精准备考
从理性分析到精准备考

曲宏伟

摘  要:201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以《呼兰河传》节选为阅读材料,这体现了重视整本书阅读的新课标理念。分析试题特点和考生答题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可知,这类试题的备考应注重用好教材的意识、用好真题的意识、试题整合的意识和一材多用的意识。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  阅读题 高考语文   浙江卷 备考策略

对于高考备考,大家似乎更关注以往考了什么。其实,为什么这样考、还会怎样考,更值得我们关注。这关系到我们的备考工作是否方向正确、是否落实到位。故此,笔者拟就201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特点、考生答题情况,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并对下一届的备考工作提一些建议。

一、试题特点及考生答题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阐述方便,先录2019年真题(材料为《呼兰河传》节选,略)及参考答案:
10.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11.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4分)
12.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13.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0.(4分)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句式上長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11.(4分)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12.(6分)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13.(6分)选“磨房里外”。理由: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理由: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从2019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实际作答情况看,考生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题干所涉及的概念不了解,也就不能明了答题范围

比如,第10题要求学生简析“语言特点”,但有些考生并不清楚“语言特点”是什么,而不清楚“语言特点”包括什么,也就不知道答什么。其实,赏析语言特点,可以从语言本身出发,既要关注词语运用(每句都用“了”字)、句式选用(句式上长短交错)、手法使用(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整体风格(语调轻快)等方面的特点,又要能够准确分析出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
再如,第12题考查本小说“叙述上的特征”。关于“叙述特征”,有些考生也不清楚其内涵,于是乱凑一些内容。其实,考生可以从叙述人称(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通过孩子的视角)、叙述顺序(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小说笔法(叙述散文化)、表达方式(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等角度作答,在写出相应要点的同时,还要分析表达效果。

(二)没有关注题干中的限制性内容,答案不能贴合题目所问

比如,第11题乍看是一道非常简单的概括人物形象题。一般来说,概括人物形象需要从外貌、喜好、性格、身份等角度来作答。而一旦加上“结合故事情节”这一限制,问题的答案就要仔细斟酌一下了,一些考生恰恰忽略了这个限定。好在选文当中没有关于“我”的外貌描写,就算有相关的描写,也是不能直接答出外貌特点的。根据《外国小说欣赏》中对“情节”的定义(它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外貌描写自然不能算作“情节”,所以人物的外貌不能作为此题的答案。而人物的喜好、性格、身份等才能作为正确答案。

(三)答题思维混乱或答案不全面,语言表达粗糙而不够精准

比如,在回答占6分的“叙述上的特征”题时,只笼统地回答“叙述上特色鲜明,使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使故事显得真实,顺序清楚、流畅”等。
又如,第13题以拟标题为抓手,考查学生对行文思路的把握和对主旨的理解,凭印象作答的考生不少,要点不全、要点间关系不明或重合的现象也不少。其实,小说拟题一般可以考虑主要写作对象(冯歪嘴子)、主要场景(磨房里外)、主要事件等。因为该小说情节处理相对淡化,所以从写作对象和场景作答更为切合文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备考策略

从2019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考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意识值得关注。

(一)用好教材的意识

在教材学习和研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会逐渐形成。但随着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束,教材也似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广大师生在复习现代文大阅读时,基本上已经不再关注语文教材,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教材内的课文对于高考复习来说,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文本经典;第二,学生熟悉;第三,研读深刻;第四,课后习题规范;第五,解读资料丰富。可以说,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教材成为高考复习备考资料中的首选。

所谓用好教材,是指以重读教材为起点,引导学生归纳阅读规律,用好课后习题,并以此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下面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从阅读规律角度来看:如何能够读懂、读深文本?可以归纳为:关注标题(为何是“最后的常春藤叶”,而不是“最后的杰作”);关注主要人物(老贝尔曼、苏艾、琼珊);关注主要情节(琼珊得了肺炎,苏艾细心照顾,老贝尔曼夜里冒雨画叶子,救了琼珊,而自己却得肺炎死去);关注重要词句(“杰作”一词,贝尔曼自己提起,苏艾提起);关注不寻常的笔法(贝尔曼画叶子如此重要,却留白;“欧·亨利式结尾”)。因为对文本非常熟悉,学生在总结归纳相关规律时会更容易,对这些规律的接受度也会更高,理解起来也会更到位,运用起来也会更得心应手。

从命题角度来看:课后习题值得认真研究。《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后的“文本研习”有这样两道题:

1.贝尔曼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他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杰作”?为什么?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找出文中描写贝尔曼外貌和语言的语句,说说作者通过外貌和语言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第1题中关于“杰作”的问题,主要涉及对主旨的挖掘,关于“画常春藤叶这一重要情节没有实写”的问题,主要涉及文章构思的妙处。第2题是引导学生掌握概括人物形象的途径等。这些问题都是从阅读本身出发的,与高考题的方向是一致的。

(二)用好真题的意识

高考备考过程中,广大师生拥有大量的复习资源,有近些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有各地区大型的模拟考试试题,还有各出版社汇编的模拟题、仿真题等。面对如此繁多的复习用题,用什么题、怎么用,最终决定了复习备考的效率。笔者认为,对于高考备考而言,真题是首选。

历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无论是选材的经典性、试题命制的科学性,还是答案拟定的规范性,都比各种模拟题要强得多。分类遴选足够数量的高考真题,并且反复练习,能够起到极好的效果。关于高考真题的使用,下一点笔者还会提及,在此先不赘言。

除了选用高考真题外,很多教师会忽略另一类真题——浙江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真题。这些学考真题的质量堪与高考真题媲美,除此以外,它还具备高考真题所不具备的优点:学生对文本更熟悉。

试举两例。

2018年4月浙江省学考真题的选文出自《祝福》和《品质》,其中第18题为:
甲、乙选文主要运用对话描写,指出这一描写对刻画主人公的作用。(4分)(答案:揭示主人公的现实困境;表现主人公的内心苦闷;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018年6月浙江省学考真题语段选自《林黛玉进贾府》,其中第19题为:
有评论说王熙凤、贾宝玉的出场“相互映照却不重复”,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均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但甲文是笑声,乙文是脚步声。王熙凤、贾宝玉均由外而入,前者被媳妇丫鬟们围拥而至,讲究排场,颇显威势;后者则独自一人,随意率真。两人的出场均引起林黛玉的内心反应,她对王熙凤的“放诞无礼”心生“纳罕”,对贾宝玉则是在长辈评价影响下心生“疑惑”。)

以上两题,问题指向都非常明确,答案要点设置合理。这对训练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明确这一类题目的作答方向都很有价值。

(三)试题整合的意识

一般来说,在选用高考真题时,教师应该先下一番功夫,既要从试题选材的角度考虑,又要从考点覆盖面的角度考虑。比如《小哥儿俩》(2018年江苏卷)、《呼兰河传》(2019年浙江卷)、《赵一曼女士》(2018年全国卷)、《鞋》(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第九车厢》(2011年浙江卷)等。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触到足够多的题材,也能够保证学生熟悉足够多的考点。

学生将真题做完一轮之后,接下来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真题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并提炼规律。如果学生能力足够,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再进行细化;如果学生能力一般,教师可以一边指导一边帮助学生整理;如果学生能力相当欠缺,那教师就全部整理好,再指导学生对照研习。比如笔者的学生曾经做过以下整理:

【跟标题有关的】

《魔盒》:有人建议将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3分)
《鋤》: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战争》: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跟环境描写有关的】

《魔盒》: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第9车厢》: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乌米》: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跟人物形象有关的】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下午》: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5分)
《塾师老汪》: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鞋》: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走眼》: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另外,还可以概括出的有“跟多次写有关的”“跟结尾有关的”“跟赏析有关的”“跟主旨有关的”等。
通过这样以类为单位的整理,加之以相应的作答规律概括,学生对于考什么、怎么应考,都会更清楚,作答也会更准确。

(四)一材多用的意识

所谓一材多用的意识,是指教师能够在少做精做的原则下,把经典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通过将原有题目加以改造,或拟出其他新题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以《桥边的老人》为例:
1.老人有哪些形象特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2.小说开头写车队人流涌过桥上的画面和孤零零坐在河畔的老人,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画线句子(“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4.赏析《桥边的老人》的对话艺术。小说中老人反复念叨自己的小动物,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5.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表达作用?(6分)
6.海明威曾提出“冰山”创作原则:“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却能为读者感受到。”试探究小说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创作原则。(6分)

除了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一材多用的处理以外,高考真题也可以作如上处理。不过,这对教师的命题能力有较高要求。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