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我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上班后,不断有科任老师和班干部向我反映:班里风气浮躁,学生上课说笑、下课打闹、值日不认真,因纪律问题多次被学校通报。学生的“成长记录”中也反映了不少这些现象。我一时很着急、生气,但冷静一想,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即使发一顿火,严格督查几天,学生虽然老实了,但对班级建设起不了什么积极作用。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我得出以下结论:
⒈说笑现象是一部分学生宣泄学习压力的方式,大部分学生做得不错,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错误惩罚整体。
⒉责人先责已。以前自己事必躬亲,亲历亲为,盯得紧、管得严,忽略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疏导方法。
⒊班级出了状况不可怕,最怕的是学生之间互相指责、抱怨,那样会使班级真正失去凝聚力。
⒋打压式的管理能起到效果,但隐患很多,激励的方式效果可能更好。
基于以上分析,我决心把这一次班级危机转变成班级的集体成长,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措施一:致全班一封信,让教育有点温度
我先写了《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从1班成立到现在,这个班留给我们更多的是骄傲:每个人都为班级贡献力量,我们努力帮助组长成为一个好组长,宿舍长成为一个好宿舍长,班长成为一个好班长。班里工作大家抢着做,没人有怨言,都尽职尽责。正是由于大家的相互鼓励,才使很多同学摆脱自卑,鼓起前进勇气;正是由于大家的相互珍惜,才有了幸福的班级生活。大家都是1班的天使,可现在班级为什么会这样,是谁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了备受压抑、消磨斗志的场所?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关键就是那么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对于即将踏入高三的你们,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摆在我们前面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由嬉戏、消沉铺就的失败路;一条是由坚持、克制、努力铺就的大学路,而选择权就在你们手中!
其实,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实现梦想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脚踏实地的努力。而有的人虽有美好梦想,但总不能踏实行动,他们总是患得患失,总是在痛苦中煎熬。甚至还有的人总在做白日梦,沉溺于闲事、杂事中,以此来填补空虚,到头来,梦醒了,却发现无路可走。
对于班级的认识,大家似乎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学习紧张了,当班干部会耽误我的学习,做值日会耽误我的学习,给其他同学讲题会耽误我的学习。我们总希望他人会理解自己,会宽容自己,会支持自己,班级应该给我提供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大家都在索取,我们最终向谁索取?风雨中,一个草房子要倒了,大家共同把它扶住来为我们挡雨,而不是任其倒下!班级是大家的班级,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而且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会获得力量,才会获得成功! 1班需要你的呵护和参与!
请和老师一起思考:
谁在偷走我们的梦想?
我何时才会全力以赴?
我和1班应是什么样的关系?
你们最亲密的老班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经常进行说教,但很多时候说教的内容没有经过斟酌,也没有经过情绪的准备、感情的酝酿,能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很少。书信教育的方式,因为有了心境的安祥和恬静,感觉也就细致起来。班主任将教育内容在书信中娓娓道来,入情入理,让教育有了温度,学生也有了思考和感悟的时间与空间。
措施二:持续给力,让正确信念驻扎学生心田
给全班学生印发台湾高震东先生的演讲稿《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班长主持召开“我的班级我做主”主题班会,并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学生集体创作励志诗《我的班级我做主》,每天早、中、晚上课前集体诵读,连续诵读一个月。
我的班级我做主,
我是什么,班级就是什么,
我怎么样,班级就会怎么样。
我很重要,班级离不开我,
班级很重要,我离不开班级。
我对班级负责,班级对我负责。
如果我有光明,班级就会阳光明媚;
如果我有温暖,班级就会四季如春;
如果我是天使,班级就会成为天堂;
如果我担责任,班级就会和谐幸福。
我的班级我做主,
我的班级我奉献。
我的成长我主宰,
我的责任我担当。
遵守纪律是我的责任,
认真值日是我的责任,
积极发言是我的责任,
互相帮助是我的责任,
班级风气是我的责任,
班级荣誉是我的责任。
责任使我完善,责任使我成长;
责任使我伟大,责任使我崇高。
我保证,班级的责任,我必能担当;
我坚信,我们的班级,必定精彩无限。
《学习改变命运》的作者李晓鹏在后记中有一段很好的描述:“再高昂的斗志,也会因为不经常去鼓励而变得冷淡,再坚定的信仰,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萎缩。励志,就好像磨刀,磨得锋利之后,砍了几次柴就会变钝,只有不停地反复地磨砺,才能永葆昂扬的斗志。”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后,需要持续给力,“反复磨砺”。一次次的诵读励志诗,让正确的信念慢慢进入学生的潜意识,并日益坚定起来。
措施三:习惯养成训练,让人生有目标、有计划
我找了最爱说笑的学生谈心。他其实也十分苦恼,爱说闲话的毛病困扰他很久了,为这事他没少挨批评,他自己也无数次下决心改正,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我开始观察他的表现,一天早上,在上操前的背诵时间,我发现其他同学都很投入地看书背诵,只有他抬着头东张西望。我突然意识到他说话的原因了。他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因为无所事事,所以他的大脑就像雷达一样搜索干扰目标,一旦找到目标,说笑打闹就成了自动化运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的时候无所事事。”他的说笑源自于没有计划、没有目标。挖掘到了现象背后的实质,便可以深层次解决说笑问题了。
于是,在“我的班级我做主”主题活动结束后,我紧接着开展了“计划人生”的习惯养成训练:
1.通过主题班会“计划人生”剖析潜意识自动化运行的特点,指出学生在制定计划过程中由于刻板、僵化导致计划形同虚设。
2.给出具体的行为标准和操作方法:目标、编程、预演,启动B计划。
3.时刻提醒:桌子上张贴提醒卡;把计划内容写下来;让老师、同学也参与监督提醒。
4.每天自我强化。通过成长记录,总结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不断树立信心。
5.班主任的叮咛鼓励。班主任批阅成长记录时,及时肯定做出的努力,对出现的懈怠进行指导。
6、同伴的榜样示范。每天选取进步明显的成长记录进行交流分享。
措施四:每天“精神加油站”,榜样示范传递正能量
每天晚饭后,班里有20分钟的小自习,我把它定为班级“精神加油站”,利用这个平台让学生交流“成长记录”中的感悟,分享经验,发出倡议,激浊扬清。
例如,最爱说笑的那位学生发表了这样的感受:
今天仔细阅读了同学的成长记录,发现他跑操和上课时读书很认真的原因是做事有计划性。我之所以说话,是因为自己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心静不下来;作业完成效率低的原因,也是做事前没有规划和目标,想做多少做多少,中间很容易中断。这是毛病之源,不专注、说话、作业效率低等都是由此引起的。
我想我找到了克服它的方法。在往操场的路上,想好早上背什么,用多少时间完成。在吃完饭后,回教室的路上,想到自己到教室后的程序规划,想想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根据所剩时间的长短制定任务。做事有了目标,既提高了效率,也规范了自己。
他的发言,受到同学们的肯定,给了他很大鼓舞,同时也把他的行动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一个月之后,他克服了长达10年的困扰。成功的快乐和兴奋转化成了他强烈的学习动力。一次午休之前我去宿舍检查,其他学生有说有笑,他却在床铺上十分专注地看书,一直没有觉察老师的到来。
经过系列措施,一次班级管理的危机变成了班集体成长的契机。此后,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学生的责任心、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习惯逐渐养成,班级学习氛围越来越浓。
“危机”这个词可以分开解读,先是危机,出了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应对,接下来就是成长的机会。班主任要相信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完全具备建设好班级的能力;要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彰显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要挖掘班级的教育资源,让正面榜样发声,不断传递正能量,用学生的阳光照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