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打通课文与生活,联络经验

时间:2020-05-28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当语文教学失去了情感,失去了与作者的共鸣,失去了学生的感同身受,失去了应该有的愤怒、激动、眼泪,语文就死了,教育就彻头彻尾地失败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经验世界,让学生的经验与别人的经验联结起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由此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与作者产生共鸣。

朱自清的《背影》是写亲情的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教师往往是饱含感情地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却没什么感觉,有些学生甚至说:“父亲去车站送送儿子,再给儿子买几个橘子,这是平常不过的事,有什么值得感动的?”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体会文中的舐犊之情,我 在讲课时,抛开直接的、干巴巴的讲解,先给学生读父亲的来信,然后抛出问题——“父亲先说身体平安,又说大去之期不远矣,信里有矛盾,该如何理解?”。学生只是回答说父亲不想让“我”担心,但其中包含的其他感情却说不出来。于是, 我给学生补充有关朱自清父子二人关系的资料。

读完资料,学生齐读父亲的来信,就能明白父亲写信是求和的信号,是希望朱自清回家看看他,父亲不肯放下自己做父亲的面子,他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儿子回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也逐渐理解了儿子。此时,学生了解了背影背后的故事,发现了矛盾中也有爱。

然后,学生齐读第一段,进行理解。此时,学生就能够理解“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扬州,不是不能见,而是不想见。但是血浓于水,虽然有矛盾,但是父母子女之间爱的血液永远不会干涸。那个自以为是的朱自清,那个嫌父亲说话不漂亮的朱自清,那个暗笑父亲迂的朱自清,终于被深沉的父爱打动,流下了感动的泪,理解的泪。

学习至此,我顺势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和父母之间有没有矛盾,矛盾是怎么解决的,这种矛盾中有没有包含着爱。初中学生大多有些叛逆,与父母发生矛盾几乎是常有的事。学生真实而充满真情的讲述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教室里的师生,大家静静聆听,默默垂泪,抽泣痛哭。眼睛因泪水更加明亮,心灵因泪水更加高尚。很多时候,我们的眼泪来自于亲情,眼泪润泽着我们的心灵,它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一篇《背影》,触动了老师,触动了学生,它让我们再一次品味了这人间至情,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