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国政协委员、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金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家长也开始重视亲子阅读,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家长就是做不到,要求孩子读书自己玩手机,整天刷手机的家长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娃。 据此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3月份,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上网比例达99.3%。智能手机的好处毋庸置疑。轻松的沟通,随时随地的联系,与朋友,家人和至少在理论上带来的高效率的生活。随着网民人数的上升,"低头族"越来越多了,每个人的视野和注意力,似乎从原本大大的真实世界,缩小到了方寸之间的屏幕里。有人说,手机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人类的进化。 在宝宝们最渴望爱、渴望被关注的年级时,一些家长把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玩手机而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于是社会上很多人关于放下手机专心陪娃的的呼声。孩子的的成长离开不父母的陪伴,相信每一个父母都知道这个道理。那么怎么才能。今天二姐聊一下经常抱着手机的父母为什么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娃? 1、经常玩手机的父母缺乏学习意识家庭教育层次低 离开单位,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意味着无事可干。平时下班回家、周末休息,不看电视不玩手机还能干什么?多数家长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学习了,这才是造成家庭教育层次低的根本原因。家长爱玩手机会让孩子养成手机很好玩这一意识,经常会有孩子把父母的手机抢过去玩,你们都有手机玩,为什么我不能玩呢?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形成玩手机的习惯,到时候父母再想制止就很难了。而真正有远见的家长,必然是注重学习的。他应该有自己的追求,有清晰的人生规划。不仅注重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会时刻督促孩子汲取新知识。 2、 "手机迷"父母的孩子容易烦躁影响孩子性格 据此前媒体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发育行为儿科学专家珍妮·拉德斯基曾经对一些"手机迷"父母的孩子进行过跟踪调查。拉德斯基认为,相比起父母少玩手机的孩子,"手机迷"父母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烦躁。孩子看到父母玩手机,受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也想玩便争抢。但父母不允许孩子玩或者不允许孩子玩太久,他们一方面阻止孩子,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孩子面前自我放纵,导致孩子总是故意"捣乱",比如一会抢手机、一会在旁边蹭、一会又要爬到爸妈膝盖上……然而经常受到爸妈的阻止或拒绝。加之父母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机,对孩子的忽视让孩子感觉安全感缺乏。孩子在一边争取却未能如愿,一边却又为安全感忐忑,长期以往容易造就孩子烦躁性格。而读书是需要心静,沉下心才能读进去,这种烦躁的性格也容易让孩子对书籍产生厌倦。 3、 影响亲子关系 敷衍作法让孩子失去信心。 父母白天忙碌,孩子白天也要上学,所以根本就没有时间见面,交流感情,好不容易有这几个小时的黄金时期,父母还都用在刷微博,看娱乐,看剧上,那孩子就算是在白天受了委屈,妈妈也不知道啊,还有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需要家长的支持,有些家长就认为,课外读物都是闲书没用,会影响学习。"赵金云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会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手机控的父母草草的敷衍过去了,也对孩子产生一种不负责任的感觉。 所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行为的反映,父母先树立榜样作用才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你当成一个学习的对象,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