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将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家庭教育一旦失衡,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伤害。 成绩稳居班级前5的孩子,只因妈妈常做3件事!家长必看! 1、对孩子做好监督 小学阶段,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作业:背单词(需要家长帮忙检查孩子是否拼写正确等)、读课文(需要家长听孩子有没有读错字、断句错误等)、做手工(有的时候需要家长帮忙)。 有的家长就会偷懒,孩子背完单词后懒得检查;孩子让家长听写词语,家长直接说“自己对着书抄一遍”。 同在一个班级,学习同样的内容。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我们也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孩子的成绩又怎么会好呢? 如果希望孩子成绩好,那就从今晚做起——认真检查孩子的每一项作业,不让自己偷懒,也不让孩子偷懒! 2、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的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 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3、鼓励孩子阅读 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阅读是提高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孩子成绩不好是理解能力不好,孩子在7-9岁(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时期,想要为孩子以后的好成绩打下基础,那么在这个时期要多阅读。 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就不需要我们手把手去引导了。 但是在这之前,还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去努力! 此外,在辅导孩子学习、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有什么困难,或者是有什么好方法,欢迎大家和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