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范文引路:引领学生寻找展示中学生情怀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个人阅读—小组合作交流—推荐展示三个环节,同学们推荐了大量的优秀片段,总结了几种展示中学生情怀的方法和技巧,请看下面的教学过程: 生1:我们一组推荐的是《以勇为矛,将改革进行到底》中的第六段: “当然,我们提倡改革的勇气,并非鼓励一味求变和目空一切的改变,那是莽撞,而非勇气。当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味求变,求快,求新,而忽略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基础,最终致使苏联解体,成为世人的笑柄。当今时代,改革大行其道,但也不要因为一时的莽撞而动摇了自己的根,所以我们的改革并不需要一致全改,一改再改,而是要有理性的勇气,有远见的争先,才是真正伟大的改革。” 生7:我们四组推荐的是《弄潮儿向潮头立,敢为人先绘新篇》中的第五段: “心怀中国梦,吾辈之青年,应如李大钊所言,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惟知跃进,唯知雄飞。你看,那是敢为天下先的宋玺,为保家护国尽出一份力;你看,那是敢为人先的夏天妮,为古老书籍的留存爱上一方天地;你看,那是敢为人先的陈鲲羽,为未来的科技增添新的活力!你看,你看,那是吾辈,那是吾辈,那就是——吾辈!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风雪多经人未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我们致敬改革开放迈出第一步的小岗村村民,他们的精神将在我们身上延续!” 我们四组认为:只有心系国策,树时代标杆,化榜样为力量,才能展示中学生的情怀! 师:不错!高瞻远瞩,树立榜样标杆,与榜样同行! 师:我总结一下,可以用以下方式在时评类文章中展示我们中学生的情怀: 第一,理性思辨,在辩证思考中书写责任与担当;第二,巧妙引用,汪洋恣肆,在引用化用中展示时代豪情;第三,反面写起,引发忧思,正反对比中凸显时代问题;第四,心系国策,树时代标杆,化榜样为力量;第五,直接抒情,在真情呼唤中绘壮丽华章。 这里强调一下:我们在叹服以上技巧的同时,应该明确,所谓的技巧、方法,只是表层的东西,只有用心灵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的深层内涵,明白生活中的真善美,洞悉事物的细微变化,把握事物的规律,学会辩证思维,深刻思考,深层探究,理性表达,才能在时评类文章中展示心灵,表达中学生的时代担当。走进生活,涵养心灵,从无我到有我,从假我到真我,从小我到大我,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三、欣喜之余的反思:让情怀在文中放射光芒 反思整堂课,思考时评类作文中展示中学生情怀的途径,我觉得应该是: 构建支架,技巧点拨,汲取借鉴,为表层功力; 涵养心灵,读书博览,强化素养,乃深层底蕴。 搭设桥梁,合理共生,借助学习共同体,能让平凡的文章生出精彩,让肤浅的文章走向深刻;情怀为先,心灵指路,可使学生胸中有丘壑,豪情涌万千。 走进奋进的时代,紧跟时代的步伐,激昂的热情,澎湃的思绪,感人的故事:港珠澳大桥、一代一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自然应该成为学生心灵澎湃的鼓点;感悟时代变迁,体验奋斗情怀,洞悉万千变化……也应成为他们写作思考的切入点。点点滴滴皆成文章,丝丝缕缕的感悟也可能铸就佳作。 请看学生写成的优秀片段: 1.改革开放40周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是最好的贺礼,古有长城气吞北国风光,今有港珠澳大桥,横亘江南水乡。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建成的,是强大生命力的充分体现。泱泱大国,汇聚港珠澳,凝聚人心;其壮哉!彰显大国风范,创新时代;其美哉!展示气势磅礴,开拓未来!(《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飞龙穿海腾云去,狂涛冲天连水平,匠心璀璨十余载,重器可担港澳城,壮举撼世传名迩,工程名扬万古青,笑傲世界登山巅,万众共赏中国情,风帆海豚青州道,三地一心闯荣耀,隔海亲情紧相连,紫荆明艳娉婷莲,时代威武大国强,强者中华不可当,攻坚克难定非凡,百折不挠破千关,而今望海逐潮立,华夏九州皆开颜。(《飞龙穿海腾云去——写于港珠澳大桥竣工之际》) 3.你,是绽放在海拔6000米的藏波罗花,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你,是耕耘在乡村前沿的守护神,艰难斑驳岁月,风霜汇集皱纹;你,是坚守在黄海之滨的岗哨,波涛拍岸立,风颂赤子心;你,耄耋一老者,科研一终生。忆往昔,岁月如流成枯枝,日月如梭韶华逝;看今朝,夜以继日心未止,忠肝义胆为勇士。宝刀未老如江月,铭我天下苍生志,一肩担古今,奉献表衷心,任尔东西南北风,一腔热血抒豪情。 壮哉,你们是民族的希望!伟哉,你们是国人的骄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4.改革开放40年,峥嵘岁月慷慨歌, 十八农民生死状,创业豪情千万丈。 紫荆怒放耻辱雪,白莲盛开尊严还, 特区鼎立筑华章,开放永驻明月光。 零一世贸展芬芳,全球经济里程碑, 神州五号傲苍穹,国旗飘扬入太空。 零八北京奥运会,世界惊叹我陶醉, 青蒿呦呦寻苹苹,疟疾恶痛不见影。 量子天眼巡天宫,蛟龙雪龙觅浪礁, 嫦娥四号世瞩目,月背留迹是玉兔。 扶贫攻坚埋头干,美丽画卷是小康, 高铁飞驰享联动,港珠澳藏一线通。 山河璀璨皆风景,国家实力海陆空, 民族复兴大伟业,世界惊叹大国风, 群情激昂奋我辈,不负韶华扬美名。 (《“改革开放40年”咏叹曲》) 作品即是心声,走进时代,踏响鼓点,融入社会,书写情怀,自然有真我,有大我,有新我!情怀自然也会在文中放射光芒! 于漪老师曾说:“文章的光彩在于思想的发光。文章如果没有写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庸人思路,浅表说理。即使语言还可以,也是站立不起来的。”她主张让情怀在文中放射光芒,于老师还说过:“要身入生活,心入生活,才会了解到周围的人和事,景与物,才会有所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让他们明辨是非,准确判断,理性思考,拥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洞悉天地细微变化的心灵,感怀季节变换、生命轮回的奥妙,思考人生搏击、奋斗进取的真谛,用真心真情关注社会、拥抱时代,体验社会民情,书写责任担当,社会忧思,才能使他们拥有时代情怀和责任担当。才能为学生打下情怀的底子。 读书是打下情怀底子的又一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唯有让书籍的滋养浸透中学生干枯的心灵,才能形成高雅的气质和风度,“腹有诗书才华,胸存万汇凭吞吐”,正是此理。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引领学生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自主发展,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變的环境,合理规划、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让学生遵守和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更是让他们拥有担当情怀的必由之路。 以上这些都是写作之基,是时评类作文中展示中学生情怀的先决条件,更是写作汩汩滔滔的内在动力与源泉。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无棣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