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语文

2020届高考写作训练2-遵纪守法

时间:2020-02-28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2020届高考写作训练2-遵纪守法
(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二战时期,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合围,德国战败在即。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为了生存,政府允许居民进山伐树。林业人员先在森林中寻找老弱树或者劣质树并画上红圈。政府规定:居民只能砍伐画有红圈的树。当时的德国政府已名存实亡,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但令人惊讶的是,全德国没有发生一起乱砍滥伐的事,所有居民砍下的都是画有红圈的树。
      材料二:关于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用了四句话来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就应该具备这四种素养。
      要求: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点】91:材料作文.
【分析】略
【解答】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遵纪守法,既是职责,也是义务。
     关于遵守法律,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对神不敬被“当权者”判了极刑,临刑前,他的弟子们决定帮他越狱,而且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但苏格拉底却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既然法律判处我极刑,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务必去遵守。”也许有人会说苏格拉底迂腐,但他用生命捍卫法纪尊严的精神,却让我们肃然起敬。
     大家都明白,如今的世界是一个法制的年代,法律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武器,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法律法制不断地完善,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及礼貌高低的标志。
     俗话说:“小事情,大道理。”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不良习气影响,带来不良习惯行为,比如:不讲社会公德,打架斗殴、惹事生非,在校园不遵守校纪校规等等。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纪校规大不了扣几分,对自己今后造不成严重影响,无所谓,却不明白如此的想法对自己十分不好,此刻忍不住常常违纪的同学,以后到社会也会忍不住干些违法的事,所谓习惯成自然,这样小事就会转成大事,违纪也就逐步转成了违法,这些绝不是危言耸听。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遵纪守法也是这样,我们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从我做起!在校园遵守校园纪律和规章制度,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争做遵纪守法的小模范。我们正担负着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就能做到一个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的好学生。
     当马路、红灯不再因为我的乱闯而酿成车祸时,我便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当矛盾不会因为我的粗口、冲动而动手时,我便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当别人的物品不会因为我的贪婪而占为己有时,我便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遵纪守法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一种礼貌的习惯,做一个礼貌的人,那么,我们便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们的社会也会因为你我的遵守变得更加和谐、完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一立意参考:遵守、敬畏规则,制度需要共同自觉维护;自觉、守法的公民意识、道德素养和文化教养。材料二是梁晓声关于文化的四句话: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关于德性与教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是关于素质与自律;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关于遵规守纪;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关于人际为人与行善。结合起来看,思考的核心是如何做一个自觉守法、遵守规则、严于自律的现代公民。引导学生要有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与思考,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不良言行来批判和反思,也可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立意:
(1)以遵纪守法为荣
(2)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3)遵纪守法
(4)遵纪守法我先行
素材: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2)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纪律约束自己。(毛泽东)
(3)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邓小平)
(4)子文遵法: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子文的家属中有人犯了法,法官拘捕了他。但听说是宰相家族的人,就所他放了。子文听说后,非常生气,把法官叫来,训斥了一番,又将族人送回去,并且说:“如果你不处罚他,我就去死。”法官害怕了,就判了子文族人的罪,楚成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到宰相子文家,对他说:“我年龄小,任命的法官不适当,违背了先生的意志。”于是成王罢黜了徇私渎职的法官。
(5)苹果堆旁忍饥渴: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塔山英雄团”进驻锦州地区。这个地区盛产苹果,当时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战士们连续作战,有的部队几天吃不上一顿饭,喝不上一口水。部队住在老百姓的苹果园里,有的就睡在老百姓的苹果堆旁,想要吃苹果,那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们宁愿忍受饥渴,也不去拿群众一个苹果。毛泽东得知后,高度赞扬了他们这种自觉遵守纪律的精神。
(6)周总理借书:一次,周总理要向图书馆借一些书籍。他听说馆里规定这些书不外借,只能到图书馆去看,就冒着大雨过去。管理员十分后悔自己没有在电话里问清楚是谁要借书,周总理却表扬他能够按章办事,做得好。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亮出观点:遵纪守法,既是职责,也是义务。举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例子,表明他用生命捍卫法纪尊严的精神,却让我们肃然起敬。文章进一步阐述法律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及礼貌高低的标志。然后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说明小事就会转成大事,违纪也就逐步转成了违法。文章最后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点评】略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