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备考策略

适应未来的必要教育知识

时间:2020-01-09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适应未来的必要教育知识

适应未来的必要教育知识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法国哲学家莫兰提出了复杂性思维的思想,认为牛顿以后的科学主义方法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变得简单化、线性化了,而量子力学则让我们发现了世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所以莫兰提出要“迎接不确定性”。

他研究指出现在的教育方式存在“箱格化”倾向,把知识分成一块一块放进一个一个的小格格里,今天拿一块,明天再拿一块来教学生。这样培养的是分析性思维、线性思维。而我们要用复杂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就要发展复杂的头脑。”

本文来自复杂理论集大成者法国教育家埃德加莫兰的专著《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这是莫兰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联系他对于“思想改革”的建议,对未来教育理念的阐述。莫兰认为:有七种“基本的”知识是未来的处于任何社会和任何文化中的教育毫无例外都不能排除的,而只应根据每个社会和每个文化特有的风尚和准则加以处理。

七种必要的知识

适应未来的必要教育知识

1.认识中的盲点:错误与幻觉

致力于传播知识的教育,对于什么是人类认识、它的机制、它的弱点、它的困难和它可能导致错误和幻觉的倾向毫无所知,毫不关心对于什么是认识加以认识,这是令人担心的。

事实上,认识不能被看作一个-eadymade工具,人们可只加应用而无须考察其本性。因此对认识进行认识应该显得具有头等重要性,以帮助我们面对不断干扰人类精神的错误和幻觉的经常出现的危险。问题在于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中用清醒意识来武装头脑。

在教育中需要引入和发展关于人类认识的大脑的、精神的、文化的特质的研究,关于它的过程和类型的研究。关于使它冒着犯下错误或发生幻觉的风险的心理和文化的倾向的研究。

         适应未来的必要教育知识

2.恰切的认识的原则

一个一向被忽略的关键性问题是促进形成如下一种认识能力的必要性:善于抓住总体的和基本的问题,并在这个框架内整合部分的和局部的认识。

由于根据学科划分而被片段化了的知识占据优势,常常使人不善于进行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连接工作。上述认识应该让位于能够在其背景、复杂性、整体中把握对象的认识的模式。

有必要发展人类精神把任何信息在一个背景中和一个体中加以定位的自然的禀赋。有必要教授有关的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掌握部分和整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3.教授人类地位

人类存在同时是物理的、生物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但是人类本性的这种复杂的统一性在教育中由于学科的划分被完全瓦解了,因此现在已变得不可能学习人类存在的真正含义。而现在必须恢复这个含义,使得无论在何处的每一个人同时了解和意识到他的复杂的本性和他与所有其他人共有的本性。

  因此,人类地位将应成为任何教育的基本对象。

本章指出怎样可能从现有的学科出发,通过汇总和组织分散在自然科学、人类科学、文学和哲学中的知识重现人类的复杂的统一性,并表明在整个人类范围内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不可消解的联系。

     适应未来的必要教育知识

4.教授地球本征

人类今后的全球性的命运是被教育遗忘的另一个关键的现实。对在21世纪将继续增强的全球化发展的认识,对于每个人和全体人将日益变得不可避免的对于地球本征的承认,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主要题目。

适于教授以16世纪所有大陆之间的交往为开端的全球纪元的历史,表明世界的所有部分如何变得相互依存,但并不因此掩饰曾经遍及人类的一部分人压迫和控制另一部分人的事实,这个事实迄今尚未完全消失。

必须指示标志着20世纪的全球危机的复杂性,表明全体人类今后面临同样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大家生活在同一命运共同体之中。

5.迎战不确定性

科学曾经使我们获取了许多关于确定性的知识,但在20世纪也向我们揭示了无数的展现不确定性的领域。教育应该包含教授关于在物理科学(微观物理学、热力学、宇宙学)、生物进化科学和历史科学中出现的不确定性的知识。

应该教授策略的原则,使人们能够对付随机因素、意外事件和不确定性,根据在前进途中获取的信息修改前进的计划。必须学会在散布着确定性的岛屿的不确定性的海洋中航行。

古希腊诗人欧里庇得斯25个世纪前的格言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期待之事没有实现,神灵打开通往意外之事的大门。”抛弃认为可以预见我们的未来的关于人类历史的决定论的观念,审察20世纪的都是出乎预料的事件和变故,今后人类征途的不可知的特点应该促使我们培养准备应付不测事件而处理它们的头脑。

所有身负教育之责的人们应该走向迎击我们时代的不确定性的最前哨。

适应未来的必要教育知识

6.教授相互理解

相互理解既是人类交流的手段又是其目的。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缺乏关于理解的教育。地球上在所有的方面都需要相互理解。鉴于教育理解在所有的教育层次上和对于所有年龄的受教育者都是重要的,发展理解要求改变精神状态。这应当是未来的教育的工作。

在无论亲近的还是疏远的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今后对于人类关系走出其互不理解的野蛮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从而产生了研究不理解的必要性,研究它的根源、它的类型和它的后果。这样一种研究如果不是针对种族主义、排外心理和蔑视他人的表现,而是针对其原因,那就更为必要。它同时构成了争取和平的教育的一个最可靠的基础,而和平是我们的根基和使命。

7.人类的伦理学

教育应该在考虑到人类地位的个人—社会—族类的三位一体的性质的基础上导向一个“人类伦理学”。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族类的伦理需要个人对社会和社会对个人的相互控制,亦即民主。个人—族类的伦理学还在21纪召唤着地球公民资格。

伦理规范不能通过道德课来教授,它应该在精神中从关于人既是个人,又是社会的一部分,还是族类的一部分的意识出发来自我形成。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含有这个三重的存在。因此,任何真正的人类的发展应该包含个人的自主、对共同体的参与和从属于人类的意识这三者的联合的发展。

从此出发勾画出了新千年的两大伦理——政治的目标:通过民主建立社会和个人之间互相控制的关系,完成人类全球共同体。教育应该有助于不仅形成关于“地球是我们共同的祖国”的意识,而且使得这个意识转变为实现地球公民籍的意志。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