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庆余年》里的教育启示:父母的认可才是孩子最贵的富养!

时间:2019-12-3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要说12月份最火的电视剧,那绝对非《庆余年》莫属,这部由小说《庆余年》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大IP+众多实力派老戏骨,以及集古装、穿越、宫斗、权谋、悬疑、科幻等影视剧题材为一体让这部剧未播先火。


而当大家走进剧情,看的更深,你会发现,这部剧不仅仅只是权谋与斗争。看的远的是生活,看的近的是家庭。家庭与孩子的教育观念也是这部剧不可忽略的。


1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在《庆余年》里,由郭麒麟饰演的范思辙成为这部剧的“搞笑担当”。但这一喜剧式角色的背后,也隐藏着无奈与心酸。


在父亲范建的眼中,范思辙整天就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事。所以对于这个儿子,范建不是动辄训斥,就是罚跪。


但是范思辙真的一无是处吗?范思辙的心算能力非常强,而且有很好的经商头脑,常常被笑称为“财迷”。
而范思辙之所以对“钱”如此“情有独钟”,不过是因为父亲范建是户部侍郎,掌管天下钱财,因为崇拜父亲,所以范思辙下意识里希望自己能帮到父亲,也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肯定。

只是很可惜,范思辙身上的优点,父亲范建始终没有试图去探寻,尝试去“看见”。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2父母该给孩子道歉!


还有个情节,当父亲误会范思辙让他罚跪后,范闲提出父亲应该道歉,父亲回答:“天下哪有父亲给自己的儿子致歉的道理?!”


居高临下,显示权威,双重标准,不能给孩子平等的人格,不止在封建社会,这样的思想观念,现在的父母一样存在。


为什么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明明是自己不对,也不肯承认错误,更不要说是道歉。家长明明是错了,却不肯和孩子道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孩子在父母的强势管教下,一直处于压制状态,没有道理可讲。而且给孩子做了一个负面的榜样,长大后会效仿父母的粗暴教育方式教育下一代。


父母做错事主动和孩子道歉,是一种榜样,是一种尊重。会产生一些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一是会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感觉父母做错了事,都能向子女道歉,那么自己要是做错了事更应向父母、老师、同学等受到伤害的人道歉。


二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信任。父母为自己做错事向孩子道歉,无疑可以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三是促使家长端正教育观念,改变父母独断专行的教育方式,形成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3修正态度,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


剧中,范建是掌管天下财富的户部侍郎,为儿子提供了优渥的成长发展环境,自然对范思辙有巨大期望。
当孩子的成长轨迹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偏离甚至相悖时,有的父母会把这种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复制品或附属品。


不管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很多父母都会犯这样态度上的错误,没有尊重孩子的个体独立性。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做好引导和帮助,而不是决策和批判。


4注重语言沟通,营造良好氛围


范思辙每当见了严厉的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这显然不是正常和谐的家庭氛围。
生活中,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的一些表现而没有耐心,缺乏沟通,殊不知那正一次次消磨掉孩子的耐心:希望被理解、渴望被爱护。


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栖息的爱巢,往往很多时候,家是孩子释放情绪、自我疏解的最后园地。


所以在这片园地中,父母应当用心耕耘。


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时候,简单的话语能温暖孩子的心灵,比长篇大论更让人接受。


只要情绪对了,话就能产生效果。


5做孩子的榜样,是行为的原则


做好孩子的榜样,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为原则


范思辙一心求财,正是为追随父亲的脚步,但却造成了父子之间的误解。


只有言传身教一致,才可以汇聚家庭中的正能量,这样无论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生活,都大有帮助。


相关数据显示,孩子有80%的行为都是模仿来的,生活中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父母,除了改变对孩子的认知态度、温和地和孩子交流沟通外,最重要的是做到言行一致,树立好榜样。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