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一)陪伴的现状
1.陪伴成了监视。父母打着陪伴的名义,行的却是监视之事。比如使用手机上传作业到微博士时,父母故意装着不经意地走到身后瞟一眼,目的就是看孩子是否利用手机在玩游戏或聊天。还比如孩子虚掩房门写作业时,父母借送牛奶、水果之际,招呼都不打一个就破门而入,进来就到处瞧,好像孩子在干不可告人之事似的。这种类似监视的陪伴,孩子发自内心不接受。
2.陪伴变成了干扰。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时,毫不顾忌地大声讲电话,放电视超大声,孩子想要专注看书写作业都不行。夫妻之间还会为一些芝麻绿豆的事情当孩子面吵闹不休。孩子们说,这种干扰式陪伴,没有变更好,一个人做作业最起码还可以图个清静!
3.陪伴变成了责骂。看见孩子写作业磨蹭,或者心不在焉,就开始责骂:你怎么这么笨呢?我也算聪明,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笨蛋呢?做事慢腾腾的,还懒得出奇!这些父母嘴巴里蹦出来的词语,全部是对孩子的价值评价。其实我听到有些学生向我哭诉父母责骂他们时比前文的词语更恶毒。比如,有父亲骂儿子,我养个狗都比你强!有母亲骂女儿,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我还不如生个叉烧。
4.陪伴变成了抱怨。有些父母陪了一段时间后见收效不大,就开始向孩子抱怨:为了你,我很久都没出去逛街了,以前一起跳舞的姐妹都不认识了,喝酒会友都不知道是几百年前的事了,你还在这儿不满意,我到底是为了谁啊?孩子听着这些抱怨,心烦气躁,情绪失控时就会向父母发飙,亲子关系就交恶了。
(二)优秀的父母怎样陪伴孩子呢?(陪伴的策略)
2.倾听孩子说。认真倾听孩子说的话,尊重孩子。孩子说话的时候,不干扰孩子和打断孩子,让孩子可以自主的说话。
3.鼓励孩子干。要多创造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不要什么都帮孩子做。家长无法替代孩子成长,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干,不要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4.和孩子共读 (亲子共读),坚持和孩子一起读同一本书
5.养成好习惯。河图辅导小学坚持推进和不断实践的“良好习惯二十条”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学习的,而且要以身作则并引导好自己的孩子努力去遵守、去践行,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奠定人生成长的基础。
二、良好的沟通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基础
良好的沟通是父母实施一切教育方法的关键;与孩子良好的沟通是培养孩子成人的基础!
1.孩子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小时候的整天黏在父母身边,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说。可现在却沉默寡言了,放学回家后,除了吃饭,看电视,就是钻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之一:父母的自身不足(沟通的十大现状)
1.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
2.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
3.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
4.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
5.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
6.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7.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8.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
9.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10.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
之二:孩子成长原因
孩子成长三个叛逆期
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儿童叛逆期的反应:
1.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反应激烈;
(三)良好沟通的策略
(1)控制情绪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2)好好说话是良好沟通的关键 ,
3.好好说话,有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他人,把不好的一面留 给父母。
老师:
举例:《非暴力沟通》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是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2.书面表达
比如,写信、写便条,在书写的过程中进行冷静的思考,情绪能慢慢稳定,措辞委婉,一旦情绪控制了,接下来的交流会更顺畅。
举例:72封书信
三、尊重
尊重孩子,就是要遵循孩子生命成长规律,顺应人的自然状态,发掘人的独特天性,唤醒孩子的生命自觉。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情绪……《正面管教》一文告诉我们,在真正尊重,应当从错误开始
冷静面对孩子的错误
理性分析孩子的错误
合理引导孩子的错误
举例:童年傻事
【第三部分 结束语】
1.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