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秦灭六国,天下一统,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帝国就此建立。 这个新生的帝国从不缺乏能征善战的勇士、精通法令的官吏和勤劳朴实的农民。可是,秦始皇知道,只有文化才是统一人心的根本。 于是,秦始皇建立了一个名为“博士”的制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成立了一个智囊团。这些博士们参与廷议,秦始皇希望他们为帝国的发展进言献策,用他们的学问服务于帝国社稷。 伏生即是智囊团中的一员。伏生,名胜,济南人。他10岁研习《尚书》,苦读不辍,掌通古今,是专治《尚书》的著名经学大师。 在秦始皇晚年,为了巩固统一大业,对于博士的态度也由重视变为打压抑制,即三十四年的“焚书”和三十五年的“坑儒”,“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文化典籍遭受了一次浩劫。 焚书令颁布后,伏生宁愿冒犯禁令,也要想方设法把儒学经书保存收藏起来,不使之遭受焚烧之祸而绝灭。也因为这样一份自觉地使命,让他家破人亡、流落他乡、飘零半生。 国家话剧院曾推出话剧历史大戏《伏生》,对伏生在“焚书坑儒”的紧张社会氛围中,为完成“护书”的初心而“苟且偷生”“装疯卖傻”,进行了历史演义。 话剧中,伏生的儿子在焚书坑儒的浩劫中死去,妻子亦因误解他而自杀,只有女儿还活着,也因不理解而远离他。他受尽了家庭情感的不解与社会的全面诋毁,被指为“儒家的叛徒”“出卖自己儿子的禽兽”。 面对世人的不解,他忍辱负重,说“我不能死,我必须得活下去”,就是“为了那些书”,他背诵再背诵,将自己有限的肉体之躯变成了活的《尚书》。 秦亡汉兴,独尊儒术。汉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可当时没有人能传此书。后来听说济南伏生能治《尚书》,准备把他召进朝中传授教学。 可是,此时的伏生已是90多岁,垂垂老矣,连走路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伏生授经图 明代 杜堇绘 (美)大都会博物馆藏 文帝派太常掌故晁错亲赴济南,在伏生家中求学《尚书》。史书上说,伏生传授《尚书》完全是口授,因年老口齿不清,晁错根本听不懂,只能由伏生的女儿羲娥在一边转述解说。 只是伏生女儿讲的是当时的方言——齐语,晁错是河南颍川人,因语言的障碍,他有十之二三的讲解内容是听不懂的,只能了解其大意。 就这样,伏生讲授,羲娥转述,晁错笔录,终于将《尚书》记录下来,这就是传世的《今文尚书》。 《史记·儒林列传》如是记载: 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汉武帝时,《尚书》一度成了官学。伏生忍辱负重一辈子,终得圆满。 据《史记》和前后《汉书》的《儒林传》记载,伏生在世时,还教授出两个高足弟子,一个是千乘(今山东广饶)人欧阳生,另一个是济南张生。 前者累世相传,形成了《尚书》的“欧阳氏之学”;后者由弟子再传弟子的不断研讨二发展成为《尚书》的“大小夏侯之学”。 值得一提的是,伏生一生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他目睹过春秋战国儒、法、道、墨等各路思想百家争鸣,也遭遇过秦时的“焚书坑儒”,至汉时,伏生已是一带儒家宗师,但他并非只尊“儒术”,他追求的是“饮百味美酒,读百家诗书”。 明 · 杜堇《伏生授经图》 明 杜堇 伏生授经图 立轴 绢本设色 147x104.5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杜堇《伏生授经图》描绘的是汉初的儒者伏生向汉朝宫廷派来的学者讲述《尚书》经文的情景。伏生,济南人,字子贱,原为秦博士。秦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匿于壁中。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学受到极大打击,至西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的人,伏生出遗书二十九篇,教学与齐鲁间。时伏生已年九十余,老不能行,文帝使晁错往受,得二十八篇,即所谓“今文尚书”。此画表现的即是这个题材。 画面绘蕉林一隅,左边有二男一女,倚坐在方席上的耄耋老者即是伏生,鬓发苍苍,老态龙钟,正在聚精会神地讲经,那超然的神态仿佛完全沉浸在讲经的气氛里。对面伏坐于书案前,专心致志地作着记录的大概是学生晁错。 此画仅在湖石、蕉叶及左边站立人物的衣服上有所晕染,除在伏生的长袍、女人的面部及花朵上敷有白色外,其他多依靠线条表现。无论是界台的细长直线、蕉叶的短线,还是塑造人物的长线,均体现出线条的不同变化,特别是勾画各个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线条,表现出伏生的飘逸、女人的端庄、晁错的虔诚。那些具有书法性的、变幻多端的线条,显示着杜堇深厚的白描功力。 此画布势跌宕起伏,运笔迅疾顿挫,具豪迈放逸意趣。这种繁简结合,工写相兼的表现手法,在他的其它作品中也同样可以见到,反映了较全面而娴熟的技艺。纵观全画,构图严整,用笔精劲,在“院体”的风格中融入了文入画的笔韵,较好地反映出杜堇对画境的追求。 杜堇,明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初姓陆,字惧男,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丹徒(今属江苏)人,居于北京。他勤学经史及诸子集录,据说连稗官小说也多有涉及。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画法取南宋院画体格,最工人物,亦擅山水、花卉、鸟兽,界画楼台,严整有法。尝作《七峰图》,树石俱作飞白体;《东园载酒图》,逸笔草草,天真烂漫。杜堇的人物画宗法李公麟,笔法精劲流畅,别具秀逸之态,因此他被推为当时画坛的白描高手。其人物画大都表现古代传说故事或逸闻趣事,并以山水及园林景致为衬景,有的还题诗作赋,显示着一派文人画的格调。传世作品有《竹林七贤图》、《梅下横琴图》、《古贤诗意图》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唐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局部) 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唐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局部) 王维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至少可以说,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都接受了王维的影响。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赞语,奠定了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明朝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把文人画的内涵,全部具体化于王维,称王维是南宗画之祖。” 唐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局部) 王维《伏生授经图》所绘为汉代的伏生授业的情景,是一幅人物肖像画。所绘人物形象逼真、清矍苍老,所用笔法清劲有力,此画无画家之自款,但画上有南宋高宗所题“王维写济南伏生”般字样。 山水图卷(局部) 山水图卷(局部) 王维 千岩万壑图卷(局部) 王维 千岩万壑图卷(局部) 王维 千岩万壑图卷(局部) 王维 辋川图 伏生授经图 伏生授经图 唐 王维 《伏生授经图 》 纵28厘米,横49厘米,日本博物馆藏。 此图画伏生在讲授典籍的情景。伏生,济南人,原为秦博士。汉文帝为求能治《尚书》之人而发现了伏生,当时他年已九十余,老不能行,故使晁错往受,得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 秦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匿于壁中,汉王朝建立后,伏生出遗书二十九篇,教学于齐鲁间,伏生所授之经,称为《今文尚书》。汉文帝曾派遣晁错前往从学于伏生。 《伏生授经图》传为唐代王维所作。因伏生授经时年已九十,故画中伏生是一个白髯老者,他着一头巾,头微左侧,赤裸肩背,肩上披纱,坐于蒲团上,右手持卷,左手指点,双目圆睁,大约正讲到紧要之处吧。 此画人物姿态自然,好像是照相机随意拍摄的一个生活场景,没有做态。从人物到案几、蒲团等图都画的较为工整,线条也具有很高的水平,日本国美术史家大村西崖认为此画「画法高雅,真令人仿佛有与万辋川山水相接之感」。 此图原为宋内府秘物,《宣和画谱》著录,南宋高宗题「王维写济南伏生」,钤「宣和中秘」印。绢本设色长卷,现藏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唐·王维画选-伏生授经图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