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校长该如何开会?这里面大有学问!

时间:2020-06-1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开会是管理学校的重要手段,校长每年要参加大量会议,按理说每位校长都是开会的行家里手。但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校长不懂怎样有效开会。那么,校长该如何开会?


要学会取舍。校长抓全面,但不是事无巨细,开会同样如此,不是每个会议都要校长出席、主持。校长要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必须学会取舍。上级党政、教育行政部门通知校长参加的会议,校长必须按时出席,以免影响传达、贯彻效果。其他属于分管领导和部门参加的会议,校长就不要代为参加,这既是对分管领导和部门的尊重,也更有利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对于本校的会议,校长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学会取舍。就学校而言,除研究安全、人事、财务等重大事项的会议校长必须参加外,教代会、开学典礼和学年工作总结会也是校长必须参加的。


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会议时间相对固定,有利于学校和教职工统筹安排工作和学习,避免会议扎堆撞车,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为了使教职工心中有数,校长办公室应于每周日以通知的形式在学校公告栏提前告知下周要召开的会议,包括时间、地点、人员等内容,以便大家做好准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轻易取消。什么时间开会,会议开多长时间,表面看只是时间问题,实际上却涉及校长的观念、素质、水平等。因此,建立时间相对明确的会议制度,是校长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要明确参会人员。会议的主题不同,参会的人员也不相同,这是最起码的会议要求。教职工大会全体教职工参加,党员大会全体党员参加,班主任会议全体班主任参加,这类会议的参会对象大都不会弄错。但涉及学校重大事项研究时,有的校长却有意或无意弄混参会对象。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随意扩大参会人员范围。涉及学校人事调整、基建采购、评优选好等重大事项,本应由学校党委会或校务会班子集体研究决策,但有的校长为了实现个人目的,随意扩大参会人员范围,严重干扰会议决策。二是故意回避某些参会人员。有的校长为避免反对意见,采取以征求意见的方式代替集体讨论决策。


要有严格的程序。会议由谁主持,研究讨论什么问题,发言的先后秩序,会议的精神怎么贯彻落实,都应该有严格的程序。比如,学校党委(支部)会议应由党组织负责人主持;学校校务会议应由校长主持而不是书记主持;校级层面召开的会议应由校级领导主持等。涉及学校重大事项,学校班子集体研究重大事项,校长必须严格遵守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以确保决策的质量和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


要严格执行会议决议。开会是为了研究工作、布置工作、解决问题,如果会议没有形成决议,或者决议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贯彻落实,开会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因此,贯彻会议精神要责任到人,并制订详细的跟进计划。校长作为一把手,应该树立领导集体的权威而不是个人权威,对于领导集体作出的决定应坚决执行。如果确有缺陷,需要修改或者暂缓执行,必须再次开会研究,校长要说明不执行或者暂缓执行的原因。这样,学校领导的集体权威和决策权威才能树立。(黄文辉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中国教师报)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