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有两个因素最为重要:一是智力,另一个是自制力。有关自制力,人们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发现,比如说,自制力的基础是意志力,而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用一点少一点;要让意志力得到回复,就必须要劳逸结合;意志力是可以通过培养得到加强的;在短时间里,可以通过补充含糖食物的方式来提升意志力水平。等等。 有关智力,科学家们的争论就比较多了。达尔文的弟弟高尔顿在1869年提出的“人的聪明才智及心理发展都是由遗传而来的”的观点,对人们关于智力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洛克提出的“白板说”,认为人的智能完全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的论断,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一百多年来,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展开了不止不休的争论,大家都在寻找相关的证据说明本方观念的正确性,同时批驳对方的观念,虽然未能达成共识,但对心理学等学科的推动还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大家比较赞同的观点是:智力既不完全取决于遗传,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人的智能是在遗传、环境、天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要发展人的智力,就必须要同时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智力的定义 智力方面的专家几乎一致认为,智力包括抽象推理、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绝大部分专家也都认为,记忆力和心理速度也是智力的一部分;还有大约一半的专家认为常识和创造力也应算作智力的一部分。从这样的数据中你就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即便是研究智力方面的专家,也不能给出一个大家都信服并认同的,有关智力的定义。 特拉华大学研究智商的社会学家琳达•戈特弗雷德森给智力作出了如下的定义:智力是一种内容非常广泛的脑力活动,其中涉及推理、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考、理解复杂概念、迅速学习以及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而不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学术能力或应试技巧。这是一个比较被认可的智力定义,告诉我们智力反映的是一种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刻地理解我们周遭环境的能力——“理解”、“领会”事物,或“决定”要做什么。 上世纪80年代,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则告诉人们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这一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指出个体身上存在着相对独立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多元智能,大大拓展了人们对智力、对智能的理解和认识。 将智力分为液体智力、晶体智力两大类,有助于人们理解智力的特点,并思考人的智力的发展特征。液态智力指的是解决新奇的、抽象问题的能力,这种智力活动与个体对现实生活经验的依赖不大;晶体智力指的是储存的关于世界本质的信息,以及通过学习得到的有助于对世界本质做出推论的步骤。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通常都是晶态智力受到了损伤,而液态智力则完全正常,甚至超出常人。 液体智力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衰退。20岁出头的时候液态智力就开始显现出衰退的迹象。那些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重大发现或者发现,或许获奖者获奖时年纪已经很大,但他们取得相应成果的年龄大多都集中在20-30岁之间,这与液体智力的变化特点是很有关联的。在大脑中,前额皮质是所有结构中最早出现衰退的部分,这是液态智力早于晶态智力开始衰退的直接原因。 与之相反的是,晶态智力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升,这种提升能够持续到很大的年纪。那些需要大量的生活工作经验积累的学科、那些需要花费更多的经历博览群书获取智慧的学科的专家,比如说医生、历史学家、哲学家等等,之所以“越老越值钱”,原因就在于此。 二、智力的发展 人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遗传自父母的。如果没有这样的遗传,很难解释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并学会在这样的体系下自在的生活。当然,社会环境、文化习俗等也在时时刻刻地塑造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发展智力并完善每一个人的智力结构。 遗传很重要,如果环境保持不变,遗传或许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才能的大小。但是,当环境因素介入其中之后,智力的发展就多了许多可能性。心理学家艾瑞克•特克海默及其同事最近证明,遗传度完全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他们发现,处于社会中上阶层的父母,其智力遗传度为0.70(即孩子的智力大约有70%源自父母),而较低社会阶层的父母,其智力遗传度仅为0.10。 为什么社会中上阶层家庭,孩子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呢?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庭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且这样的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只要没有大的社会动荡,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反过来,那些较低社会阶层的父母,很难为孩子创造衣食无忧的环境,就像前些日子报道的在案板底下写作业的孩子那样,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他们的社会环境施加一些影响,他们智力改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孩子成长的环境,由父母和家庭成员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金钱和耐心等因素所组成。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父母从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未雨绸缪。当孩子还躺在摇篮里时,这些父母就开始着力培养孩子善于提问、善于分析的能力;他们会比普通的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和子女谈话,会给孩子购买更多的儿童读物,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孩子朗读;他们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从书上读到的与日常生活和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提升孩子理解周遭世界的本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较高社会阶层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智商和学习成绩都远远高于在较低社会阶层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2008年的北京理科状元在发表自己的感想是,就明确指出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所营造的社会环境。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远一些,看看几代人之间的智力变化,你会发现今天人们的平均智商要比当年刚提出智商测试时要高出很多。这或许与当年的测量工具不够完备有关,但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整合社会的文明程度、生活水平、思想观念、教育质量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群体的智力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便出生在较低阶层家庭中的孩子,出生时预测的智商不高,只要在足够丰富的认知环境里成长,他们的智商就能够大幅提高。从这个角度看,让处于贫困的、低社会阶层的家庭尽快脱离贫困的状态,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繁荣,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和智力水平的最好办法,我们近些年的相关政策,确实是谋长远的。如果我们想使贫困家庭的孩子变聪明,或许先让他们变得富裕一些才是更好的选择。 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智商的高低。如果我们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改变环境,环境就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智商。 三、教育的作用 在20世纪的100年中,人的智力水平经历了持续的增长。在过去的60年里,智力测试的分数增加超过了18分,而在过去100年里甚至增加了将近2个标准差(30分)。人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惊人的——几乎每30年的时间就增加了1/3个标准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增长呢?根本原因很简单:学校和社会的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德国和以色列的研究都发现,一年的学校教育等于年龄增长两岁。而在过去的100年里,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的平均年限由7年增加到14年。学习可以使大脑长出更多的神经连接,而神经连接越是丰富,人多事物的认识也就越多元,这就是学校教育和正规的学习能够改变智力的内在原因。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将孩子放到学校里,就能够自然地提升他的智力。如果学校教育不关注孩子的身心特点,不依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而仅仅是通过命令让学生完成这样或者那样的作业,要想提高孩子的智力是天方夜谭的。学校教育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支持孩子在家里、社区和学校进行探索并取得成就,这才是智力资本得以积累的方式。 学校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相关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对重要:一是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这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加以提升:途径之一是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让更多的教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途径之二是帮助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自身一定要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二是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能够在社会上体面地生活,不因为买不起房子、看不起重病、过不上中产阶级的生活而焦虑,是教师待遇的底线保障。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太多的欠债,需要抓紧时间补偿。要建立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奖励机制,为教师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氛围,现在的绩效奖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奖懒罚勤”的作用。三是要逐渐控制班级的规模,在逐步消灭大班额的情况下,慢慢向小班化的方向努力。在班级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才有可能关照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加充分,这些都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些教学和学习的方法如果使用得当,也会有效缩小学生之间学业成绩上的差距。比如说自适应学习、使用电脑程序来教授数学和写作、合作学习、挑战性学习等等。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将重塑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也将为学生的神经网络的联结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是促进智力发展的新的契机,值得花精力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