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考资讯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时间:2020-05-20  来源:博客  作者:未知

美国2019年度畅销书《也许你应该找个人谈谈》。它的作者LoriGottlieb九年前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反响非凡的文章:如何让孩子接受治疗。虽然洋洋洒洒七千余字的英文,看似标题党,但实际上是一句反话:“没有人想让自己的子女去见心理医生”。有的时候家长们的美好愿望却是事与愿违。

LoriGottlieb是一位心理治疗师(psychotherapist),同时也是一名作家,在著名的大西洋杂志上写专栏。写文章的起因是作者碰到一些年轻的病人,他们在父母的关怀下成长,从小衣食无忧,一帆风顺,事业家庭双丰收,可是就是有一种莫名的空虚和缺乏幸福感,甚至患上了忧郁症或是焦虑症。这让作者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父母想保护子女,让他们幸福的初衷反而成为他们不幸福的原因呢?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本文的主要论点。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引用DanKindlon,一位儿童心理医生同时是哈弗大学讲师的观点—如果小时候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经历,我们就不会培养出“心理免疫力”。初衷美好的父母呵护着他们的孩子,让他们从小无忧无虑,后者长大后就不知道如何应付焦虑。要避免这种情况,让他们更加独立,父母就要准备子女随时会离开他们。可是哪个父母可以做到呢?这个从美国大学新生的入校就可以看出来。那些所谓的“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parents)在校园里恋恋不舍,害得校方还得请专门人员“对付”这些父母们。看来不只是中国的新生入校才有的问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父母们有时把自己的需要和子女的需要混为一谈。在我们对他们不断提出更高的期望的时候,其实也不知道是为了他们的幸福还是我们自己的幸福。美国虎妈蔡美儿(AmyChua)的育儿经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许多家长的指责,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也是同样执迷不悟的执著于子女的幸福,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作者评判了青少年体育比赛已经失去了竞技性,而成为了参与光荣的“皆大欢喜”体育,只要参加就有奖牌。家长过份强调自信心的培养,过多的鼓励式教育充斥以溢美之词。美国学校里的教师也因此小心翼翼,生怕碰伤了孩子们脆弱的神经—惹不起这些家长啊!这一切让新的一代成为了自大和自恋的一代,长大后受不了挫折,难以融入社会。说起这个,我知道的公司里自恋的人才就有一个,从名校毕业的他无视自己的问题,错永远是别人的。我觉得心理治疗师真的对他会有帮助,可以作他的一面镜子。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文章的最后一个观点有点意思。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总是想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可是Swarthmore大学的社会理论教授和心理学家BarrySchwartz认为给孩子过多的选择反而不好。相反,有限的选择让孩子更有安全感,而不是焦虑感;有限的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取舍,学会专注—这是因为选择少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去认真比较和做决定,一旦做了决定就会坚持。选择太多的话孩子会难以取舍,仓促做出决定后也不会那么执著。其次,过多的选择会提高孩子的期望值,更容易失望,然后对自己没有作出完美的选择而后悔—这些对心理健康都是不利。

最后作者有一段总结:为人父母的我们费尽心机为子女打造一个完美的童年,但实际上我们有可能适得其反的在阻扰他们的成长。也许我们才是那些应该长大的人,我们应该学会放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版权说明:正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