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学生自杀的悲剧的确有增加的迹象。但这不只是简单的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重视的原因。单从家庭教育看,这些悲剧折射的是家庭教育的严重错位。 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12岁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家长严厉训斥了几句后,一时想不开,从楼上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3月24日,河北邯郸,一名9岁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曾被老师踢出“钉钉群”,从15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7日,江苏南通,一名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12日,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13日,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 5月1日,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17级的女硕士研究生黄静怡60多岁父亲的眼皮子底下从26楼跳了下去,更是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里还只列出了网络上传出的6起学生自杀事件,其中既有小学生、中学生还有大学生。可以肯定的是,近期自杀的学生远远比网络上传出的多得多。不说其他地方,就在我身边,自春节到现在就有3起学生自杀事件发生,令人痛心。 01 学生极端事件一直都在发生,特殊时期爆发更说明学生心理的脆弱 学生自杀、自残的极端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而据调查,我国青少年自杀率在世界上排位是最高的。而每发生一起学生自杀事件,关于要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就从四面八方响起,一旦事件成为过眼云烟,所有的建议想法又都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教育还是在其固有的轨道上前行。 加上现在孩子接受不健康的信息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受社会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又没有人真能关注孩子们的心理,让孩子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心理孤岛上,自然容易出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有20%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主要由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人际交往、情感纠纷产生等等。 而这段时期,为什么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得更频繁。其原因学生们宅在家里、上网课等让他们心理变得不健康,而是我们很多学生心理本来就不健康。 只是经历这样一个特别时期,学生和家长都需要重新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家长与孩子的接触时间增多,管理压力增大,家长变得更焦虑。而我国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节奏让他们很不适合,造成心理的失衡。这样都让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围绕学习和生活产生的矛盾更多,让学生产生极端行为的导火索更多。 02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非家庭教育的缺失,而是家庭教育的错位 说到家庭教育,在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很多农村父母文化水平都很低,除了日常少量的言传身教,几乎没什么家庭教育可言,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从小就不得不吃苦,也多是自己下定决心要用学习来改变命运。而城市的孩子因为有城镇户口,学习不行可以在家待业,家长也没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如今这么大的期许。 我常常在想,那个时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孩子们虽然生活很苦,却很自由,过得要比现在的孩子快乐多了。 现如今,每个家庭的孩子少了,经济条件好了,很多家长生活中对孩子是百般溺爱,要什么给什么,只要认真学习其他什么都好说。但就是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却很高,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们不能触碰的底线。这样就形成了严重的家庭教育错位。 一方面对孩子缺少挫折教育,在生活中孩子要风是风要雨就是雨,很多孩子形成了骄纵自私的性格,别说受不得挫折,一点点委屈都不能忍受。 而另一方面家长又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却又很高。为了让孩子成绩好,不断全方位加压,学生被越来越重的学习负担和家长对自己学习越来越高的要求压得喘不过气来。 孩子们就在家长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下生活和成长,心理怎么能健康?家长的两种不同表现的差距越大,孩子受到的煎熬就越大。因此对于其中一些孩子而言,只要有一点点导火索就会让他们崩溃。 03 学生的心理教育难就难在家庭教育起决定性作用,但无法用家庭教育来解决问题 一旦发生一起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事件,很多人都不约如同给出建议,要重视家庭教育,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但这就是问题的难点所在,学生的生命教育家庭教育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又无法用家庭教育来解决问题。 比如由于家庭的溺爱而变得自私狭隘的孩子,家长的教育观念哪里是说变就能变的,这就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出了问题,此时即使是学校教育干预又能起什么作用? 还比如因家庭关系不和谐而造成的孩子偏激。如果家长们都能站在为孩子着想的角度,就没有那么多破碎的家庭。 再比如因家庭贫困而自卑的孩子,怎样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谁又能给出答案。 就像前面几起孩子由家庭作业而自杀的孩子,孩子不认真学习,妈妈可不可以批评?如果孩子连这都不能批评,那如果有孩子无法无天也任由着他们? 每个悲剧发生后,家长们一定无比后悔,后悔自己管了孩子,但真当家长任由孩子时,出问题的孩子会更多。 同时中国人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认识上的偏差,那就是中国人普通不能正确认识心理疾病,甚至会把心理问题看成是道德问题。别说是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有很多成人患上了心理疾病都不能正视,甚至还背上更沉重的思想包袱。 因此,真正要缓解青少年的极端行为,就得让家庭和学校淡化教育的功利性,别只把目光放在孩子们的学习上,一门心事地追求孩子成绩。但这又谈何容易。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下定决心要为学生减负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