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叔本华 孩子10岁后,家长就该尝试“退出”了,给亲子关系留出“边界感 周晨今年二十七岁了,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他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跟他一起住,照顾他的衣食住行。 照理说,周晨的生活应该很轻松,生活的事情都有人帮他打理,可是他却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给出的结果是“中度抑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跟周晨的聊天中,医生了解到,原来周晨的母亲是一个占有欲和控制欲非常强的人。周晨所有的事情她都要插手,大到高考志愿,小到穿什么衣服。 周晨说:“我二十多岁,快三十岁了,我感觉我就是一个‘妈宝男’。我所有的事情都没办法自己做主。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可是这份爱让我觉得很累。” 周晨的母亲听到儿子这么说觉得很痛心,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儿子活的,她没有自己的生活,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儿子。 其实,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并不少见,父母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可是孩子却并不开心。这是因为他们都忽略了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边界感”。 那么,什么是“边界感”呢?边界感其实就是人与人相处的一个界限,这个界限把人分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小空间。 一、“边界感”到底有多重要? 人活一辈子,总得需要点自己的空间,而“边界感”就是父母给孩子留出的空间,它对父母和孩子都有重大的意义。 1:亲子关系的双方都可以有一个“自由的空间” 在一段“边界感”非常清晰的关系中,双方都会非常自在,没有束缚。 孩子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和尊重,不会觉得压力很大;父母也不用每天都围着孩子转,有时间和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2: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的“边界感”会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你是一个大人了,你的事情可以自己拿主意。在这样的暗示下,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理能力、抗压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有研究表明,“边界感”非常清晰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思维更加开阔,做事情会更有条理,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更强,不会轻易被打倒。 3: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会更加融洽,父母和孩子更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孩子会很愿意跟父母说一些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不是被父母逼着问。 二、没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有多悲哀? 1:父母“高密度”的爱,会让孩子感到压力 很多时候父母全方位、密不透风的爱会让孩子喘不上气来。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的父亲或者母亲跟你说他这一辈子活着就是为了你。你觉得快乐吗?不,你感受到的是压力,你会觉得你背负了太多,一个人这辈子都是为了你而活着。所以你必须得达到他们的期望,你才觉得没有辜负他们。 在没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里,孩子就是这样的状态。他们长期生活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对身体和精神都是一种摧残。 2:孩子会走向两个极端:唯唯诺诺或者极度叛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小欢喜》,里面有一个叫做乔英子的人。父母离异,妈妈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她,可是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厌烦,她想要逃离。表面上英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实际上却极度的叛逆。 父母帮孩子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其实是在害孩子。“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在“沉默中爆发”的孩子会非常叛逆,就是要跟跟家长唱反调; 在“沉默中死亡”的孩子就变得唯唯诺诺,别人说什么他也不会反驳,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接受别人的安排。 3:孩子不够独立,过于依赖父母 没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往往会扮演一个“万能保姆”的身份。他们总是会习惯性地给孩子做好一切准备,扫平一切障碍。 父母的插手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依赖父母,他们总是下意识地觉得,父母一定会给自己安排好所有的事情,打理好所有的东西。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会帮他们解决。所以他们就不会自己的去思考。 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够独立,在以后的人生中,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沮丧,抗压能力不够强,会非常容易被打倒。 三、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留出合适的“边界感”呢 1:把握好分寸,给孩子留出足够空间 其实我们说的“边界感”并不是对孩子不管不问,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或者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在孩子的“三观”基本建立起来,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父母可以适当的“退出”孩子的生活。孩子的事情可以让他自己拿主意,父母只需要适时地说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就可以了。 2:“多听多看少说” 想要留出合适的“边界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听多看少说”。多听孩子的意见,多看孩子的安排,少说自己想让孩子做的。 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以为还没长大的孩子,其实自己也能够独挡一面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只雄鹰,如果父母一直把他捧在手里,他是没有办法飞向更辽阔的蓝天的。 3: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来对待 你会给自己的儿子安排好一天的衣食住行,照顾到他的方方面面,但是你会对一个跟你地位相当的成年人做这些事情吗?不会。 所以家长需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而不是自己的孩子,这样沟通起来才会更加顺畅。父母会更容易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也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苦心